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乖乖 点击 :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 | 美术趣闻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

人体艺术和色情图片的区别

21世纪人体摄影艺术不再神秘,不再是洪水猛兽。书店里、报摊上的人体艺术画册很少有人问津,不再是畅销书籍了;人体摄影艺术展览也不再是“万人空巷”争相看稀奇看热闹了,走进展厅的观众,真正是为“艺术”而来,而不是为“人体”而来;是为审美而来,而不是为窥私而来。著名美术大师刘海粟是我国倡导“人体艺术”的先驱者,他对“人体美”有独到的见解,曾说“人体美是美中之至美”。美是艺术,人体美更是一种高尚的艺术。看见全裸影集顿生不安,太过敏了。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性接触相对于西方来说,还是比较迟的,这与民族传统、性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等有关。只有长久了,司空见惯了,才会慢慢接受。打个比方说古代的中国人是不吸烟的,到了明朝后经过被视为洪水,然后严禁,渐被接受、弛禁。到如今,想禁也禁不了了。如今,大家会品评烟圈的形状,烟斗的精致,烟叶的特性、产地,俨然是一门综合艺术了。同时,还要认识到,一些全裸影集并非人体艺术,真正的“人体艺术”能给人“美”的享受、“真”的震撼、“善”的启迪、“爱”的思考,而不是猥琐的、原始的冲动。艺术与“色情”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色情”,哪有艺术?没有大众经过心理学和伦理学上的鉴定,艺术上的美学能独立存在吗?色情从来就不是艺术,艺术从来是高于色情的。

日前,一场名为“人体摄影创作团比赛”的活动在武汉一家照相器材市场举行,现场上演惊人一幕——人体模特当众作秀!两名妙龄女子面对数十名摄影师及观众,坦然褪去衣衫,摆出各种姿势,现场约20名摄影师立刻兴奋起来,为选择理想的拍摄角度,他们或端着三角架满场跑,或蹲或侧着身躯,或者干脆匍匐在地板上,现场快门按键噼哩叭啦比爆炒黄豆还响。年龄分别为23岁、24岁的两名模特由深圳方面提供,是该公司专门在深圳招聘的。该比赛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其形式的大胆:由深圳聘请的人体模特在此赛程中将向所有参赛者“尽情”展示胴体以供创作。举办方称,此番举动是让人体摄影告别“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状态而走向公开化的突破性尝试。这一活动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人们对人体艺术的思考。人们除了现场观看,满足了自己的感官享受之外,不禁多了很多疑问,搞一次人体摄影大赛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吗?真正的人体艺术应该怎样?现场的很多观众,在观看之余略带困惑。拍人体就像吃馒头?“U2人体摄影创作团比赛”组织者表示:摄影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应该展现的不仅仅是漂亮衣服,而更应该让人脱掉衣服,展示人体之美。对摄影师而言,拍摄人体就应该和吃馒头一样正常,但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很多搞摄影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拍过人体,这是极其不正常的。这种心态应该是他们“义无返顾”怂恿女孩子们“为艺术献身”的真正原因。模特李津(化名)告诉记者,中国的人体模特都是业余的,她做这一行的时间也很短,她们一个月至少可以接一次拍摄,全国各地到处跑,很累,但是也很好玩。她们一次拍摄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得到的酬劳是每小时500元。为什么专业的模特多数不愿为这种“艺术”献身?是素来以前卫自居的他们太封建,还是这种艺术本身就有问题?

艺术必须“献身”?

其实人体艺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885年摄影术诞生之初,法国就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幅“人体写真”,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新中国首次人体艺术绘画大展,引来了一段长时间的争议,但也为人体在美术领域争得了合法性。此后类似的人体摄影、展览层出不穷,光是今年举行的杭州人体模特艺术展、昆明人体艺术展、成都人体模特摄影展、深圳欧洲人体摄影展、广州人体摄影大展。这么多“人体”,有些简直就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观众开始质疑,艺术就一定要脱衣服,或者不脱衣服就不是艺术了?以杭州为例,“裸女”、“女裸”、“女人体”、“如花似玉”、“春情迷漫”等过于直白和煽情的标题让很多杭州参观者不舒服,还标上了“少儿不宜”,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对此,主办者表示无奈:“标题都是摄影家自己取的,而且都签上了合同,改不了。”不过老百姓不是很买帐,他们希望下次能见到“正”一点的标题。

摄影也变成了行为艺术?

