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金宝 点击 :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 | 美术教学

列宾秋天的花束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艺术最容易跨越任何障碍(比如语言不通),自由畅神地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从事中国画艺术的我,年少时就十分痴迷俄罗斯(前苏联)绘画艺术,他们的素描、风景画、主题创作,还有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著名艺术家,如列宾、苏里柯夫、契斯加柯夫、列维坦、希什金、费申……以及那一幅幅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宏构巨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女贵族莫洛卓娃》、《通往弗拉基尔的路》、《伊凡杀子》等等,在当时其他欧洲国家还缺少这样扣人心弦的充满人文精神和表达社会现实,淋漓尽致地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写实油画创作情形下,俄罗斯画家以浓墨重彩的画卷展现了这一切。可以说,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近100年里,俄罗斯油画与那时风靡西欧的印象派绘画,包括后来的现代绘画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流派一起,构成了欧洲艺术史上的新篇章。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 | 美术教学

陈湘波蛇口纪事

俄罗斯疆土辽阔,地域多为平坦,使得从这片土地上诞生的绘画艺术,也显得格外地气势壮观。他们不仅油画艺术影响深远,而且在文学、音乐、戏剧各个艺术门类,都对人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有鉴于此,在20世纪近100年内,中国人从俄罗斯油画艺术那里获取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艺术专业院校都是以俄罗斯契斯加柯夫教学体系为前提,在教学大纲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写实主义艺术为绘画表现宗旨,终于使中国油画特别是写实绘画方面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写实画家。不仅油画,在中国画写实人物创作表现中,也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虽然正赶上那个时期国内政治运动的需要,不免打上了政治色彩的烙印,但中国写实人物创作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尽管早于此的徐悲鸿从留法学习中带来了写实画风,但也许是法兰西人性格造就的艺术,其写实因素并未给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带来更为实质性的改变,从这点来说,我们要感谢俄罗斯人的写实主义油画,实实在在给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带来的启迪。没有这一切,我们的写实主义特别是反映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在油画、中国画、雕塑等艺术领域里的步伐还要缓慢许多。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 | 美术教学

徐匡阿鸽主人

只有近距离了解俄罗斯油画,特别是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创作宗旨,才不会妄下断论(前些年,在关于国内艺术院校教学创作问题的讨论上,就有不少对俄罗斯教学体系的片面之词,或多加指责),同时也给了我们新的思考。即任何一种绘画形式和表现效果,看你是从哪个方面和角度去理解它接受它。在上世纪中叶,我们的写实油画和国画刚刚起步,急切需要在艺术创作和教学体系上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方法,给我们启发,使之少走弯路。当然最终的成功与否,还要看它与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结合情况。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 | 美术教学

郭绍纲雄关漫道

漫步在俄罗斯几个主要城市郊外的大道上、公园内,一座座巨型雕像令人难忘。表现卫国战争的雕塑群像,如《战士组像——列宁格勒英勇保卫者纪事》、《祖国——母亲在召唤——斯大林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无名烈士墓》等,无不显示出雕塑家精湛的艺术手法,别出心裁的构思构图,还有与周边环境的谐调性。总体来说,艺术家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艺术情感是真挚的。写实性的雕塑手法,没有任何的扭曲做作。而当今国内许多城市雕塑,平庸多于独特,在前些年一股反对城雕以写实手法的呼声之后,中国的城雕多了些几何加抽象概念形成的“垃圾”雕塑,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结果。其实看了俄罗斯卫国战争雕像之后,深深感觉到以写实手法完成的艺术作品,仍有其动人之处,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艺术创作情感决定了一切的一切。只有艺术情感真挚动人,艺术家才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构筑起感人经得起考验的艺术形象。任何时候,艺术家的创作激情都要贯穿于整个作品的始终。应该说,手法无所谓新旧,而在于创作的形象是否艺术、真实,粗糙、毫无情感的表现,即使借鉴了再新潮的观念手段,也无法掩盖其艺术语言的苍白。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 | 美术教学

