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长安近照
书法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
它是以象形文字的文学与对之书写形成的抽象的视觉符号的组合。
在一定的程度上,书法是东亚人,尤其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表达方式,甚至是精神和美学通过外在形式的延伸和拓展。这是象形文字和东方古典诗性的美学寻找到的一种独具技术特征和美学特征的艺术方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寄托着中国人丰富复杂深沉细腻的情感,也是对于美学和东方古典诗性的纯粹和强烈的表达,和不断的探求与体验。
曾经有学者认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这当然有其道理。但我们以为并不尽然。实际上,线条的形成方式和过程,以及线条本身在书写者的控制和表现过程中,承载了线条和形成线条笔锋的运动,速度,角度,启,运,转承,起笔和结束的形式与方式,当然,线条也就是笔画,它们之间的布局,架构,相互关系,也形成丰富的美学感受,并且这种感受具有一定的规律。这种美学,事实上是书法艺术的基础美学,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技术特征。但书法艺术的美学却绝不仅限于此。书法的字体也就是线条笔画的整体架构,行笔的速度以及驱动这种行笔运动的情绪情感,都会以我们潜意识可以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与书法内容,也就是所书写的文字文学内容的关系和阐释,形成了心灵的多重体验,并产生联动和强化。一种类似通感,或者说是感官与感受甚至感情的关联和交互,形成几个层面上的丰富的心灵和情感体验。这种复杂的心灵感受过程,这种感受感知感悟所产生快感,包含了形式感,构成感,运动感,内容的直接体验,潜意识的唤醒,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抽象的,幽深的,神秘的审美感受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语言,意识,潜意识,运动的感知,甚至行笔过程中的连贯性,整体所呈现的精神气质特征,以一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呈现,抽象图像,具体的文字符号,对文本进行的抽象的想象,具象的想象,形成了多重的交互的审美体验。所谓的气韵,布局,气势,情趣,都深藏其中。当然,常规的美学中的节奏,比例,均衡,对称,都以一种局部随机而整体明确的方式存在。
因此,书法艺术,是一种集粹了东方艺术美学和精神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跨界,其实在汉语言语境和文化氛围中又是简单纯粹的艺术方式。非深谙图形,构图,笔触的控制,笔墨和纸张特性和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以及拥有丰富敏感的心灵体验而不能随意挥洒。它的多重的美学境界,内涵宽旷,意蕴深远,却又是富有禅学意味的极简主义美学。
这种艺术和美学,净化我们的心灵,安妥我们的精神,映射我们的理想,也通过美学投射出我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性格有时候会决定命运。但性格几乎总是会影响到艺术。
书法中,对笔墨的控制,和笔画架构的熟悉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成败,但是,性格,由此产生的情感和美学的特征,更是影响到了书法作品的艺术品性。对于所书写的文字文学的情感和美学理解与表现,更是书法作品的魂魄所在。
雷长安先生此次书展,我有幸先睹部分作品。在以前的接触中,其作品,曾深深激动过我。这当然与前文所持的观念有关。雷长安先生宽厚谦逊,却有秦人的倔强和执着,多读诗书却不酸腐,朴拙的人生态度,自然都投射在其书法作品中。其书法架构沉稳,浑然一体,但却往往龙走蛇行,气韵畅达。四十多年的书法艺术历程和磨砺,其对笔墨的熟悉与控制,行笔的挥洒与自信,架构结笔的和谐与灵动,所表现出的基础功力深厚,如同秦地故都一样,自有丰富的积淀而不需张扬,也如生养秦人的大关中平原一样广沃而坦荡。
朴拙坚定而沉稳执着的个人性格,以及孕育过中国书法艺术也同样孕育过周秦汉唐的关中文化的熏陶,雷长安先生的书法,持重大方,气象阔达,期间,笔墨的灵动与惊变,随所书诗文的情感而乍现,也如黄河河床阔则十里之宽,深水静流,紧则虎跳惊崖,奔流直下。静时如临桃李树下,动则如风疾云卷。
