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画家唐建:绘画最需要的不是技巧[图文]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小雨 点击 :

画家唐建:绘画最需要的不是技巧 | 美术文摘

画家唐建

作为蒋维崧的弟子,唐建对于传统国画有着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只具备精湛的绘画技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文化知识作为其作品的灵魂。如果一件作品仅具其形,不具其魂,是难以成为精品的。记者李解张金菊

上大学后才开始系统训练

1965年,唐建出生于山东潍坊诸城。“我还有个哥哥,从小就学习画国画。”唐建表示,或许是受哥哥影响,他从那时开始,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许是天赋,或许是兴趣,总之唐建对于学习传统的国画非常感兴趣,但是在上大学之前,唐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绘画技巧训练,一直到了1983年,唐建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的国画专业,在那里,唐建才开始系统地接受绘画技巧的训练。

“我基本上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所以一开始的成果不是很好。”但正是这激发了唐建知难而上的决心。在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之后,他开始从基本功练起,对于笔法画技有了一个很好的提高。

在进入大学之后,唐建还有幸认识了于希宁、孙其峰等著名的画家,“其实学画跟武侠小说里的习武一样,如果能得到名师指点一二,就会终生受用不尽,我觉得我运气很好,能够认识很多的大师级的画家,而且他们也都对我有所指点。”

除了得到名师的指点之外,唐建对于古人的画作也颇有研究,并且不断的学习古人书画中的意境,梁楷的酣畅淋漓、徐渭的奔放洒脱、八大(山人)的空灵简约、吴昌硕的苍劲古拙、齐白石的质朴情趣,都是唐建的艺术追求。

大学毕业后师从蒋维崧

1987年,大学毕业的唐建进入了山东大学当老师,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当代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蒋维崧先生,而这也让唐建对绘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其实跟随蒋先生,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说提高了多少绘画技巧,而是从蒋先生身上明白了很多道理,学到了很多文化内涵。”唐建表示,在随蒋维崧先生学习生活的这段日子,他对于绘画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之前我一直觉得,绘画需要的是技巧,但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绘画仅有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丰厚的知识底蕴,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体现出其中的人文意境。”

蒋维崧先生对于治学一向严谨,而且待人宽厚温和,这也影响了唐建等弟子:“先生是一个无欲无求的老人,他从来不对弟子摆老师的架子,即使是指点你,他也不会说:‘你应该怎样怎样’,而是会跟你说:‘你觉得如果这么画,会不会更好一些’?”

在唐建看来,如今国内对于书画的市场需要非常高:“从来没有这么一个时代,有这么多的画家,这么多的书画爱好者,这么多的专家,这么好的条件。其实仔细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当今画家们的绘画技巧,已经超越了古人,但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创作不出可以与古人媲美的作品呢?是因为我们缺乏文化底蕴。在古代,从事书画工作的,都是一些文人,他们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他们的作品可以传神,他们的作品,是有灵魂的。现在很多作品,缺的不是技巧,而是缺乏学术根基。”

九城联展将提升山东画家影响力

长久以来,说起山东地区的书画水平,业内人士往往会用“有高原,无高峰”来形容。即山东地区的书画家整体水平不错,但是却始终缺乏一些领军人物。

对此唐建认为,山东地区的书画名家之所以难出领军人物,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是因为缺乏知名度:“书画市场,尤其是传统的书画市场,一般会有一个很强的地域观念,因此山东很多有实力的画家一旦出了省,就很难被认可。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要让山东画家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对于九城联展,唐建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形式:“一个是可以让书画家们有一个切磋交流互相学习促进的机会,再一个就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画家的风格,逐步的让大家认可山东画家的风格。”

相关文章

  •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资料图片得到大量一线品牌垂青的英国新锐插画家JulieVerhoeven说:“艺术是完全的自我放纵,你不用为他人着想。时尚则不同,你不能完全地荒谬。”时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几乎成为了一个悖论,此事古难全。尽管近年来T台之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概念化时装,然而面对“市场”这个时装产业永久首要的生命力,大多数的设计师们必然会选择前赴后继的实用下去。而艺术品则...

    130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世界的传统边界都被打破[图文]
    艺术世界的传统边界都被打破[图文]

    图片资料原标题:边界模糊的艺术世界(文/张艺)不久以前,拍卖行的注意力似乎一直在公开拍卖上,而展览和私下销售一直是传统艺术经纪人的领域。而近年来,传统艺术世界的边界似乎在逐渐消融,诸如苏富比和佳士得之类的拍卖巨头为了进军艺术零售业,开始增加其私下交易业务。一些大的画廊也跟上了时代变化的步伐,在世界各地开设多个空间,开始提供和拍卖行一样国际化的作品,也会邀请一些一流的前博物馆策展人和学者组织...

    89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潘建博作品解析——有意识性的笔墨表现[图文]
    潘建博作品解析——有意识性的笔墨表现[图文]

    潘建博虎丘“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明·董其昌《画旨》)。由于中国绘画的传统积淀,以及材料与工具的特性,造成了创造主体(画家)自觉的把握运用笔墨时与身外之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表象和具象的,而且是抽象的,是心象的差异。也就是个体精神与宇宙的差异,既认识上的差异,情感上的差异。如何实现统一,达到浑然一体,是当今中国...

    131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山水画创作杂谈[图文]
    中国山水画创作杂谈[图文]

    杜世斌山居图145×360cm概括地说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意境这个根本指导思想。意境的表达是山水画艺术的灵魂,意境的有无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起点的高下,它是山水画创作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总结。何谓意境?意境是中国艺术实践与理论、艺术创作与批评方面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属于审美意识领域。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对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唤起的能动反映。具体说来,意境的根源是自然现实。其组成因素是...

