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关于美术评价体系的两点看法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熠熠 点击 :

第一,评价体系的客观性。

建立评价体系,特别是进行学术评价时,总难免涉及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这里,我主要谈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在进行学术评价时最常出现的是两个客观的评判标准:一个是考辨其创新性,另一个就是考量其影响因子。

对于美术创作来说,创新性也很好理解,就是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是否有所突破?或者说在别人(或前人)的图式上有所变异,具有一种“新”的品质。这个“新”的品质当中就包含有对“高”品质的评断。对“新”的评价相对比较容易看到,有一个可以衡量(或参照)的东西,它关涉到艺术的个性问题,也可以说这一标准在促进个性化的发展,在张扬个人主义的艺术观。对“高”的评价却比较难把握,会涉及到很多的问题,会关注到文化的积淀与修养,比较容易滑入历史主义的文化视野中去。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创新性”的评价标准容易片面,容易“趋时”、“尚新”,同时也促使当代批评软化与矮化,难以坚持其学术评价的标准。可是,我们能否通过国家的权力方式进行干预?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加以引导?我想,不管是市场的介入,还是政治的介入,在介入过程中,艺术或学术自身又到哪里去了?它还有位置么?这不是说我还纠结于本质主义的思绪里,而是在面对这些事情时,我们要考虑它的负面作用。比如说现在市场很乱,政治的主流话语介入的时候,可能在某些方面会有一种调整,但代价是什么?

然后,便是影响因子问题。“影响因子”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其测评点有两项,即“自引率”和“他引率”。其“自引率”高,评价就低,那是负面的指标,而“他引率”高,就是你的文章被别人大量引用,学术影响大,评价就高。在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中,“自引率”是相当高的。一方面表现为风格定位与重复性的制作,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宣传,为自己设定评价指标。这种“自引”现象不仅进入市场,也渗透在体制中,甚至在权力体制运作下影响当代美术话语的生产。“自引”问题是复杂的,而“他引”是十分有限的,不少还是依靠“自引”来带动,这与现在中国艺术市场的状况也有关系。应该说,“模仿秀”是“他引”现象,但对于创作主体而言,还有一个“引他”的问题。在学术上,引用他人的成果不仅要出注,而且在引用字数上也有所限制。但在艺术创作中,学习、模仿是正常的,也无法加以量化评判。特别在中国画系统,笔法、手法及风格的承袭都是正常,而在当代的艺术评价体系中遭到质疑也是必然的。

第二,评价体系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普适性不是普世性,与特殊性相关,或者说,其不过将某一局部的特殊的地方性知识推广开来。所以,“特殊”是前提,先具有特殊性,而后又具有颠覆性,才能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知识。我们现在提“中国标准”,实际就是在民族国家意识下争取话语权的问题,或者说,是针对目前全球化中的美国标准,但利弊如何?是否可行性?比如全球化,其历程较长,是17世纪以来欧洲文化的全球性扩张。而全球化中奉行美国标准的时间会短些,在二十世纪,两者都和他们的政治、经济、军事的整体扩张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强调中国标准有没有一种“中国化”的意图?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只是我们抗拒外来文化的“入侵”手段与策略而已,是在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中一种文化的自觉行为,还是地区性的文化策略。但“走出去”呢?如何走出去?我们的文化是否具有扩张性?或具备一种颠覆力?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具体而言,在中国画创作领域,我们所强调的“当代标准”建立在什么理论形态上?在油画创作领域,我们要明确中国油画的当代历史地位,其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回过头看清自己,知道我是谁,即强调自我,在个人主义的立场上面去实现其艺术主张。不少问题先放在个体方面去消化。

个体的流动性很强,文化联系也很广泛。所谓的“走出去”,应先给艺术家打开大门,让艺术家大量地走向世界。欧洲文化的全球化,就是一个“走出去”的过程,艺术家随探险队走出去了,艺术家观察世界和表达对象的近代方式(即写实表现体系)也随着他们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应该看到传播背后的那个价值观,正是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使他们的文化传播发生效力,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传播,也推动了欧洲文化全球化的进程,那是一个系统,能够互动的文化系统。那么,中国现当代美术“走出去”依靠什么?什么类型什么性质的文化能够成为我们走出去的推动力?其价值观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谈政府行为,谈传播渠道,但我们先要知道我们文化传播的内动力,我们要考虑我们文化的系统性问题。中国当代艺术有没有核心的价值观?有没有可能具备核心的价值观?我们有没有让自己成为文化帝国的可能?传播的目的是什么?是颠覆其他文化?也许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目前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孙良:“绘画艺术是单独存在的”[图文]
    孙良:“绘画艺术是单独存在的”[图文]

    孙良精卫鸟红豹画展开幕2012年5月15日晚间,“悬丝--孙良个展”在新加坡MOCA当代艺术馆拉开帷幕。这次个展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孙良的创作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的表现主义到现如今的魔幻现实主义,孙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均有展出。开幕当天,孙良接受采访时说,他年轻时以为没有人会喜欢他的画。对这位当时还是叛逆前卫的年轻人来说,作为艺术家而不被人们喜欢,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不...

    25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城市涂鸦:街头艺术还是墙面垃圾[图文]
    城市涂鸦:街头艺术还是墙面垃圾[图文]

    图片资料“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的顽皮之举,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不过,您别误会,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涂鸦”并非上述的“乱涂乱画”,而是舶来品。城市涂鸦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布朗克斯区,这是纽约最穷的街区,当时这个区域的年轻人喜欢在墙上涂画各自帮派的...