符罗飞广州造船厂

近期我有幸到了以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巡回展览画派画家之一“列宾”名字命名的“列宾美术学院”参观,它的前身是“圣彼得堡帝国美术学院”。这是一所历史悠久记录着俄罗斯学院教育里程碑的著名美术学府。从这所学院创立初期到后来,遗留下的大量有代表性的习作来看,我对这所学院发展的每个过程,有了一个初浅的轮廓:所谓学院派艺术,无外乎在创作及教学运作上,一切都按部就班,照规律要求进行,如早期不少油画作品,内容多以表现宗教题材面目出现,不允许学生在艺术追求上有“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其结果是画面细节刻画上,让人觉得冰冷刻板,明显是其僵化的教学思想导致了创作的局限性,最终是画面效果灰暗而毫无生机,大有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毫无疑问,其描绘技巧一直重复了欧洲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形成的一整套油画样式。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 | 美术教学

关则驹新片上映

或许人文精神未能照亮当时的俄罗斯社会和画坛。显然这一切,无法真正体现俄罗斯的写实艺术特点。在以后,特别是巡回展览画派的形成产生,就像一颗彗星划过天空一样,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还是由这所美院的学生,自发组成的这一画派,他们走进社会了解人间万象,在与社会自然的接触当中,感受艺术的创作真谛,由此而来的是用一种崭新的完全不同于早期那种两眼只盯住宗教题材,被太多条条框框束缚了心灵思想乃至手脚的做法,每个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画笔描绘现实生活的一切,这其实是艺术创作思想认识上新的突破,才有了大胆的跨越式步伐。也正是有了这一过程,才成就了对写实艺术发展有影响力的大师及一批批杰作,调子是热烈的,充满了创作激情。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 | 美术教学

李醒韬梁照堂我爱万泉河

可见,艺术创作及基础教学,不能完全局限于学院式的条条框框。只有让教学与社会现实相互联系,才有可能在以往的描绘样式上形成新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实质深刻改变了俄罗斯的艺术和学院教学的命运所在。同样这一现象和艺术创作规律也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现,包括我们自己。

人皆有同情弱者悲天悯人的悲情意识。故在艺术史上,描写悲剧的艺术作品即使不一定多于其他形式,却能够让人久看不忘。且看巡回展览画派巨臂——苏里柯夫反映这方面的创作题材,可以随意地举出一二。

虽然,一幅绘画作品通过其造型构图形式、色彩、笔触的处理,可以产生或展示不同的艺术效果,每件艺术作品的处理过程也大致如此。但往往因为画家的艺术个性、禀赋喜好的不同,所赋予审美境界却可以不尽相同,那么造成画面的视觉震撼力也将有所不同。

擅长表现大场面,营造画面戏剧效果,通过典型环境的烘托,深入刻画典型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画家苏里柯夫,在他一系列巨幅油画创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卓娃》等画面上,都以其冷色调渲染了每一幅作品的悲情色彩,它们似秋风中萧杀的寒意,或如冬天里凝固的雪原,作品情调悲壮而凄凉。

似乎生性对冷色调极为敏感,并由此化为一股酷爱之情,不断被这位画家演绎得淋漓尽致,成就了苏里柯夫个人色彩的一面。苏里柯夫这种善于驾驭冷色调艺术的处理特点,也给俄罗斯浩瀚的写实主义油画风格,注入了一种新的色彩活力。

属于北欧地理形势的俄罗斯,那漫长严酷的冬季,必然给每一位艺术家寻找与自己的审美理想相一致性,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和主题。画家苏里柯夫平生所描绘的题材,都尽可能找到与之相谐调的现实生活画面,这是对“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理论的有力印证和极好的诠释。如《女贵族莫洛卓娃》画面所展现的就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这对于深化这一事件内容的艺术感染力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冰冷的世界,寒意之中容易生发伤感情绪。这是作者长期酝酿构思的结果,据说是通过乌鸦与雪地这一情景,引发了画家的艺术想象,找到了与表现这一主题思想相关的切入口。

