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487 次 0 评论
中文名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宝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589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宝❖图片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玺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玺钤本

青玉交龙纽“夙闻诗礼凛心传”宝❖简介

夙闻诗礼凛心传”宝,清嘉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5厘米见方,通高5.8厘米,纽高2.7厘米。附系黄色绶带。

“夙闻诗礼”,语出《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凛心传”,《大学衍义》云:“师弟以学说相传授亦曰心传。”嘉庆帝深受传统诗书礼仪熏陶和皇父言传身教,铭刻心间并要承继下来。


相关知识科普


交龙纽

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相关文章

  • 铜鼻纽“吴房长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吴房长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吴房长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4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吴房长印”四字。印文中“长”系指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此为东汉时县官印。...

    370 吴房
  • 田黄石乾隆帝三联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乾隆帝三联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乾隆帝三联印,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中“乐天”,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此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玺文“惟精惟一”、“乐天”皆出于儒家经典。以“惟精惟一”为文之玺在乾隆早期即有多方,常与“奉三无...

    545 宸翰 惟精惟一 太上皇 田黄石 尚书 允执厥中 周易 阳文
  • 铜马钮“亲赵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马钮“亲赵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马钮“亲赵侯印”,东晋·十六国,印面2.5×2.5厘米,通高2.2厘米。印铜铸,马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印文为凿刻而成。马钮作为官印的印钮目前仅见于十六国时期,而十六国时期的官印钮以鼻钮或瓦钮为多。此印钮的马为曲腿下卧状,铸造较为精良。十六国时期先后有两个赵政权。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称汉王,308年称帝,次年徙都平阳,又次...

    863 十六国
  • 碧玉虎纽“宝亲王宝”、“长春居士”连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虎纽“宝亲王宝”、“长春居士”连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宝亲王宝”、“长春居士”连珠玺,清雍正,碧玉质,虎纽。篆书。面宽1.1厘米,全长2.7厘米,通高1.5厘米,纽高0.9厘米。...

    994 亲王 碧玉
  • 青田石“臣心如水”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臣心如水”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臣心如水”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厘米,印面边长4.1厘米。石章青田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书体,朱文,右上起顺读“臣心如水”四字。边款行书体阴刻“圆则中规,方则中矩,或横牵而直竖,或将放而更留,此汉印不传之秘,桂馥。” 此印印文为汉代郑崇语(见《汉书·郑崇传》),即廉洁自守、清白如水之意。印面宽边栏,印文笔划转折规矩,宁静和谐。...

    949 桂馥 素面 阴刻
  • 楚国铜鼻钮“连尹之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楚国铜鼻钮“连尹之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连尹之鉩”鉨,战国·楚,印面2.1×2.3厘米,通高1.4厘米。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鉨为战国时期楚国掌管居民“连”一级事务之官的官鉨。“连”为居民编制,战时可编为基本军事单位,“尹”是主管某地方或某事务的官吏。“连敖”、“连尹”均为楚国的官名。《左传》载襄公十五年“屈荡为连尹”。《汉书·灌婴传》亦曾记...

    458 连尹 王武
  • 寿山石随形“恭俭惟德”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随形“恭俭惟德”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恭俭惟德”印,清道光,寿山石质,随形雕灵芝葡萄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厘米见方,通高9.5厘米。“恭俭惟德”语出《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盖言谦也;恭俭惟德,无载而伪,盖言德也。”道光《养正书屋全集定本》卷三二在引述这段话之后,又进一步申明为政之要,首尚节俭:“在内则节身谨度,屏去浮华,崇尚恭俭,而忠良任之勿贰,谗佞去之勿疑,虚心礼下,常念满损...

    1297 寿山石 灵芝 尚书
  • 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为君难”雕螭长方石印,清雍正,寿山石质。印面最宽5厘米,长8.5厘米;印体宽5.2厘米,长8.6厘米,通高4.5厘米,纽高0.2厘米。印为长方形,印文椭圆形,镌阳文“为君难”汉文篆字,双螭纽。这方“为君难”石印是雍正皇帝的宝玺,最能反映他在位期间的心态。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二十二日,怡亲王允祥向宫中造办处交来雍正帝手书“为君难”匾字一张,御书“惟以一...

    1702 寿山石 阳文 亲王 养心殿 暖阁
  • 瓷云龙纽“乐善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瓷云龙纽“乐善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善堂”玺,清康熙(雍正为皇子时期),瓷质椭圆形玺,上部为青花云龙纹,汉文篆书。面椭圆形,宽6厘米,长9厘米,通高10厘米。该宝制作于雍正帝继位之前。根据乾隆帝的《乐善堂记》,乐善堂系乾隆帝皇子时期的堂名,共有两处,分别位于圆明园桃花坞和宫中重华宫的潜邸之内。但乾隆帝所说的这两处乐善堂,其命名最早的是位于雍正四年(1726)其被赐居的圆明园桃花坞内,显然与...

    1782 青花 龙纹 圆明园 重华宫
  •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印面见方12.7厘米,通高10.1厘米。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阳文篆书,宝玺外配一紫檀木匣。此宝著录于乾隆《宝薮》中。乾隆帝信奉儒家礼乐教化理念,高度重视稽考古制、制礼作乐,改革完善了有清一代的国家礼乐制度,为其后历代皇帝所遵循。此玺正表征着乾隆帝孜孜以求礼乐完备的志向和实践。...

    194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赵婴隋”三字。“隋”字上右侧部一撇左出,为汉篆入印的变化。印文笔画浅细流畅,似笔锋游过。印材极佳,碧玉微青,通体一色,光润异常。其色淡绿如新潭之水,清澈悦目。...

    668 碧玉
  • 青玉云龙纽“传心基命”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云龙纽“传心基命”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传心基命”印,清嘉庆,青玉质,云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1厘米见方,通高7.3厘米,纽高3.1厘米。“传心”,指继承古代贤王圣哲之心法,宫中一处名为传心殿的宫殿内所祭祀的对象为伏羲、神农、轩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即可为证。“基命”,语出《诗•周颂•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原是颂扬周成王为继续光大文武之业而竭尽心力,后多用于颂扬...

    1689 传心 传心殿 伏羲 神农 孔子 毓庆宫 方略
  • 玛瑙兽纽“齐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兽纽“齐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齐物”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异兽形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4厘米,长1.7厘米,通高2厘米,纽高1.2厘米。...

    1762 亲王
  • 燕国铜鼻钮“平阴都司徒”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燕国铜鼻钮“平阴都司徒”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平阴都 司徒”鉨,战国·燕,印面2.4×2.4厘米,通高1.5厘米。鉨铜铸,方印,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平阴都司徒”5字。春秋时期,齐、晋两国均有“平阴”地名,燕国的平阴不见记载,但燕国货币中有“平阴”铭文的布币。 鉨文“都”的写法为燕国官鉨所独有,地名称“都”也是燕鉨的一个显著特点。此鉨为战国时期燕国平阴邑负责...

    1642 平阴都 司徒
  • 青田石“彰厥有常”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彰厥有常”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彰厥有常”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2厘米,印面边长4.1厘米。印青田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彰厥有常”四字。边款行书体阴刻“嘉庆癸卯小春初吉,未谷摹秦人缪篆印于吉祥草堂”。此印文内容取自《书·皋陶谟》中“彰厥有常”,“彰”即“彰明”,“厥”可释为“其”字,“有常”意为“有恒”,此四字即为经常予以表彰之意。印面虽较秦汉印大...

    501 彰厥有常 桂馥 素面 阴刻 缪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