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0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9974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图片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简介

《林和靖诗意图》轴,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88.7 厘米,横38.7厘米。  

本幅署题二 ,右上自题七言诗一首:“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写和靖诗意。玄宰,甲寅二月廿二日雨窗识”。下钤“董其昌印”白文印。左上又题云:“元时倪云林、王叔明皆补此诗意,惟黄子久未之见,余以黄法为此。玄宰重题,辛酉三月。”下钤“董其昌印”朱文印。此图作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时董氏60岁,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67岁时重题。

此图是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诗意而创作。以深远法构图,峰峦起伏,林木葱郁,溪水相映,茅屋草舍点缀其间。用笔萧散,用墨秀润,得黄公望遗韵,有秀逸苍浑之气。

鉴藏印左下角钤“高詹事”白文印、“竹窗”朱文印”、“偶为潘省安所有”朱文印、“嘉兴王逢辰藏”朱文印、“惕庵心赏”朱文印,右下角钤“华源草堂”白文印、“小琴鉴赏”白文印、“张照之印”白文印,右上方钤“曾在徐颂鱼处”朱文印、“阮氏琅嬛仙馆收藏印”朱文印。


相关知识科普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叔明

叔明(1308—1385年),即元末画家王蒙的字,号香光居士,一号黄鹤山樵,湖州(今属浙江省)人。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曾得黄公望指点,又远师董源、巨然,能自出新意,是元末富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他鲜明的艺术观点,高度的艺术才能,为世人所推崇,其作品亦广为人们临习,影响深远。 

深远法

中国山水画技法。宋代郭熙认为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以此法构图即有此意,似在山前或山上远眺,望见远处的峰峦重重叠叠,无穷无尽,这种方法宜表现深远的意境。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张照

张照(1691—1745年),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书法家和戏曲作家。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预修《大清会典》。乾隆元年(1736年)以挟私误军罪等廷议当斩,被乾隆帝特赦。历任武英殿修书处行走、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等职。资学明敏,工诗善文,精音乐、绘画、书法。书法初学董其昌,中年出入颜、米,为“馆阁体”书法代表者。乾隆初年所谓的“御书”匾额和书画题跋多由他代笔。奉旨与允禄主持续修康熙朝音乐著作《律吕正义》,撰拟文庙乐章,编撰《劝善金科》、《升平宝筏》、《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等宫廷戏曲剧本。参加编撰宫廷书画著录《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书法汇刻有《天瓶斋帖》。乾隆十年(1745年)奔父丧途中在徐州病亡。谥“文敏”。

相关文章

  • 汤禄名梅竹仕女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汤禄名梅竹仕女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梅竹仕女图》扇页,清,汤禄名绘,金笺,设色,纵17.8厘米,横52.5厘米。扇页有自题:“伯符大兄大人雅正。汤禄名。”钤“乐民”半白半朱印。图绘闺阁女子倚窗赏梅的小景。画家笔墨娴熟,线条婉转流畅,施墨有浓淡变化,设色以雅淡为宗,较好地表现出女子明媚秀雅的神态。女子细眉小眼、瓜子脸以及瘦体溜肩弱不禁风的体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是晚清时期仕女画的典型风貌。...

    1686 仕女
  • 朱统錝竹鹑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朱统錝竹鹑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竹鹑图》扇页,明,朱统錝绘,金笺,设色,纵18厘米,横52.2厘米。扇页有自题:“己巳又四月写。朱统錝。”钤 “朱统錝印”、“嗣宗父”白文印二方。“己巳”是明崇祯二年(1629年)。图绘在翠竹成荫,野菊盛开的时节,一只鹌鹑突然发现蚂蚱的瞬间。情节描绘生动,图中鹌鹑不敢移身,正强扭着脖子,紧盯着前行的蚂蚱。作者在创作上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鹌鹑因发现美...

    318 李迪 锦鸡 崔白 院体
  • 程邃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程邃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轴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邃绘,纸本,墨笔,纵64.6厘米,横29.4厘米。自题:“三昧从来不自知,云寒沙白树参差。是中有句无人道,忆得襄阳五字诗。癸丑冬日客邗上之董子祠作,垢道人邃。”钤“程邃”。 “癸丑”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邃68岁,时为其绘画艺术的成熟期。全图以枯笔焦墨表现丘峦林壑,带有程邃典型的笔墨特征。其渴笔干墨的行...

    513 程邃 渴笔
  • 杜堇题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杜堇题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题竹图》轴,明,杜堇绘,绢本,设色,纵189.5厘米,横104.0厘米。该图画面右上方画家自题曰:“竹色经秋似水清,小阑凉气午来生。新诗题上三千首,散作铿金戞玉声。柽居杜堇。”下钤印两方,一白文印文字不辨,另一为朱文“青天白日”印。此幅为杜堇大幅作品的代表作。图绘一文士头戴高冠,着广袖长袍,面容萧散,长髯飘然,正执笔在竹上题诗,其左侧一童子捧砚侍立,右侧一...

    931 杜堇 苏轼 戴进 院体
  • 陈师曾榴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榴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榴石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33.2厘米,横32厘米。自题:“茈莱茈『0723』伴此石榴,薰风乍起,火云不流,矅炎景于朱夏,占丰年之麦秋。辛酉端阳后一日写,衡恪。”钤“师曾”、“朽者”、“日利千万”印。“辛酉”为民国十年(1921年)。图中画秋季花果,有石榴、秋葵等。用笔相当饱满,笔势灵动。敷色时融入淡墨,以缓解色彩的浓度和鲜亮,从而达到...

