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12-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1656 次 0 评论
中文名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时代
门类 宫廷宗教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20065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图片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背后白绫签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简介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18世纪,北京,墨地金绘,通高185厘米,宽100厘米,画心纵120厘米,横70厘米。

吉祥天母呈忿怒相,火焰赤发,头戴五骷髅冠,啮牙卷舌,垂挂人头大璎珞,以蛇为胳腋。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腰间有拘鬼牌,座下骡子挂病种口袋和一副骰子,驰于血海中。上界为格鲁派三大本尊神,即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上乐金刚。周围是吉祥天母的伴神春、夏、秋、冬四季女神以及五大长寿天母和十二丹玛女神等。

此幅唐卡墨地金绘,又称为黑唐,以清宫最有特点的洋锦大花片金装裱,饰描金龙纹,上部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写乾隆御制诗《威德吉祥天母》。

画像背后贴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日奉旨交章嘉 胡土克图按照经文恭敬画像供奉威德吉祥天母、哩嘛第兽像护法、狮像护法、四时吉祥佛母、增福吉祥天母、五大长寿天母、十二永护法宗天母等全分妙德吉祥能成万事大利益诸像佛一轴。”


相关知识科普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璎珞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金刚杵

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中为摧毁妖魔的法器。

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又称内供颅器,是藏传佛教的主要祭法器之一。嘎巴拉为梵语,意“护乐”,是大悲与空性的象征。在藏传佛教修密法或作密灌顶时,常用它盛祭品供于佛前。嘎巴拉碗一般选用生前许愿者之头盖骨制作而成。人死天葬后,须经大喇嘛严格审查、确定、认可后乃制成。

格鲁派

藏传佛教主要的教派之一。“格鲁”意为善规,因该派主张僧人应严守戒律和修行次第而得名,亦俗称“黄帽派”、“黄教”。该派奉宗喀巴大师(1357--1419年)为开派祖师。永乐七年(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的支持下,于拉萨大昭寺举行了万人祈愿法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是为格鲁派形成之标志。后西藏之达赖、班禅及内、外蒙古之章嘉、哲布尊丹巴等四大活佛转世系统皆属格鲁派。该派教理上继承阿底峡所传之龙树的中观思想,主张缘起性空。修习上止观并重,尤其强调戒律为佛教之本。此一派至明清时渐为西藏佛教之正统,并为朝廷所重,一直掌管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是格鲁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故又称大德。其像有9头、34臂、16足,裸体。

密集金刚

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主尊。

上乐金刚

又称胜乐金刚,为藏密重要本尊之一,其形象多为双身忿怒相,主尊四面,每面三目,十二臂,主臂拥抱其明妃金刚亥母,左右手中分握金刚铃、杵,其余手臂亦各持法器,二足,左弓步立姿,足下踏裸身魔怪,是其常见之显相。

十二丹玛女神

藏传佛教中十二位护法女神,她们和“长寿五姐妹女神”合称“长寿五姐妹丹玛女神群”。传说她们以前都是西藏古代的神灵,后被莲花生大师收服,立誓保护佛法,成为西藏佛教的护法神。其形象各异,每人手中都持一件标志女神特征的物件,并有不同的坐骑。

片金

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章嘉

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

胡土克图

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

相关文章

  • 金刚手菩萨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手菩萨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手菩萨像,9世纪,红铜镀金,通高28厘米。清宫旧藏。金刚手菩萨,又名金刚手大势至。此像红铜镀金,立姿,头戴花枝形三叶冠,后附火焰纹椭圆形头光,右手下垂,屈食指结印,左手持金刚杵,足下为双层莲座,上层莲瓣收束,抱合莲蓬,下层莲瓣平铺展开。像上身赤裸,仅在颈部饰简洁的项链,下身著短裙,斜披帛带,飘带末端如吴带当风而举,与三折肢的体态相呼应,静中寓动,栩栩如生...

    902 菩萨 金刚杵 披帛 造像 八大菩萨 文殊 密教
  • 威罗瓦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罗瓦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罗瓦金刚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19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63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此幅所画威罗瓦金刚为蓝色双身,九头三十四臂十六足。主面为牛首,其左右各三面,顶上两面,皆怒目獠牙,狰狞可怖,唯顶上文殊 菩萨面相慈祥。两主臂拥抱明妃罗浪杂娃(“罗浪杂娃”汉译为死尸复起),其余诸臂于身后作圆形展开,手中持执法器。明妃身色略浅,一面三...

