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为艺术的生存:为精神的存在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小虎 点击 :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批评家提名展的于振立到新世纪第二个年代之初,跨度二十多年,于振立从一个很有创新意义的画家,到成为一个很有精神力量和思想意义的艺术家,他经历了一个从蜕变到新生的炼狱般过程,他的作品从平面到多维,从综合材料到空间环境、从对象演绎到身心的融入,真正意义地凸显了一个反抗、批判、叛逆、纠结、苦行的一个为“人”的艺术家,在这个荒诞而又剧烈变异其时代精神力量和思想力量之闪光非常耀眼,因此从这个意义看他是“当下”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艺术家之一。如果将其放在人类精神史的视野中,可以说他具备了福科、梵高、加缪般的意义——如果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由于于振立的缺席,那么当代中国艺术史将明显缺少精神的力度和现代思想史维度。

今天我们来研究于振立的艺术,已无法从他的众多曾经引起关注、评价,或者得到多种奖励和荣誉的绘画作品中去认识(无论其为写实、表现,还是抽象的形态),虽然他的这些作品放在现当代美术史中,于振立亦有着不容轻视的地位,然而这些和他整个18年的大黑山营造活动事迹,以及伴随这个过程他的精神活动、思想轨迹、苦行、艺术活动的综合,乃至他的读书活动和以文字形式留下的《手记》(据说已有百万余言),那么可以说,在中国当代的艺术家绿林中,如果不以世俗的“成功学”尺度来评价,则鲜有于振立这样的,在精神意义上体现出的力度者和深度者。

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由于没有基督教精神文化意义上深刻自觉的悲剧意识和苏格拉底这样为信念和真理而从容献身的思想者,所以在精神文化的深度和高度方面与西方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在近现当代之后,没有产生梵高、福科、加缪、哈贝马斯这样的有悲剧性格、有自觉精神意识的人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于振立的出现就具有了某标识性价值。我不愿意说于振立是中国的梵高,或者什么,但于振立的精神却是具有某种前所未见的标识性意义,在中国的现当代再重复一个“梵高”,并没有多少意义,难得的是于振立这样精神执行者、担当者,以及他在这个“执行”和“担当”过程中,留下的丰富而又繁复,具有艺术价值的形式证物——即黑山造屋留下的一切。

于振立之黑山造屋,与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文人之“造屋”意义和目的共同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文化行为。即都是为了精神的追求和思想的需要,如杜甫之造屋、欧阳修之造屋、李渔之造屋、倪云林之造屋等等,都往往会带来他们一个新的文化创造时期,这在文化史上的故事和佳话很多,以致成为一种独特的、属于文化人、艺术家、智者的特殊方式生存史话。在西方则有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一些当时的新型艺术家来到巴黎远郊,实践“为艺术的生存”,于是艺术史上升起一批耀眼的新星,如:米勒、柯罗、梭罗等等。这些文化现象,正如德国的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还乡”,即“诗意的还乡”。

但于振立的黑山造屋,与上述中西先贤之造屋还是有所区别的。区别在于他具有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和社会的背景,其实经历了“文革浩劫”或具有中国“文革”背景的知识分子,都知道“文革”的非文化和反智的实质,这对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精神文化意味什么。事情并没有止于“文革”,在此之后,中国文化人和知识分子,又逻辑地进入了另一精神层面的苦难时期,即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化”运动。从精神文化的毁损和其后的疯狂追求物质财富的运动,这一切对精神文化的毁损,构成了中国精神和文化在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深度损毁,这个损毁的程度既是空前、亦应该是绝后的,于是有一位中国智者惊呼:中国进入了所谓的四荒时代——荒诞、荒唐、荒谬、荒芜,于是而“四荒”。

对于于振立而言他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是既自觉又深刻的,他说“上山意味着蒙难,蒙难意味着死亡,死亡意味着新生”。他通过“黑山造屋”,要与现实、与城市、与芸芸众生,“隔着距离交往”,在这十数年的过程中,他在自己的“圣殿”中,生存、思考、读书、创作……