    14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专家:美术馆可能成为艺术品的坟墓[图文]
    专家:美术馆可能成为艺术品的坟墓[图文]

    文、图:记者林琳本期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美术馆里所崇尚的只是精英化的艺术,它还不是真正的公共领域,不是鼓励真正辩论的地方,也不是活的艺术正在发生的地方。前不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史》,作者大卫·卡里尔是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在大卫·卡里尔看来,美术馆里所崇尚的只是精英化的...

    127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关于《兰亭序》的若干问题[图文]
    关于《兰亭序》的若干问题[图文]

    1965年起,郭沫若先生先后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等文章,以南京出土的东晋墓志、墓砖、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来否定王羲之《兰亭序》,掀起了一场所谓的兰亭论辩……“文革”过后,国家拨乱反正,实事求是之风回归,国家更加重视民族的文化传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岂能不“感慨系之”!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墓志(...

    86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无论我唱什么,灵魂都是蒙古文化”[图文]
    “无论我唱什么,灵魂都是蒙古文化”[图文]

    每一种文化都像一棵大树,民族文化就像树的根,只有根强壮了树才会茂盛。——乌仁娜有这样一种蒙古族女声,因为从未受过专业声乐训练所以没有闪闪发光的音质,却如同一件古老的精妙乐器,因为充沛的能量和时间的沉淀而能在四个八度任意跨越,令听者忘我。这个声音来自乌仁娜·查哈尔图格旗,欧洲最活跃的亚洲音乐人之一,曾获德国RUTH奖最佳国际艺术家称号。乌仁娜出生在内蒙古鄂...

    29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保利书画主管就《功甫帖》翁方纲题跋发表新见解[图文]
    保利书画主管就《功甫帖》翁方纲题跋发表新见解[图文]

    图为功甫帖&翁跋翁方纲题跋成《功甫帖》真伪判定的重要旁证保利书画主管李雪松就翁方纲题跋发表新见解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邱家和)自媒体上周末披露上海博物馆专家对苏富比纽约在9月高价拍出的苏东坡《功甫帖》的真伪提出质疑后,圈内人士自然也对此议论纷纷,其中上海博物馆专家认定翁方纲的题跋有伪,也成为《功甫帖》真伪之争的重要旁证,而刘益谦在其《我的声明》中也特别提到,上海博物馆专家“连翁方纲...

    9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艾敬:从歌手到画家的华丽转身[图文]
    艾敬:从歌手到画家的华丽转身[图文]

    艾敬绘画作品文:《申》报记者职烨/照片提供:艾敬工作室现在去网上搜索“艾敬”的名字,还是与唱歌相关,她的《我的1997》当时红遍大江南北,人人都记得这个背着吉他、外形酷酷的女孩。但实际上,艾敬早就高调转型。1999年,她正式拜师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学习画画,同一年,她就在纽约举办了第一次个展《aiwanttolove》,并找到了西方的藏家。2007年开始,她的艺术家身份逐...

    159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潜心研究金石书画的李清照[图文]
    潜心研究金石书画的李清照[图文]

    李清照画像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后世公认的“婉约之宗”,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虽出身名门,但身世飘零。她1岁丧母,46岁丧夫,生逢金兵南犯、北宋灭亡的乱世,晚年遭遇盗贼,财富散尽,且膝下无子,凄苦无依。我们读她的婉约词,总能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rdq...

    174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蔡国强谈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新展[图文]
    蔡国强谈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新展[图文]

    蔡国强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GoMA)的装置《桉树》前,2013。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GOMA)目前正在展出蔡国强的首次澳大利亚个展,三件主要作品中的两件更是灵感直接来源于艺术家在昆士兰的旅行。展览的题目取自4世纪诗人陶渊明广为人知的诗篇《归去来兮辞》。自从1996年和1999年两次参加亚洲太平洋当代艺术三年展(AsiaPacificTriennial)之后,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就和昆士...

    18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蔡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图文]
    蔡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图文]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等根本问题。《讲话》的发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创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新纪元,成为中国新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其目的不仅在于重温...

    187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昨天下午,市美术家协会举办“《武汉印象》读书会”,冷军、张少华、王心耀、江中潮等画家参加读书会,大家表达了阅读《武汉印象》美术分册的感受,并对今后该书的编撰工作提出了建议。明年需要一批优秀作品“美术分册的作品全部以武汉风情、建筑、事件为主体,展现了武汉的地域特色。今后要深入挖掘大武汉的文化价值,创作更多精品。”参会艺术家们一致认为,精品佳作是今后...

    13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文]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文]

    建筑师陈暄第一眼看到陈暄,你很难将眼前这位身材娇小,长发披肩的柔弱女生与建筑师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接下来,当你翻阅她的履历时,还会有一连串的吃惊等着你。陈暄于2004年建立十上建筑设计工作室,她主持过的项目大到公共场馆建筑如阿联酋大使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咖啡厅,小到隋建国工作室、UCCA艺术商店、空白空间画廊以及愚公移山音乐表演场地等空间设计。纵观这些地标性建筑或艺术空间,你会发现为陈暄的作品...

    108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图文]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图文]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Un中国制造”是一个讲述“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背后故事的展览。展览涉及近十年在中国未完成的12座天才建筑.。。六月,上海,八号桥创意园区内,名为“Un中国制造”(UNMADEINCHINA)的展览正在进行。用模型和建筑师口述的方式,展示12个未完成的建筑项目。策展人杜墨(MichaelTunke...

    18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