    1706 威罗瓦金刚 唐卡 画心 文殊菩萨 文殊 菩萨 明妃 法器
  • 时轮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时轮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时轮王佛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6厘米,宽68.5厘米,画心纵63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时轮王佛的形象在诸本尊中最为复杂。此幅所绘时轮金刚蓝色双身,四面,每面三目,右侧一面为红色,左侧画两面,一白一黄,实际上黄色面孔本为时轮王佛背向的面孔,是囿于绘画的平面表现方式而置于左侧的。主尊共二十四臂,呈扇形分布于身体两侧,最上八臂为白色,中...

    1462 时轮王佛 唐卡 画心 明妃 金刚杵 法器 璎珞 背光
  • 戒博迦与阿秘特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戒博迦与阿秘特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戒博迦与阿秘特尊者唐卡,16—17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0 厘米,宽84厘米,画心纵86 厘米,横54厘米。清宫旧藏。 图上方双手捧经书坐在瀛台上与众弟子品茶论经者为戒博迦尊者。尊者左上方显现菩萨,四周是青绿色竹林,这在藏式唐卡中不多见,却常出现于汉地罗汉画家的笔下,用以表现佛教的空性。图下方是十六尊者中最易辨认的阿秘特尊者,他手托菩提宝塔于...

    554 唐卡 画心 菩萨 罗汉 菩提
  • 铜鎏金宝生佛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宝生佛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 宝生佛坐像,明永乐,通高21.2厘米,底宽13.3厘米,底厚9.5厘米。宝生佛为五方佛之一,主南方,代表平等性智。此像身着菩萨装,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雕刻精细,缯带上飘,垂轮式耳环。面相丰满,双目细眯,嘴角含笑。袒上身,肩披帛带,下裙褶纹起伏,流畅自如。右手结与愿印,左手结禅定印,全跏趺坐。仰覆莲座莲瓣尖端上卷,呈三颗圆珠状,上下边缘饰联珠纹。座面阴刻...

    643 鎏金 宝生佛 五方佛 菩萨 披帛 与愿印 禅定印 圆珠
  • 三世章嘉胡土克图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三世章嘉胡土克图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三世章嘉 胡土克图 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长186厘米,宽120厘米,画心纵117厘米,横61厘米。清宫旧藏。章嘉若必多吉(1717—1786年)即三世章嘉,章嘉为清代黄教四大活佛系统之一,若必多吉主要负责内蒙、山西、北京等地宗教事务,精通汉、满、蒙、藏四种民族文字,熟读佛教显密经典,是博学多识的佛学家。三世章嘉一生不仅著述甚丰,且为清乾隆时期边...

    1143 三世章嘉 章嘉 胡土克图 唐卡 画心 无量寿佛 二世章嘉 中正殿
  •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18世纪,北京,墨地金绘,通高185厘米,宽100厘米,画心纵120厘米,横70厘米。吉祥天母呈忿怒相,火焰赤发,头戴五骷髅冠,啮牙卷舌,垂挂人头大璎珞,以蛇为胳腋。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腰间有拘鬼牌,座下骡子挂病种口袋和一副骰子,驰于血海中。上界为格鲁派三大本尊神,即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上乐金刚。周围是吉祥天母的伴神春、夏、秋、...

    1652 唐卡 画心 璎珞 金刚杵 嘎巴拉碗 格鲁派 大威德金刚 密集金刚
  • 无量寿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无量寿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无量寿佛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39厘米,宽87厘米,画心纵78厘米,横52厘米。清宫旧藏。此幅主尊为无量寿佛,双手结法界定印,身着菩萨装,顶绘莲花生、宗喀巴、阿底峡等三尊祖师,四周环绕无量寿佛二百余尊,其身相与主尊相同,唯体量大小不同。此幅唐卡以金色为地,佛像除眉发眼目施蓝色,唇吻深红外,余处均用朱线白描绘成,形式独特,呈现出恢弘整肃、光...

