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乖乖 点击 :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 | 美术文摘

赵无极

世界抽象派艺术大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将在天堂中继续其东西方绘画的创想。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其瑞士沃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2岁。而昨日,赵无极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杭州艺专)在举行的85周年校庆馆藏展中,为赵无极的画作献上了鲜花,以进行特殊的纪念活动。与此同时,记者从中国美院前院长肖峰处了解到,赵无极遗愿之一是希望在杭州建立一座纪念馆。赵无极的身后事,包括遗产等问题将如何处理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病情晚年患上老年痴呆症

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被艺术界称为法兰西三剑客。其中,赵无极是第一个进入西方主流美术史的中国艺术家,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同时赵无极又与美籍华人贝聿铭、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长期在艺术天地进行自由驰骋后,赵无极于近年患上老年痴呆症。2011年,赵无极离开他已经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巴黎,前往瑞士,在日内瓦湖边住下。一同前往的还有他现任妻子、法国策展人弗朗索瓦·玛尔凯。

饱受阿尔茨海默病困扰的赵无极自三月底以来已经两度入院,前天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赵无极的儿子赵嘉陵当天证实了这一消息。赵嘉陵称,赵无极病重期间家人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遗愿想在杭州建造纪念馆

赵无极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得吴大羽指导,毕业后留校任林风眠助教。记者了解到,作为母校的中国美术学院在得知赵无极去世后,专门在正在举行的85周年校庆馆藏展上,为赵无极的画作献上鲜花。中国美院前院长肖峰告诉新京报记者,作为林风眠非常喜爱和得宠的学生,赵无极对母校及生活过的故地杭州十分挂念,“他曾告诉我,当年去西方本来只是想到西方看看,没想到一去就呆在那这么久”。

与此同时,肖峰还透露,近两年赵无极儿子赵嘉陵曾向他透露父亲的愿望,那便是希望在杭州有一座自己的纪念馆。肖峰说,赵无极1985年在杭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赵无极绘画讲习班时,自己曾陪赵探望其葛岭原住址,“当时赵无极就表示要是能将故居做成纪念馆就好了”。

后事遗产如何处理未披露

近两年,赵无极作品屡屡拍出天价,去年其第三任妻子弗朗索瓦·玛尔凯与他儿子赵嘉陵(首任妻子所生)的一场官司也引发艺坛关注。因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赵无极已经没有能力做出决定。赵无极于2011年搬离巴黎,儿子赵嘉陵担心离开法国是他的继母想控制父亲的作品所有权,而这些作品现在估价至少在几十个亿。与此同时,弗朗索瓦·玛尔凯还成立了赵无极基金会,这使得她有权处理和出售所有在他们手中的赵无极作品。

为此,去年赵嘉陵向法国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希望法院判决父亲已从法律意义上“丧失行为能力”。去年7月初,巴黎检察院正式接受了赵嘉陵状告弗朗索瓦·玛尔凯“滥欺弱者罪”的起诉,并着手调查。而记者从外媒了解到,上个月赵嘉陵赢得了官司,但更多的有关遗产如何处置事宜并没有得到披露。

足迹1

北京出生(1921年)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赵家为宋朝名门之后,家中藏有米芾和赵孟頫真迹两幅,赵无极从小即经常赏阅,他对米芾尤为喜爱。

足迹2

南通识画(不详-1935年)

赵无极童年时,赵家移居至江苏南通,他在那里完成小学和初中教育。他十岁开始画画,得到富有的银行家父亲的鼓励。他的叔叔经常从巴黎带回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他,使他很早了解到欧洲绘画的状况。

足迹3

杭州学艺

(1935年-1940年)

14岁时,赵无极通过一个希腊雕像的素描考试被杭州艺专录取,在吴大羽门下接受了六年学院训练。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在杭州读书时他与后来的首任妻子谢景兰相识,迎来初恋。

足迹4

香港结婚(1941年)

1941年与谢景兰在香港结婚。

足迹5

重庆办首展

(1941年-1945年)

1941年,赵无极在学校的最后一年随校来到重庆,被林风眠邀请留校任教,并举行他的第一次画展。赵无极后来回顾说:“那些画,坦白说,受了马蒂斯和毕加索很大的影响,当时他觉得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的画最接近自然。”初涉画坛,赵无极便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创新精神。1942年,他在中苏文化协会布置了一个包括林风眠、吴大羽、关良、丁衍镛以及他个人的作品展,可以说那是中国现代主义领军人物的首次群体展。1946年赵无极回到杭州艺专,第二年赵无极于上海大新百货商场举办了自己出国前的个人画展。

足迹6

巴黎成名(1948年-2011年)

自小便接受欧洲绘画熏陶,1948年赵无极决定亲身体验西方艺术的魅力。他带着妻子谢景兰和儿子,还有父母的祝福和资助乘船前往法国,选择巴黎是因为他喜欢印象派的画。到巴黎的第一天下午他就直奔卢浮宫看画。