这让人想起了所谓的“行为艺术”。成都著名的古街宽巷子“小观园”内,号称蜀中八怪之一的行为艺术家周斌以裸体出浴的方式完成了他的作品《溺墨者的N次尖叫》。尽管作者说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大多数围观者依旧把它当成了一场出格的“游戏”,大呼看不懂。在南京,一场名为《人动物:唯美与暧昧》的行为艺术展第一个参展作品《五月二十八日诞辰》因作者当众赤身裸体钻入血淋淋的死牛腹中,引来公园工作人员的阻止,现场不少游客目睹表演后,纷纷摇头表示不理解、不能接受。一位常年在公园玩的老人对记者说:“这种东西能叫做艺术吗?实在是胡闹。”公园售票处的两位女士也直称,“这种艺术太恶心了。”

艺术与色情的分界

关于艺术与色情之间的界限,从本世纪之初刘海粟与孙传芳的争论开始,也已有近百年。以健康的心态、真诚的心灵来面对人体艺术,才能让它得到发展。对现在行为艺术的走向圈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说:“这些行为艺术家曲解了行为艺术的本义,表现过于病态极端,热衷于暴力、自虐、血腥、色情的行为,以这些场面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以达到成名的效果,这不是艺术,是视觉污染,这样下去行为艺术的路会越走越窄。”

直面人体艺术不四顾也不言它

似乎在一夜之间,汤加丽和摄影师张旭龙同时因为《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在全国引起关注。但同时,围绕着这本书也出现了太多的麻烦,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摄影师张旭龙将为汤加丽"穿上"马赛克的新浪网告上了法庭。而同时,汤加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从拍摄到出书都是被迫的",将张旭龙置于尴尬境地。人体艺术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汤加丽事件"又引起了一些争议,实际更多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与艺术本身没有多少关系,许多"人体秀"实际是商业秀。事实的真相的确如此:2002年9月,《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一版印刷10000册。不到一个月,《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加印5000册。到目前为止,《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已加印四、五次,每次加印量均为5000册。即便如此加印,该书在外地还是出现了脱销情况。据说王府井书店平均一天售出《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5本左右,最多的一天售出了十几本,远远超出同类书籍。"在广大受众还在为这场""汤加丽事件"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不少既得利益者成为真正的赢家,正在偷偷地数钞票。

但是,这些似是而非的"纷争",却能给我们一些关于人体艺术深层次的思考,当然,这些思考绝对和所谓的""汤加丽事件"无关。

2003年1月,由清华大学知名教授韩子善主编、迄今最为"重量级"的中国人体摄影大集《当代中国人体摄影》新鲜出炉。以香港著名摄影家邓振强的人体摄影为主画面的包装封面深深地打动了众多读者。

4月11日澳大利亚知名人体摄影家詹姆士•休斯顿摄影作品中国巡回展《瞬间舞动》在广东美术馆开展。此摄影专辑以澳大利亚三大著名舞蹈团的杰出舞者为摄影对象。40余幅作品中雕塑般的人体线条和静态影像中呼之欲出的力度与动感,令人叹为观止。

5月中旬,沈阳商业城里特别热闹,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体彩绘正在这里上演,众多顾客停止购物,争相赶来观看,许多摄影爱好者也纷纷抢占有利地形,将镜头对准全身涂满五彩斑斓色彩的彩绘模特。这种在南方流行的人体艺术在沈城刚一露面,便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波。(其实这样的人体秀,一年以来几乎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大中城市上演过。)

"一段时期以来,在农村集镇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物资交流会、庙会等集市性活动场所,容留、接纳、组织大棚演出团体进行脱衣舞表演的情况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歌舞娱乐场所、影剧院及其他演出场所也公开组织女青年进行色情淫秽表演。文化部联合公安部已先后查处了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宣化县以及浙江省义乌市4起性质恶劣的脱衣舞色情淫秽表演案件,当场抓获组织及参与人员211名。"这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内容,从文字间已经不难看出,脱衣跳舞已经蔓延到中国时下的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边远城镇和偏僻的小村……

似乎中国正经历着新的一轮的"人体艺术"的冲击波!