    493 无量寿佛 唐卡 画心 法界 菩萨 莲花生 宗喀巴 白描
  • 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不空 羂索观世音菩萨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通高125厘米,宽77厘米。清宫旧藏。观世音菩萨手持大慈大悲的金刚羂索,表示普度一切众生绝不漏网。观世音菩萨白色身,头戴宝冠,十二臂,立于莲花上。胸前右手作手印,左手持莲花,右侧右手1持念珠,右手2持箭,右手3持镜子,右手4持珠,右手5施予愿印;左侧左手1持化城,左手2持三叉...

    1395 不空 羂索 菩萨 唐卡 画心 念珠 净瓶
  •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16—17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0 厘米,宽84厘米,画心纵86 厘米,横54厘米。清宫旧藏。 图中布袋和尚面带微笑,身披宽大华丽的黄、红色袈裟,右手持念珠,左手持桃子,大腹便便,结半跏趺坐,正和一群欢快舞蹈的孩童嬉戏,此作品将孩子们的天真顽皮与布袋和尚的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界为光环围绕的黄教祖师宗喀巴。图下方分别为托塔...

    1377 布袋和尚 唐卡 画心 念珠 半跏趺坐 宗喀巴 龙女
  •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 释迦牟尼坐像,明永乐,高22厘米。此释迦牟尼像,绀青螺发,顶有鎏金宝珠,面庞圆润,额有白毫,修眉细目,双眼略向下视,直鼻,唇微张,双耳下垂,耳垂中空。颈施三道弦纹,身穿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右手施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底座为双层仰覆莲座,仰莲花瓣略短,覆莲花瓣稍细长,仰覆莲瓣之间夹成锐角,莲座底部略大于上部,平稳均衡。莲座上下层各镶嵌一周整齐的连珠纹...

    860 鎏金 释迦牟尼 白毫 弦纹 结跏趺坐 禅定印 镶嵌 基座
  • 六臂勇保护法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六臂勇保护法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六臂勇保护法像,清,纵73厘米,横48.5厘米。清宫旧藏。六臂勇保护法,即六臂大黑天,是藏密护法神之首。此像黑蓝色身体,三目怒睁,大张血口,露出尖利的獠牙,头戴五骷髅冠,黄发上冲。胸前二手持钺刀、颅碗,其余四手,右持人骨臂钏、颅鼓,左持三叉戟、绳索。胸前挂有滴血的人头项蔓。双腿弓步站立,踏白色象头神。天空正中是主尊神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右方是宜帝护法,左方是尊...

    432 大黑天 金刚萨埵 章嘉 胡土克图
  • 达赖喇嘛源流——根敦嘉措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根敦嘉措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根敦嘉措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40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72厘米,横46厘米。清宫旧藏。二世达赖根敦嘉措(1475—1542年)为后藏达那人,11岁入扎什伦布寺出家受沙弥戒,后四处学法。明正德四年(1509年)在塔布地区的加查宗拉摩南措湖畔建群科杰寺,后该寺被认为是黄教圣地。根敦嘉措还扩建了扎什伦布寺,此后应邀请到哲蚌寺任...

    1121 唐卡 画心 扎什伦布 哲蚌寺 说法 结跏趺坐 宗喀巴 章嘉
  • “永乐”款铜镀金弥勒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永乐”款铜镀金弥勒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永乐”款铜镀金弥勒像,高23厘米。弥勒面相方中见圆,丰满端正,五官匀称,眉眼细长,静穆柔美中略带笑意。细腰宽肩,肩、腰呈倒三角形,肩上有莲花与壶各一。宝冠、缨珞、项饰、耳当等装饰繁缛。底座为双层仰覆莲,莲座上下各有一周镶嵌整齐的联珠纹,座上部中间錾刻“大明永乐年施”。“永乐”款铜造像是明朝廷专为颁赐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宗教界上层人士而铸造的。铸造者选用了上乘...

    963 弥勒 镶嵌 錾刻 造像
  • 班禅喇嘛源流——萨迦班智达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萨迦班智达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萨迦班智达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5厘米,宽67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萨迦班智达(1182—1251年),名贡噶坚赞,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藏族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自幼从其伯父扎巴坚赞广学显密教法。23岁起跟从克什米尔高僧等人遍学大小五明,获班智达称号,有《三律仪论》、《萨迦格言》等多种著作。元定宗二年...

    1606 萨迦班智达 班智达 唐卡 画心 萨迦派 密教 窝阔台 卫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