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小囡子 点击 :

年画岂能消失 | 艺术科普

麒麟送子图苏州桃花坞年画

编者按: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逢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回忆里,年画是心中那份醇正的“年味”,不变的乡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墙上的风景”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住宅环境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流水线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后继乏人等因素使年画面临发展的困境。年画的存在有赖于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注入鲜活的时代主题,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土壤,培养一批真正热爱年画艺术的接班人,或许这样,这一艺术瑰宝才能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年画岂能消失 | 艺术科普

蜜蜂计(清代版)天津杨柳青年画

新中国建立后,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仅一个月,中央人民政府便签发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指示”一经发布,各地的文教机关和美术团体便开始组织新年画的创作、出版工作,李可染、叶浅予、刘继卣、程十发等一批其他画种的画家也投入其中,一时间新年画出版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年画的销售也异常的兴旺,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终于达到了最高峰。

每年4月,全国年画统一征订后,有关印刷厂便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满负荷运转。以四川人民出版社为例:1982年版“九大元帅”的初印数为270万张,经添订后,印数达5300万张;《毛主席和他的战友》初版45万张,添订数逾百万。1983年几种年画的初印数为:《五讲四美三热爱》10万套,《新二十四孝》18万套,《四化建设英雄谱》14.8万套,《八十年代新雷锋——张海迪》10万张,《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初印数为20万张,添订数逾百万。1981年,因纸张供应发生困难,江西版年画中的《秋香》在山西22万张的订数只得削减成5万张,另一张《扈家庄》的全部订数则作废。同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5种年画租型在山西印刷,以化解省内需求之迫切。这一消息漏露后,河北、内蒙古两省区要求供货258万张,河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要求供货232万张,广东、湖北要求供货40万张。为此,租型方山西人民出版社与发货方山西省新华书店联合发文、开会,一再强调上述各省以前在“支援”山西年画时,是何等无私,并希望纸张供应、承印厂家克服困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年画岂能消失 | 艺术科普

百子图状元及第上海小校场年画

通常的做法是,年历在元旦前两个月印刷完毕,年画则在春节前两个月印刷完毕。之后,10日内发货完毕。一般的县级新华书店年画品种须在500个左右方可应得了市场需求。而一种不算畅销的品种,也会有千个以上的新华书店订货。在12月—元旦—春节的销售旺季里,各级店农村供销社的厅堂中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年画,于是只得编号销售。营业员及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忙里忙外,有时甚至还得将买卖从厅堂扩至门外。

年画岂能消失 | 艺术科普

空城计山东杨家埠年画

1979年,山西全省的图书销售为3300万元,而其中年画就占到了300万元。当时的供应量已达到了全省人均一张的水平。但此后不久,伴随挂历的悄然兴起,年画的销售便以每年下降10%—15%的速度逐年减少。仍以山西出版界为例,自1988年以来,年画征订小样虽年年推出,但因品种少,订数上不去,所以年年无法开印,各级新华书店目前多数已基本不再销售年画。与近年来挂历销售在新华书店普遍下降不同的是,年画销售的萎缩非竞争所致,自然淘汰规则在其间的作用不容忽视。

沙发画、装饰画是年画的进化,而挂历则是年画的演变。然而,就目前而言,年画仍有相当的城乡市场,这是由年画的历史发展及市场因素决定的。沙发画、挂历等毕竟价格昂贵,非多数农户家庭所能承受,更主要的是年画的表现内容近千年来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它所表达的心态是其他品种无法替代的。

年画市场萎缩的原因

除自然淘汰这一基本要素外,年画的萎缩尚有他因。

过去,年画在农家还起着裱糊墙壁的作用,因此,购买者往往以捆量计进。现在,多数农村已新舍幢幢,年画的这种作用正在退却,所以,买者往往择优精购,三五张了之。新舍的出现,既反映出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变,也带来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审美观的变化,与时代潮流合拍是其特点。

