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趴趴 点击 :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 | 美术理论

图为著名人物画家遂岩先生近照。祖力航摄影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郝红波实习生虞政)“铺一张纸,一定不要吝啬,你一定要画透,画出劲儿来,情感和力度都体现在这张纸上。一位画家在当代文化中占什么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位真正的画家对当代文化一定要有贡献。”正在北京举办“大道无极--遂岩画展”的著名实力派画家遂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中经书画记者专访时表示。

2013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著名实力派画家遂岩在位于北京八大处公园鞠稚儒艺术馆举办“大道无极--遂岩画展”,展厅里悬挂百余幅钟馗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研究员、经济学家邱仰林在参观画展时认为,遂岩老师的画与以前的作品相比有很大变化,更抽象了,很多作品不管是近看还是远看都意境无限且各不相同。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 | 美术理论

图为著名人物画家遂岩先生正在绘画创作中。祖力航摄影

学艺:“情感和力度都体现在这张纸上”

遂岩自幼习画,从事艺术生涯三十余载。在谈及恩师林少丹先生对遂岩的影响时,他回忆说,“铺一张纸,一定不要吝啬对纸的‘蹂躏’,你一定要画透,画出劲儿来,这种力度就在这儿,情感就在这张纸上。你如果轻飘飘,轻描淡写,你的作品就永远没有力度。”师傅画的东西苍劲有力,这是当时师傅带他最大的感受,这句话带给他的感触和影响很大。

遂岩以大刀阔斧的笔意,画出深遂意境的作品,开拓中国画的新风气,而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当代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其作品皆运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韵。

遂岩在水墨创作中,引人瞩目的是加强了理性因素,特别是对哲学、历史、人生因素的强化,使其作品气象与诗情、结构与语言更偏于冷峻,而类型化和概念化的笔墨方式,始终是中国水墨画的弊端,千百年恒定不变概源于此,它从根本上与绘画的审美特性背道而驰。

“包括对比、构图、色彩、造型等等,实际上他的作品跟我现在的画,就是很讲究一种对比,比如画一些抽象的人物,但人物的脸部还是很写实的。他巧妙引进了西方绘画技法,色彩当中甚至能产生关键的变化,有利于对人物的刻画,已经不完全是传统中国画平面式的技法,这里面有人体结构及立体感的感觉,所以在脸部的细部刻划上还是很精细,包括我后期的绘画,都受到师傅的影响。”回顾几十年的绘画经历,遂岩认为师傅的思想已经深深融入了他对绘画的理解。

创作:一定要把钟馗文化研究透彻

遂岩最擅长画钟馗,其《钟馗》系列作品的钟馗形象充满个性与生机,形象传神,动感十足,倍受青睐。在谈及为何选择画钟馗时,遂岩说:“真正与钟馗结缘还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次到钟馗故里,恰逢赶上当地政府要创建一个钟馗文化纪念馆。历史名人本来就很少,这个地方能出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实属难得,所以当地政府就很想做这件事情,当时给我感触很大,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钟馗文化研究透彻。”据遂岩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钟馗并传播钟馗文化,他们还特意在香港成立了一个中华钟馗文化艺术研究院。

据遂岩介绍,他最早画钟馗要追溯到他二三十年前学画时。他说,之前就画过这个人物,或许很多绘画者也都避不开这个人物,实际上他画钟馗的这些东西,还是基本上继承传统的,但他已经开始转变风格了。在他的画册里,钟馗实际上只是他画作当中的一部分,他现在正在尝试更多的是中西相结合的东西,比如抽象画。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但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 | 美术理论

遂岩说,画钟馗需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画中他跟小鬼的互动,小鬼的表情更好,你去看那小鬼的表情,这是一个互动。蝙蝠,是用朱砂画的,主要体现镇宅和辟邪的作用。看他的表情,钟馗的脸是两张脸,上面是一张脸,下面是一张脸,钟馗底下是一张鬼脸,两张脸同时存在在这画面上面。

钟馗的传说有很多,遂岩根据钟馗的不同传说,创作出了很多不同形式的作品。有了与画中人物相通相融的感觉,能让观者的心忘却时间忘却空间,感觉在穿越。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 | 美术理论

