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贾又福忆恩师李可染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小印 点击 :

近年来贾又福潜心于创作,很少外出参加各种活动,也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听闻是为了拍摄李可染的传记片才欣然应允。而当《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总制片人杨京岛,美术篇总导演赵伟东携《百年巨匠》摄制组一行,前往北京北郊的贾又福寓所采访拍摄时,贾又福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个人的事不谈,我感受到的,就是可染老师对我们像幼苗一样地栽培,没有老师就没有我,我的现在就是老师培养出来的。”

贾又福谈起他心目中的李可染说:“我印象中的可染老师,非常有韧性,但是柔能克刚。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发火,对学生都是启发和引导,而不是否定和打击,更不泼冷水。他有坚定的意志,如同他讲的,‘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执着于目标,心无旁骛,就是把艺术作为自己的生命。”

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贾又福,最大的收获是从李可染先生身上获得的教益。“那时的教学是非常认真、非常严格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学生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认真记下来,可以说得到了真传。所谓真传,是真正知道老师是怎么对待艺术,怎么完成作品的。”

当时李可染主要是教山水课,因为身体原因基本上没有什么课程了,但还会不时给学生做做示范讲讲课。贾又福谈起了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李可染先生在隔壁班上课做示范,我们偷偷地跑过去看。到课间操休息的时候,学生们都出去自由活动了,可染老师仍然留在教室里一个人画画。课间休息结束同学们回来的时候,他还在那里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画。那是一张很小的画,他越画越深入,越画越丰富,直到满意为止。老师在画画,学生却出去玩,现在想一想我非常惭愧和自责。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那么严格、认真,我们受的影响,就是画画不可以潦草,不可以草率对待,我终生难忘。”

上学期间的贾又福,因为勤奋好学,受到李可染先生厚爱,从而有机会经常去家里接受指导。在他收藏的李可染作品中,有一张特别值得纪念的,就是当年李可染在家里为他讲解示范的小品,贾又福讲述了这张画的来历。“1964年元月快放寒假的时候,我带着一卷作业去可染老师家,老师非常认真地把每一张画铺平了慢慢看,一张一张地讲。讲完以后,有一张包画的宣纸。老师就取过那张宣纸抚平了开始画。下笔先画的是牛角,然后画前额、下颚、眼睛、背、腿,画完了一头牛,又画了一个牧童牵着牛。画完后,老师说,送你这张画,好好学习。可染老师对我这个农村出来的穷孩子的培育,这种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

李可染对学生勤加指点,循循善诱。“每一次老师的谈话,我都非常认真地听,老师中间休息一下,或喝水的时候,我就看他的画,不敢乱说。”贾又福回忆,“可染老师说,一个人对老师要尊重,才能接受他的思想,昧师是最可耻的。齐白石、黄宾虹都是可染先生的老师,可染老师就告诉我,这些先生讲话时,他也是从来不说话,只是耐心地听,不乱接话。”

贾又福回忆,当时李可染几次给他们讲《庄子》里痀偻承蜩的故事,“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几句话,也让他铭记至今。“在学习山水画的这片方寸之地上,我现在70多岁了也是战战兢兢不逾矩,而不敢讲随心所欲不逾矩,也从来没有随心所欲过。这几十年,画画就一丝不苟,不敢随便画几笔应付,各种笔会我也一次没有参加过,这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贾又福介绍,李可染对反传统的提法非常反感,“李可染先生说,不要传统、不要生活等于零。一个是传统,一个是生活,这两本书要读透,要下笨功夫,大天才也要下笨功夫。可染先生为什么对自己的作品那么认真严肃,我个人理解,他是把他的艺术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环,一个链条看待的。作品不是为自己高兴或送给谁看的,而是为历史画的,是给历史留下的文化链条中的一环,可染先生是把自己的责任感放到历史中去衡量的。”

相关文章

  • 董媛:画一个自己的家[图文]
    董媛:画一个自己的家[图文]

    董媛本报记者冯智军董媛,自由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辽宁省华铜镇,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实验艺术系。毕业创作获中央美术学院“2008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一等奖。现居北京。一幅幅大大小小的作品,大到两三米,小到几厘米,画着生活中琐琐碎碎的日常物品、零零整整的家具饰品,层层叠叠地摆放成一个中国北方常见又普通的家,这就是董媛的《姥姥家》。一个个抽离于西方人间...

