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读风景”系列作品之一
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全名牛津大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AshmoleanMuseum,MuseumofArtandArchaeology,UniversityofOxford)是英国最晚接受当代艺术的博物馆,在2013年之前从未举办过当代艺术展览。2013年2月28日在修葺一新的博物馆中正式开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个展“风景读风景”(LandscapeLandscript)打破了该博物馆的这一传统。纵览徐冰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他的名字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在了艺术史的教科书中。他的作品也被大英帝国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众多国际性博物馆和画廊收藏。
徐冰阿什莫尔博物馆新展《风景,读风景-自然如语言》招贴
作为当今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徐冰痴迷于“语言”这个载体。徐冰因其1988年作品《天书》而斐声中外,这件作品从动工到完成历时四年多时间。整件装置由几百册大书,古代经卷式卷轴以及被放大的书页铺天盖地而成。这些看起来酷似汉字的“文字”实际上是艺术家创造的“伪汉字”并由艺术家手工刻制的四千多活字版编排而成。这件作品既吸引又阻碍着观者的阅读欲望,籍此传达艺术家通过这件作品提示人们对文化的警觉。徐冰2012年作品《地书》是用各类标识语言写成的小说,经过七年的资料收集、概念推敲等等正式出版超越现有知识分类和地域文化的文字系统。而徐冰现在正在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展出的系列作品“风景读风景”是基于十七世纪中国古代山水画基础上的再创作,用文字写出来的图画。对于徐冰来说,“书画同源”是符号学意义上的联系,何种山石何种皴均是可被整理出来的“偏旁部首”,于是他尝试把几者结合变成“读风景”。
徐冰创作中
2013年2月28日徐冰在牛津大学专题讲座“我是怎样的艺术家”(TheSortofArtistIam)为观众回顾他的主要作品并探讨了书面符号与视觉传播之间的联系。中央美术艺术资讯网欧洲区代表Heather(希瑟)借此机会对徐冰进行了专访。
艺讯网:阿什莫尔博物馆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居于世界前列,并收藏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至当代时期的艺术品,您如何看待该博物馆以您的个展和最新作品来拉开2013年展事的序幕?
徐冰:相当多重要的大型博物馆和许多主要世俗博物馆(secularmuseum)在展出中国古代艺术时是采取一样的模式,但是现在他们也开始期待当代艺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更丰厚的收入,只是对当代艺术缺乏有机的联系。去年是世俗博物馆的二十五周年并且这将是世俗博物馆的第一个当代艺术展,所以在创办了世俗博物馆的阿什莫尔博物馆进行似乎是很恰当的。这个也是该博物馆第一次举办此类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并与古代作品相联系。我很荣幸被选中作为第一个能在这座博物馆举办首个重要当代艺术展的艺术家。阿什莫尔与亚洲博物馆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并且当代艺术已成为普遍趋势。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最晚介绍当代艺术的重要博物馆,所以一方面本次展览是(博物馆的)首个(当代个展),而在另一方面也是最近的一个展览。衔接如此自然,传统与当代之间并无断层。
艺讯网:你曾多次谈论传统与当代的问题,本次与博物馆的合作是否可以看作是您对这一问题的再度探索?
徐冰:合作得非常愉快,这是很美的空间,有着适合展览的良好氛围,你在这个空间中会感到愉悦。牛津周边的风景非常怡人,也适合表现我的“读风景”作品。我喜欢阿什莫尔博物馆,因为它架上拥有大量的历史性收藏而且不只是随机选择的藏品。这里有着对观众真诚的尊重(而不是由策展人强加的),以及一种巧妙的、令人愉快的平衡。
艺讯网:据我们所知,您在本次展览中选择了法国19世纪的名家佳作共同展出,而且您曾受到过的苏联式美术教育与法国传统紧密联系着,您想这些经典作品与您的“新风景”或者说“新读风景”之间建立怎样的对话呢?
徐冰:我着迷于19世纪的法国艺术因为它比中国画的绘画方式更加敏感,而中国艺术对我来说也独具魅力。我喜欢法国艺术应该是与我长期受到西方艺术的熏陶有所联系,在我旅居美国之后我对中国艺术的兴趣与日俱增。这是个关于书写系统“读风景”中的对话,并由此发出与西方系统一些不同的声音,而我也发现中国的书写系统与西方的书写系统大相径庭。
艺讯网:本次展览不仅作品本身探讨了中国艺术中的传统与当代,还涉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可否请您谈谈你在本次展览中对这两对关系的理解?
徐冰:由于受到上个世纪引起广泛关注的西方艺术的深远影响,中国的艺术事实上正处在十字路口上,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是在血脉之中,所以处于两种文化之间就会导致两难境地,如何用我们的文化来表达我们自己是缺乏先验的。如何重新利用古代的智慧和知识?这方面我们仍缺乏经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并不可明确分割,而是相互交织的。当我们观赏宋代古画时,觉得它们非常了不起但并不知所以然,因为宋代古画中的现代元素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西方的大师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他们发现了自身文化之外的东西。(注:这里所指的文化,是指一定范畴内一般概念里的文化。通常每个从事专业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所设置的文化的书架,这些文化是高雅的,专业的,学术的,有深度的……当跳出这个自己给自己所设置的关于文化的概念时,宇宙间一切都是养分)所以我觉得,不论古或今(新或旧),西方或东方,好的艺术会将你带到新的境界之中去。
牛津大学圣休学院(StHugh’sCollege)的教授彼得o麦克唐纳(PeterMcDonald)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Telegraph)的采访时也表示,徐冰的艺术深植于佛教传统禅学之中,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心印(以心传心),揶揄挑战逻辑的宣言。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希拉o(ShelaghVainker)表示赞同,并且认为徐冰成功地将才智融入可以超越所有文化和语言障碍的通用语(linguafranca)之中。
“读风景”是徐冰创造的特有的山水画,由文字组成,墨色、线条、构图均与古典中国山水画相似,但画中的“石”,“草”,“松”,“春”等中文字符取代了古典山水画的线条,字形和字意同时兼具造型功能。徐冰运用独特的手法将绘画、文字和符号学结合串联起来,形成他所特有的“文字皴法”。
艺术家介绍:
徐冰1955年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作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微博],堪萨斯Spencer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威泥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世界各地的重要国际展。
作品曾被收录入:美国97年版世界艺术史教科书《过去的艺术和现在的艺术》(ArtPast-ArtPresent)(PrenticeHall,Abrams出版社)。美国及欧洲权威世界艺术史教科书《古今艺术》(Gardner’sArtThroughtheAges),2001年美国史密森学会出版《徐冰的艺术》(BritaErickson著),200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持续性/转型—以文字为图像:徐冰的艺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徐冰:烟草计划》(巫鸿编著),2009年英国伯纳德。夸里奇有限公司(BernardQuaritchLtdandcontributors2009)出版《创作天书的道路》(Tianshu:PassagesintheMakingofaBook)(约翰o凯利等著)
1999年由于他的“原创性,创造能力,个人方向,和对社会,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能力获得美国最重要的个人成就奖,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Award)。2003年“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奖(ArtesMundi)评委会主席奥奎(OkwuiEnwezor)在授奖辞中说:“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2006年由于“对文字,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获全美版画家协会“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被《美国艺术》杂志评为15名国际艺术界年度最受注目人物之一(2004PeopleinReview)。2010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采访:HeatherYang
编写: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