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星星美展和野草画会以燎原之势席卷了重庆的整个艺术界,自此开始,重庆艺术界形成了一个自己闹腾的传统,而这一传统被四川美院继承并发扬光大。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帮青年才俊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何多苓等名声鹤起,开始占据历史地位。在接下来的岁月中,油画在四川美院力博群雄,逐渐占据了核心地位,因此各个系科中的“乱臣贼子”离经叛道,不爱本专业不搞本专业,明着或暗着租房子开始油画创作,这种传统直到今天都在四川美院的学生中传承。
这种现象自然在某些系科引起部分老师的反感,这无疑牵涉到学院里国画和油画这两大系科之间的争战。不管是以吴冠中为代表的油画还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国画,都是选择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这自然决定了在他们各自为首的学院对待中西画的不同态度和氛围,以北方写实传统为代表的中央美院吴冠中就是另类,自然引起写意传统的南派中国美院的北伐,而这一格局也催生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几次论战。八十年代四川美院油画系异军突起,这一势头让国画系苦不堪言,系主任冯斌和国画系同仁们经历了复杂的思想斗争,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另谋出路,走出去打破僵局。
新国画横空出世
1996年,国画系开始筹划着在重庆之外做一个展览,第一站自然盯上了当时还是省会的成都,而牵头工作就落在年纪轻轻就担任国画副系主任冯斌身上。对于展览策划工作,冯斌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冯斌带着系上筹集的3000元经费,就回到了老家成都四处奔波。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了“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没想到的是,川军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是大获全胜。原来成都的国画向来以传统取胜,而川美国画另辟蹊径,在传统上的基础大胆创新,马上引起极大的争议。当时《华西都市报》连续报道七天,掀起了成渝两地热烈的讨论。与此同时,冯斌的策展能力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这一讨论大致符合了地域文化之间对待传统和革新的不同态度,这些讨论也契合了冯斌一直以来的思考:在媒介方式多样化之后,与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不如另辟蹊径,自立山头,遂提出新中国画,举旗,三分天下。
1999年,冯斌策划长江中上游中国画邀请展。这次展览扩展了国画的概念,把各个省市的“豌豆尖”都掐起来了,其中有周韶华这样的泰斗,也有像戴广郁这样做行为和装置艺术的怪才。这也是重庆直辖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大型艺术展,政府出资15万,在冯斌的四处奔走下,尹明善赞助了10万做了画册,教委赞助5万做了展板,同时还拉到了解放碑大都会的免费场地、渝都宾馆酒店的免费客房和四川航空公司30张免费机票。当时连上海美术的馆长看了这种场面都张大了嘴巴。冯斌不仅为国画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也得到一个“要在西南办展览,找冯斌啥!”的称赞。
双年展,一个更大的舞台
当年,正值成都会展中心刚完工,成都地产大鳄邓鸿大摆流水席,宴请四方艺术豪杰,“蠢蠢欲动”想在艺术方面有所作为。这个时候,冯斌运筹帷幄能力超强的口碑,传到了邓鸿耳朵里,随后,两人一见如故,邓鸿将成都双年展的筹划工作一手交给了冯斌。有前几次的磨砺之后,冯斌这次更是轻车熟路,率先在全国范围启动新人特展,各大美院争相推荐青年才俊。长江前浪推后浪,老中青艺术家同台竞技。
在冯斌筹备今年第五届成都双年展之际,被业内称为当代艺术重镇的重庆才回过点神来,也吆喝要做亚洲艺术节和第二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这个重任自然又落到了冯斌的身上。从这次双年展的规模和内容上看,的确具备了一个双年展应有的内容,来自大陆、港澳台、以及周边国家或地区。样式上各类新兴媒介都有,只是害苦了重庆市民,在面对后现代、面对多元文化、面对国际化的展览模式时,重庆市民傻眼了,尽管重庆的当代艺术一直都很前沿、很当代,但艺术家集中的黄桷坪地处城市郊区,在这四不搭界的理想国里自嗨,被普遍认为是没有为重庆创造GDP的画家村。不过,如果要让世界了解重庆,在“陪都”这一名号之后,这种所谓没有GDP的、环保的、低能耗的当代艺术也许是另一个捷径。这同样需要策划,而冯斌所干的工作正在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黄桷坪,了解四川美院,给未来需要进入这一领域的人提供一个可能性。
“新”国画,新的可能性
策划了这么多大型展览,冯斌俨然成为国内重要的策展人之一,但是在冯斌的心中,展览策划始终只是个副业。冯斌作为重庆美术馆馆长,还要掌管美术馆的大小事务。同时作为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系主任,他还要主持系上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始终只是一个国画艺术家。而他当初策划展览也不过是想为自己和同仁找到一条出路。只是没想到开发了自己在管理、策划和社交等多方面的潜能。
今年暑假,冯斌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抽出了一点时间来画画。对于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恨不得一分钟掰成几分钟用。每天一大早就带着饭菜,去工作室忙乎起来。中午把饭菜在电磁炉上热一热,便随便对付了,又继续画画。筹备双年展期间,他直接把工作团队带到自己画室办公,这样便能忙里偷闲多画上两笔。
谈话间,冯斌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多次告诫学生们:对于国画,现在环境已经好很多了,一定好好好珍惜。回想当年,90年代中期,他远渡重洋去日本,由于画得一手的漂亮的山水画,在日本的展览销售极好,这次展览的成功在接下来荷兰的展览上被一扫而尽,他的老外朋友直率的问道:“你这么年轻,就打算画一辈子古画吗?”这才一言惊醒了梦中人。经过异域的洗涤与沉淀,回国后,他开始大胆对国画进行创新,打破传统国画长久以来的重重藩篱。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使用了拼贴、拓、印、染等多种手法,并使用了金箔、宣纸、油画布、绵绸布、丙烯等多种材料,在对材料的实验中不断实现观念的创新。
作为中国画艺术家的冯斌,在教师、策展人和美术馆馆长等各种身份的转换中,树立了他的“新中国画”的理论和实践,为未来从事这方面创作的艺术家或是批评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