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滨滨 点击 :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 艺术杂谈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理论家)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张中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18日表示,从中国现实来看,公众对美术馆的认知和兴趣还是比较少的。通过免费开放的方式鼓励大家走进美术馆,是一种重要的措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美术馆需要具有知识生产的能力,提供好的展览和活动,否则有可能会误导公众。

据介绍,王璜生日前推出新书《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该书是《王璜生:美术馆的台前幕后》系列文辑的第一辑,从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的关联、展览策划、典藏研究、美术史研究等几个角度切入,结合作者在美术馆行业多年的从业经验,剖析国内美术馆和策展机制的问题和特点,勾勒和揭示了美术馆的台前幕后。18日,王璜生携新书举行讲座,并与现场参与者进行了互动。

王璜生:美术馆是保护文明和知识的场所

王璜生当天表示,美术馆是保护文明和知识的“堡垒”。美术馆是利用收藏品,来建构一套视觉艺术史,为公众提供认识世界文化和文化史机会的重要场所。这个场所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收藏。可是目前,国内美术馆的收藏还很缺乏,没有一家可以真正描述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各阶段的美术史。

他还认为,美术馆是具有知识生长性的肌体。作为有机体的美术馆,具有“知识生产”的职能,而并非只是展出艺术家作品的地方。不过,很多美术馆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美术馆的公共性: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王璜生看来,美术馆的“公共性”,指的是美术馆作为公共空间,在公共社会中应该担负的责任。它应该可以使公众进行开放的交流。在知识建构方面,美术馆并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应该尊重自由表达的互动交流。

近年来,中国实行对图书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的政策,使得更多普通民众走进这些文艺场所。

王璜生表示,这种对公众的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中国现实来看,公众对美术馆、博物馆的认知和兴趣是比较少的。通过免费的方式鼓励大家走进美术馆,是一种重要的措施。但参观人数的增加,带来的问题是:如果美术馆没有知识生产的能力,提供的东西没有达到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应有的水平,那么就会误导观众。一些被媒体、公众和市场等热捧的“大师”,如果成为主导的力量,对文化整体的发展和标准的建立,损害是很大的。因此,美术馆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意义,拿出更好的东西。

在随后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王璜生表示,美术馆免费开放之后,参观人数增多了。也有一些例子,免费开放开始实行时人数增多,后来归于正常的,但也比以前多。据自己的观察,现在一些大的美术馆,平时观众相对比较正常,但还是很少的。

在如何吸引公众主动参与上,他认为,对于美术馆的组织者来说,关键的是有没有给公众提供好的展览、活动。在这方面,还应该有一套组织机制和方式,从而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人物简介:王璜生(1956.10-),笔名王石,广东揭阳人,曾为岭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广东画院专职画家、理论家,广东美术馆副馆长,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2006年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

主编推荐

美术馆的能量和精神向度

一个美术馆,它的功能和职责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只有具备这样的能量和精神向度,美术馆才成为美术馆。

首先,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美术馆不仅因其特殊空间而成为知识生产的一种物质性场域,也因其综合职能而转变成知识生产的一种主体。

美术馆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以综合性的实践体现美术馆的社会学、文化学意义。当代的美术馆越来越重视与公众社会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面化和娱乐化。但在这种平面化、娱乐化的公众社会中,在一个尚未自觉形成知识的认知高度和普及性的情境下,作为艺术博物馆性质的美术馆,尤其应该承担起“知识生产”的历史责任和专业职能。

“知识生产”是美术馆的核心动力,是美术馆的发动机。确切地说,美术馆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综合体,在美术馆里发生的一切与艺术及文化相关的行为,都可能并应该构成“知识”的意义及价值。这主要体现在:

1.展览及相关的学术性建设。美术馆的展览是作为学术论述的最有力的方式和媒介,通过展览的策划,启发新的学术导向,在一种视觉的交互作用场中形成新的表述意义。

2.对历史文化和资源的学术梳理、合理利用及当下阐释,尤其是对美术馆藏品及文献资料的研究、整理、保护和相关理论建设。

3.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艺术动态,以主动的态度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关注年轻艺术家动态,推动年轻艺术家成长,以“进行时”的思维参与艺术的发生活动。