从去年至今的中国人体摄影热是新时期中国艺术界的第几轮冲击波了,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印象中,人体摄影过不了几年就要"时兴"那么一崩子,似乎好像总是没由来地潮来,又没由来地潮退。就这么起起伏伏,不断地折腾着,轮回着。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必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之所以说它没由来地潮来,又没由来地潮退",是说明我们似乎尚没有发现这个规律,没有发现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理论界,评论界竟然坪踔两窕够肴徊痪酢任何艺术,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德谟克利特语)对于中国的人体摄影热现象,更应该以观察研究的态度对待之。

除却政治气候以及"具有中国的特色"的不便理清言明的因素,新时期人体摄影的发展历程自身其实是大有意味,甚至是很值得探究的。因为我们不能"忽略了一件艺术品给人的愉悦和一碟冰激凌给人带来的愉悦之间的差别。""当人们在看一个审美客体时,他们看见了什么;当他们说他们喜欢或者不喜欢它时,这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他们会喜欢上他们所偏爱的东西。"(美)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7页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明了,在我们心中,对人体,是向往的,甚至可以说它是我们文化心理深层的一个情结。即便我们是中国人,即便我们的文化对它有种种莫名其妙的排斥,但我们依然无法释然,无法置身其外,无法自欺欺人!

这或许就是人体摄影几度兴衰几度浮沉但始终不泯灭始终不消亡的原因。这正如同那句名言,"人啊!你根据你自己的情欲,把神创造出来了!"(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1-302页因为人是在对自己的鉴赏和审视中休整修正自己的,然后前行!

"在神话中,心灵之神叫普赛喀(拉丁文为Psyche),也是多种西方语言中"心"一词的词根),这个心灵之神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但她的主要形象是不变的,她是一位生有双翼的美丽女神,翩翩飞翔如同蝴蝶一般。"方汉文:《西方文艺心理学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令人称奇的是在这次李泛的展览中也有好几生有双翼的美丽女神,翩翩飞翔如同蝴蝶一般"的作品,我不知这是简单的模仿,还是一种创作心理上的暗合。虽然我和李泛还挺熟,可是我没有问他,因为我知道关于摄影作品,关于摄影家,语言往往是多余的,而且常常适得其反。因为我们知道对于摄影,最主要的是要依靠眼睛,依靠心灵。"因为在我们身上只有一个心灵,这个心灵并不包括任何部分的差别;这同一心灵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它的一切欲望也是一些意志。"卡迪尔:《心灵的感情》,转引自《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8页。

现在对已经起步很久的艺术家用"模仿"一词,人家会觉得很不受用。因为,所有的艺术家都最热衷的是创造,而不是模仿,所以说谁模仿就对于在骂谁,至少这是世俗文化的框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切文化(包括所谓艺术)首先是传承,然后才是创新。说绝对一点,我们所有人都是在干着百分之九十九继承,百分之一创新的事。谁都概莫能外!加之特别是对于人体摄影而言,我们的模仿的意味还很重。因为摄影本身就是"舶来品",我不敢说我们食洋不化,也不敢说"摄影"千里迢迢来了这么久了还"水土不服",但是,一切文化人都知道,所有文化的融合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我们恰巧尚处于这个过程之中。至于从属于摄影的子概念的人体摄影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承认这个事实并不是我们的可悲,而是说明我们的坦然与自信。因为不敢面对现实,遑论超越。

"艺术越来越象一个应召女郎,只要你需要,随便使点手段就可以委身于你,极尽搔手弄姿之媚态。"

"无论行为艺术还人体艺术,都是泊来品,在那些莫名其妙的行为艺术还在闹轰轰的时候,人体艺术又粉墨登场,在制造着热点,在抢夺大家的眼球。"不知这是艺术家的自暴自弃呢,还是艺术评论家的愤世嫉俗。我不知这是一种即将超越前的迷茫和混乱呢,还是一场陷落前的死寂和腐烂?但是,我想这种局面决不会持久!

我素来把人体摄影的境界分为三类:一类是拍人体就是拍人体,如同拍摄汽车楼房山脉桥梁;二类是拍人体如同为情人写赞美诗,抑或是为亡人做道场;三类是把别人的身体当作自己的一样去审视思索。

现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不是一个价值以及道德判断非此即彼的年代。这三类其实无所谓前后高下优劣。但是一切文化的问题都是可以归结为价值以及道德判断的问题,这又是我们谁也无法回避的,所以我们人就有了许多痛苦,文化也平添了几多尴尬。"人精神深处一种永恒的直觉,显而易见,是一种美感爱伦•坡:《诗的原则》,以我浅显的理解,一切受众对一切艺术都有自己的直觉,也可以称之为美感认同及价值判断。

这也有可能是中国人体艺术最薄弱的环节,最可能与世界接轨的突破口。我可能是在瞎说。

我还注意到国人看人体摄影的眼神不太对,国人在人体影展上说的话味不太对,国人关于人体摄影的评论都多半是在煞有介事地"四顾左右而言它"!