观遂岩先生画钟馗,挥笔入纸如金刚杵。闭眼细听,运笔呼呼有声——迅疾豪情处如急风骤雨;钟馗脸部细微刻画却如春蚕食叶。而胡须的变化又深入浅出,让观画之人有“神韵悠悠”的精神体验。

其实,遂岩曾谈到画钟馗之感悟:“开局要大,不拘小节,”又强调“有形”才能“有境”,“作画不可信笔,所谓‘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水、墨、纸、笔及人物线条判断应极精确。”

“画到最后,很可能他在画钟馗也在画他自己,只不过那个是一个他相信自己情感的一个道具而已,很可能画的是他自己,这种东西有一些是不知不觉的。”遂岩说。

感悟:艺术家对当代文化要有贡献

因受恩师的影响,遂岩长期致力于对中国画传统笔墨语言的革新,他在深厚的传统修养基础上,融合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出有别于传统人物画体系的现代彩墨绘画之路,建构起了属于时代的绘画文本。

遂岩认为画家应该关注当下,更要追求对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这点上,范迪安老师给了他很大影响,他表示,“不同的时代,画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即使你画的同一个花瓶,不同时代的技法都不一样,所以要创作更多能够体现当代关系的画作。一位画家在当代文化中占什么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位真正的画家对当代文化一定要有贡献。”同时遂岩也认为,虽然我们传统的东西必须要有,这是我们的根,但是也要不断追求创新,因为创新一直是需要的。

遂岩画人物擅长运用光与影和水墨融合的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传统中国画用色比较单一,他采取大胆用色的新国画技法,遂岩对人物刻画有天生的爱好,他喜欢大刀阔斧的落笔、连贯而清晰的线条,认为这种线条是高雅风格的保证和达到他所倾慕的那种美的唯一方法。线条成了他的欲望,而其作品人物表情的刻画又非常细致。除此之外,遂岩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试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遂岩曾长期探索光色与水墨相融合的表现效果。

遂岩长期从事中国人物画的探索和研究,大胆创新,其作品写实又讲究意境,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对现实生命的倾情关爱,流露出非常人而可为的雍容大气,真情实性,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好评。

画家遂岩,擅长传统水墨人物及中西绘画技巧相结合的现代主义新人物画法。其作品传神逼真,生动活泼,传统笔墨功底深厚,目前已经成为活跃中国画坛的当代青年实力派画家。

相关资料:

遂岩,原名洪晓光,福建漳州人,汉族,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长,北京遂岩艺术馆馆长,联合国物资采购中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人才中心副主任、中华钟馗艺术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 荒木经惟:不是情色摄影那么简单[图文]
    荒木经惟:不是情色摄影那么简单[图文]

    《感伤之旅》中的经典作品,阳子侧卧在小船上。新婚之旅中的阳子。荒木经惟是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日本摄影家之一,他凭借“私摄影”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因所拍摄的内容、情色的拍摄方式及他的特立独行,在日本乃至世界一直颇受争议。4月7日~6月9日,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荒木经惟原作个展“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堕乐园1971-2012”,展出《感伤之旅》、《冬...

    74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杨奎松回应新书硬伤质疑:学术批评应回归学术[图文]
    杨奎松回应新书硬伤质疑:学术批评应回归学术[图文]

    杨奎松著的《忍不住的“关怀”》近日,网上有人以“史清”的名字发文,指出知名历史学者杨奎松新作《忍不住的“关怀”》里的百处“硬伤”。昨日,杨奎松对史清的质疑做出公开回应,认为该文章指出的“多数问题”属实,对此,他“心服口服”,“不想做任何辩解...

    16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花鸟画的古今参照[图文]
    花鸟画的古今参照[图文]

    蒋采苹盛开的百合花中国画被划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或称之为三大类,至今已成共识。三大科中,花鸟画独自成科最晚。花鸟画在魏晋南北朝初露端倪,到南唐时有了自己独有的身份,而真正的繁荣,从现有流传下来的作品看,当属宋代。1000多年来,虽然战乱频起,自然灾害无数,不知有多少花鸟画的精品力作灰飞烟灭,但祖辈们仍然为我们留下了相当可观的花鸟画传统佳作。花鸟画的题材花鸟画的题材并非仅有百花和各种鸟...

