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许江:绘画是有肉身之痛的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max 点击 :

上海世博会千奇百怪的影像,大家都没有说看不懂,怎么自己老祖宗的梅兰竹菊和山水就看不懂了呢?我指的正是这种感受力的失落。

文/口述/许江

我们处的这个时代,视觉表达有很多可能性,我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图像时代。同时又很遗憾,因为我们已经不可能像古人那样长时间地凝视山水,并用心灵接近山水了,这个时代的视觉感受力正在出现问题。

问题不在于图像太少,而在于图像太多。每天数以亿万计的图像出现在我们身边,这些图像把我们变成了消费和生命的碎片。这些新的媒体,或者称之为电子数字图像技术,不断地制造奇观,打开了视野,但同时也改变了人和生活本身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大众媒体里,仿像现象无所不在。所谓仿像,是指那种没有原创的图像,今天这种图像太多了,原作者是谁不知道。没有原创的复制成了身边的汪洋大海,我们看到了太多复制的奇观,但真正的事物在哪里?

去年,有很多年轻人对浙江美术馆新春的展览提意见,他们觉得国画看不懂,老祖宗的梅兰竹菊看不懂,黄宾虹的山水也看不懂,他们要求有导游。中国人引为骄傲的绘画,年轻一代看不懂了。

上海世博会千奇百怪的影像,大家都没有说看不懂,怎么自己老祖宗的梅兰竹菊和山水就看不懂了呢?我指的正是这种感受力的失落。

面对这样的现象,绘画是一剂良药,能够重新激活、唤醒感受力。画一个东西,一定要面对这个东西来画,这种人和世界同在的共构的方式,是绘画的本质。

中国人讲象,现象的象,大象无形的象,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命题,象是什么?象既不是那个客观对象,也不纯然是我们内心的东西,象是对象和心灵的中介。我们通过象去把握对象,通过象去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所以中国人是以象为中介来本质地、整体地把握事物的整体。

中国人画竹子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要画好竹子,不能居无竹,“有嘉生之美竹,挺纯枝于自然,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东晋江逌《竹赋》)

中国人画画的时候胸有成竹,胸有成竹并不是他胸中有现成的竹子,是说他胸中有一片成熟的竹园。他拿起笔来,要找竹子可以画的地方,等找到了,他奋笔直追。画竹子的时候他与竹子同在,画竹子的时候他变成了竹子,如此这般的生长。这是中国人讲的绘画,对今天体会视觉现象,把握图像的内在十分有帮助。

今天苹果公司的Logo成了全球生活最活跃的图像,或者说意象,苹果的意象后面有一个令人吃惊的生命存在;英国科学家图灵是同性恋者,在他那个时代同性恋是有罪的,被逼着治疗,他不堪忍受折磨,吃了泡过氰化钾的苹果而自杀。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图像,后来被图灵的粉丝乔布斯做成了遍布世界的品牌标志。今天用苹果的时候谁还会想到这个悲伤的、用生命来抵抗的故事呢?这个标志本身就是这个时代图像浅表化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

这几年我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绘画会拯救我们因图像时代而带来的感受力衰落的问题,让我们永远和原朴的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

摄影太快了,镜头对准一咔嚓,什么都有了,不像绘画,要一笔一笔地画。在无数次抹掉重来中格物致知,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尝试接近。用图像的方式去切问,看是不是能够接近事物的真理,是不是能够把事物的遮蔽完全解开,使看不见的让人看见。这是绘画的本质,这是艺术的本质。

今天我们以为已经掌握了很多先进的方法,无所不能,但创造力不是这么简单的,象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把握到的。象的踪迹在哪里?它不纯然在我们心里,也不纯然在对象上,它在我们和对象无数次直面的过程当中,它在生命的缓慢进程当中,它在身体痛切的所有感觉当中。

我画葵的时候,往往会想到荒寒大地上的葵,想到人类的暮年,想到历史上的诸多家国之失,这些念头是沉重的、悲伤的,是充满了沧桑感的。但是如果捕捉到它了,我心里是很满足很高兴的。

今天要激活感受力和创造力,再像以前那样是不够的了。这时候要有一种挑战的精神、自由的意志,一方面要坚持源自日常、源自底层的民间视野,强调社会底层的田野考察;另一方面还要能够理解中国人传统中内在的东西。比方说中国人画山水,既保留和自然的亲和,又不受纯然可见的局限,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与超越的姿态,所以中国的山水画不会被照相机代替。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今天用照相机拍拍看?谁也拍不了一条江,但黄公望可以把一条江在一个6米长的横轴上画出来。以他当时的身高,他能够看到的江面有多宽呢?但是我们的老祖宗站到了天上,站到了神的位置去看山水,山水在他的底下不断地生发出来。这里头有一个对自然的独立和超越的姿态,中国人正是从这里不断地重返开端,这是中国人的山水画倾向。

