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剪纸延伸的快乐和前景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壮壮 点击 :

衍生品,这个名词在今天已经不陌生,其实它最初是一个金融用语,而现在人们日常说的衍生品,是指由一种东西繁衍出的同类,我想这儿不必去咬文嚼字,我的理解是,把原来的创作延伸出去,制作成另一种实物,应用于我们现代的生活之中,并且获得审美的愉悦。比如剪纸。

许多同行都知道,我自童年开始喜欢剪纸,逐渐进入现代剪纸的创作和探索,虽然今天我的主要创作是绘画,但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前段,是我剪纸最多的时期。199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赵澄襄剪纸集》和1994年《美术》杂志专版介绍我的现代剪纸,使我拥有了超越剪纸界的读者和知音;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在北京举行,我的4件现代套色剪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此后另一幅现代剪纸《风和日丽》又被全国妇联主编的由江泽民同志题字的大型画册《中国妇女风采录》选为封面,那个时期起,我的现代剪纸开始被用于杂志的封面封底和出现在海报的装饰上。当年虽然还没有听说衍生品这个词汇,然而,剪纸被用于杂志书籍装帧和海报设计,其实它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已经延伸出去,可以说近似衍生品了。

回忆起来最初看到衍生品是90年代初,那时我在出售舶来品的商店,看到外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被应用于实用品上,产生了别样的艺术魅力,那时,我欣然购买了印有克里姆特画作的台灯和米罗画作的笔记本。1996年的欧洲之行,我留意到,衍生品在西方非常普及,甚至可以说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占据了旅游品市场一席之地,那次我又带回一瓶设计成书本,印着梵高画作的白兰地。我曾在一篇随笔《透过名画的灯光》(刊于2008.6.2新民晚报·夜光杯版)里记叙过那时的感受,谈了我对衍生品的粗浅认识,同时也在考虑,我们自己的作品同样可以变成衍生品。以下引两段原文:

外国画家的作品被普遍运用于实用领域里的,最多莫过于梵高、达利和克里姆特了,当中梵高的名气最大,即使不是美术界人士,一看到那一团团燃烧般的向日葵,就会将画家的名字脱口而出。当这些外国画家的名作穿越时空,被转换成另外的形式,印制成笔记本、酒瓶、阳伞、T恤、丝巾或灯具等等,进入到平常人的生活空间里时,画家作品的生命力便被无限地延伸了。

事实上,已进入历史的巨匠们,他们的艺术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些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画,一旦被设计家恰如其分地用到具体的器物上,普通的器物立即焕发出不同凡响的魅力,紧紧地吸引了热爱这些画作的人们的眼球。我忘不了十几年前在法国看到一把布满金灿灿的向日葵的阳伞时,差点惊叫起来的情节,但我只能按捺住几乎想掠夺的心情,目送法兰西美少女撑着“一张名画”,优雅地穿过大街款款而去。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接触到各种艺术家作品的衍生品,而简洁概括黑白分明且个性鲜明的现代剪纸,更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现代剪纸的作者大多是具有美术基础的人群,主要居住在城市,他们的生活空间和视野,充满了现代信息符号,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以剪纸为生计,作品也不用于民俗活动,而是被剪纸的镂空之美所打动而创作剪纸,表达着现代人的情感,自娱并作为一种艺术追求,丰富着个人精神世界。当然现代剪纸作品也有高低之分,这取决于作者的文化修养、造型能力和想象力,好的现代剪纸被制作成衍生品,肯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代剪纸适合于制作衍生品的理由,首先是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其次是它和现代生活空间和器物相和谐。

本人剪纸从学习民间入手,但从年少时就不喜欢照搬,而是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表现元素和手段,注重平面构成、黑白关系等,即便是表现怀旧的题材,其语言也是现代的。所以,这样的作品具有现代感,适合制作衍生品。多年来,本人的原创作品被制作成衍生品,有多种形式,如T恤、壁挂、丝巾、软垫、窗帘、户外雕塑、屏风隔断、茶几、布包包、礼品、书签、贺卡等等,当然仅属于小规模制作范畴,其中有一些是会议和活动的礼品,主办方征得我的同意,用我的作品制作而成的;有室内设计师用于样板房设计的;也有礼品公司为了开发产品尝试制作的;更有本人用于营造自家室内环境的。据我的观察,剪纸制作衍生品应有一大一小两个方向,一个是商品和市场,即成为批量生产,投入社会;另一个是艺术家的自娱和娱人,即作为赠品传递友情。