这容易使人联想起文艺复兴之后,在早期的西方贵族夫人沙龙中,连"牙齿""叹气""胸脯"这类描述人体部位以及生理现象的词都会被认为是粗俗而不能使用,要用其他委婉的隐喻来代替。这种风气颇能体现法国古典主义的雕褥辞藻,苛求形式的一面,而且这种风格对欧洲其他国家影响甚大。这种人文现象我们今天在读西方文学作品时犹能体感身受。俄国19世纪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中,描写外省的太太小姐们附庸风雅,说话时不用不文雅的词,如擦鼻涕"时要说成"使用一下我的手帕"之类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当年俄国贵族盲目崇拜法国古典主义矫柔造作作风的场面,从中可以看出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是多么广。这种陈腐的人文气息在今天的中国是否就荡然无存了呢?我说,绝对不是!一切应该消亡的东西并不是轻易就那么容易消亡的。中国反了一个世纪的封建主义,封建注义至今仍没有完全肃清,更何况中国的文化素来就有对西方文化仰视的陋习,没准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倒洗澡水时连澡盆里的孩子也一起倒了,在吸收西方文化时将糟粕奉为圭臬。

这里面有一个文化传统的问题,更有一个人文环境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它切中了我们历史文化的软肋,就是我们能不能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实事求是,真实快乐地生活的问题。"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生命物质总是要获得形式的永恒性,但形式的永恒性不是它最后的目标,而是一种不停的追求又总是在每时每刻已经达到的目标。因为达到这一目标完全依赖生命活动。"[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第79页]认识到这一点,人体艺术就似乎不在是"风花雪月"的问题,而是上升到提升生活质量,提纯人性,促进文明进程的高度了。

我听说,在西方的主流社会里,《花花公子》不是一本色情刊物。和那些真正的色情刊物相比,其中有一条就是它不会登载任何一位女性透露私处的图片。因为海夫纳是真正一位属于掌握尺度的大师。因而即使是在色情的场景,人们对此的感觉也是性感!性感!极度的性感,而至于如何让男人兴奋产生性幻想,同时也让女人同样兴奋。也许,男人对女性偷窥的感觉,是性幻想情节中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了情景了,因而说她对女性是尊重的,倒不如说它是恰当地把握了这个尺度。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女人的裸体不过是在什么时候,依然都是对人们具有真正感官的刺激。因为就像布鲁克的臀部一样,人们终于发现在人们对于女性的胸部充满了想象的时候,真正能够调动男人情绪的还是臀部,因此布小姐的臀部才会拥有如此抢眼的效果。因而,女人裸体的效果,真得是不如在适当的部位和尺寸打造女性的性感来得具有刺激的效果,而这样的方式,还不会触动人们对于色情的尺度。有人说现在是个大众偷窥的年代,因为那些道貌岸然的老板和那些街头的痞子一样,完成偷窥的热情是一致的,而且在这个偷窥已经用越来越以公开地方式展示出来。五"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人体摄影就是人体摄影,我们不能因为要迁就我们的"国情",就给它乱加"遮羞布",也不能在自己还没有弄清人体艺术的内涵之前,就故弄玄虚,欺世盗名。虽然人体摄影的确是个很难把握的"秒表",无论是左右之一分一毫,就既有可能将之陷于不尴不尬,不仁不义之地,而且还极有可能在糟蹋摄影艺术的同时,给社会添乱。因为,艺术与色情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所以古希腊德尔菲(Delphi)阿波罗神庙刻辞是"自知,节制。"我们的古文化也有"道心惟微,神理设教"[《文心雕龙•原道》]的说辞。关于这一点,应该说我们中国人是最应该做好,也最能够把握的,因为我们素来最自诩的就是我们东方文化的"中庸之道",也有人把中国的哲学概括为"度"的哲学。但是,非常令人遗憾,也非常令人不可思议,我们恰恰是总把这个问题把握不好,操作不到位。至少在人体摄影上往往是这样!

