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朱晓剑:书法的审美情趣不能缺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普普 点击 : 1347 次

书法教育该如何进行?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其2011年提出《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2013年又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可具体怎么做,还没有一个最适合的方案。全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中小学书法教材,但随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如何选取合适的教材不仅关涉中小学未来书法教育的走向,也跟书法的发展相关联。田英章所推出的田楷最近却因备选进入教材,而备受争议。这背后所牵涉的既有书法美学之争,而由于书法教育的推广,也可能由此产生利益之争。那么,未来的书法教育应该如何,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田英章的楷书,并非是自己独创的楷书艺术,而是由欧体演变而来,固然有发展,创意却不是特别多,而其对书法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田英章对楷书的态度,并不能构成欧体楷书所要达到的高度。简而言之,田英章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楷书而已。这样的解释是否具有合理性,在学术探讨上无疑是能看出其中的高低。在其作品作为书法教材问题上,很显然是只看到了其书法的市场广大,貌似是学书法者当中的大多数人的“自然选择”,这一种假象,很显然屏蔽了书法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书法教育所针对的对象是中小学生,简单易学,似乎才能更好地进行书法教育。因此也有人认为,书法教育只不过是一种书写规范的培养,而不是培养所谓的书法家。如此看待书法教育,势必在选取教材上,不能对书法教材有所精选,如此带来的可能不仅是文字书写缺乏规范,也将会导致对书法的审美缺失——而这正是美育所强调的内容。

无疑,中小学生所使用的书法教材中应该由谁来主持、编写,还涉及相应的资质问题,一个书法家是否能够担当教材编写的工作?似乎是可行的选择,但如果其编选的教材只是自己的作品,那就有可能无法反映出书法的丰富文化或内涵,甚至也还涉及教材背后的利益分割。说到底,这事该教育部门来负责,选取怎样的教材,需要在学校里广泛试用,并考察其中的书写效果,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种书法教材。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够更好地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

田英章的书法水准固然造诣很高,是否就能够成为书法教材当中的一种,也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检验,倘若仅仅注意到其市场上的占有率,就难以更好地推动书法教育。这就像曾流行一时的庞中华字帖、汪国真的诗歌一样,看上去不错,但对传统文化、对诗歌美学的培养都没有太多的益处,最终伤害的是一代人的美学旨趣。

中小学生对书法美学的认知,尚且是一个慢慢培育的过程,怎样才能选取最好的书法教材,需要不断地实践,最终可能会有一种优秀的教材产生。所谓优秀的文化成果,正是经历了岁月的不断淘洗,一代代人给以修正、传扬的过程。中华书法的历史也颇为悠久,也有着公认的优秀书法作品可以作为教材,而今,把一代人的书法教育委托给当下、且缺乏时间检验的书法家,总还是一种冒险行为。这就像为何拒接转基因食品一样,固然我们分不清它是否对人体有多少危害,与其去试验,不如少冒险更为符合现实一点,毕竟人不是小白鼠,错过了一次机会,就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对于书法教育,我的意见是,与其将书法教育统一为某种教材,不如百花齐放,让学生、老师都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共同探讨书法教材的选择,如此,才有可能让每个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更自由的发挥与展现,这也是有利于每个人未来美学生活的开始。

相关文章

  • 杭德贵花鸟画为花鸟传神为草虫写照[图文]
    杭德贵花鸟画为花鸟传神为草虫写照[图文]

    琮元是一位优秀的花鸟画家,其花鸟作品展现出秀丽、清雅的艺术风格,具有极大的审美感染力。读他的作品,的确令人感到赏心悦目,顿时由审美视觉转而为审美感知,激发出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在我看来,琮元花鸟画作品的总体特征是:熔传统与个性于一炉,融精细与写意于一体,汇花鸟与自然于一境。这一总体特征反映在他的作品里,不论是大幅或小幅,遂显现出和而不同的艺术风采、风姿和风貌,让我们为之心驰神往。琮元花鸟画作品的艺...

    22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明清翡翠,作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珍贵宝石,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纹理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关于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是否有影响,这一话题在珠宝界和医...

    63 明清翡翠 佩戴明清翡翠 翡翠
  • 诗人,用深邃的灰色眼睛说话[图文]
    诗人,用深邃的灰色眼睛说话[图文]

    ■在“莫言周”专访2011年诺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托马斯生于1931年,是当今瑞典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十余卷,并曾被翻译成三十多国文字。他于195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2011年,托马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

    160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表示,今年两会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赵长青谈到,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促进会”,通过开展两岸书法交流活动,增强两岸同胞对一个中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可,为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发挥书法艺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独特作用。赵长...

    55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西画中的光影:上帝说要有光[图文]
    西画中的光影:上帝说要有光[图文]

    图片资料《圣经》第一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这幅画是伦勃朗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也说过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但最著名的还是爱迪生,我们现在都享受他说的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按一下电灯开关就知道了,我上课就是这样讲和这样做滴。西方人写他们的美术史,不会这样看,因为距离太近了。于是建立在编译基础上的汉语西方美术史读物自然也不会这样看。所以,谈任何其他区域的文化,都要有本...

