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作品《秋林行吟图》
文/张璇供图/刘文杰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作为投资及收藏市场上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市场表现还是在民众的情感接受度上都名列前茅。然而近年来,一批定义为“中国书画”却完全不遵循笔墨的当代书画作品,所创造的天价神话一个接一个出现,动辄即拍出几千万美元,这就直接导致一些跟风的投资人士纷纷转向“轻视传统、重视当代”的艺术误区。那么,如此精妙睿智的中国书画传统,会在当代走向消极落后吗?对此,著名收藏鉴赏家刘文杰先生对当代中国书画创作者及投资收藏者给出了一个特别的警示……
传统,不能轻意背离
专注于中国书画收藏的刘文杰对中国书画传统不仅有着深刻的感悟,他更希望大众能严肃认识和对待中国书画传统。在他看来,中国书画植根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长期的发展繁育,已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符号和象征。在中国的过去,没有如西方那样的美术馆能向人提供一个呈现传统的场所,这却并未妨碍中国艺术存在着明确的欣赏标准。画家傅抱石先生曾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画传统去探寻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也可以反过来,用中国哲学、宗教、思想、学术文化的理念与思维去透析中国书画传统,进而发现其中的外在与内在关联。刘文杰更切身体会道,“作为艺术家,就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作为收藏鉴赏者,更要先认识、懂得中国书画传统,再去辨别作品优劣。”
毫无疑问,中国书画传统正面临着世界文化融合的时代挑战,并且“传统”一词在当代人的眼里或许会显得有点落后和保守。然而,相比西方艺术,同样作为人类文化的历史资源的中华书画传统究竟有没有宝贵的价值存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书画传统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内容并没有真正地介绍给世界尤其是西方,其独到的智慧魅力与深邃而自成体系的思想光芒很大程度上,被包括现代中国人在内的世人忽略了、淡忘了、轻视了。甚至还会有人批评说中国书画太程序化、太保守、一成不变等等,就这样人们并没有去深想便把这种“传统的延续”一棍毙之。对此,刘文杰深有感悟地谈道:“所谓的中国书画传统,就是能代代相传的、中国书画语言的精华和中国书画基本功的集合。传,就是代代相传不能有间断的;统,则代表了将所有能代代相传的东西集合起来。”
其实,回望历史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十分重视吸收前人及外来营养,这既是历史事实又是有许多史家学者指出过的。所以说,中国书画传统发展到今天存在着很多个里程碑式的“新”和“异”。如何认识中国书画传统?如何感悟中国文化精神?刘文杰表示,“中国书画传统应该包括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这就说明有传承关系的,能往下传的一定存在着创新。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好的东西不断被继承,而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继续世代相传。在这里最值得指出的是,收藏爱好者不要盲目地把‘前人的’和‘传统的’两个概念混淆。‘前人的’包含糟粕,不属于中国书画传统,而‘传统的’是能代代相传的,一定是精华。我也听到过有人说吴冠中的作品糟粕大于精华,这只能说明这个画家不懂得什么是传统。现在人们说话不够精确,甚至有名人在说话时也会混淆这两个词。夹杂在前人概念里的,不能传承的就是糟粕,绝不能笼统都理解为是中国书画传统。同时,这也给了当代画家两个警示。没有继承,作品就站不住脚,缺乏基础;没有创新,作品就失去生命,全是旧的东西是不能延续的,中国书画传统的基础就是创新。”
齐白石作品《严子陵钓鱼图》
传统之上创新,造就中国书画发展新高峰
有人说,清末以后的中国书画艺术史都是“流水账”,这在像刘文杰这样专业的收藏家眼里纯属无稽之谈。在文学上,或许可以将清代末期看做旧文学的终结期,新文学开启新纪元。但在中国书画上是绝对不能归为终结的,晚清以来的书画艺术依然有着积极的、光辉的成就。其中,齐白石是秉承了吴昌硕的艺术精华,将大写意绘画艺术发扬到了顶峰,带给国际社会的影响是任何一位艺术家所不具备的。张大千对传统的深究,绝对不亚于赵之谦,他在老师的影响下,从收藏入门,对中国历代绘画的临摹与研究是大师中的佼佼者,就连黄宾虹也不得不被他临摹的古人作品所折服。到了近现代,中国书画传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刘文杰说:“就在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指导下,中国书画艺术发展迎来了美术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宋代)。也正是毛主席从思想到实践的积极带动,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家进行书画创作及创新,让近现代中国书画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活跃的传承。”
悉数近现代艺术史,刘文杰指出,“没有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是停滞不前的。”与现今的一些中国画家没有传统功力,盲目照搬西方艺术,屈服于市场和世俗喜爱的画家们,前辈的美术家的成功则更有赖于深厚的传统基本功和建立在前者之上的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面貌,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执着追求和市场名利的淡化处理。蒋兆和、李可染都是借鉴西方艺术精髓弘扬中国传统的艺术家,他们的高明之处就是“食不露骨”。溥心畬是在吃透传统书画笔墨精神及书画艺术孕育于传统中国文化之中的佼佼者,诗书画三绝,可称20世纪最后一位笔墨精妙、修养全面、绘画题材丰富的文人贵族和遗民画家。钱松岩是将传统笔墨精神运用到表现新生活、新题材的最好的山水画家,可谓“旧瓶装新酒”的艺术实践的典范。可以说,这些都是当代忽视书画传统的造事者所望尘莫及的。
