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复兴
7月25日,“守望家山——张复兴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经典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复兴个人画作32幅。当日,张复兴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他所创作的山水画是生活与心中酝酿的意境所结合而成的,描绘的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天地。
京华时报记者杨菁本版图片均由经典美术馆提供
人物小传·张复兴
1946年出生,系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副院长、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友联画院画家、清华美院张复兴写意山水画创作研修班导师、北京人文大学书画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广西美协荣誉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名誉教授、桂林画院名誉院长、广西政协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瑞雪》136cm×68cm纸本水墨
□谈作品
生活与内心世界融合
此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从去年至今创作而成的,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之所以以守望家山为题,张复兴表示这是他的精神追求:家山泛指让人们休息的精神家园,平凡中带有田园美感,温馨中寄托情感归属。
《漓江烟雨更宜人》136cm×68cm纸本水墨
虽然张复兴没有上过美术专业院校,但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对于自然的描绘不是复制与照搬,而是将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解融于画作之中,使景色游离在真景与内心向往的模糊图像之间,笔触中又包含中国画传承当中的笔墨技巧。
在《谷雨时节敬亭山》这幅作品中,张复兴利用宣纸的性能,娴熟地使用浓墨、淡墨、线条、色彩,把它们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烟雨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写实的,但是对生活又有所关照。画画就好像做菜,买好菜后加工做成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所以说不清楚到底哪幅作品画的是哪里,是我将自然景色与我心中向往的家园意境相结合的画面。”张复兴说。
□说写生
写生就好像吃饭一样
写生对于张复兴来说不是坚持,而是像吃饭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水画家不去大自然体会,在家闭门造车是完全不行的。”张复兴说。张复兴虽然游览过名山大川,但还是南方山水最适合他的禀赋,尤其他对桂林风貌情有独钟。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景色宜人的地方,张复兴常年生活工作在此,所以对这里最熟悉,也有着最深厚的情感。每个描绘的地点,都是张复兴的精神家园:“我喜欢这个地方我才会进行创作,才会有我的感情融入。”
张复兴每次写生都不用照相机取景,而是用素描记录下来。“素描让今天的中国人物画大幅进步,同时也没有淡化我们东方特有的精神,我对此类似的借鉴持肯定态度,这种汲取可以让我更丰富。”通过素描,张复兴对景色的感知已经深深地印记在脑海里。
在充斥着浮躁的现代感时风之中,张复兴显得特别平静,他一直以恬淡、平静舒缓作为自己创作的主旋律,这与他自身平和、质朴的性格有关。“我天性就不是那么雄强的人,所以我还是喜欢休闲舒适、温润、平和、诗境一般的感觉。”张复兴作品画面通常是南方的烟雨朦胧、错落有致的小村落,或者是平缓舒展的原野,弯弯曲曲流淌的小溪这些景色,给人一种怡然舒适之感。
“现实生活节奏太快,现在的人都太浮躁了。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营造一种宁静、休闲、淡泊的境界,我画的就是自己心中的这一方天地。”张复兴说。
□聊转变
画画从密到松张弛有度
张复兴早年的山水画相对工细茂密,渐渐以写意手法为主,但仍保持着稳妥朴实的风格。在满构图的艺术意象中,他有意识地设计富有韵律变化的平面构成,将近中远景有序铺陈淡化,以不留痕迹的微妙过渡来表现一个近乎无层次整体的空间。
张复兴认为,以前的作品画得比较严谨、细密,但是伴随着一个缺点——严谨难免刻板:“画得紧绷绷的,让看画的人也感觉很累。”随着张复兴心境的转变,画面更加舒淡一些:“松但不能垮,松要松得有节奏,要把握好度。感觉挥挥洒洒,但是造型、构成、意境的处理,都要有安排,让看画的人感觉很随意,是一种享受。”张复兴一直对自己的画作进行思考,长期以来,他总是在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舍弃,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风格不是故意形成的,传统浩如烟海,每个人学习的方面不一样,这就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张复兴调侃自己“我很不负责任”,他解释,画山水画比较自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追求笔墨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放松。“其实我挺负责任的,我所说的不负责任其实是指我不受约束和限制,我不对市场负责任。”
>>记者手记
下棋太臭于是独乐乐
张老师已经67岁,仍然坚持每年外出写生。他会假装很生气地说:“别说我老,不爱听,我还很年轻。”由于自己喜欢安逸散淡的生活,所以张老师除了绘画、听听音乐,与朋友聊聊天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下象棋。张老师自嘲由于下得“太臭”,所以一般都是自己和自己玩。
张老师对晚辈艺术家给予很高的希望,有中年艺术家来看展,张老师总是介绍我们认识,并对这些中年艺术家赞不绝口,夸他们“后生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