    512 陈师曾
  • 傅抱石夕阳欲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夕阳欲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夕阳欲下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浅绛,纵47厘米,横58.5厘米。本幅自题:“夕阳欲下故迟迟。抱石白下写。”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此图系据友人钱昌照的诗句“毕竟天公怜远客,夕阳欲下故迟迟”而来。傅抱石与钱昌照在20世纪40年代结识,诗书互答,交谊深厚。图上描画的是一幅清新可人的山中小景。青峰如障,万松遮天,乱笔皴出的山石大...

    1749 浅绛 钱昌照 山川
  • 鲍嘉李畹斯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鲍嘉李畹斯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李畹斯像》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鲍嘉绘,绢本,设色,纵37.5厘米,横174厘米。本幅右下款署:“戊寅秋日秀水鲍嘉写照。”下钤“公”、“受”联珠印。“戊寅”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卷前有仲宏道、尚友题二则。此卷绘李璞携童仆行游于山水间。图中卷首为一池湖水,坡岸之上松林茂密,山间溪水流淌,一派葱郁景象。李璞身着袍服,头戴巾,足着朱履,一副...

    1654 鲍嘉 李璞 肖像画
  • 陈师曾墨笔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墨笔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墨笔山水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绢本,墨笔,纵67厘米,横27.3厘米。自题:“山气苍苍泉声咽,此中幽人头已白,安得无情顽如石。仲年贤婭雅赏。衡恪丙辰六月。”钤“衡恪之印”、“朽者”印。自题中的“丙辰”为民国五年(1916年)。图绘高山峻岭,飞瀑流云,茂林中幽舍掩映。此幅作于1916年的山水画在陈师曾的绘画中属较早年的作品。作品构图稳健,笔墨深厚,反复的...

    655 陈师曾 龚贤 四王
  • 仇英临溪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仇英临溪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临溪水阁图》页,明,仇英绘,绢本,设色,纵41.1厘米,横33.8厘米。本幅款署:“仇英实父制。”钤 “实父”印。收藏印钤“诚府珍赏”、“庞莱臣珍赏印”2方。仇英“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工人物楼阁。”或许是出身的关系,其笔下的楼阁多用界笔,刻画精工,但与纯界画不同的是,仇英的绘画技艺同时受到职业画师和文人画家的双重影响。此幅亦是将文人山水与...

    755 仇英 庞莱臣 界笔 界画 文人画
  •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拄笏拜梅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35.3厘米,横39.3厘米。自题:“拄笏拜梅花。癸亥长夏修水陈衡恪师曾。”钤“师曾”、“陈朽”、“师子独行”印。“癸亥”指民国十二年(1923年)。图中以墨笔圈花法画梅花,画石则全用浅绛色。梅与石相互衬托,使梅花的峭拔与石块的朴拙对比得格外鲜明。构图别出新意,行笔颇见力度。...

    396 拄笏 陈师曾
  • 谢时臣策杖寻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谢时臣策杖寻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策杖寻幽图》轴,明,谢时臣绘,纸本,墨笔,纵84.9厘米,横31.3厘米。本幅左下方有画家款识:“六十翁谢时臣写,时丙午秋日。钤朱文“谢思忠氏”印。画面上方有同时人文嘉、钱谷的题诗及钤印。图中山峰巍峨耸峙,中间一条溪流将画面大体分为左右两段。山谷溪流上的桥梁暗示两山间道路畅通,画左林木掩映下一文士拄杖沿山路走来,点明“寻幽”主题。谢时臣的部分作品皆自题是仿...

    987 谢时臣 文嘉 王蒙 牛毛皴 沈周
  • 陈洪绶杂画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杂画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杂画图》册,明,陈洪绶作,绢本,设色,每开纵30.2厘米,各横25.1厘米。本册共八开,每开均有作者题跋及款印。所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全以工笔写之。山岩之结构,花蝶之动态,人物形象之奇特,均已加入了画家个人之造型意念,精彩绝伦。其中一册,以变形夸张的手法表现古拙奇崛的特征,描写佛教传说中的罗汉拄杖坐于大石上,对面跪拜一人,衣饰长摆,异国情调,突出了装...

    1194 陈洪绶 罗汉 太湖石 太湖 海棠
  • 禹之鼎王原祁艺菊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王原祁艺菊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王原祁艺菊图》卷,清,禹之鼎作,绢本,设色,纵32.4厘米,横136.4厘米。本幅款题“廣陵禹之鼎敬寫”。钤“慎齋禹之鼎印”、“广陵囗囗”。此图是禹之鼎在京城官任鸿胪寺序班、供奉畅春园时为王原祁所画的肖像。画中描绘王原祁于庭院内品茗赏菊的情景,以表现其文人雅趣。画中王氏方面浓须,身材微胖,约50岁年纪,手持茶杯,端坐于榻几上,欣赏着面前的丛菊,目光十分专注...

    359 王原祁 禹之鼎 鸿胪寺序班 波臣派 李公麟 白描 马和之
  • 髡残雨洗山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髡残雨洗山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雨洗山根图》轴,清,髡残绘,纸本,墨笔,纵103厘米,横59.9厘米。此幅作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时画家52岁。画家以爽快的笔法画出雨后山川清新怡人的景色。画中突出表现林叶低垂、瀑布奔流、溪水浸润及云雾流动这些和雨水密切相关的景象。构图繁密严谨,用笔娴熟苍健,意境悠远深邃。...

    903 髡残 山川
  • 徐扬端阳故事册之系彩丝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扬端阳故事册之系彩丝 - 故宫绘画藏品

    《端阳故事图》册,清乾隆,徐扬绘,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20.7厘米,横18.2厘米。此为第六开,名《系采丝》,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690 徐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