另一幅《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与《女贵族莫洛卓娃》一起,展现了画家艺术性格的丰富性,这是一个与创作悲剧题材联系在一起的伟大艺术家。在这幅与《女贵族莫洛卓娃》不分伯仲的巨作里,画家再次把他擅长之处发挥到极致。你看,在一个充满寒意的早晨,红场的天空和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让人寒颤的气氛下,那飘忽在周边的空气仿佛都要被凝固起来似的,而画家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调动画面的意绪,在整幅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冷颜色,使作品整体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得已完美的展现,取得内容与形式上的高度统一。

苏里柯夫在这两幅创作上所展现的艺术才华,折倒了当时从事现实主义创作的中国油画家和国画家,他们在日常具体的艺术创作实践中,都是以十分虔诚的学习态度追摹大师的写实技巧,甚至在构图和人物组合的关系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向大师学习的痕迹,这些都对后来国内的写实主义创作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当我们走入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特列恰柯夫美术馆参观,面对苏里柯夫这两幅伟大的创作,发自于内心深处的赞叹声,伴随着大家缓缓的脚步声不停地出现,大家不断回味由这两幅巨作所产生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即使今天艺坛变化多端,各种时尚化的观念艺术时时刻刻地冲击着写实主义绘画,但作为体现近现代写实主义艺术高峰的苏里柯夫这两幅油画创作,仍深深地感染着每个人。

相关文章

  • 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图文]
    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图文]

    寇克让先生书法作品来到寇克让先生的工作室,古雅之趣迎面扑来:雕花屏风,明式家具,木质花台上立着唐代官俑,雍容雅静浮于面容,流露出大唐那个好时代的气息。影壁上挂着他的字,个个饱满生动,外柔内刚,前后呼应,格局大气。整幅字气韵贯通,功力深厚,观后使人神清气爽。眼前的寇克让没有书法家的豪气和傲气,一脸平和谦静,正如他的名字“允恭克让”(尚书·尧典);他的语速较...

    29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钱玉清戴古诗江村晚眺草书不知曾几何时,书法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对写字兴趣浓厚,不管是硬笔字、毛笔字、美术字、标语字都能有出色的表现。老师的褒奖、亲友的表扬使我把写字作为学业之外的另一种使命,同时也慢慢领悟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以至于走上社会后也从没放弃,痴心不改。书法也渐渐成为我生命意义的另一张名片,为挑战人生体验的多元化,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了支点。任何伟大的...

    18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钱君匋篆印结合日前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的“艺兼四绝——钱君匋书画篆刻装帧展”,上海市文史馆、笔墨博物馆等组织书画界人士及钱君匋亲属、学生等就其艺术与生平等进行了研讨。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是一位融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陈辉(钱君匋学生,展览策展人)在...

    16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误读“程式化”[图文]
    误读“程式化”[图文]

    贾廷峰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审美内核,更承载着中国历代文人修内质、养德操、怡性情的精神托付。世间万象,物态物情,山水之跌宕,草木之枯荣,日月之盈亏,皆赖笔墨得以外现。囿于封建帝制的思想束缚,古代社会很少出现对个人风格的极端推崇,加之师徒承传的教育模式,以致程式化难以避免。古人讲求“师自然,师造化”,强调绘...

    16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朱新建(1953—2014.2.10)生于南京,著名新文人画家齐白石是一个非常好的画家。其实他是和湖南的小画家学画画,和小文人学写诗,但都比他的老师们好得太多了。他用的是吴昌硕开拓的所谓大写意的方式,同样的方法在吴昌硕手里俗不可耐,就是讨好读者,讨好观众,卖弄技巧,什么毛病都出现了;到了齐白石手里,腐朽变为神奇。就像一个破烂花棉袄穿在吴昌硕身上,一副穷酸相,穿在齐白石身上,太好看了...

    136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12年致敬摄影艺术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来了什么[图文]
    12年致敬摄影艺术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来了什么[图文]

    201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海报中广网平遥9月23日消息(记者徐江帆李楠)第12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9月19日至25日在平遥古城开展,2012年第十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围绕“回归·超越”的主题,分学术展、汇报展、邀请展、机构展、院校展、影像短片展、致敬展七大部分,精彩呈现332个展览,其中国内展览304个,国外展览28个;参展摄影师1700余人,国外摄影师...