    4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表示,今年两会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赵长青谈到,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促进会”,通过开展两岸书法交流活动,增强两岸同胞对一个中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可,为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发挥书法艺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独特作用。赵长...

    55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发明抽象:艺术创世纪中芸芸众生相[图文]
    发明抽象:艺术创世纪中芸芸众生相[图文]

    康定斯基作品《印象Ⅲ》(1911)库普卡作品《图形主题的本土化Ⅱ》抽象也许是现代主义最伟大的创新。而今,它已成为艺术创造的重要概念。大约100年前,当第一批抽象作品诞生时,它让很多人大吃一惊。1911年至1912年,瓦西里·康定斯基、费尔南·莱热、罗伯特·德劳内、弗朗齐歇克·库普卡、弗朗西斯·毕卡比亚等艺术家纷纷向世界展示...

    46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学者颠覆梁思成:文章曾大段借鉴日本学者[图文]
    学者颠覆梁思成:文章曾大段借鉴日本学者[图文]

    昨日,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朱涛在理想国文化沙龙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供图)新京报讯(记者姜妍)昨日举行的三场理想国文化沙龙为今日即将开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拉开了序幕。在“梁思成与他的时代”沙龙上,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朱涛称,梁思成和林徽因在193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大段文字都借鉴了日本人伊东忠太写的《支那建筑史》一书,而非他们原创。梁思成研究还有大量空白...

    33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黑:不是黄宾虹山水画的特征[图文]
    黑:不是黄宾虹山水画的特征[图文]

    黄宾虹作品陈玉兴黄宾虹先生生前料知他的画身后一定会“火”,但不曾料到会那么快,更没有料到后来会有那么多人举着他的旗子“打天下”。黄宾虹先生用其一生对艺术的探求,成就了他的山水画,可惜在他生前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这让我想起死后被追认为名誉教授、院委,协会会员的黄秋园先生。好在当今已没有这样的大师了,我们也不必再担心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如今,似乎每个画画的人都很了解黄宾虹,说到山水画,必说黄宾虹。...

    43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画家朱新建壮年力作将亮相 曾被雪藏二十年[图文]
    画家朱新建壮年力作将亮相 曾被雪藏二十年[图文]

    被称为“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今年2月因病去世的画家朱新建的作品曾在今年春拍时带动一股“朱新建”热,在秋拍即将拉开大幕之际,朱新建的又一批作品在京再掀新热潮。日前,“色·非色——巴黎时期的朱新建作品展”在荣宝斋开幕,展览推出一系列朱新建创作高峰期的经典之作,而这批作品将作为荣宝斋(济南)...

    182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乔领书法亦得真三昧[图文]
    乔领书法亦得真三昧[图文]

    书法观沧海提起乔领,他的画作可谓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在关于他的介绍中,也是国画居多。但鲜为人知的是,乔领的书法作品也曾几经锤炼,受到过众多名师指点,其中就有启功、欧阳中石、沈鹏等大家亲授,而今,其书法功力也可算是修成正果。乔领祖籍山东,异香精舍佛子,龙吟书屋主人。曾以乔仲英、羊乳生、石桥为名求学并发表书、画、诗、文诸作品。石桥居士乃原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先生赐号,寄寓如石之坚韧,如桥普度众生。...

