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画家必须重视书法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朦朦 点击 :

南海博物馆开馆当天,举行了著名国画家梁世雄的书画个展开幕式。南海不仅历史上名家辈出,当代也涌现出一批书画名人,潘嘉俊、陈永锵、李劲堃、招炽挺等南海籍画家当天都在开幕式上亮相,雕塑大师潘鹤也特意出席了开幕式。而今年刚刚80岁的梁世雄推掉了许多展览邀请,特意回家乡南海举办书画个展,并向家乡博物馆捐赠了一幅8尺大画《云海松风映朝晖》。作为曾经的广州美院国画系主任,梁世雄师从关、黎等前辈大师,深得岭南派精髓。同时,他博采北方众家之长,风格“巧融南与北”。而更令人瞩目的是,他是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书法家容庚的女婿,得益于容庚先生点拨,他几十年坚持写书法,积累了上千幅书法作品,首次精选出一部分予以展出。书法手卷《滕王阁序》气势不凡,引人关注。展览之际,他特别与南方日报记者分享了学习书法的经历。

笔墨吸收北方雄奇之风

南方日报:许多人评价您的绘画作品既有岭南山水的秀丽,又有北方山水的雄强,这是什么原因?

梁世雄:1953年我进入中南美专(后改为广州美院)学习后,一直跟随关、黎两位老师,毕业后留在广州美院国画系至今已经过了60年。关、黎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但作为一个画家,眼界必须开阔,所以我也接触了很多北方画家。上世纪80年我到北京国画研究小组—颐和园里面的“藻锏堂”画了一个月的画,和黄胄、许麟庐等名家在一起画画,很自然受到北方画家创作的影响。

关、黎两位大师当年在广州美院国画系办学思路非常开阔,力所能及把外地老一辈名家都请来这里讲课,没有门派之芥蒂。李可染、潘天寿、陆俨少、傅抱石、石鲁都曾来广州美院讲课,对我们的思想影响很大。

南方日报:有人评论你的书法修养与绘画是的互益,尤其您山水画里的线条许多都以书法笔墨“写”出来,笔墨韵味十足。

梁世雄:我认为国画家必须重视写书法。当年我在广州美院国画系任教的时候,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是关老当年非常重视书法,经常让我请老一辈书法家来美院讲课,我与黄文宽、黄子厚、李曲斋、秦咢生等老一辈书法家都非常熟悉,经常一起切磋书法。二是上世纪80年代我去浙江美院开会,参观国画系的教室,却意外看到学生的素描室挂满了书法作品。浙江美院当时的院长是潘天寿,文人画传统保持得很好。回来后我就倡导在广州美院开设了书法专业,上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书法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由尚涛负责。但不久以后,尚涛老师调去省画院,书法专业一度荒废。

习书路径要因人而异

南方日报:这次您特意举办书画展,展出了多年创作的书法精品,有何习书心得可以与我们分享?

梁世雄:首先是容庚先生的影响,他是著名的文字学家、书法家。平时谈话中他告诉我,历代有影响的大画家没有一个书法写不好的,此外,书法写不好也成不了大家,这是他非常明确的看法。因为他搞收藏和考古研究,对很多古代画家都有研究。这几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容老家里碑帖很多,他告诉我喜欢哪一个就临摹那一个,他说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爱好不一样,不能只临摹一个人。他说好多老师教学生都是临摹王羲之,他觉得不科学,认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气质是不同的,不能只临摹一个碑帖,这点对我启发很大。我当时就请教他临哪个比较好,他说看你自己喜欢,最后我选择了唐代李北海,是比较雄健的笔法。

再后来,我又选择去临那些既是书法家又是画家的字,比如文征明、米芾。他们书画结合得浑然一体。再后来临摹一些汉碑,如《礼器碑》、《华山碑》,让自己的笔墨变得厚重,因为我觉得书法和国画很有关系,一度我写书法的时间比画画还要多。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书法对学习国画太重要了。所谓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这些画论都是从书法转变来的。“爱画有情常泼墨,学书无日不临池”,几十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写书法,成为了一种习惯。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