家具摆设的趋高变化使可供中堂、四屏张挂的墙面愈来愈少。再者,过去屋门院门多为双扇式,而今人们正逐步接受简便安全的单式门,于是,销售量很大的门神画也失去了市场。

旧挂历拆卸后分贴屋中,尺幅整齐划一,质量且高,这也是造成年画购买下降的原因之一。

赠画单位增多。工商、银行、民政等部门的赠画量增大,这些年画性质的宣传品也抵消了一部分购买。

非法出版物充斥市场。从山西市场看,自1988年始,一些个体画贩便从义乌、石家庄等地大量贩进塑料薄膜年历画。这些年画虽说选题下乘,套印失准,但因其论斤而沽,所以倾销时便宜得惊人。年画市场十之八九为其所据。自1990年起,画贩们又开始经营高档轴画。他们从印刷厂购得残次品后,自配轴杆,其特点也是惊人便宜。这一迹象的出现,已使声誉甚佳的天津杨柳青年画社失去了许多订单。

在这股冲击波下,近年来许多书店的年画销量也积压额相近,因无利可图而不得不退出这一角逐。而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年画的定价偏高,影响了正常购买。与此同时,个体画摊批零兼营,成交灵活。从品种质量上看,有关出版社多热衷于盈利大的挂历、巨幅摄影装饰画的出版,而忽视了年画的选题,致使其多年一贯制,缺少更新活力,缺少风格特色。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等昔日年画出产大省(区),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今已不出或少出年画了。由于各专业出版单位的注意力已不在年画身上,所以年画的选题优化及其更新速度远不及挂历、装饰画。传统的福禄寿禧、三阳开泰、望子成龙、平升三级、丹凤朝阳等趋吉祥心理的题材,虽已为大众所接受,但从另一角度讲,又束约了自身的发展。再者,创作人员单纯注重“艺术效果”,不考虑风俗习惯。如近年来屡见的庙宇神像内容的年画,艺术、印刷效果均属上乘,但那是神圣之所在,回避为是,何况是大过年的。

此外,价格涨势过猛,使其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市场。涨幅大致在10%—15%间,恰与其印数的递减成正比,各种因素,绝非巧合。

改变年画发展现状的几点设想

业内人士面对大势已去的年画出版销售,无不扼腕叹息,同时,集思广益,也探讨出了一些制止其进一步萎缩的设想。

首先是扶植发展几家历史悠久、影响重大的专业出版机构,在选题上力求精致,融艺术性、群众性为一体;在税收等方面,国家应对其予以适度倾斜。

再者培养一支专业的年画画家队伍。长期以来,美术界有“三不画”之说,即年画不画,连环画不画、幻灯不画。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一则转换观念,二则提高稿酬,三则恢复年画全国性的展览、评奖,使其能为之产生成就感。原定于1999年元旦举行的全国第六届年画展,终于在2001年上半年举行了。展览因陈列展出了清末以来杨柳青等地民间木版年画原作,反冲淡了“繁荣新年画创作”的展览主题,但毕竟还是为年画创作及年画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成就、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展出作品的质量也反映出了年画的现状,显现出了此后一段时期年画出版的走势。

新华书店的年画销售较之教材、图书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县以下基层店和少数供销社仍有不多的销量,处于扔掉可惜,保留却“费人、耗时、占地方”,但还有社会效益的尴尬状况。年画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后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故提高销售店的认识,增强其责任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所在。近年来,在年画销售方面,各地新华书店也采取了一些促销办法。

年画的时效性一般不很强,其在三四年内看不出题材、印刷质量上的变化,所以,业务人员对积压的担心可小些。但其预约预定性差,只能靠进货者科学的预测和丰富的经验。

另外,在丰富品种的同时,还可选造多功能的异质年画,吸引包括城市人在内的读者购买。毛巾年画、布质年画、磁盘年画的尝试均起到了好的效果,更主要的是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思路。武汉毛巾厂于1992年曾出过毛巾挂历和年历;同年,江苏美术出版社也出版了布质年画。还需改进包装,提高发运质量。中堂、条屏由于价格高,历年来一直利用盒装发运。其实,时下年画的价格也涨到了足以使费用能负担起盒式包装的水平了。利用盒装,几道中转也不易损坏,可减少消耗;从另一方面减少了费用,提高了订货人员的信心,值得提倡。