我不将之理解为技术的问题,而将之理解为思想的问题。

"虽然思想的自我控制着想象的自我,但艺术家可以并不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只是意识到他是在想象,而不是在思想;他知道有一种有别于想象的东西在控制着他的想象活动,却不知道这东西就是他自己的思想。"[科林伍德:《艺术哲学论文集》,转引自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因为,这也就是老话说的,"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要想说得精彩,前提必须是先想清楚;要想干得漂亮,前提同样是必须先想清楚!因为在我们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文明体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承认文明是一种理想,必须扬帆追求,我们同时需清醒认识,非文明产生的土壤和现实,让耶酥的归耶酥,撒旦的归撒旦,而一个公正,健康,积极的现代性文明体系,他的路是长远的,他的思辩是复杂的,有赖理性的促进,善意的引导和科学的研究。老戏中总爱有句词叫:"借别人的祭奠哭自己的忧伤"。写到此,我算悟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是汤加丽事件",说了一些自己长期关于中国人体艺术的思考。有点说偏了,就此打住!

如何欣赏人体艺术

当前,人体艺术形象正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充斥在各种传媒中,美术作品、报刊杂志、影视广告、网络图片、行为艺术、人体彩绘等等均有大量的人体形象出现,真可谓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对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青年学生地审美认识和学习更有很明显影响。不少人认为人体是美的,但也有人不敢正视人体艺术的存在,把人体与邪恶、淫秽和性联系起来。那么,应如何欣赏人体艺术呢?

一、首先要明确人体是美的,不是邪恶的。

早在古希腊人就相信,人体是应该引以为自豪之物,并应使它保持完美的状态。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说:“不断升华的、自然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有人还说:“人类最漂亮的服装就是自己的肌肤。”因为人体是在适应大自然的演变而造就出的,是由合理科学的骨骼、肌肉、皮肤及各部位器官的巧妙组合而成的一个完美的、均衡和谐调的整体。人体艺术是以人体作为传达艺术家感情的载体,艺术家通过艺术创造,赋予人体以千种色彩,万般体态。

从事艺术活动合理的利用人体模特,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人体是美好的,正常的,所谓的‘邪恶’是传统观念和人为误导、暗示的结果。”

二、人体艺术是高尚的,神圣的,不是淫秽的。

人之所以喜爱人体艺术,是由于艺术家借用人体语言来崇拜生命、赞美自然、歌颂青春、讴歌爱情、追求自由,这种创作表现是产生优秀人体艺术作品的内在动因,它不会把人引入想入非非、邪念丛生的歧途。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就是以男性阳刚之美的力度感动人,而罗丹的以性爱为主题的雕塑,则使人远离肉欲,而感受到青春美丽和生机活力,确定了艺术与实物、欣赏和欲望的关系。人体艺术印刻着不同时代与不同作者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及不断变化的社会思潮。古希腊的人体反映着朴素、庄严、圣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和雕刻体现人体的躁动,是精细的;印象主义的人体,是实在而华丽的;美国风格的人体是幽默感的;日本风格的人体是柔美动人的……。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而逐渐深刻和升华的,历代的艺术家在人体艺术领域中不断探索,而给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大批绚丽多彩的人体艺术品。如维纳斯的人体塑像,安格尔的《泉》,罗丹的《思想者》都是家喻户晓的传世杰作。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人和日本人从未将赤裸的人体本身作为一种可供沉思观照的严肃题材,这种情况至今仍造成一些误解,导致了我们面对人体艺术时产生了惶恐和困惑。人体艺术是神圣的,高尚的,和淫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三、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人体美,学会辨别伪艺术。

温克尔曼断言:最高的美应该摆脱一切风味,就像纯洁的水一样完美。艺术是神圣的,她是对生活的归纳总结和高层次的再现,是生活的升华。她常常给人以启迪、想象、思索、审美……,所以人们才去欣赏艺术并接受艺术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汲取艺术的养分。

不容否认,当下好多人打着人体艺术的幌子,以追求商业利益、出名或是其他的不可告人的目的,不顾艺术规律,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有的甚至以展示丑陋、色情、死亡为时尚。这种践踏艺术规律的行为,不是对美的赞颂,而是对传统艺术理念和艺术本体的全面颠覆。