2011年在澳门的一次活动上,主办方用我的剪纸《摇啊摇》印制丝巾,开幕式上女性与会者把丝巾打成胸花别在领子或胸前,形成了一道风景线。而10年前用《潮的召唤》等作品印制的T恤,曾风靡了朋友群,也成为馈赠佳品。今年以来,我和一家画廊合作,制作了“赵澄襄剪纸包包系列”,制作方采用了我的几幅剪纸,分别是《山里的女孩》、《秋阳》、《思念茶坊》和《玩物益智图》等,用质量甚好的黑、白和靛蓝帆布缝制,款式时尚,制作精良,出品后深受欢迎。行家说,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制作成衍生品后,必须加上签名手迹,则会更加吸引人,同时也方便区别盗版,这便是衍生品不同于同类的特殊性,值得借鉴。

本人近年来做的这些剪纸延伸的实践,只是画画之余的点缀,带着一种玩儿的心态,感受着收获的乐趣。但因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精力进行研究,尚不成熟,也谈不上开发和推广,一气呵成写了这些感受,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意在和同好者切磋。

愿更多的人喜欢艺术衍生品,剪纸延伸,前景光明。

相关文章

  •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图文]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图文]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用一块小小的石头,刻出一份永久保存的美好。曾安听正在试图将一门从传统石雕中演变而来的现代创新石刻艺术发扬光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块经过数十万次敲击而成的石刻艺术品,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收藏之一。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令人惊奇的石刻艺术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一家并不算大的门店外,摆放出的展品吸引着几乎每一个过往人们的视线。这些展品由一块块造型精致的石头为载体,刻...

    120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杨奎松回应新书硬伤质疑:学术批评应回归学术[图文]
    杨奎松回应新书硬伤质疑:学术批评应回归学术[图文]

    杨奎松著的《忍不住的“关怀”》近日,网上有人以“史清”的名字发文,指出知名历史学者杨奎松新作《忍不住的“关怀”》里的百处“硬伤”。昨日,杨奎松对史清的质疑做出公开回应,认为该文章指出的“多数问题”属实,对此,他“心服口服”,“不想做任何辩解...

    16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意法之争:《蒙娜丽莎》永久性回归问题[图文]
    意法之争:《蒙娜丽莎》永久性回归问题[图文]

    蒙娜丽莎意15万人联名要求法归还《蒙娜丽莎》历史上,这幅蒙娜丽莎曾经在1911年被一名意大利人偷出了卢浮宫,两年后这名小偷被捕并判刑,画作重新回到卢浮宫。这可能是达芬奇1516年将《蒙娜丽莎》带出意大利后,这幅画作在意大利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虽然它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躲在这名偷窃者的地下室里。当时对于是否要归还画作,意大利议会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最后结果是,《蒙娜丽莎...

    167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治国--著名书画家献礼建国65周年[图文]
    张治国--著名书画家献礼建国65周年[图文]

    张治国,生于1955年3月,著名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兰州书画院高级画师、文化部十方净土书画院兰州书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考级优秀辅导教师、甘肃省书协、美协会员、于右任草书研究会理事、徐悲鸿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甘肃恒业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兰州市老年大学国画教授、兰州大学特聘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后师从中央美院名师和齐派名师指教,经过到美院进...

    76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谈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美学视角[图文]
    谈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美学视角[图文]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自杀身亡。据日本媒体报道,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篇小说被发现,小说题为《美!》(或译《美丽!》),创作于1927年(详细报道请见《东方早报》2月19日B2版)。这使得川端康成及其始终追求的“美”或“日本美&rdq...

    105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邵大箴评庄玉君的写意人物画[图文]
    邵大箴评庄玉君的写意人物画[图文]

    庄玉君人物造像系列庄玉君1957年生于广东海丰,字文璞、号一庄、真也、正也。“一庄”这个号是庄玉君的最爱,前不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逍遥•一庄——庄玉君国画展”在深圳福顺堂拉开序幕。庄玉君在解释展览名称时说,“一,是最小,也是最大,是始,也是归,天道归一&rdquo...