打击非法出版物,提高版权意识也十分必要。打击非法出版物就是打假、打劣。一些无版权、无定价、无印刷厂名的“三无”年画之所以能纵横市场,就是靠着逃税漏税、逃脱支付稿酬而“降低成本”的,这种经营应予以取缔。

异质年画的出现,打破了出版行业对年画生产的垄断,使纺织行业、手工艺品行业也加入到了年画市场中来了。这一现象又为版权专家带来了新的课题。同时,他们的加盟更为传统的年画经营者引来了又一竞争对手。

相关文章

  • 中国南方壁画几无所存 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开先河[图文]
    中国南方壁画几无所存 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开先河[图文]

    林海钟(左二)和他的壁画创作团队。谈到壁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然而在隆冬的杭州,古刹灵隐寺中完工不久的济公殿壁画,则向人们展示了南方壁画的另一种美。这组壁画,共18幅,高3米、总长50多米,以济公生平故事为题材。不久前,在敦煌举行的“艺术传承与当代岩彩画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这组壁画被与会专家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南方壁画创作...

    108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最后的晚餐》去年十月,曾梵志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上图)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1.6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世界最贵新纪录,这给了2008年后由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跌落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注射了一针莫名的兴奋剂。当代艺术的门道和玄妙让很多圈外人无法参透。是谁决定了好和坏?又是谁操纵着巨额资金的走向?芬兰导演米迦•马迪拉(MikaMattila)一直觉得这是个令他琢磨且颇为...

    9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纪清远:还原人物的文化精神[图文]
    纪清远:还原人物的文化精神[图文]

    纪清远记者梁毅实习生贺芳芳人物名片纪清远,1954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献县。毕业于首都师大美术系。现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纪晓岚研究会顾问。20世纪70年代初,向国画大师蒋兆和学习中国画。通过长期的摸索,在水墨人物方面有所建树。纪清远最近在画一张大画。为纪念北京建都860周年,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组织了一项主题为《建都北京》的重大...

    77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作品对张德林老师的采访,在国家大剧院后一座安静的四合院里展开。我面前的这位中年书法家,神清气朗,谈起书法艺术时眼中便瞬间流露出喜悦的目光。半天的交谈后,我清楚地感知到,这是一位真正把书法融入了生命和生活的艺术家。与许多书香门第、家有师承的书画家不同,张德林出身于安徽来安的一个农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没有人与书法艺术有过任何渊源。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子弟,凭借着对于书法的赤诚与热爱,一步步开拓...

    125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细节中洞悉80年代的媒体与文化[图文]
    从细节中洞悉80年代的媒体与文化[图文]

    ■著名媒体人、作家李辉做客“东方历史讲堂”■重温上世纪80年代“那一段如火的年华”李辉,1956年生于湖北,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在《北京晚报》、《人民日报》工作。主要作品有《萧乾传》、《沈从文与丁玲》、《巴金传》、《黄苗子与郁风》、《传奇黄永玉》、《沧桑看云》等传记与随笔集。1987年前后李辉(左)看望冰心(右)上世纪80年代初李辉(右...

    1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家张大千:艺术成就属于聪慧而多情之人[图文]
    画家张大千:艺术成就属于聪慧而多情之人[图文]

    张大千画作摘要:1983年4月2日,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先生在宝岛台湾溘然长逝,享年八十五岁。回望其传奇一生,为世人带来的是无数艺术精品,而他带走的,则是对巴山蜀水的无限眷恋。每个关心其艺术创作的人心中都有对先生的不同评判和解读。先生身后备受争议有三:一是造假,其仿制名家作品,却又常常自揭真相。二是敦煌临画,说其苦行僧般临摹壁画将古老文化发扬光大者有,责其...