4.兼容、开放、多元的学术精神。美术馆应重视知识的交流、对话,从知识生产最基本的社会基础做起,形成开放、多元的“知识生产”机制。

5.知识的应用和研发,使知识深化、变通、催生,从而产生新的可能性。

其次,“知识传播”及尊重享受文化和知识的权益是美术馆的社会职能。“知识传播”依附于美术馆作为一个文化公益机构的基础之上。简单划分,可分为普及性传播和专业性传播。具备专业艺术知识结构的受众是美术馆的常规造访者,他们既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受益者,同时又敦促美术馆的知识生产高质高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质检员”。非专业的社会公众则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温度计”,美术馆的知识生产通过普及性的公共教育与社会广大公众产生互动。摘自《京华时报》

相关文章

  • 写生自然山水间[图文]
    写生自然山水间[图文]

    沈菊隐沧浪系吾情女性绘画在明清时期就引人注意。清代汤漱玉、汪远孙夫妇的《玉台画史》、《玉台画史别录》就辑录了迄清为止历代能画女子约200多人。就苏州人来说可引以自豪的是可以在这些女性画家中检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如文徵明的玄孙女文淑,仇英之女仇珠以及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等。那些深居闺阁的女子以闲适散淡的心情去从事绘画,表达了其存在的几许价值。而现代生活中却又涌现出许多女性画家,由于历史的进步和女性...

    74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齐白石《枇杷》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枇杷》真伪鉴别[图文]

    真迹疑伪枇杷是白石经常画的一个题材,有诗句“五月枇杷满树金”,这金黄的色泽非常吉祥。对比真迹,这幅疑伪作品称得上所有疑伪作品之中的一朵“奇葩”:真正的枇杷,它是长在树上的,地球有吸引力,果实要低垂下来。而疑伪作品这枇杷是“冲天枇杷”。这件疑伪作品的作者,不熟悉枇杷,可能根本就没见过枇杷树,以为枇杷就是像庄稼似的,从地里长...

    103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提香——酒神祭巴克酒庄葡萄酒品鉴会在2013北京春季艺术展上隆重举行。本次品鉴会,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收藏家、葡萄酒品鉴专家以及其他艺术爱好者前来参加。巴克酒庄通过品鉴会,使红酒与艺术完美结合,让我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共赏佳酿,这种跨越地域、跨越形式的文化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酒与艺术的愉悦盛宴。在西方,葡萄酒作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艺术的关...

    7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僾伲姑娘》选入“2006中国百家金陵全国油画展”王嫩,江西省吉安市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油画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油画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苏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作品曾18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其中油画《启明星》在1987年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油画《夜车》荣获《2010中...

    5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上海大黄鸭◆林明杰记得有一次在欧洲接连周游了两、三个大型的新潮艺术盛会,然后走在马路上见到垃圾堆都觉得是装置艺术。上海街头刚刚竖起的一件用无数“小黄鸭”沾覆的大型雕塑“大鸭梨”,被路人剥得光了下半身。这样的“非礼”事件,被方翔先生看成了“行为艺术”,大概也是因为他在艺术圈呆得时间多了些造成的。...

    51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新昌:画聊斋先得接地气[图文]
    朱新昌:画聊斋先得接地气[图文]

    朱新昌作品《劳山道士》知名人物画家朱新昌历时两年潜心为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造像”终于告竣,120幅画作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聊斋绘本》,传神地勾勒出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魅世界。这些画作近期将先后于上海中国画院和蒲松龄家乡山东淄博博物馆亮相。这也是国内画家首次系统地将《聊斋志异》的故事以中国画方式呈现。近日,朱新昌就这一题材的创作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进行...

    186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余华不怕被批评:不骂我就意味着我被遗忘了[图文]
    余华不怕被批评:不骂我就意味着我被遗忘了[图文]

    余华余华《第七天》小说自上市短短十天内掀起各种话题,有评论家叹余华江郎才尽,更有读者用“最烂”来吐槽这本等待了七年的新作。《第七天》是振聋发聩的墓志铭还是网络时代的平庸剪报?是余华七年磨一剑的强势回归还是匆匆草就的滑铁卢?昨天傍晚,余华接受了扬子晚报的独家专访,围绕着新作《第七天》上市以来媒体和读者讨论的一些话题,和读者分享自己的看法。最烂的作品?与《兄弟》比很客气了...

    9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海上墨林:人物画的复兴[图文]
    海上墨林:人物画的复兴[图文]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局部文/汤哲明将“海派”绘画视作中国近现代画史的发端乃至近代绘画的摇篮,毫不为过。事实上,至民国时期“海派”画家的人数,保守估计恐怕也要占当时画坛的六七成之多,论者谓之为中国近代绘画的半壁江山,似犹有不足。更为难得的是,海上画坛以无与伦比的包容性与自由度,令各地画坛的主流风格,几乎都能在此立足,在近代史上曾经涌现过的有影响的艺...