1948年的巴黎是世界艺术中心,吸引了全世界的艺术家。后来赵无极将家定居在Moulin-Vert路,与著名雕塑家贾科梅第为邻。初到巴黎,赵无极赢来了获得声誉的机会。1949年在获得素描奖后,他在巴黎的Creuze画廊办展,当时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为其写了一段评语:中国的本质,带有法国与现代的一些层面,赵无极的画很成功地创造了可喜的综合。

而与诗人亨利·米修的结交也给赵无极带来了机遇。赵无极说,亨利·米修很看重自己的画,1950年亨利把他介绍给彼得·洛尔。而彼得所主持的画廊,当时展出的都是毕加索、米罗和贾科梅第等大画家的作品。同一年,赵无极首次参与“五月沙龙”的展出,并从此以后每年都参与展出。

1972年赵无极第二任妻子陈美琴病逝,赵无极创作九米巨画《纪念美琴》,该作保存在蓬皮杜艺术中心。1973年,52岁的赵无极认识了26岁的法国姑娘弗朗索瓦。4年后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2002年,赵无极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2006年11月,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授予赵无极二级荣誉勋位。

足迹7

北京“献礼”(1979年、1999年)

赵无极自1964年与贝聿铭相识后便成为好友。1979年,应贝聿铭之邀,赵为北京香山饭店作壁画。当时贝聿铭称,凡是其设计的建筑,都应该有赵无极的画作。

1999年赵无极绘画60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回国办展览是旅居海外的赵无极多年的宿愿,在他艺术生涯达到巅峰、艺术风格完全成熟时,集其60年创作成就的百余幅精品展览,成为他献给北京的一份珍贵礼物。

足迹8

港创纪录(2005年、2011年、2012年)

香港对赵无极来说也是一福地。他与谢景兰以及和第二任妻子、电影演员陈美琴的婚礼都在此地举行。而对赵无极来说更特别的是,在这里他夺得了世界华人天价王的称号。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微博]“20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赵无极的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作》三联画被买家以1800万港元拍得,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2011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微博]“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上,《10.1.68》以6898万港元被拍下,刷新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的“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上,总成交价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赵无极的。

足迹9

画“走”世界(1976年-1987年)

1976年至1987年,赵无极的作品先后在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东京、纽约重要美术馆做大幅度的展出。自从他和法国策展人弗朗索瓦·玛尔凯结婚后,他的创作及活动更加丰富,他的画被更多的艺术评论家认可。

足迹10

瑞士离世

(2013年)

近年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赵无极于2011年移居瑞士,2013年4月9日他因病在瑞士去世。

赵无极生平

生卒年:1921-2013

出生地:北京

母校:杭州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

游学:1948年赴法国留学,后定居并入籍法国。

成就:以中国传统绘画底蕴,融入西方现代绘画和油画技巧,创作色彩变幻、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作品。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职位、荣誉: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入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被法国授予二级荣誉勋位、香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日本帝国艺术大奖等。

相关文章

  •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编者按:5月15日,“江南忆——李波花鸟画展”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由李波的恩师、杜曼华先生作为学术主持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笔墨语言、传承创新、个人风格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了对李波花鸟画的认识和评价。今天,刊发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和记者的采访,以飨读者。(排名不分先后顺序)肖峰(中国美协原副主席、浙江省美协原主席、中国美院原院长)...

    45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非凡气度,书行笔端——朱非老师及其书法漫议文[图文]
    非凡气度,书行笔端——朱非老师及其书法漫议文[图文]

    在惠州合江楼首层进门处,原有一块屏风,上面镌刻着苏东坡《寓居合江楼》诗“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是清人集的苏东坡字组成。细细品味,浩然之气直面而来,可想当年苏东坡展开纸笔,诗词句字如浩淼之水,奔腾于胸,运腕走笔,一气呵成。去年初秋,我第一次到鲁迅中路春波弄绍兴书画社,当我还未曾走进去,就即刻被大厅内悬挂的一幅对联&ldqu...

    56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比格斯作品《盛放》文艺不分家,从路易奇·罗索洛到约翰·凯奇,音乐与艺术的跨界历史源远流长。而今的艺术家们同样利用音乐为自己的作品增添魅力、丰富形态,或者,圆自己的音乐梦想。从原始的巫咒,到婉转的歌剧,乃至街头的节拍,他们利用音乐的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这将是创意无穷的时刻。”肖恩·比德尔如是说。卡蜜儿·亨罗特的作...

    19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仍有谜待解[图文]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仍有谜待解[图文]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日前,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那个时代的关注。图中所画是春天还是秋天从《清明上河图》卷首开始,画面中的树木枝叶稀疏,画中的人穿长袖衣服为主,只有少数劳动者、赶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缠在腰间。那么张择端画的到底是初春还是晚秋呢?对这个问题有...

    63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丰子恺的杨柳情结[图文]
    丰子恺的杨柳情结[图文]

    丰子恺作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柳絮纷飞。杨柳是乡下极其常见的一种树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折取一枝纵横倒顺插之,皆能够正常生长。因此,古代人对柳树执以宗教的感情,幻化成对生命的敬仰;另外,“柳”与“留”谐音,多植于亭台楼池、官道、驿路旁,形成了古人送行折柳枝的习惯,因而,杨柳这一物象...