作为一个正常人,面对这样的“人体艺术”,我们无疑会嗤之以鼻。因为,与正常的艺术相比,它们最缺乏的就是创造,没有艺术所具有的灵气,有的只是胡闹和荒唐。除了给他人以猎奇的心理和满足一些人甚至包括其本人的低级趣味之外,基本与艺术无关。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艺术家”们已经完全远离甚至脱离了正常生活,他们不是从百姓生活中吸取创作源泉,而是以艺术的名义去“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他们不仅失去了艺术创作的根基,甚至连人类的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都丧失了,体现的是一种歇斯底里乃至疯狂与变态。

人的行为或艺术行为,还是应该趋向人道主义的真善美,趋向人性的健康和阳光。那种认为只有心理变态、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才能再现人性的深度,才是新美学新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一种现代蒙昧主义。

感谢上苍赐予世界所有的美好,更感谢上苍予以人类双倍的恩赐:如诗的人体造型与能感受所有美好的灵魂触角,虽然在第一种赐予并不慷慨,但任何人却都拥有这样的权利:感受美好!请你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人体之美。

相关文章

  • 融汇中西 涅磐重生——汤卫明其人其画[图文]
    融汇中西 涅磐重生——汤卫明其人其画[图文]

    西部画家汤卫明我早就有为汤沐(汤卫明笔名)先生写点文字的冲动,开始我觉得很容易,但真正想动笔时,却犯起难来。自认为容易是因为我和他相识十年有余尽管各自都忙,但也时常电话联系,总感觉他颇为用功,也不便打扰。偶有相约,也与他话头颇合。每当看到他的新作,都有一种“时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我对中国画一知半解,甚感惭愧,但汤沐先生总是谦和地拿出他的新作让我一一过目,他那种儒...

    5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从钱穆到钱锺书:北大未名湖取名考源[图文]
    从钱穆到钱锺书:北大未名湖取名考源[图文]

    作为北京大学的标志性景观,未名湖在北大学子和中国学人中,有着难以撼动的人文地位,堪称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坐标之一。但是其湖名之所得来,虽然源自国学大师钱穆提名这一说法已成共识,但“未名”之取源和命意,则鲜有论及。今试从《管锥编》“全晋文卷一零五”中“未名若无”条中略考之如下,以俟通家正之。“未名若无&r...

    38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设计师,你还在让自己的原创作品裸奔么? [图文]
    设计师,你还在让自己的原创作品裸奔么? [图文]

    设计师,你知道吗?在中国,只有1%的设计师为自己的作品登记版权保护;只有5%的设计师知道遇到侵权时该拿出什么证据;而90%的侵权案件的失败都是证据不足所导致的。原创作品侵权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设计师,眼睁睁地看着侵权者肆无忌惮地盗图,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微博上发发牢骚抱怨几句。华盖创意版权保护的法务经理任女士表示:很多侵权案件都是在取证阶段就夭折了,因为设计师无法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即使走到司法...

    188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丹麦奥登赛安徒生博物馆中安徒生剪纸纸,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媒材,不同地区的文明在纸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发明了成熟的造纸技术,并在后续的年代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了中国本土纸文明形态的形成,这个形态包括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绘画、木刻版画、剪纸、书法以及古典书籍的印刷与复制,还有祭祀...

    144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张卫近影新文人画曾在上世纪90年代热闹过一阵子。当时画坛有关新文人画是“新的”文人画还是“新文人”的画的论争焦点,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是新文人画在后85美术思潮生成的核心问题。新文人画无疑是在水墨画经历西方写实主义改良和现代主义洗礼之后,对于传统文人画的一次巡礼与回归。在经历过“文革”与“85美术新潮运动&rd...

    25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益谦:不懂艺术好过纸上谈兵[图文]
    刘益谦:不懂艺术好过纸上谈兵[图文]

    吕纪《红梅斑鸠图》文、图/记者金叶无论你是否欣赏他,每当拍季来临,携巨资横扫拍卖行“封面作品”的刘益谦都是最吸引眼球的人物。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不懂艺术”,被人讥为“土豪”,其斥巨资购入的艺术品也不止一次地被质疑是“假画”乃至炒作;他是中国大陆的“收藏大鳄”,其古代书画藏...