    60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上海美专与海派文化[图文]
    上海美专与海派文化[图文]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53期推出了“上海美专百年”纪念专稿,事实上,上海美专之所以在上海建立、发展,与近代上海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与海派文化密不可分。研究上海美专与海派文化的关系,一方面需要说清楚海派文化对上海美专的影响,包括对上海美专的建立与发展,也要说清上海美专在哪些方面体现、丰富了海派文化。上海美专建校初期,部分师生与人体模特合影1912...

    55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陈佩秋-竹林棲禽谢稚柳和陈佩秋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艺术伉俪,有“当代赵管”之誉。谢稚柳先生与赵孟頫相比,地位上,都是当时艺坛领袖;艺术理念上,都可以说是“复古派”的一代宗师。而在复古的同时,他们又都将文人的气质与修养融入其中,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绘画。谢稚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之一。自小就迷恋绘画,并倾毕生精力於此...

    14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清新脱俗 亮丽雅致—吉瑞森花鸟画印象[图文]
    清新脱俗 亮丽雅致—吉瑞森花鸟画印象[图文]

    一个花香鸟语的世界是我们的理想,但这个世界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由于自然生态被破坏,花鸟画家们不得不跋涉数千里到人迹罕至的绿色丛林去寻寻觅觅,呼唤行将消失的美好家园,唤起人们的良知和思考。著名画家吉瑞森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画家近照澜沧江从青藏高原奔泻而来,穿越高山峡谷,在即将流出国门之际,地势突然变得宽广,江畔到处是丘陵、平坝,长满芭蕉、棕榈、凤尾竹等亚热带植物,村寨点缀在纵横阡陌之中,这就是美...

    84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放下权威: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家与网络[图文]
    放下权威: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家与网络[图文]

    在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中不难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所谓的“网络模式”。实际上,这种现象吸取的是20世纪90年代关于艺术是社会互动和政治参与的一个平台或实验室的理念。在网络模式中包括了视觉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但是其创作又远远超过了视觉艺术的范围。而且,网络模式不仅仅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模拟网络博客的方式,在社会传媒中得以广泛地应用。在这个模式的影响之下,传统艺术和艺术...

    27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郭沫若深受王国维影响:继承其学术研究方法[图文]
    郭沫若深受王国维影响:继承其学术研究方法[图文]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又名鼎堂。1921年出版新诗集《女神》,为其成名之作而登上文坛。1924年6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和社会革命》之后自谓“初步转向马克思主义方面来”,8月翻译屠格涅夫《新时代》之后进一步表示“我现在成了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了!”1926年3月出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文科学长,在广州先后与毛泽...

    130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为什么人人都爱谈论博伊斯[图文]
    为什么人人都爱谈论博伊斯[图文]

    博伊斯展览现场如果博伊斯还活着,他依旧会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家,市场、资本和时尚都会喜欢他,品牌和媒体也会追逐他。如果博伊斯在中国,他会经受更大的历练,也会更伟大。文/孙琳琳已去世27年的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又成为中国艺术圈的热门话题,9月,很多人去央美美术馆看“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307件组装作品、照片、图片、明信片,开展第一天就迎客200...

    191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确定为真迹——疑点多多[图文]
    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确定为真迹——疑点多多[图文]

    中央美院举办的“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珍品研究展”,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是一件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个例。特别是把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的自画像进行展出,第一次让人们目睹了大师的真迹。另外还有一幅自称(中央美院)是李叔同油画的真迹《半裸女像》,也同时展出,这幅画是否为真迹?在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就自下定论,是否欠妥?最起码是不严...

    173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术是娱乐养子
    艺术是娱乐养子

    当代艺术想要在中国的艺术界发现趣事并不容易,因为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并没有时刻关注的瘾头,85后罕见创新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心生厌倦,而时下不少新生代艺术家们动辄将性和政治引入话题,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频繁,结果是如果你还愿意看点艺术八卦,页面设计得有猫扑影子的嘿社会这类媒体倒可以帮你找点乐子。艺术在中国很无趣,尽管这说法既狭隘又偏激。在这个让人有些撑不下去的冬季,艺评人朱其最近的发言让一些人找到了...

    5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