绘画是有肉身之痛的。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对绘画有很深的理解,他书中有很多绘画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王要天下画家为他画一匹马,这个指令传到了第一个画家,他从架子上拿出他收集到的前辈画家画的马,找了一匹最满意的,用戳孔的方法严格地把握轮廓,画了一匹马,这匹马不是他自己的马,是前辈大师的马;指令到了第二个画家,他想都没想,就以最熟悉的方式画了一匹马,这匹马也不是他自己此时的马,是他风格的马;第三个画家接到这个指令,好一阵惶恐,慢慢地他仿佛看到那匹马正站在那儿,于是他开始画,画到马腿的时候,他自己的腿有感觉,画到马屁股的时候,他自己的屁股有点痛,最后他带着浑身痛切的感受把这匹马画出来了。显然这第三个画家的画,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绘画的画。

(许江,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相关文章

  • 中国与西方人体艺术的区别[图文]
    中国与西方人体艺术的区别[图文]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中国人对于人体艺术的态度,既没有古希腊时期人神合一的理想化精神追求,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强调性感与美感统一、美化人的自然属性的精神境界。中国激进美术把神韵气势、意境作为艺术的最高规范,追求“心性”实现。西方人体艺术中的维纳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于西方千姿百态的人体艺术,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体艺术表达方式。中西方...

    116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书画传统中领悟继承与创新[图文]
    中国书画传统中领悟继承与创新[图文]

    傅抱石作品《秋林行吟图》文/张璇供图/刘文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作为投资及收藏市场上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市场表现还是在民众的情感接受度上都名列前茅。然而近年来,一批定义为“中国书画”却完全不遵循笔墨的当代书画作品,所创造的天价神话一个接一个出现,动辄即拍出几千万美元,这就直接导致一些跟风的投资人士纷纷转向“轻视传统、重视当代”的艺术误区。那...

    7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被全国美展接纳和被卡塞尔接纳有什么区别[图文]
    被全国美展接纳和被卡塞尔接纳有什么区别[图文]

    第12届全国美展参展的实验艺术作品前不久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的开幕在艺术圈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激进的年轻批评家大骂当代艺术家又被集体招安;也有姿态温和的批评家认为当代艺术又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认为美协向实验艺术敞开大门是某种进步。其实这一切不过是2011年中国美协成立实验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必然结果。当年进入委员会出任主任的央美副院长谭平一直做着安全的抽象艺术,曾经激情洋溢的北大朱青生如今也...

    119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画家唐建:绘画最需要的不是技巧[图文]
    画家唐建:绘画最需要的不是技巧[图文]

    画家唐建作为蒋维崧的弟子,唐建对于传统国画有着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只具备精湛的绘画技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文化知识作为其作品的灵魂。如果一件作品仅具其形,不具其魂,是难以成为精品的。记者李解张金菊上大学后才开始系统训练1965年,唐建出生于山东潍坊诸城。“我还有个哥哥,从小就学习画国画。”唐建表示,或许是受哥哥影响,他从那时开始,就对...

    17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兰力斌圣城我相信这是对他许多年来寂寞而艰苦的探索过程的一种精神上的回报。我们将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并与他一道去感受那些曾经感动过他的心灵的人与自然。像今天人到中年的许多油画家一样,兰力斌在学习和研究油画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历程。在中国,对油画的了解在很长时间里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无法目睹欧洲油画原作的局限,使学习油画的年轻学生只能靠对印刷品上图片的揣摩,去体会油画的语言意味和技法...

    10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探访辽砚艺术和辽砚人[图文]
    探访辽砚艺术和辽砚人[图文]

    辽砚大师曲广勋(右)旧照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石砚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好砚具有观赏、礼品、收藏价值。辽砚独产于辽宁本溪,但并不因为产于辽宁而名,而是因为兴于辽代,故名辽砚,距今有上千年历史,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名砚。一方上乘的辽砚,若将砚盒盖紧,其墨汁可经久不干。当年张学良将军与其蒙师白永祯合赞辽砚的绝句为:“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珍...

