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西井亭❖图片
御花园西井亭全景
御花园西井亭檐部
御花园西井亭斑竹纹彩画
御花园西井亭❖简介
御花园西井亭位于天一门外右侧、千秋亭的东侧。亭平面方形,面阔1.94m,亭中有井,周围有泄水沟槽,朱红色四柱,周围绕以白石雕栏板。
西井亭的最大特点是平面为方形,顶部转为八方形,在四柱之上各架一与平面四角呈45°的转角桁,两端各与悬在柱外的四根转角桁相接,于是形成八边,将承担顶部的荷载传达到四柱,因为利用悬挑达到力的平衡,所以也有称其为“担梁”的。此种作法体现出中国古建筑中木结构制作的丰富经验与娴熟的技术。亭顶部覆黄琉璃瓦,有八条脊,本应是八角攒尖顶,但按井亭做法顶部落平,做出一个八角形露天洞口而成为盝顶,上安四对合角吻。井亭的顶开洞口正对井口,一为纳光,二为便于用长竿掏井。
亭檐下为海墁斑竹彩画,白石雕栏板,云龙望柱头,亭中横架一长木,上有滑轮,为昔日利用简单机械打水的遗迹。
相关知识科普
御花园
井亭
井亭多为四柱盝顶式,亭顶中间有一洞口与井口垂直,井盖为空心圆柱形。亭顶和井盖均为空心是为了让阳光由此射入井中,过去人们认为井中之水经过阳光照射后才能食用。同时中空也便于用长竿淘井。
天一门
千秋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生日。
面阔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转角桁
清式大木构件的名称,指位于建筑转角处的檐角正心桁,也即位于正心枋上并与之平行的桁檐出头。
担梁
由四柱各承托一斜梁,两斜梁梁头各挑着另一根悬空的梁,斜梁如同扁担,两端挑相等的重量力得以平衡。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攒尖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各戗脊的木构架向中心上方逐渐收缩聚集于屋顶雷公柱上,类似锥形,木脊榑上盖琉璃瓦,雷公柱上安装宝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其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为园林建筑中亭、阁最普遍的屋顶形式。
盝顶
在坡屋顶的上端,如同平切一刀,做脊围成平顶,因形状像经匣宝匣的盝顶,逐以为名。井亭上不覆顶呈露天洞口。
合角吻
屋顶转角两脊水平相接(围脊)处的吻,头部和脊保持同一方向,另一端结合为一,呈折角的琉璃构件。
井口
由支条纵横交叉构成的方块,因形似井口而得名。
望柱
在陵寝前建望柱作为神道入口的标志始于南朝时期,宋代以后望柱退居次要地位,仅作为石像生的起始标志。十三陵的望柱位列神道石像生之首,左右各一,石质。其柱身及基座均作六边形,柱身遍雕云纹,顶部雕云龙纹柱帽,柱座为须弥座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