他觉得“突然放下了自己,心中顿觉好宽阔”。

海德格尔说这是“诗意的还乡”,而于振立说这“还乡”意味着蒙难、蒙难意味着死亡、死亡意味着新生。在这里于振立的诗意阐示是蒙难,死亡和新生。我们可以把于振立践行的“还乡”,当作其对海德格尔哲学命题的一个中国文本,但这个于振立的中国文本,却更富于悲剧色彩和苦难的意义,这不是于振立的矫情(他是一个不会矫情的人),而是中国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现实之于一个良知尚存的人的人的真实感受。

于振立之“苦难”、“死亡”、“新生”的认真实行,体现在他经历近二十七年苦心营造并初步告竣的“黑山”工作室之中。这个更像另类“城堡”似的造屋,整个房屋的空间——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所有符号、图式、印痕,或具象、或表现、或抽象、或意象,都是于振立无数个日日夜夜从精神里、灵魂反哺出来的图型,他是于振立“蒙难、死亡、新生”的个人精神的苦难史诗,他汇集了行为、思想、精神、灵魂、材料、物质,有形和无形,时间和空间、永恒和此在、圣化和俗态、精神与物资……都在这里纠结、交汇、融化。

概而言之,在这里,人们可以看现当代艺术几乎所有形态的演绎和表达——表现意象、抽象、材料、装置和行为。

在于振立的造屋中还有两个空间,表示了主人二个维度的生存状况:一是修行打坐的禅房,二是潜心苦读的书房。二个空间都不是寻常功能化的设置,而是将功能更高度精神化了的空间,它们同样是艺术品——二个表达主人存在方式和日常行为的“功能性装置艺术”。

作为一个独特个人化的精神作品,于振立的“黑山造屋”不愧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阐示的文本,它的精神史价值和艺术史意义是并存的。

于振立的“禅房”和“书房”是他“黑山造屋”的两个基本单元。

之所以在禅房二字加上引号,是想说明于振立的禅房,并非通常意义的禅房,但其功能却同禅房是同义的,即都是一个精神养成之所,灵魂净化之处。于振立在这里冥想静处,聚集精神的中气、修养灵魂的慧解。或许是由于他多年的修养的功力,我在他的“禅房”中,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寻常的所在,因为有一股庄严、肃然到神圣之气扑面而来,沐身而至。

在一个举国缺失形而上信仰的时代,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是误读了国人。由于文化的断裂和几十年斗争哲学的侵染,在整体意义(还不包括极少数有识之士)上是没有形而上学意义的信仰,在他们心灵中没有敬畏、没有悲悯之心,这类属于人类的第一价值观的德性,他们信仰财神、暴力和成功学、厚黑学等,在他们心中对悲剧英雄不屑,对不择手段而成功、对枭雄敬仰无限,不惜物力将其一再供上神殿,以原始对方式加以祭拜。

以上就是于振立的“禅房”所对应的社会形态,我并不认为于振立心中有一个具体化的神的对应体,我认为他至多是一个泛神论者,他信仰的是人类一切德化和圣化的对应体;他信仰良知、文化和艺术,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如此意义的圣物,在他头上有一双神圣的眼睛。

于振立的书房也是属于他的一个精神圣殿。他在这里和古今中外伟大的思想者、哲人、圣人交流,接受他们的精神信息,并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良知进行思考、追问、辩识,然后将所得、所思纪录于他的“手记”之中。

我大致地看了一下于振立书房中丰富博杂的文本,感觉到他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博洽性,但其从书架上取出的、摆在案头的、桌几上的一些书,显然是常读的书,这些书的著作者包括这些名字:德里达、福柯、萨特、哈贝马斯等等,而在中国一本著名的知识分子思想类杂志《读书》,也是他必读的杂志。据说,他每天一定先从阅读开始自己日程的。

从于振立“黑山造屋”的一切可看、可品、可读之物,再到的书房,以及他所读之书,可知他所思、所虑、所做之事的性态、意义和价值。在结束这篇短文时,我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

——于振立其实是一个具有现当代性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因为他身在中国的土地上,但又是站在人类思想高地进行思想和创造。

相关文章

  • 当代艺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图文]
    当代艺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图文]

    王广义1988年作毛泽东近几年,当代艺术在海外市场上持续火暴,一批名望在徐悲鸿和陈逸飞之下的当代艺术名家异军突起,傲视群雄。以2007年为例,曾梵志的《协和医院三联画第2幅》在伦敦菲利浦斯以4116万元成交;蔡国强的精心之作《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获价7424.75万港元,此价创下了当代艺术的最高纪录,并为其他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上升打开了巨大空间。而被媒体称为艺术界“...