    102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滑田友:泥巴里的灵魂[图文]
    滑田友:泥巴里的灵魂[图文]

    图片说明:圆雕《陈散原像》泥巴里的灵魂——雕塑家滑田友的斧凿人生本报记者柳青中华艺术宫“名家馆”专题陈列中,滑田友(1901-1986)是唯一的雕塑家。如果不是偶然得到徐悲鸿的赏识,滑田友也许会终老于苏北的小县城,做一辈子小学美术教员。1930年初的寒假,他在淮阴老家,用因陋就简的材料给三岁的儿子刻了只木雕兔子,看到孩子欢喜极了,他又找来一块...

    42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用五行品鉴书画作品[图文]
    用五行品鉴书画作品[图文]

    虚谷《枇杷图》是木火相生的作品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五行,书画作品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挂书画作品,除了要考虑艺术品的水平外,还要注意书画作品的阴阳五行之气对人的影响。什么是阴阳五行?古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片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这“混沌”中的轻清之气即“阳气”首先上升而成为“天&rdq...

    3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朱江书法作品书者的世界,总是德与道并存,笔与墨共醉。书风的疏密有致,笔墨的酣畅淋漓,总能给观者一饱眼福的视觉享受,朱江老师驰骋在笔墨纸砚之间,其给人一种纵横历史,畅读古书之感。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皆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而书道之意,更多是讲书者身心合一,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含义。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因其是一壮举。而书法的创立是在文字这一特殊文化符号基础之上,加之历史产生的...

    7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语言的路径[图文]
    语言的路径[图文]

    黄宾虹焦墨山水编者按:收藏界对于创新型艺术家的认知,普遍来说是相对滞后的,而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往往首先是受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艺术品收藏家们注重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如溥儒、金城、陈师曾等一些有着世家背景出身的画家,无论是市场的认可度还是画坛的号召力,在当时都是翘楚一时的;其二则是海派艺术看重画面富丽的审美观念。但这两个因素,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都已经不是决定作品价格...

    63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徐邦达像徐邦达先生鉴定古书画有很多传闻,一幅画打开才半尺,就能认出作者是谁,故被誉为“徐半尺”、“国眼”。徐老家中富收藏,自幼即接触大量古今字画,14岁开始学画,后求教于吴湖帆等多位名师,26岁在上海博物馆正式涉足鉴定。新中国建立第二年,由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推荐,徐老调京到国家文物局,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书画鉴定研究工作。正如其夫...

    3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在这个后现代传播的时代里,绝对会印证马克斯韦尔的那句名言:让人们谈论到你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东施效颦的古训看来要被重新定义了。新近落成的合肥美术馆,就在文化建筑这个公共领域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当代版本的“东施喜剧”,看看它的样子吧,这个所谓的美术馆(由合肥当代创新展示馆更名而来)自命为鸟巢,我倒认为那是对鸟巢或是鸡窝的一种不敬,也是对仿生学建筑的一种戏弄,...

    3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脸》艺术项目作者:夏可君中国文化是一个“面子”文化,总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情本体的文化一切都要看脸面行事,这缘情于表面的感知方式,看似表浅,却总是能够把表面打开得别有生面,不是宗教摩耶的面纱那般诡异神秘,也非西方戏剧的面具那般悲惨惊惧,而是在日常平淡之中有着鬼魂一般萦绕的妩媚,即便妖魅也是一种冷诱惑,只是世界侧面的惊鸿一瞥。因此,即便鲁迅先生在去世前想到女吊时,面容之&...

    19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陶与瓷之界定标准[图文]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陶与瓷之界定标准[图文]

    陶器是古代人类第一次改变自然的发明创造,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陶瓷的研究,中外学者皓首穷经、著述颇丰。但时至今日,随着城乡基本建设的蓬勃展开,新的考古发现大量涌现,正在不断刷新和改变我们对古代陶瓷的传统认知。基于此,此前的常识性认知或基础概念就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性,甚至自相矛盾之处。笔者认为应该对此现象进行必要的探讨,以期产生新的认知。中国古代陶与瓷...

    175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摄影师王志刚传授经验:如何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图文]
    摄影师王志刚传授经验:如何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图文]

    人民网海南视窗4月25日电(谢文相):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海南省广播电视台科教青少频道和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联合主办海南著名肖像摄影师、励志偶像王志刚《读书改变人生》演讲报告会暨媒体见面会在海口举行。王志刚从底层的奋斗者成长成为著名肖像摄影师,获得“新劳模”、“励志偶像”等多个荣誉,全靠自己一路坚持不懈的读书,共写下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聆听...

    129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