    7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最新研究揭秘:狂人梵高其实不疯也不穷[图文]
    最新研究揭秘:狂人梵高其实不疯也不穷[图文]

    美术史上的“狂人画家”梵高,才华洋溢却穷途潦倒,最后举枪自戕,悲剧的一生激发人性共鸣,让他倍受世人爱戴。最新的研究却指出,梵高不但没疯,且是理性又心思缜密;他也称不上“怀才不遇”,成名的速度比同时代的画家都快。集“狂人、情人、诗人”特质于一身的艺术大师梵高,逝世已120年,但有关他的种种传闻迄今仍争辩不休。继德国专家出书...

    33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小众[图文]
    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小众[图文]

    方力钧的版画作品《无题》:寓意一个婴儿从出生就受到既有规则或者强势力量左右它的成长。时报记者何沛霖摄“这是方力钧早期的严肃版画作品,和他后来成名后的‘光头系列’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在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颇具工厂车间风格的1号展厅里,馆长徐子林指着一幅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的版画作品告诉记者。1993年,方力钧的作品《打呵欠》被《时代周刊》选作封面,&ld...

    89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欣赏裸体艺术是靠情欲还是依赖品味[图文]
    欣赏裸体艺术是靠情欲还是依赖品味[图文]

    图1达娜厄接受黄金雨-提香,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艺论阁】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的约翰·伯格(JohnBerger)在其1946年的著名书籍《观看之道》中谈到“女性作为观看对象”的话题时指出:“(在西方传统艺术中)女人就是被男人看的一个物件”“甚至是性...

    60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戴都都油画作品:魔幻的世象[图文]
    戴都都油画作品:魔幻的世象[图文]

    青铜时代·把酒论英雄-266cm×660cm-2008中国美协理事、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反映现实并不都意味着客观的再现。这正像现实社会在我们每个人内心产生的反应并不相同一样,对于曾经被现实撞击过并在心理永远落下伤痛的人而言,现实在他的内心也多半会被扭曲,心理的病灶一直会改变他观看事物的正常方式。这种被魔幻了的现实世界,虽非是...

    17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娢:谢青和她的花鸟画[图文]
    艺娢:谢青和她的花鸟画[图文]

    谢青作品《晨曲》,68x68CM中国的写意花鸟画是个“大器晚成”的科目,谢青却从少年时即立志从事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那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附中求学期间。三年级时谢青便认定自己要学中国画。最初,她倾心于学习山水,结果父亲谢志高觉得她更适合从事花鸟画。父亲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叛逆期,因此并没有明说,就出差去外地了。几天后回到家,给谢青找来几本不同时期的花鸟画的画册。其...

    140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山水画《山涧》读山水诗对画很有益处。古人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一幅好画诗情和画意两者不可分。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作画也如此。绘画的“有我”之境,是指艺术品中突出地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意趣,把对客观的感受高度地融于主观中,使所画主观成分多,对作品的形象塑造,多半是意象或抽象。绘画的...

    9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帖学五人谈[图文]
    帖学五人谈[图文]

    一、你怎样看待帖学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张荣庆:我以为,自东晋以降及于今日,以“二王”为代表的帖系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发展延续的一条主脉。主脉,就是中国传统书法的正脉,或谓主流、正统、大统(参见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中国书史总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中有:“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犹...

    17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仕女图所画美女为何都是单眼皮[图文]
    仕女图所画美女为何都是单眼皮[图文]

    唐·《簪花仕女图》(局部)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啰?但所谓“古代”,要看古到什么时候。秦、汉以前,...

    41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人,收藏精品书画数十件。本版图片高剑平一身飘逸中装的戴志康曾创办了证大当代艺术馆,然而颇有意味的是,他的收藏与市场上热闹的中国当代艺术却并无关系。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正如日中天。戴志康出资赞助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首次展览“处女花园”,并于同年创建了证大当代艺术馆。在威尼斯期间,对于展出的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却没有一样...

    167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