    110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刘默:吴昌硕不断重复自己[图文]
    刘默:吴昌硕不断重复自己[图文]

    吴昌硕吴昌硕是当之无愧的大师,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在20世纪,他都是不可超越的。他的篆刻开宗立派,书法开宗立派,绘画也开宗立派———在中国艺术史上,像他这样开宗立派的人物,还是不多的。评论家刘墨对于吴昌硕的“不可超越”深表赞同,不过,他亦点出这位大师的硬伤———题材方面没有多少开拓,画面俗气未尽,艺...

    133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为什么写实主义在中国能代表官方主流[图文]
    为什么写实主义在中国能代表官方主流[图文]

    奥赛博物馆馆藏作品由米勒、库尔贝领衔的“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自从2012年11月中旬开幕后,至今仍在中华艺术宫展出。近日,艺术家杨千观看之后谈了他的感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居然还有那么多所谓的写实派在模仿或跟风。写实主义已经进入历史100多年,为什么在中国还能代表官方主流。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在21世纪,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说到...

    3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萃取精神的华彩[图文]
    萃取精神的华彩[图文]

    姚伯齐《山魂》系列姚伯齐的《山魂》系列是一组微观的山,它犹如一只剖开的苹果,我清晰地看见了果肉、果核。然而,它又绝不是自然主义的放大,不是对山的结构的解剖。它是通过强烈的视觉符号,立体的、细腻的图式呈现,勾勒出山的形态。《山魂》系列有些抽象,画家似在有意表现一种岩石的错落,而山的肌体在扭曲、变形中,仿佛筋络毕现,于是,错落所形成的强力,使山体由坚硬变得柔软和筋道起来。沿着画境所提供的幽邃空间,...

    178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王沂东寄语青石沟118.6×72.8cm2011年编者按:近日读到了贾方舟先生为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对象世界”小幅油画邀请展写的一篇序言,其中对艺术家归类有4种表述:一种是以再现客体为目标;第二种是艺术家把主体作为呈现的目标;第三种倾向是既不追求客体,也不追求主体,画家更在意的是绘画“本体”;第四种是前三种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

    14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克平:木性与人性[图文]
    王克平:木性与人性[图文]

    王克平和他的木雕作品。王克平,一提到这个名字,一系列历史词语立即会窜出来:星星画会、游行、口号、标语、传单、西单民主墙、改革开放……,但一看到他展览中的作品,所有的历史思绪又立刻安静了下来。以艺术家本人命名的展览“王克平”正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早的雕刻家之一,王克平几乎将全部的创作精力投注于他所选...

    11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人民日报:对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图文]
    人民日报:对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图文]

    漫画李建华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北京10个城区25所中小学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孩子们对国产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和华人形象的认可率不到40%,而对美国电影中西方观念和美国形象的认同度高达73%。作为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电影创作和传播的这种差异,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很容易使相对处于弱...

    147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在这个后现代传播的时代里,绝对会印证马克斯韦尔的那句名言:让人们谈论到你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东施效颦的古训看来要被重新定义了。新近落成的合肥美术馆,就在文化建筑这个公共领域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当代版本的“东施喜剧”,看看它的样子吧,这个所谓的美术馆(由合肥当代创新展示馆更名而来)自命为鸟巢,我倒认为那是对鸟巢或是鸡窝的一种不敬,也是对仿生学建筑的一种戏弄,...

    3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劲堃:像做学问一样画画[图文]
    李劲堃:像做学问一样画画[图文]

    风动细语2011年“问道雕虫·写生与物本李劲堃花鸟作品展”近日在广州珠江美术馆开展。展厅静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昆虫,透着优雅、空灵之气,被定格在这个凝固的现场。作为广东有影响力的水墨画家,李劲堃一改以往山水画中的氤氲大气,以精细的笔墨,在方寸点滴之间打开一个极其微妙的世界昆虫、花鸟,展示出“笔墨精妙”的韵味。李劲堃,身为广东省...

    181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千年墨脉:中国五代宋元翰墨魂脉探析[图文]
    千年墨脉:中国五代宋元翰墨魂脉探析[图文]

    南宋赵昀行书秋深雨过联句页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五代宋元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发展时期,因此,不仅解析中国书画艺术流派风格与时代精神特征的相互关联尤重五代宋元墨宝,而且对中国三大绘画专科——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转承起伏的深探也以五代宋元为最关键。不仅如此,藏于美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书画也尤以五代宋元时期的作品最为精粹。正值上海博物馆甲子华诞之际举办的“翰墨荟萃&...

    195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