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问诊当代山水画创作困境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焕儿 点击 :

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已经举办了十一届。半个世纪以来,全国美展已经成为美术工作者们展示自我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前几届美展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画家和代表时代的作品,到今天,“全国美展”依然是各地美术力量大检阅的舞台。

然而,具体到山水画领域,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传统中国画学科的一大支脉,山水画科在全国美展的整体表现却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在上一届、即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获奖和入选上,都创出历届最低的成绩。

当代山水画家如何赋予山水画新的理念?山水画在新时期中如何寻找一条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周,在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举行的“论道山水”文化论坛中,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龙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牛克诚,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等学者、艺术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不难看出,山水画作品在中国艺术最高奖评机制中所处的地位尴尬。山水画科在全国美展的舞台上遭受如此冷遇,这背后既有全国美展在评选原则、审美趣味的影响,也有资本介入艺术之后对画家创作的冲击,但归根结底,不可回避的是山水画在当下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作困境。

诊脉:西洋美术教育与展览模式对中国画的根本改变

或许是在论坛举行的当天上午,许钦松还在广州美术学院参观毕业生的作品,感触深刻。他认为,现今的美术教育强调素描训练,强调学生的空间、结构、造型能力,但却背离了中国画本质的精神性:“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造型艺术,把关于美术的所有的东西归在西方造型艺术这个笼子里头,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八所美术院校从最初创的时候引入前苏联的教学模式,然后还有现在很多大学也有美术学院,不断的扩招,走到今天,我们现在记不得哪个美术学院他的个性面貌,全部所有的东西都往这个笼子里头装。中国画就更严重,因为它在一些文化基因上是无法融合的,然后一定要让这样的综合性美术大学里,这种造型艺术的观念支配下来进行我们中国画的训练,使我们原本的非常可贵的、最本质的精神的东西不断的受到消减,一直流逝,这是问题的一个最关键所在。”

龙瑞同样认为,近现代以来,山水画仍然在发展,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之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后,向现代化的方向靠近,然而其危险在于,中国画与西画的体系不同,可以借鉴,却不可以照搬:“包括意境、笔墨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中国画的一个语言,这些语言一丢失,我们就是失语,没有话好说了,我们自己把我们的语言给去掉了。”

作为历年来参加过全国各类重要画展评奖工作的专家,龙瑞感到忧虑的是,近年来不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让人能够为之感动的作品不多,更令人担忧的是,一种所谓的“新传统”、“新模式”在逐渐形成,“这些新模式好的一个方面是它这些年来摸索、探索所逐渐形成的一种表现语言,同时它又逐渐在结壳,变成一种新的壳,封闭住接下去的路。关键的问题在这个办展机制上,它既是一个艺术展览,同时要表现在当下的,我们国家、政府的一些大的政策的一些理念,同时又要表现我们社会主义的文艺发展的态势,它的诉求是非常多的。你满足得了这方面,你就满足不了那方面。对艺术本体这方面的我觉得现在关注的还是不太够。其实我们不光是这个全国美展,在当下的艺术教育也好,艺术创作也好,都面临这个问题。”

广东山水画存在致命通病

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许钦松指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广东的山水画,有一个特别致命的通病。

自从岭南画派提出兼容中西、融合古今、关注现实、注重写生的四大理论体系之后,全国美术界都要去写生,从写生得到源头活水,并且将此当做治百病的一剂良方。然而,当我们直接把这个方法搬到画面上去,而没有经过“心象”“再造自然”的过程时,问题就渐渐出现了。

许钦松说:“我在评选今年全国美展送展画作的过程中,发现这几乎是广东山水画界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通病,就是画那个物象必须有来处。画那一棵树可能是某地的写生,直接的把生硬的写生稿没有经过任何的提炼,没把它提纯的成为山水画的语言就搬弄在画面上,这是很要命的。这是我们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如何来找到真正属于山水画体系语言的山水画。其实我们一个画家面向一个自然景象的时候,眼中的这个世界是第一自然。当我们心中所动,进驻到你的思想深处,并且由心灵深处生发出来的,变成可视的图象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变为第二自然。它是一个经过了你内心深处重新成长出来的东西,它不是照相机似的搬弄自然景象,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为有心造的自然跟第二自然的呈现,就很从容的来展露出你自身的个人情感,并且用你充沛的感情寄情于山水之间,来花光你的笔毫,来呈现这样的第二自然,心中丘壑由此产生。”