    135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烟雨江南琢玉人——玉雕高级技师高修的艺术人生[图文]
    烟雨江南琢玉人——玉雕高级技师高修的艺术人生[图文]

    高修老师一双深邃的眼睛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凸显出无比坚韧的意志。作品题材广泛,构思独到、新颖,寓意深刻,勾勒技法娴熟精致。以巧雕精琢让作品自己“说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深思。他擅长动物制作,动物毛发采用漩涡丝毛发制作,独特的内卷外凸造型勾勒出线条丝丝流动,如行云流水般连贯自然,好似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栩栩如生,达到了神似的境界,真是美轮美奂。他,就是烟雨江南琢玉人:&...

    156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跟王家卫拍戏很累 下半辈子做里子[图文]

    赵本山和王家卫在片场电影《一代宗师》正在热映,只有两场戏的赵本山再次成了焦点。1月10日,正在忙于筹备央视春晚小品的赵本山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巧妙地借用戏中角色的台词披露此刻的心情,“我这个人啊,当了半辈子‘面子’了,金钱名利都有了,剩下的半辈子就做‘里子’吧!”和王家卫拍戏是个累活儿记者:您和张艺谋等多位一线导演都有过合...

    15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东风西渐”忆留苏学美术:室内作业训练严格[图文]
    “东风西渐”忆留苏学美术:室内作业训练严格[图文]

    湖边少女(油画)张华清上世纪50年代初,共和国诞生之初面临西方诸国的封锁,只有苏联接受我国派遣的学生。至1965年,国家共派出留学生1.5万人左右,其中大多是理工科人才,美术类一共30余人(包括美术史论、绘画、雕塑、舞台和电影美术),攻读油画专业者有11人。我记得,1956年出国前中央首长在报告中指示,留学生的任务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学好外国的油画艺术,把好的经验带回来,提高我国艺术教育水平。...

    116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昨天下午,市美术家协会举办“《武汉印象》读书会”,冷军、张少华、王心耀、江中潮等画家参加读书会,大家表达了阅读《武汉印象》美术分册的感受,并对今后该书的编撰工作提出了建议。明年需要一批优秀作品“美术分册的作品全部以武汉风情、建筑、事件为主体,展现了武汉的地域特色。今后要深入挖掘大武汉的文化价值,创作更多精品。”参会艺术家们一致认为,精品佳作是今后...

    13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由“勁”“猛”到“凈”“圓”:張德林的回歸[图文]
    由“勁”“猛”到“凈”“圓”:張德林的回歸[图文]

    张德林作品早年人生意气风华之德林兄,谈笑自如,还有着入世的精神。观其行草遒劲、迅猛,颇有些颠张狂素之遗风。我以为张兄当延续此路,再发扬直接生命本真的“酒神精神”,必能大有作为。然而近年来,德林兄却一心向佛,并皈依了三宝,成为一名虔诚的俗家弟子,法名净圆,其理由不得而知。到参加他展览的研讨会时方知,他早已心向往之且很有年头。在拜佛参禅中,开始了超脱的人生。许多戒律开始在...

    164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本期艺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画家胡锦雄艺术家也是普通人,对生活、社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到社会不同的领域去运用多方资源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的父亲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是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的学生,所以我自小受到熏陶和学习,至今从艺也已有20多年,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直坚持创作。杨之光老师曾说过,“平生最忌吃残羹”。我的作品保持了原创,并创...