    182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图文]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图文]

    徐悲鸿泰戈尔像画肖像是一个画家的基本功,但也是最显功夫的试金石,看似门槛很低,实则是真正艺术精神的地平线。即使很多画家终身从事所谓造像工作,但真正能为人称道的代表作永远也就那么几幅或一幅,当然也有人仅凭几幅肖像画就青史留名,永载史册了。忻东旺朋友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肖像画多是写意的,但凡流传下来的皇帝像、将军像、祖先像几乎都还是道谜语,再如何生动传神也是点到为止,到底他们长什么样,后人一边看画一边...

    92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文]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文]

    老郭与他造的佛像见过各种收藏爱好者,但是像老郭这样执着而有想法的收藏者却很少见。也许别的藏家只是单纯收藏,而老郭却为自己的“灵思妙想”努力着,根据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元素自己造像,每尊造价十余万元。痴迷佛像三顾佛洞老郭名叫郭臻奥,今年48岁。2012年11月,为了欣赏壁画,老郭自驾车前往“中国第二敦煌”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当时就被震...

    70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端廷:中国伪抽象绘画已到尽头[图文]
    王端廷:中国伪抽象绘画已到尽头[图文]

    近年来我国画坛空前繁荣,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观念具象、艳俗和卡通等各种画风应有尽有,其中抽象绘画更是无比兴旺。恰如雨后的蘑菇,中国画坛一夜之间冒出了一大批的抽象画家。从中国美术馆到798艺术区,抽象绘画展览大量举办,令人应接不暇。除了实体空间中的展示,有人还在互联网上举办抽象绘画群展。最近笔者更得知抽象艺术家联盟和抽象艺术基金即将建立。中国抽象绘画呈现如此大好局面,我们本应欢欣鼓舞,...

    46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薛永珍:追逐·那颗执著的心[图文]
    薛永珍:追逐·那颗执著的心[图文]

    编者语:光阴如梭,今天是史春坡教授离开我们的日子,他的妻子薛永珍女士满怀爱恋与深情写下了这首《追逐·那颗执著的心》的诗来缅怀,来追忆史春坡教授。有些花朵不必结果,却不能不美丽,祝福他们!孤影倚窗思故人.蒙蒙细雨夜风吹;揽尽回忆空惆怅.思君之痛折断肠;荡漾清风沁心扉.墨香依旧绕梁逥;小笺细语浅浅思.千言万语铭心中;屈指离别已五载.旧时剪影常涌现;百花凋零留余香.犹如隔世梦一场;...

    195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文物刻字背后的文明暗疮[图文]
    文物刻字背后的文明暗疮[图文]

    文物刻字背后的文明暗疮埃及神庙刻字事件又勾起了国人“到此一游”素质的讨论,而且很多景点都可以看到这些刻字,大煞风景,在文物上刻写更是破坏了文物的价值。网民对埃及刻字事件反应强烈,在警示所有人要自觉保护文物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禁反思埃及刻字事件网络舆论声讨背后的“文明暗疮”。中国人为何偏好用这样的方式四处留痕?对此,你怎么看?@闾丘露薇:一、不管是...

    8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艺术如何品牌化[图文]
    当代艺术如何品牌化[图文]

    达利设计的红唇沙发李光斗如果把可口可乐的瓶子看作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它堪称当代艺术中最成功的艺术品。最初的可口可乐是倒在杯子里出售的,后来改用瓶装,但由于瓶子的形状不受顾客欢迎,大大影响了销路。当时美国妇女流行穿一种在膝盖附近稍微变细的裙子,一个叫凯普曼·路德的人从中获得灵感,按照这种裙形设计出一款瓶子,并把这款设计展示给了可口可乐公司负责人。可口可乐公司当即决定采用,结果大为...

    165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邵大箴谈《欧洲绘画史》与西方美术史研究[图文]
    邵大箴谈《欧洲绘画史》与西方美术史研究[图文]

    邵大箴由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奚静之教授合著的《欧洲绘画史》,日前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一面市即引起了美术理论界、创作界和社会各领域的关注。为此,于洋专程拜访邵大箴先生的居所,围绕其新著《欧洲绘画史》及国内西方美术史研究等话题,对邵先生进行了专题访谈。于洋(以下简称“于”):邵先生的新著《欧洲绘画史》刚刚面市就引起了艺术史界和文化界...

    102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