另一点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在关于山水画学这样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有系统化的新时期山水画理论研究体系。

“山水画学应该由我们众多的理论家,包括我们的所有的山水画家来做出思考,来做你们的画论,或者做你们的哪怕很碎片的记录,来充实山水画学在新时期的一个发展”。

寻道:山水画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建构自身

壮游万里,笔底烟云。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们,并不为展览而创作,而今天山水画批量创作、画家、作品都越来越多的时代,似乎并没有出现与之成正比的传世佳作与一代大师。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创意媒体设计系主任杨小彦提出,如果不能找到中国山水画的灵魂,而只是营营追求笔墨皴法,恐怕将舍本逐末。

龙瑞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说:“我们的中国画包括山水画,本身就是在中国的大的文化背景、我们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画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又有它独特的艺术形态和审美形态,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觉得我们当下对中国画研究比较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画的社会功能。”

龙瑞认为,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是个人的,是私家的,是为自我服务的。“其实中国画讲究的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在修身这方面,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和中国其它文化形式,包括诗词,医学,经学,武学,都完全是一致的。所以说其要义它就在于这种文化形式,它是解决中国人做人的一个根本性的东西。它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从一个自然的人最后成为一个自为、自在的人,甚至至贤、至圣。就是说能够起到让任何一个人通过文化的自觉,自我的修身,最后能够达到一种自我完善。这样的话,每个人自我的修为提高了,这个社会就到了一个最和谐的社会。所以说它这种文化功能,是为了建构自身”。

正因为中国画以人格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是个人修养的一种持续性训练,所以中国画的审美形态基本是对人性格的升华,有些审美领域只有在中国画里面才有,在西方美术史中很难或者根本不能找到对应的翻译。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境界”、“意象”、“气象”、“韵味”之类的审美范畴,比如说我们谈一张画“画得很厚”还是“画得很薄”,这里的“厚”可不是说像西方油画颜色那样厚涂,而是画面中产生的一种“厚意”——这些文化的、审美的价值取向完全是在中国文化特定的情境下提出来的。

因此,龙瑞认为中国画是格己格物的一种手段,正是对这一原初使命的认识不清,造成了现今一些山水画创作走入窄途弯道。“通过画画,特别是画山水画,观照自然;观照自然的同时,又观照自己的心性,把自己的心性和自然进行沟通,在绘画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是在不断的完善自我。所以说从这个功能上来说,它和我们现在简单的把它和一般的美术大概念拉平了,特别这些年受到外来西画的影响,把它的审美特点丢失了,它的价值取向不清晰了,特别这种功能也转化了。所以说明显的在作品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一些困境”。

山水画要高扬时代精神

李可染曾将自己的山水画思考为“为祖国山河立传”,这是他对自己山水画审美的总体把握,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精英眼中的中国鹤山,也是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眼中的河山。牛克诚就此谈到山水的审美哲学:“我们过去谈太多的是道家的这种审美哲学对山水画创作上的引导作用,但是我想在今天的情况下,儒家的审美哲学应该被我们重新认识。比如对于绚丽,对于雕琢纹饰的尧舜文化的推崇,对一种阳光、热烈、开放、强劲的文化一种推崇,我觉得这是应该和我们今天的审美情趣是合拍的,也是今天我们应该寻找的一个时代的审美共性的主要方向。”

对此,龙瑞提到了全国美术院校近年来越来越集中地太行山写生的“太行现象”:“为什么都画太行呢?除了从技法上面的考虑,比如说太行山山石比较裸露,结构比较清晰,悬崖峭壁比较雄壮,壮丽,雄浑。更重要的是我们刚才谈的,和当下整体社会审美的转换,以及它的社会需要的这种艺术功能的转换。”