    146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梁依云:当杜尚成为经典 有谁能来突破[图文]
    梁依云:当杜尚成为经典 有谁能来突破[图文]

    杜尚《泉》7月28日,恰逢“现代主义的守护神”杜尚第127个诞辰,曾经以打破传统经典为旗帜的杜尚却在当今被奉为“经典”;杜尚的作品在不断的抨击中渐显锋芒,而如今的年轻艺术家们在相对宽容的氛围中却大多缺少含金量。7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2014北京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上,青年艺术家们正面临资源过于重复、缺乏持续影响力的质疑,在...

    50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玉来:齐白石黄宾虹绘画异同比较[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黄宾虹绘画异同比较[图文]

    我们比较同类艺术顶尖人物的艺术作品时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们必须来作这项工作,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他们各自的骄人处,才能明晓他们之所以形成骄人的原因,这对于后人的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启发。我们今天的诸多从事书画艺术者往往对大师羡慕有加,而对大师究竟如何形成了骄人处却知之甚略;他们往往关注大师最高成果,却忽视了大师何以能由低至高爬坡成功的技巧选择。当我们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他...

    9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常玉:只是活自己性情的艺术家[图文]
    常玉:只是活自己性情的艺术家[图文]

    常玉曲腿马1930年常玉是个艺术家,可是他只是活自己性情的艺术家,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却缺乏现世生活的能力,文韬武略没有同时具备。又永远只照自己的艺术之眼描绘世界,既不参与任何艺术组织,又没有发起过任何艺术运动,绘画也不属于任何流派,可说之事,实在寥寥。在感觉上,常玉离我们是遥远的。从上世纪初到本世纪的此时此刻,不过百年有余,常玉已然伸手不可触及。并非是历史那么遥远,他的活生生的人不过刚与我们擦...

    9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爱德华·蒙克生命之舞油画奥斯陆国家画廊自绘画诞生以来,大量美术作品呈现的是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传达的是纯静、美好与和谐,如《蒙娜丽莎》的典雅,《睡莲》的宁静,具有东方艺术韵味、视觉清新的水墨画《小龙湫下一角》,等等。可见,人类创造的这一艺术形式展示的是那些使人视觉上愉悦、精神上充实的形态美感。同时,它拒绝画面上有骚动发泄的另一类与此相反的语言表达。但当我们把目光关注到一位...

    32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向京:希望当代艺术家能参与公共艺术项目[图文]
    向京:希望当代艺术家能参与公共艺术项目[图文]

    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的大型公共雕塑作品《视界》曾先后在伦敦、纽约、巴西圣保罗等地展出。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周围同学从生存角度考虑,多半在做城雕的项目,也就是一些行活,这样的项目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赚钱渠道。往往很多项目,不是在做雕塑,而是在做生意,是甲方乙方的关系。所谓艺术家自己的一套东西都不能实现,甲方需要什么,他出钱,你就做出来。不管这个甲方是政府还是商人,都...

    88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我们为什么欣赏抽象画[图文]
    我们为什么欣赏抽象画[图文]

    2005年4月22日,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东方早报—IC/图)一个人在欣赏抽象画杰作时,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家发现画作能够启动人脑中的多重感觉区域,让人体的其他感觉被连接起来。历史上,无数的艺术家和评论家都曾对绘画作品的美感做出解读。研究人脑的科学家们从十几年前开始,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现在,尽管还存在大量的未知,这个所谓“神经美学”...

    32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吴永强(以下简称吴):林先生,我知道您对张大千素有研究,今天...

    11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漫画到占领运动符号[图文]
    从漫画到占领运动符号[图文]

    “这张面具之下的不只是肉体,而是一种精神,而精神是防弹的。”——12月14日,这一别具意味的V字面具终于不再零星出现在报纸新闻的图片中,而是直接登陆央视电影频道——当晚,CCTV6完整播出了这部由美国知名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编剧的电影《V字仇杀队》。随后,片中的经典台词如“人民不应该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人民&rdq...

    82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这次参加政协会议是作为教育界的代表,他说这一届的政协令他感觉不一样了。关于这次的议题,李象群开玩笑称,其实提案写得还是很温和的,但若是受到重视,他希望能够做些更细致的工作。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问题的产生从上至下都是出于不必要的面子。在提案中,李象群主要关注政府在文化推广工作上的作为,希望政府在对待文化上以一种开放且兼容的姿态,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谈及艺术教育,&ldq...

    7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直到长出青苔》近来,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正在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作品以无懈可击的黑白语言和钻石般鲜明锐利的影像将摄影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极致了摄影的品质和意义。我在11年前曾采访过杉本博司,他对我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宋代山水画,特别是南宋马远的作品。”“彩色摄影的色是化学性的,有点工业制品感觉。虽然能吸引注意力,但容易浮在面上;黑白摄影的色是绘画性的,像水...

    19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