相关文章

  • 摄影传奇威廉·克莱因谈他的巴黎血统[图文]
    摄影传奇威廉·克莱因谈他的巴黎血统[图文]

    威廉·克莱因和儿子皮埃尔,1965年威廉·克莱因(WilliamKlein)的艺术生涯是要写进艺术史的:他的粗粝的城市肖像——纽约(1956)、罗马(1959)、莫斯科和东京(1964)——一直是街头摄影的地标,他的时尚摄影对这一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那些灼人眼球的电影:《你是谁,珀莉·麻古?》(196...

    15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传统中国画或水墨画的观画标准[图文]
    传统中国画或水墨画的观画标准[图文]

    我有朋友曾问我在看传统中国画或水墨画的过程中究竟应以什么为观画的标准?看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又应该看到些什么?我且没有能力告诉我的朋友们一个万能的标准适用于全部的传统中国画抑或者水墨画。因为,现代以来,水墨画的发展很多,变化很大。就我自己而言,也仅仅依靠个人兴趣、研习美术史的发展脉络积累了些许的经验,或许可以这两个角度来判断某些作品。所以在这里我也仅就自己的观画经验介绍一种观画的方式,即&ldqu...

    171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昨天下午,市美术家协会举办“《武汉印象》读书会”,冷军、张少华、王心耀、江中潮等画家参加读书会,大家表达了阅读《武汉印象》美术分册的感受,并对今后该书的编撰工作提出了建议。明年需要一批优秀作品“美术分册的作品全部以武汉风情、建筑、事件为主体,展现了武汉的地域特色。今后要深入挖掘大武汉的文化价值,创作更多精品。”参会艺术家们一致认为,精品佳作是今后...

    13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书画雅集,取其精神性[图文]
    书画雅集,取其精神性[图文]

    叶浅予作品《印度婆罗多舞》谢春彦(画家):玄奘,昔贤,亦今人也。策划这个展览,近的原因是,我的朋友,新加坡专栏女作家袁见一个多月前打电话给我,说她去印度,还支助朋友去印度。今年是中印建交60年,她认识研究梵文佛经的学者6月中旬会来中国,让我代她接待他们,我觉得不如找几位朋友哥们,画几张干干净净的画,在上海搞一个雅集,北宋有西园雅集,而这一次其实也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小聚。我不研究宗教,也非孔...

    8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文]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文]

    搜尽奇峰图作者:逍遥堂主人当傅抱石还叫傅瑞麟的时候,他爱上了石涛。那一年,他18岁,刚刚初小毕业升入江西第一师范,他因此而给自己改名傅抱石。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改名了,10岁那年,他就将本名“长生”改成了“瑞麟”。不过,他为世人所知的还是18岁的这次更名。我曾仔细考据过傅抱石更名的原由。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自年轻时便心仪屈子品德情操,崇仰...

    2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花溪白云里7月7日,“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209进50评选结果产生,50强尘埃落定。自美术新青年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美术青年的积极响应,这入围的50幅作品,先是从2681幅作品中突破重围,更是经过层层筛选,在精挑细选的209幅作品中脱颖而出。为什么是这些作品得到专家们的青睐?作为前50名,美术新青年的“新”,又体现在...

    3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图片资料一,媒体策划展览是否是后台运营向前台操作的转换?在发布会上,艺术家汪建伟(微博)提及:“以前参加展览时,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都是认识的,这次听到一些关于此次展览的介绍,我突然有种感觉:这是一个由媒体发起,来策划的展览(此次展览由上海美术馆(微博)、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频道、新闻晨报主办)。当然一种调侃的方式说的话就是,媒体以前是作为一种类似‘后台&rsq...