许钦松的吞吐大荒系列山水画,便是对一种高扬的时代精神的探索。他相信,一个时代必须有一个时代的气象,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气象。“山水画学意味着什么?它和我们中国传统的精神和我们所要做的文化担当,也就是我们当前中国发展的这种强势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我提倡艺术家们应该更多的在你的作品当中,高扬起来这样的澎湃的、强大的、强盛的这种时代精神,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再过一百年、两百年,再来回望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这代人作出哪种答案,这是靠历史在叩问我们,这是我们每个人所绕不开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关文章

  • 考古专家谈2013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忍痛割爱[图文]
    考古专家谈2013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忍痛割爱[图文]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9日揭晓。考古界的专家们表示,2013年度好项目太多,名额却只有十个。经过优中选优、好中挑好、忍痛割爱地评选,最终选出十项。各有精彩,各领风骚。由于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绝大多数项目,故这里仅将十个项目简要介绍,以飨读者。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牺尊资料图片1、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发现姜姓羌族聚落位于宝鸡市区正南的渭河南岸台地上,共清...

    115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布尔乔亚:用艺术缓解焦虑[图文]
    布尔乔亚:用艺术缓解焦虑[图文]

    1990年,路易斯-布尔乔亚与她1970年创作的雕塑“EyetoEye”一起。图/IC一生寻求“孤身与共处”路易斯-布尔乔亚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事实上,她是从60岁后才赢得学术和商业的双重成功。198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为她举办大型回顾展,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位女性艺术家享有此殊荣。此次林冠艺术基金会带来了布尔乔亚首次国内回顾展。在林冠画廊...

    32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许钦松:程式化是传统山水画的极致[图文]
    许钦松:程式化是传统山水画的极致[图文]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在清朝的画坛,“四王吴恽”是标杆性的人物。但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四王吴恽”在很长的时间里被诋毁、打压,逐渐被人遗忘了。一直到最近十年,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在传统文化被人们重新“想起”的大环境下,“四王吴恽”强势回...

    76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读田黎明的当代水墨作品[图文]
    读田黎明的当代水墨作品[图文]

    童年(国画)69×48厘米2010年田黎明孔子第一次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其实说的是审美感受的深刻体验,远远超过人对物质享受的愉悦感。作为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田黎明的个展“阳光·空气·水”,带给人的正是不可言说的精神享受。展览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的那天,恰逢阴雨天气。南方特有的湿润,与田黎明水墨新作相得益彰。招贴画用的是田黎明2...

    4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融汇中西 涅磐重生——汤卫明其人其画[图文]
    融汇中西 涅磐重生——汤卫明其人其画[图文]

    西部画家汤卫明我早就有为汤沐(汤卫明笔名)先生写点文字的冲动,开始我觉得很容易,但真正想动笔时,却犯起难来。自认为容易是因为我和他相识十年有余尽管各自都忙,但也时常电话联系,总感觉他颇为用功,也不便打扰。偶有相约,也与他话头颇合。每当看到他的新作,都有一种“时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我对中国画一知半解,甚感惭愧,但汤沐先生总是谦和地拿出他的新作让我一一过目,他那种儒...

    5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为当代水墨正名:当代不是一切艺术的评判标准[图文]
    为当代水墨正名:当代不是一切艺术的评判标准[图文]

    王天德作品《后山图HoushanNo.14MSHT012》178cm×115.5cm拓片、宣纸、皮纸、墨、焰2014年谷文达作品《碑林-唐诗后著-No.13〈春望〉唐:杜甫》180cm×90cm墨、宣纸2003-2005年(左)北京商报:亚洲艺术中心策划“释放未来——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的初衷是什么?此次展览主题&ldqu...

    18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闫祖智[图文]
    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闫祖智[图文]

    闫祖智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人。现为傅山书画院院士、山西省东学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朔州市兰亭书画院院士、山阴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山西省企业摄影家协会理事、朔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水是诗人画家抒写情思的媒介,所以中国画和诗,都爱以山水境界做表现和咏味的中心。中国画最重山水,与意境说分不开。闫祖智山水画面中传达了他自身的特殊情感以及生命意识,而这种深刻表现作者灵魂的山水画图式又是他复...

