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武士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石武士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石武士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6254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石武士像❖图片

石武士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武士像❖简介

石武士像,隋,高134厘米,宽52厘米。

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文吏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武士头戴鹖冠,身穿裲裆,双手笼袖相交,拄剑直立。足下刻有虎形兽。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人物轮廓更加清晰。

此种题材多出现在隋至初唐时期,以山东考古发现最多,起守护墓室的作用。


相关知识科普


鹖冠

鹖为一种勇雉,鹖冠出现在汉朝,象征武士的勇敢。唐朝时鹖冠中的鹖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渐趋消亡。

裲裆

也称“两当”,古代服饰名称。分成前后两部分,其前当胸,其后当背。裲裆铠甲仿裲裆而来,前后各有一片,在肩上用扣带相连,以作防御护身之具。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为当时武官的主要服装。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相关文章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南宋,高47厘米,宽13厘米。陶俑红陶胎,施绿、酱黄色釉,胎釉结合疏松,多剥釉。头戴盔,酱色面庞,双眼外角上吊,鹰勾鼻子,神态恐怖。身穿绿袍,外着鱼鳞纹铠甲和护腿。双手相握中空,原应插有物,现已失。双腿叉开,中间镂空。足蹬酱色长统靴,立于筒形座上。此件陶俑出土于南宋四川地区墓葬。两宋时期中原地区制作陶俑的风气日衰,而四川地区的南宋墓中则出土了大量...

    486 鳞纹 镂空
  •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北魏,高25厘米,宽5.6厘米。男俑头戴小冠,颈细长,面椭圆,眉目清秀,略呈笑意。内穿长袍大衣,外穿裲裆,腰系带,给人以秀骨清像之感。此俑虽出自北方,却带有明显的南朝审美倾向,从中可以看出南方文化对北方文化的影响。...

    1767 裲裆
  • 陶昆仑奴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昆仑奴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昆仑奴俑,唐,高24.5厘米。俑身材短小,头部扭向一侧,皮肤黝黑,发卷曲,穿窄袖右衽衣,腰系丝绳,双足外撇,为唐人所称的昆仑奴形象。“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唐人沿用此义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旧唐书·南蛮传》曰:“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这些黑人大多来自于南洋诸岛和非洲地区,所以昆仑是一个泛称,非专指某一地...

    145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40厘米,长25厘米,宽17厘米。此兔儿爷大眼睛,三瓣嘴紧闭,头戴缨盔,上插两根兔耳,身着盔甲,外罩红色披风,手持捣药杵,端坐于太师椅上,座下为莲花,整个玩具造型威风凛凛,颇有将军气势。这种以武将为造型的兔儿爷很受男孩子的喜爱。兔儿爷大约诞生于明朝中期,是民间为了祭拜月神而创作的一种游戏玩偶,在京城及北方地区特别流行。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

    707 玉兔
  •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秦,高174厘米,宽60厘米。此为轻装步兵俑。头绾圆形偏右髻,身穿交领右衽衣,外披铠甲,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足蹬方口齐头屦。面部表情威武刚毅,五官刻画写实。左手自然下垂,右手四指略弯,可能原手握有兵器。此类武士俑出现在秦俑1号坑中最前列的先锋队伍中,符合先锋部队“轻足善走”这一特点,同时也说明兵马俑是按照秦国军队的真实状况塑造的。...

    824 威武
  •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高56厘米 宽23厘米。 罗汉光头,长眉粗浓,眉角下垂至面颊之侧,双耳下垂,几近肩部。身穿袈裟,半跏趺坐。下为山形座,座正面中央阴刻 发愿文:“广州弟子主座雕罗汉堂,丙丘僧追荐亡妣郑十三娘生界,舍入南华永充供养。丁亥庆赞记。” “丙丘”应是“比丘”的误刻。此像外表有涂朱、施金、贴纸、油墨等多种装饰,是不同时期的孑遗...