    139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文]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文]

    搜尽奇峰图作者:逍遥堂主人当傅抱石还叫傅瑞麟的时候,他爱上了石涛。那一年,他18岁,刚刚初小毕业升入江西第一师范,他因此而给自己改名傅抱石。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改名了,10岁那年,他就将本名“长生”改成了“瑞麟”。不过,他为世人所知的还是18岁的这次更名。我曾仔细考据过傅抱石更名的原由。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自年轻时便心仪屈子品德情操,崇仰...

    2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潘鹤:我做雕塑是有话要说[图文]
    潘鹤:我做雕塑是有话要说[图文]

    潘鹤潘鹤,别名潘思伟,著名雕塑家,1925年生于广州,籍贯广东南海。曾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进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和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潘鹤致力于雕塑艺术64年,从事美术教育45年。创作了大量经典雕塑作品,如《深圳开荒牛》、《艰苦岁月》等。早于洞穴时代,人类即已与艺术结缘...

    10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杨晓阳建议体制内外画家多交流:互相学习很重要[图文]
    杨晓阳建议体制内外画家多交流:互相学习很重要[图文]

    杨晓阳在接受采访。本报记者任峰涛摄“国家队”的加盟是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作为本届博览会的总策划,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艺博会的更多亮点都将在策划者预料之外,艺博会效力将在展览期间和展览后持续发生。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分家记者:作为总策划,策展背景是什么?杨晓阳: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艺术和产业和社会的对接,也有各种博览会举行...

    4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令人着迷的敷座而乐——朱永灵书法艺术[图文]
    令人着迷的敷座而乐——朱永灵书法艺术[图文]

    朱永灵书瓷《百缘经》说佛陀率诸比丘去鹦鹉林,“各敷座具,在于树下,坐禅思惟。”——题记9月26日,济南微霾,朱永灵书法艺术展“敷座而乐”于山东省博物馆——这次朱永灵书法艺术展览与他以往各次个展略有不同,除了他的一些书法新作之外,还包括有家具、瓷器、紫砂壶、屏对、笔筒、笔洗、折扇、秘阁、压尺等等传统...

    17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观园春色》68cm×68cm芮德群的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其山水画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出“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此外,芮德群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其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与山水画相得益彰。《大...

    15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2012年4月,艺术家徐冰在“地书”上海展览现场。身处当代艺术系统之中,徐冰却对当代艺术持批判的态度:“我要是不参与这个系统,我也不能够批判。西方也在自我反省这个系统。”谈当代艺术徐冰:当代艺术里有假大空的成分他曾经创作出一部“无人能懂”的《天书》,而今,他带着“人人能懂”的《地书》来到上海。...

    3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丹麦奥登赛安徒生博物馆中安徒生剪纸纸,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媒材,不同地区的文明在纸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发明了成熟的造纸技术,并在后续的年代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了中国本土纸文明形态的形成,这个形态包括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绘画、木刻版画、剪纸、书法以及古典书籍的印刷与复制,还有祭祀...

    144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画家李丽李丽,笔名金书,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硕士研究生班,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著名画家苗重安先生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美协副主席,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创作院山水研究室主任,北京芥子园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北派山水高研班班主任,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曾被中央警卫局、中南海、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北京会议中...

    54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日前,有网友爆出河南洛阳偃师龙华欢乐园正在兴建的一座雕像,该雕像总体形象酷似“弥勒佛”,但却梳着大背头、穿着内衣。雕像图片被网友曝光后,迅速引起许多网友的争议和批评,该雕像也被网友戏称为“大背头”。然而,事件的发展出人意料,不久之后,有报道称,龙华欢乐园网站发表声明称“此肖像为我们企业...

    97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