楷书最能读到人的心境。雷长安的楷书安静。楷书也最见功力,端正已是不易,需要多少修行,他的楷书从容。内在的祥和,行笔的内敛,笔墨如幽谷兰芝,自然而然。读来也需静下来,怕惊扰了文字。他的楷书因了朴拙,透着空灵,柔而不弱,自有风骨。
魏碑太苍莽,大象似无形。读来最是思古而沉定。魏碑的张扬和力度,却要是恰到,不堪夸张与矫情。张扬,更需内藏。雷长安的魏碑,如拾古迹,有经年的沧桑感,内在劲力浑厚,而字形不刚。刚则刻板,如新刻之字,缺了岁月感。那一点混沌和残损的味道,在他的魏碑书中,读来意味深长。
行草最随人的心性。笔墨是流动而非块垒。他的行草行云流水,气韵绵长,可歌可舞。自然也不少变化。顿笔,破局,左右有源,而非一线而下,其中丰富的局面和冲突,以及灵动与惊变,更是推波助澜,读来酣畅。
音乐,何尝不是如此。雷长安先生多才情,爱摄影,精通音乐,尤其是民族器乐,那种音乐流动的节奏,韵律,旋律,和跌宕起伏的率性行走,自然融会在书法的创作中。音乐性,正是我们所经常能够被潜意识察觉的重要的美学秩序的存在方式,如节奏旋律与炫动。那种启承发展与高潮落幕,在作品的演进过程中淋漓尽致。这种如乐章的大美,非懂得音律之妙不能知其味。
朴拙,空灵,雅静,淡薄,正是孕育中国艺术的东方文明中,文人和高士,所寻求的精神和美学状态。也正是所有东方美学的整体特性。在日益喧嚣和物语的社会中,传统,是以这样的美学境界和诉求延续的,书法传统中的意境和持重,也得以在这样的操守和执着中传承。这难道不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所在吗。或许书法也将在新的历史时代创新而更显现代,但美学和道德的核心,却终究是本质而不会损毁。
欣然写下这篇文章,为了在雷长安先生的作品中所感受的激动和一种美好的丰富情感的唤醒。也为了对书法艺术的敬重和对书法艺术所呈现的高尚的美学。
雷长安,祖籍陕西大荔,1949年生。书法初涉欧颜,继习魏碑,后法二王、米、蔡,旁及汉隶、诸体兼工。用笔刚柔相济、结字严谨多变、风格酣畅洒脱,二十年军旅生涯又使其书含有质朴之美。其作品先后参加省、市、全军、全国乃至海内外书画大展,曾获全国工艺美术大赛特别金奖,长庆杯、丹尼尔杯、陕汽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全国教师杯书画大赛一等奖,首届西北人才杯书画大赛特等奖。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黄帝陵、岳阳楼、黄鹤楼、仓颉庙、王铎博物馆等重大馆院收藏或刻碑。上世纪末,在全国首次书画等级考试中,获陕西考区唯一的最高等级——九级。多年来,西安、陕西、河南、广东、广西、江苏、湖北乃至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日本NIIK电视台相继对其做过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出版的《中国一绝》一书将其刊入首篇。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社分别授予其“东方之子”、“共和国专家”称号,《南韩旅行画册》、《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中国科技报》等报刊均做过报道。曾随国家艺术团队出访东南亚及欧洲诸国,1997年黄陵祭祖书法作品被收入陕西省政府祭祖重要文献,2003年被评为陕西艺术界十大新闻人物。2009年4月随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出访日本。出版有《雷长安书法》等专辑,尤其是其独创的针笔书法于1995年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更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雷长安书法作品
雷长安先生曾在西安、河南、湖北、北京等地举办个人书展,诸多国家政要、艺术家为其书展题词。
雷长安先生现系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民族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国三峡书画院书法家,中国华勤书画院艺术指导,陕西省书协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安市现代书画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摄影及音乐家协会会员,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可演奏多种民族管弦乐器。
雷长安活动剪影
雷长安书法作品
雷长安书法作品
雷长安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