    116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名家班”实乃“名利班”[图文]
    “名家班”实乃“名利班”[图文]

    有一种史学观认为,我们的历史仍处于“近代”,社会还处于“前现代”。这种观点当然是以西方的历史发展史实为对照导论出来的,因为西方近、现代历史发展分期是跟现代宪政制度的探索、建立、发展和完成紧密关联的,并且较其古代和中世纪有本质区别。而我们从近代以来一直就在进行社会制度的现代化探索,但一直延续封建社会的诸多惰性,确实说不上哪个具体时间节点是制度现代化、...

    63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宋思衡:用钢琴“翻译”村上春树[图文]
    宋思衡:用钢琴“翻译”村上春树[图文]

    ■3月在沪举行“寻找挪威的森林”多媒体音乐会■并开始全国巡演国内多媒体音乐会创始人、钢琴家宋思衡。徐晓林早报资料对于宋思衡来说,他的“百分百女孩”是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挪威的森林》里忧郁的直子该是身披“月光”云淡风轻的模样,“空气蛹和小小人”应该踩着斯克里亚宾第四钢...

    157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梵高自画像21世纪随着影像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开始图像化,每个人在一日之内可以接触和浏览到大量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为每个人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与文字信息有着极大的不同,图像信息带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感受性。在以前的文字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主要以时间的方式发生,比如阅读一段报刊文字必须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字符号转换为视觉心象,而在图像时代人们可以在一...

    24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图文]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图文]

    《民间奇案选》,子筠改编,孟庆生等绘画50年代广东连环画的兴起主要缘于政治宣传早在上世纪之初,上海连环画就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了。1924年上海亚光书局就出版了朱润斋的《天宝图》,据说当时青年工人和小学生甚至把买早餐的钱省下来看这套连环画。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的连环画进入一个兴旺的时期,那时上海连环画作者加起来有一两百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形成了四大派,这四大派的主角被读者和出版者称为&ldq...

    18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易中天:为大众服务的学术明星[图文]
    易中天:为大众服务的学术明星[图文]

    易中天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回忆起25年前的时光,他说,25年前自己在上课、写论文,跟其他青年教师没什么两样。资料图片易中天25年前,时为武大教师,41岁的易中天出版了第一本学术专著《〈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开始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孜孜追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面对文化界、学术界的低潮,他转而追求学术和思想的公众影响力,走出象牙塔进行“学术冒险”,而《闲话中国人》等...

    96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最后的晚餐》去年十月,曾梵志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上图)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1.6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世界最贵新纪录,这给了2008年后由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跌落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注射了一针莫名的兴奋剂。当代艺术的门道和玄妙让很多圈外人无法参透。是谁决定了好和坏?又是谁操纵着巨额资金的走向?芬兰导演米迦•马迪拉(MikaMattila)一直觉得这是个令他琢磨且颇为...

    9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晓刚:川美现象在走下坡路[图文]
    张晓刚:川美现象在走下坡路[图文]

    张晓刚作品张晓刚:在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绘画川军一直是“川”流不息。收藏家林明哲甚至说,中国艺术市场与当代艺术区域如摘掉川美一脉就会黯然失色,不精彩了。张晓刚:78级川军造就影响力川美现象在走下坡在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绘画川军一直是“川”流不息。收藏家林明哲甚至说,中国艺术市场与当代艺术区域如摘掉川美一脉就会黯然失色,不精彩了...

    118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图为著名人物画家遂岩先生近照。祖力航摄影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郝红波实习生虞政)“铺一张纸,一定不要吝啬,你一定要画透,画出劲儿来,情感和力度都体现在这张纸上。一位画家在当代文化中占什么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位真正的画家对当代文化一定要有贡献。”正在北京举办“大道无极--遂岩画展”的著名实力派画家遂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中经书画记者专访时表...

    48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