    2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海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图文]
    张海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图文]

    论坛现场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主题论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栗宪庭电影基金的出版计划”8月26日在现象艺术中心举行。现场嘉宾孙松荣(巴黎十大电影学博士,台湾台南艺术大学教授)、杨北辰(ARTFORUM中文网主编)、张海涛(策展人、批评家、艺术档案网主编)、毛晨雨(导演)、胡敌(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曹恺(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南京总监)、张献民(...

    160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周春芽悼赵无极: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 诚实的人 [图文]
    周春芽悼赵无极: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 诚实的人 [图文]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有足够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赵无极@华西都市报:画作千金难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市场就高达三四十万美元一幅,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他的《10.1.68》以6898万港元被拍下……他就是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4月9日,...

    195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文]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文]

    街头漫画家人头攒动的街头,一位不修边幅的街头漫画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对面的男子,目光不敢有丝毫的游离。投入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时间成本,目的只是为了给他创作一张生动的自画像。类似的场景,相信不少人都有经历过。靠着辛苦的手工创作,很多街头漫画家也能取得相对不错的收入。不过,当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来临之后,熙熙攘攘的街头却少见了漫画家的身影。特别是一款叫魔漫相机自拍漫画软件的出现,直接颠覆了传统的漫画行业,加...

    142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绘画川军30年"川"流不息 解析创作四大趋势[图文]
    绘画川军30年"川"流不息 解析创作四大趋势[图文]

    《父亲》(罗中立)、《大家庭》(张晓刚)、《远方》(何森)和《小F·刺》(陈可)代表了川美创作的30年变化。在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绘画川军一直是“川”流不息。收藏家林明哲甚至说,中国艺术市场与当代艺术区域如摘掉川美一脉就会黯然失色,不精彩了。其中,以罗中立为代表的伤痕、乡土美学;以张晓刚为首的现代主义;以何森、郭伟、钟飙为代表的新生代;以陈可、熊宇...

    82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夏荷(中国画)汪国真作林贵春对于汪国真由诗人成功转型,一举成为诗歌、书画、音乐三栖艺术家,大家都颇感好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议。一个曾经能令“洛阳纸贵”的著名诗人,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喜欢上书法和绘画?并且像当年他的诗一样很快一举成名,红遍大江南北。对此,汪国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坦诚:“1993年诗歌出名后,自己经常出席一些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人找我题字、写贺词,甚至...

    9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施杰荣:笔墨为书画书画如其人[图文]
    施杰荣:笔墨为书画书画如其人[图文]

    施杰荣书画作品施杰荣,号般若堂主、莲花居士。1957年生,湖南浏阳人氏。供职于株洲市天元区政府。现为株洲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株洲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直书法协会研究员,天元诗社副社长。美术作品曾发表于《文艺报》、《湖南日报》,入选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捐助西部失学儿童基金会”,入选湖南省宗教书法作品展,入选株洲、贵阳等六市联展。书法作品曾入选文化部第八届“...

    11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近影自古人人皆有梦,“梦想成真”是指终有一天幻梦成了现实。作为四十不惑的中年人,可以踏踏实实地一吐自身真实的肺腑是何等痛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绘画获奖激发对美术的兴趣,继踏入美校到走向社会直至不断进修,历经多年的磨励,唯一不变的画家梦一直在心头。王玉浩作品一日雨中登山,走到半山腰,雨一过又走进了云中,云开雨散,才发现云在脚下,山在脚下,透过云海,黄河竟在云...

    6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硕:诗书画印兼通并非是神话[图文]
    李硕:诗书画印兼通并非是神话[图文]

    李硕1968年出生于吉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2013年8月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雅韵流风》李硕诗书画印艺术作品展,2014年出版《古风雅韵》李硕自作诗文集。新京报记者吴江摄诗书画印似乎一直在中国画传统中。从元明以来的中国文人画家以诗书画印来衡量艺术水准开始直至今天的画坛,诗书画印的全才成为众多画家所追求的维度,艺术家李硕给出了他自己的一种实践和努力。李硕2013年作品《大漠风轻...

    70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