谈起毛泽东对建国后中国艺术发展的积极影响,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有着深厚感情的收藏鉴赏家,刘文杰饱含缅怀之情地说:“毛主席一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其狂草书法及古体诗词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影响都是世人瞩目的,他认为包括中国书画艺术在内的文艺创作既要深入群众、源于生活还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深入群众’就是要做到雅俗共赏;‘源于生活’就是要道法自然要写生,增加作品的生命力;‘古为今用’就是继承传统,不可丢弃中国书画的笔墨精髓;‘洋为中用’就是要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艺术营养。当年在湖南师范读书期间,年仅21岁的毛泽东就曾于1914年10月7日创作了一幅《佛手》写生画作,可见毛主席都是从生活点滴中体会创作乐趣的,如今这幅画还保存在中央档案室。毛主席本身又成就了中国书法的创新者,在草书的创作上,他学习怀素、张旭等历史上草书大家,曾向故宫及收藏家借临古代法帖,而他的作品比前人更为大器、厚重,他将中国书画传统在继承的前提下作出了新的变化,这些求新求异始终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思考。”
张大千作品《利市三倍到白头》
当我们审视近现代中国书画发展时,会鲜明地看到前人的创新精神及成果,都充分体现在了其笔墨的运用上,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思索和创新的高潮。“李可染,把毛笔素描及墨法融入中国山水画,使中国的山水画出现了可视光感;蒋兆和把毛笔素描融进了中国人物画,使中国人物画产生了顶光源的画法,是前无古人的;黄胄把毛笔速写融进了中国画,使中国人物画的写生进入了一个更快、更准确的阶段,使写意人物画达到以形写神,从此中国人物画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面貌;傅抱石,把可思雨景变成了可视雨景;齐白石,在继承的基础上,画了很多前人没有画过的题材,始终坚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了劳动人民的美;钱松岩,受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影响,遵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画了很多前人没有表现过的主题,像《常熟田》《新安江水库》,成就了一种新的绘画主题,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对山水的理解和表达。”刘文杰悉数回味着这些在毛主席文艺思想影响下的杰出画家,他还说:“像陆俨少、刘继卣、刘奎龄都注重写生,使他们的创作更具有生动性,使他们的作品更加多样化。还有黄永玉,他将讲究黑白对比的审美方式运用到水墨画之中,而其中又有了版画所不具有的宣纸渗透和墨色的变化,这种反向继承不但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而且显得非常厚重,有力度。黄永玉的作品大多数是浓墨重彩的,画面具有独特的结构方式且突出了线条的运用,这便造就了一种独特的书画语言表达方式。”
赵少昂作品《富贵到白头》
传统如何发展取决于艺术家本身
在收藏生涯里,刘文杰不断在接触各个时期的新生代书画艺术家。他强烈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书画不像油画那样受外国人普遍理解。但是他同样看到,画家只要坚持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坚持道法自然,能够从艺术上引起与观赏者的共鸣,就能够让中国传统书画名扬海外……绝不走前人的路,是愚昧的想法;艺术不是创造,正确的方式是创新,且必须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要么只能是没有文化的工匠手,这也许就是当代走入误区的书画艺术家的特征。就像从传统中脱颖而出的艺术家潘天寿,他在绘画上主张艺术的民族性,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说法不但给中国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给当时的中西艺术的并存问题做了调节。
“要想自己的作品能够千古流芳,第一,作品里要有继承;第二,要有创新;第三,创新一定要道法自然,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掘取新的绘画题材,和新的表达方式。”刘文杰强调说,“这样你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作为收藏家、鉴赏家来审视作品,不会分古代、近现代,还是当代,或者是中国人创作还是外国人创作的,我们只看好与坏,只看你的作品中蕴含的审美价值,你的审美价值越高,你的作品才能被我们收藏。相反,如果你的作品没有审美价值,那么它就属于垃圾艺术品,即使蒙蔽了不懂艺术的人,靠欺骗获取到金钱,早晚还是会被市场所淘汰。”
在当今,的确有手持黄宾虹的一本正经,叫喊着绘画的学术性。但尴尬的是,自己狭隘的眼界,面积不及四平尺的红星宣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学无术,只能是一位盗世欺民、浪得虚名的肤浅从艺者。刘文杰总结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踏踏实实,要走继承的路,要走写生的路,也就是道法自然的路,写生就是道法自然。这样你的作品,才能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一个重要的位置。你的艺术品才能被广大观众所爱好,像齐白石为什么天下知道他的人这么多,因为接受他的人多,他是古往今来,中国绘画史上水平最高的画家之一。中国绘画史上最全面的文人画家是溥儒,所以当年蒋介石60岁寿宴时,邀请中国两位画家去南京举办联合展览,就是他们两人。”
毛泽东文艺思想影响下的近现代画家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笔墨当随时代”,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的“经历物”是永远不会消失的,然而当代的画坛仍然存在着背离中国书画传统的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多花些心思,去认真思考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神?刘文杰也表示说:“有人提出当代的概念,是为了给那些瞎画、乱画的人,提供一个市场经营的噱头。‘新’不等于创新,在哲学上的意义是有异于其他即为‘新’,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在技术上的突破才是有意义的‘新’。所以,凡是没有继承的‘新’,一定会被淘汰,而有继承的创新,你这东西才有生命,才有正常的市场。那个没有继承的‘新’,虽然是有市场了,但是只是一时的。你早晚会被人认识到,你是骗子,你的东西不值得收藏。你是要被历史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