    72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书画传统中领悟继承与创新[图文]
    中国书画传统中领悟继承与创新[图文]

    傅抱石作品《秋林行吟图》文/张璇供图/刘文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作为投资及收藏市场上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市场表现还是在民众的情感接受度上都名列前茅。然而近年来,一批定义为“中国书画”却完全不遵循笔墨的当代书画作品,所创造的天价神话一个接一个出现,动辄即拍出几千万美元,这就直接导致一些跟风的投资人士纷纷转向“轻视传统、重视当代”的艺术误区。那...

    7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画家李丽李丽,笔名金书,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硕士研究生班,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著名画家苗重安先生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美协副主席,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创作院山水研究室主任,北京芥子园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北派山水高研班班主任,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曾被中央警卫局、中南海、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北京会议中...

    54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被扔掉的当代艺术品。劳动节假日的最后一天,这场“物质内外的当代艺术开放展”在时尚天河商业城如此喧哗的展场开幕。开展日期和展场都可以用“热闹”二字来形容。这样的展示形式与展览策划的本意正好相得益彰,丰富的物质世界在开展时刻呈现出另一种能量,从而更加反衬出对精神世界的反思诉求。在展览中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据策展人世宾透露:27日下午布展,约3点多钟...

    183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五探 从齐派山水看白石内心[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五探 从齐派山水看白石内心[图文]

    图1说到齐白石的绘画,为人们熟知的大都是他的花鸟画,如荷花、菊花、虾、青蛙等等花鸟草虫类。在齐白石的绘画中实际存在着大量的山水作品,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实际却没得到应有的声誉和学术上的肯定。说到齐白石画的创造性其实应该首当说在山水画上。相对山水画而言,他的花鸟画除了创造性远不及他的山水画外,也更不如山水画更能表达他的心志。也就是说,在这种心志的表达中才真正的体现了齐白石在绘画中的创造力。这里...

    83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感悟水墨[图文]
    感悟水墨[图文]

    ——《澳门月刊》专访著名山水画家、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开连先生初春的南国,偶有寒意。在李先生略显简陋的画室中,树影婆娑中洒落的阳光正静静地照在他笔下的水墨山水。对于记者的到访,李先生略显腼腆,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总是不经意的看一下他的画,似乎他的灵感全在那一方丹青,中国传统文人的内敛在那一刻尽显。服务珠海文联廿载心与得月前,记者有机会前往李开连先生设于珠海市的...

    54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何健君作品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停留在城市。”城市的美好在于它富含了文艺的因子,而雕塑“取体赋形”,在三维空间中凝聚生命的永恒。文、图记者郭晓昊、林琳“我把抽象的感情以具象的形式传递给大众,与平面的书画不同,立体的雕塑可供全方位欣赏,你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肌理效果。”...

    13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家的母亲胸怀和勇气[图文]
    艺术家的母亲胸怀和勇气[图文]

    图片资料“我同意我的艺术是有目的的,在一个人们需要帮助的时代,我愿意以艺术有所作为。”德国著名版画家凯妥·珂勒惠支的艺术宣言。何等鲜明。她的一生是德国从封建的旧时代挣扎着要诞生在民主新时代的见证,正是在旧时代彻底结束时,1945年,她去世了,同旧时代一同走进历史,仿佛她将此看成她的使命,一定要将旧世界葬送掉,方可以安心离开这个世界,这个让她愤愤不平、让她...

    5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沈津:漫谈名家所治藏书印[图文]
    沈津:漫谈名家所治藏书印[图文]

    《王福庵印谱》,西泠印社编,2010年12月版,650.00元。《陈巨来治印墨稿》,陈巨来著,2009年5月版,90.00元。《册府元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沈津,安徽合肥人,1945年生于天津。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上海图书馆任职时,追随顾廷龙馆长研习目录版本之学。1992年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后任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现为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著有《美国哈佛大...

    159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图文]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图文]

    2013年11月1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徐冰讲座: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听徐冰讲艺术,一向感觉实实在在,开门见山。不久前在微信广为传播的《徐冰致纽约年轻艺术家的信》中谈到的重点是:艺术家作为一种职业“你”可以给社会什么?11月19日下午,徐冰在央美讲座《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中讲到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而言,没有艺术概念和规范性,恰恰有助于找到艺术的本质,以及...

    5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平衡”的艺术:厨房天平设计[图文]
    “平衡”的艺术:厨房天平设计[图文]

    探寻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强大联系,瑞士裔日本设计师NadineFumikoSchaub用一套天平来追求“平衡”。这个项目的基础是来源于传统的医用天平,那些现在已经被廉价低质的电子称所取代的产品,而这些厨房的电气用具如果损坏,更多的是被取代并非修理,最终变成使用者的废弃物。通过恢复低技术的厨房天平,该设计要充当一个对抗“头脑一热就扔掉”...

    1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