    728 罗汉 半跏趺坐 阴刻 发愿文 主座
  • 三彩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骆驼,唐,高86厘米,宽61厘米。骆驼双峰,峰一左倾,一右倾。通体以褐色釉为主,间施绿、白、黄诸色,深浅变化不同。骆驼昂首,颈部鬃毛浓密,两峰之间搭挂驮囊,上饰兽头,囊袋两侧挂有丝束、水壶、扁平壶、水囊等物。从造型与装饰手法分析,可能为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洛阳地区的作品。...

    969 开元 天宝
  •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唐,高20.5厘米,宽10.5厘米。陶俑头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下着长裙。跽坐,双手持腰鼓。此女俑神情专注,似已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之中。腰鼓圆形,两头略粗,中间稍细。腰鼓在唐朝主要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中,为当时常见的乐器之一,演奏时挂在腰间。因演奏方式不同分正鼓与和鼓两种,以杖击打的为正鼓,声音高亢洪亮;以两手拍击...

    1220 腰鼓 半臂 跽坐
  • 陶哺乳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哺乳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哺乳女俑,东汉,高19.3厘米,宽13.7厘米。女俑盘坐。头梳髻,身穿广袖长衣。左手将婴儿斜抱于怀中,右手托乳喂奶。人物面庞虽已模糊,但仍能看出浮泛在母亲脸上的幸福笑容。...

    174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宋,高51厘米,宽29.5厘米,厚24厘米。此为崔耀庭先生捐献,与收购得来的新14061铁菩萨像头铸工及式样均相同,推测原为一对,被供奉在一座庙宇内。...

    916 菩萨
  •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东汉,高63厘米,宽77.3厘米。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周公辅成王故事。一人端坐中央,地位虽然尊崇,但形体较小,显然是年幼的成王。左右各有四人站立,左者一人,躬身拱手,神态谦卑,正在向成王汇报事情,他就是被后世敬仰的周公旦。周公为武王之弟,他曾协助武王灭商,后又专心辅佐13岁继承王位的成王。画像石下部为庖厨场面,右面在宰猪、牵羊,中...

    33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 千手千眼观音像,五代,高38厘米,宽30厘米。观音头戴双层宝冠,宝缯在耳后扎花结下垂,长方形脸,额开天目,细眉,双睛微闭,嘴角略呈笑意,大耳下垂,饰耳珰。颈有3道弦纹,胸饰璎珞,上身披帛,下著大裙,正中两手合十,左右各有手臂20只,手心有眼,手中分别持念珠、宝瓶、盾牌、莲蕾、宝镜、法螺、法轮、弓、杵、碗、禅定佛、日、月、印(印文为大吉)、杨柳枝、羂索...

    546 鎏金 千手千眼观音 观音 宝缯 弦纹 璎珞 披帛 念珠
  • 石二立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二立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二立佛像 ,北齐,残高25厘米。龙树 透雕二佛立像,二佛姿势相对。佛方圆脸,高肉髻,着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祇支,系带下垂,赤足立于宝装覆莲台上。外侧手施无畏印,内侧手施与愿印。佛两侧为龙树,树冠皆残,树干上缠绕龙,龙嘴对着佛,口中吐出莲茎,龙尾在二佛身后相交。树外侧为弟子,双手合十,赤足立于覆莲座上。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开长方形壼门,正中为半身地神双手托举...

    1588 龙树 透雕 肉髻 僧祇支 无畏印 与愿印 施无畏印 基座
  • 陶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女舞俑,东汉,高29.5厘米,宽18.6厘米。陶俑脸形丰满,面带微笑。所穿可能是专门用来表演的舞衣。舞衣衣袖宽大,旋转起来有当风之感。左手正曳起裙衣一角,露出抬起的左足,一个漂亮的舞姿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133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卧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卧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卧羊,唐,高8厘米,体长15.4厘米。卧羊头大,颈粗,眼圆睁,双角在头两侧卷曲,角上雕出较细密的线状年轮纹,颈部雕有较密集的点线状纹饰。羊身体各部位骨肌清晰,四肢匍匐呈卧姿。作品巧妙地采用局部点线纹饰来表现整体浓密的羊毛,颇具立体效果。继汉代之后,厚葬之风在唐代再度兴起。这一时期的随葬品陶羊较以前体态更为饱满健壮,肌肉感较强,造型亦较准确,整个作品趋向于写...

    1428 年轮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