    18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作为男性画史附属存在的明清女性绘画[图文]
    作为男性画史附属存在的明清女性绘画[图文]

    方维仪《蕉石罗汉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李湜从成书于唐代大中元年(847),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始,至20世纪初的清代末期,在千余年的岁月里,以男性为主体的画史、画传不下百余部,而专门介绍女性画家的书籍却仅有一部,即1831年,汤漱玉在丈夫汪小米的支持下编辑出版的《玉台画史》。从自然人口上看,女性与男性大体应该是比例相当的,而画史上性别比例的失衡,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画家被表述的...

    82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行为艺术遭遇现实围剿[图文]
    行为艺术遭遇现实围剿[图文]

    李暐作品《撞入汽车》血腥、暴力、裸体,似乎是长久以来中国大陆行为艺术的关键词。在市场的喧嚣中行为艺术已被驱至边缘,偶尔作为“社会新闻”的形式见诸报章。当初叱咤一时的行为艺术家在当下已纷纷转行,只有当年开枪的肖鲁依然以行为艺术家自居。当极端行为走到尽头,行为艺术何为?朱洁树7月底,“以身观身”行为艺术文献展在澳门举行,举办的地点是中国南方的特别...

    49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雕塑:不分国界且可以惺惺相惜的艺术[图文]
    雕塑:不分国界且可以惺惺相惜的艺术[图文]

    托尼·克拉格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Cragg)总是向别人强调自己是一个materialist,刚接触他的人还以为他指的是“唯物主义者”,我一开始也有这样的误解,于是就问他信不信上帝,他爽快地说:“当然!但是这个世界如此复杂有趣,我们研究一辈子也研究不完。上帝创造了物质,我们来研究物质。”这就是他口中materia...

    149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读田黎明的当代水墨作品[图文]
    读田黎明的当代水墨作品[图文]

    童年(国画)69×48厘米2010年田黎明孔子第一次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其实说的是审美感受的深刻体验,远远超过人对物质享受的愉悦感。作为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田黎明的个展“阳光·空气·水”,带给人的正是不可言说的精神享受。展览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的那天,恰逢阴雨天气。南方特有的湿润,与田黎明水墨新作相得益彰。招贴画用的是田黎明2...

    4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图文]
    谭平:时间——我的创作方法[图文]

    2013年12月2日晚上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举办的“直面名师院长论坛”系列讲座第七场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此次讲座邀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谭平教授。主持人对谭老师进行简要介绍后讲座开始。谭平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他的作品展开,在诠释作品的同时阐述他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理念。谭老师在大学时期主修的专业是铜版画,腐蚀铜版画的技法...

    18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邓秋婷(中)和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左)、大陆漫画家本杰明(右)。近年来,随着数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在贵阳的顺利举行,贵州本土动漫的创作实力正在慢慢崛起,并逐渐为外人所知。不少贵阳动漫人都拿起画笔,用自己的作品打开了通往全国平台的道路。而笔名叫“豚宝藤井樱”的80后贵阳漫画家邓秋婷,就是其中一个。彩色的自我2011年,邓秋婷连载于国内动漫杂...

    177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鉴宝藏宝要多点对文化的敬畏与尊重[图文]
    鉴宝藏宝要多点对文化的敬畏与尊重[图文]

    鉴宝类节目层出不穷,引发争议的也不少。本周,以“砸假”环节令人印象深刻的《天下收藏》,因有专家质疑砸掉的赝品“大多是真品,且不乏珍品”陷入一场风波。经再次鉴定,参与公开展出的40件被砸瓷器确系现代仿品,没有砸错。这几年,全民收藏热,捡漏时代早已是一去不返,“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之说悄然出现。也是这几年,电...

    126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大岛君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影人的骄傲”[图文]
    “大岛君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影人的骄傲”[图文]

    大岛渚首部影片《爱与希望的街》海报。惊闻讣报,日本电影界和文化界多位人士均在第一时间表达了他们对大岛渚这位文化斗士的敬意。曾经执导过《追捕》、《人证》、《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敦煌》等名作的佐藤纯弥导演接受笔者昨天晚间电话采访时平静地说:“大岛君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影人的骄傲。虽然我们的艺术风格不同,但从年轻时代起我们就一直保持沟通和交流,可以说他的人生是与我并肩而行的。面对电影,我们...

    152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