    6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何健君作品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停留在城市。”城市的美好在于它富含了文艺的因子,而雕塑“取体赋形”,在三维空间中凝聚生命的永恒。文、图记者郭晓昊、林琳“我把抽象的感情以具象的形式传递给大众,与平面的书画不同,立体的雕塑可供全方位欣赏,你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肌理效果。”...

    131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毛焰:画好托马斯才画中国人[图文]
    毛焰:画好托马斯才画中国人[图文]

    《托马斯肖像No.3》110cm×75cm布面油画2007年作7月6日,艺术家毛焰参加的“面对面——中荷肖像画及室内绘画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拉开序幕。不久之前,毛焰佩斯北京首展刚刚落幕,除了展出他的代表作《托马斯》系列肖像新作外,还首度以大尺幅女人体创作为另一重点展出。近日,被称为“中国当代油画界怪杰”的毛焰...

    159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雅克•朗西埃:当代艺术就是一般艺术[图文]
    雅克•朗西埃:当代艺术就是一般艺术[图文]

    雅克•朗西埃雅克•朗西埃你常说自己不是哲学家,那如何定位自己?我不是哲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电影理论家,也不是当代艺术理论家,我只是在使用人人平等共享的人类智力,是在用脑工作。我认为,哲学、历史和电影研究都不是一种社会分工,人人都可以去做,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做”的本身,才是方法。我很强调必须不断打破哲学里面所讲的专业分工、专家之间的领域划分,...

    3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陶与瓷之界定标准[图文]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陶与瓷之界定标准[图文]

    陶器是古代人类第一次改变自然的发明创造,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陶瓷的研究,中外学者皓首穷经、著述颇丰。但时至今日,随着城乡基本建设的蓬勃展开,新的考古发现大量涌现,正在不断刷新和改变我们对古代陶瓷的传统认知。基于此,此前的常识性认知或基础概念就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性,甚至自相矛盾之处。笔者认为应该对此现象进行必要的探讨,以期产生新的认知。中国古代陶与瓷...

    17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吉洛:从毕加索的缪斯到独立艺术家[图文]
    吉洛:从毕加索的缪斯到独立艺术家[图文]

    弗朗索瓦丝·吉洛弗朗索瓦丝·吉洛是毕加索最广为人知的伴侣,她本人一生也都从事艺术工作。吉洛的作品是纽约MoMA的永久收藏品;2010年,她还被授予delaLégiond'honneur的荣誉称号,这是法国最高的艺术荣誉。绘画之外,吉洛也是个多产的作家,比起母语(法语),她更偏爱英语写作,其新书将于明年面市。弗朗索瓦丝·吉洛作品《陶器》(1...

    7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陈佩秋-竹林棲禽谢稚柳和陈佩秋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艺术伉俪,有“当代赵管”之誉。谢稚柳先生与赵孟頫相比,地位上,都是当时艺坛领袖;艺术理念上,都可以说是“复古派”的一代宗师。而在复古的同时,他们又都将文人的气质与修养融入其中,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绘画。谢稚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之一。自小就迷恋绘画,并倾毕生精力於此...

    14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人,收藏精品书画数十件。本版图片高剑平一身飘逸中装的戴志康曾创办了证大当代艺术馆,然而颇有意味的是,他的收藏与市场上热闹的中国当代艺术却并无关系。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正如日中天。戴志康出资赞助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首次展览“处女花园”,并于同年创建了证大当代艺术馆。在威尼斯期间,对于展出的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却没有一样...

    166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现场传统中国建筑曾有着完整的体系、鲜明的特征。而今天之所以讨论“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是因为我国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历经了一个严重的文化断层以致失范。如今的中国,能够找到任何国家的建筑风格,却鲜有中国自己的风格。那么,范式重建的意义何在?如何重建?新共同体是否已初现端倪?姜岑整理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当...

    18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作品-塞北之春生长在南方的人,很难想象和勾勒白山黑水的美丽和内涵。在没有亲自领略过塞北风物的人心目中,关外的风光,无外乎是遍地冰雪、满目萧林的景象,脑海里再也没有较为客观的概念。自欣赏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的国画作品后,得出来的初步结论是:东北关外的白山黑水和江南的小桥流水有着不一样美!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与新中国同岁,也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自幼酷爱绘画的...

    18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本期艺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画家胡锦雄艺术家也是普通人,对生活、社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到社会不同的领域去运用多方资源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的父亲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是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的学生,所以我自小受到熏陶和学习,至今从艺也已有20多年,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直坚持创作。杨之光老师曾说过,“平生最忌吃残羹”。我的作品保持了原创,并创...

    188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文]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文]

    2月23日,“散漫的抽象”冯良鸿抽象绘画展在中间美术馆闭幕。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间美术馆坚持纯粹的艺术,提倡学术探讨。提倡对绘画本身的讨论袁佐介绍说,中间建筑艺术区,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凯主持设计,通过旧厂区改造而成的。“在继承传统,做开放性平台的基础上,以主张学术探讨和创...

    11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满涛的画里充满了各种梦境与回忆,艺术家将内心的敏感、恍惚用淡淡的彩墨或是铅笔表露无遗。亦如满涛喜欢独自窝在安静之处,独自描绘流淌在现实之外的美好与自由。满涛■个人简历满涛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①《微醉的画师》109cm×110cm纸上铅笔2012年■展览2008年“满涛个展”光州无等画廊韩国“春...

    66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刘文西艺术家简介:刘文西,中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曾任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美协顾问,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西安美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文联顾问,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德江用中国画塑造陕北在中国画坛,可以说几乎无人不知刘文西。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其绘画代表...

    18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