    60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传统教学与艺术创新[图文]
    传统教学与艺术创新[图文]

    汪诚一信143×228cm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国家实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政策,在往苏联派遣美术留学生的同时,于1955年至1957年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中国,在中央美院开办油画训练班——“马克西莫夫培训班”。来北京前,马克西莫夫是苏联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到北京后...

    24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詹建俊对话法兰西院长[图文]
    詹建俊对话法兰西院长[图文]

    詹建俊近日,被授予“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的詹建俊先生将在11月16日举办的“中法油画家高层对话”的论坛中现身,并与法兰西学院油画院院士PierreCarron、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RemyAron等人进行中法油画艺术探讨的消息吸引了众多藏家的注意力。据悉,此议题与“中西方艺术高层论坛”中15日举办的&ldq...

    38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图文]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图文]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时下关于青年艺术的推广项目甚多,扎堆出现。每年一次的“青年艺术100”号称以选拔和推介青年艺术为己任,力求发掘青年艺术家们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2014年度“青年艺术100”于8月15-18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和798艺术区举行。笔者发现,青年艺术奖除了让人审美疲劳之外,是否存在重复创作、模仿之作过多的情况...

    9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谈杨佴旻艺术: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图文]
    谈杨佴旻艺术: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图文]

    七色太行,2012年,114X80cm作者:水天中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大的世纪。他们所为的变化,包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地球环境、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无不经历了惊人的巨变。人们的艺术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一位主持过上一世纪世界美术展览的欧洲文化名流死后复生,请他参观当今世界上有名的艺术展览,他一定会瞠目结舌,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艺术形式...

    4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二刚:中国画教学问题断想[图文]
    刘二刚:中国画教学问题断想[图文]

    现在的美术教学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教师到学生心中无数,东张西望,美学的标准很模糊。如今文化课不好的学生,家长都让去考美术院校,以为是个捷径。这无形中已降低了美术院校招牌,亦降低了教授的水平。某教授让儿子考美院,儿子说:你就这么瞧不起我的成绩么!作为美术最高学府,给人的印象怎沦落至此?中囯画教学本应是一体化教学。须集诗、书、画;文、史、哲于一身,看来是奢侈。如今学校为了...

    13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我出身的家庭可以称是教师之家。我父母一生都在教室岗位上辗转,虽生涯波折,颠沛流离,却始终诲人不倦。大约三岁的时候,我已经会背唐诗百首。那时有客人来,常拉我当场测试。幼年的强记与模仿,总是父母脸上的光彩。但和许多少年一样,我对这类读书并无多少兴趣,唐诗百首很快忘却,读书的习惯也未养成。直至我11岁那年,正值“文革”大批斗时期。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正被红卫兵查抄。...

    86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什么才是沙特阿拉伯的艺术?[图文]
    什么才是沙特阿拉伯的艺术?[图文]

    在EdgeofArabiaeducation举办的一次CasualArtTalk在沙特阿拉伯,究竟什么才是艺术而什么不是?我们本来希望能够通过我在去年11月23日的吉达举办的CasualArtTalk(简称CAT)来寻求答案。CAT是一个小型的讨论活动,我召集了一批各个年龄层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前来讨论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我们开始讨论了对艺术的广泛定义,但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思考一下当地艺...

    10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图文]
    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图文]

    2012年10月15日晚6点半,2012年度“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一场“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教学楼F109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主办,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先生为大家讲述中国进入平民时代之后文化和美术发展的特点及形态。首先,尹先生就“平民文化”的相关问题...

    52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台湾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和行为艺术。陆蓉之(参加研讨会的)没有一个人,比我更老,从事行为艺术的历史更久。我在1972年就将行为艺术作为我的主体表现手段。我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可能跟你们很不一样。请原谅,因为我生在台湾,20岁就到了欧洲,当时嬉皮刚刚结束,我1970年代初到了美国,美国开始搞行为艺术,在推动女性主义运动。我没有什么感觉,我就是跟着潮流...

    100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