    22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浙商钟情红木25年 建中国最大紫檀博物馆[图文]
    浙商钟情红木25年 建中国最大紫檀博物馆[图文]

    图为部分罗汉。谢盼盼摄中新网金华10月31日电(见习记者谢盼盼)李晓东是浙江地道的东阳人,生于五代木工世家的他有一手木工绝活,从木工再到浙商,如今他已不再从事木匠活,却摇身一变成馆主。他办的浙江艺术紫檀博物馆成为中国最大的紫檀博物馆,31日在浙江金华举行的中国首届浙江红木产业协会精品博览会颁奖仪式上,他一举收藏了50余件估价至少5千万的藏品。浙江金华东阳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

    18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真水无香——品赏王少杰的诗词与书艺[图文]
    真水无香——品赏王少杰的诗词与书艺[图文]

    王少杰自作诗文书法(一)周末的午后,我在依山面湖的书房里翻阅王少杰先生的新作《云顶诗文书法集》与《行楷唐宋八大家游记二十篇》,新书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品赏之余,心中生发出无尽的感慨。自从少年时代起,少杰先生就倾心于诗歌艺术,沉迷于汉魏唐宋诗歌佳作的吟诵欣赏之中,尤其对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那些质朴蕴藉、充满田园意趣与隐士情怀的诗作喜爱有加。中学时期,少杰开始了诗歌创作之旅。年方十七,就发表了处女诗...

    116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履生: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薄弱[图文]
    陈履生: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薄弱[图文]

    2011年5月30日,陈履生在国博“艺术时空之旅”展览现场。新京报记者薛珺摄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接受新京报专访,谈国博的运作及私人博物馆的发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身份之外,陈履生是艺术史论者、画家、摄影家。他个人展览正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展出。2012年,他的展览主题是“博物馆建筑摄影”,这一次则是“巴西摄影”,呈现异域风情和人...

    31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资料图片在艺术史发展逻辑中,当代艺术通常是指正在实践中的新艺术形式,又曾被称为“后现代艺术”,指称那些对现代主义信条进行反叛的艺术方向。但在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却是含混与庞杂的。它在艺术形式、创作理念、文化态度或材料上没有严格的标准,它的提出更多针对的是官方艺术。官方艺术主要指那些为政府意识形态服务的艺术,在高度强制的时期,它曾经是中国唯一的...

    13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女人体潘玉良作从进入20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兴衰。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岁月长河中最惊心动魄的几十年。这样的时代背景,成就了女子绘事发展的无限可能。站在封建帝制的尾点上,一方面由于皇权的崩溃、帝制的瓦解,旧的体制、规范、风习、信仰逐一遭到破坏甚至崩盘,人们在新的社会里产生了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错愕与震惊;另一方面,强大的保守、顽固势力和封建王朝的...

    9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后写实与新经典[图文]
    后写实与新经典[图文]

    曾传兴听海130×150cm2014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到以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新生代,就是在那个转折时刻出现的重要艺术概念。由新生代引领的当代艺术潮流主导了至今20多年的艺术方向,而今,多年稳定的格局隐隐生变,新的艺术代际——后生代正在崛起。作为一个艺术批评概念,“新生代”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

    12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文]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文]

    行草吕新民作渐入耄耋之年的吕新民,1997年从江西上饶移居北京通州区天桥湾社区,与夫人彭光英及子女团聚在一起,过上了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尽情书画创作,勤于笔耕。2006年6月,在居委会的支持下,创办乐天书画社,与邢泉先生共同担任义务教师,吸引了社区20余名中老年书画爱好者,彼此相互切磋,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2013年,乐天书画社被北京市通州区评为通州市民学习品牌。为配合社区文化宣传,乐天书画社...

    83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严歌苓:文学是我的精神诉求 写作是我的全部[图文]
    严歌苓:文学是我的精神诉求 写作是我的全部[图文]

    今年3月,央视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邀请到享誉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严歌苓,向青年们讲述她对文学、电影、阅读的看法。言谈中,她新颖的观点、自信从容的谈吐,赢得在场青年阵阵掌声。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架起文学魅力之桥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严歌苓,父亲是作家,母亲是戏剧演员。爱好读书的父亲,书房里收藏了中外所有经典名著,任歌苓喜好阅读。中越自卫反击战时,不到20岁的严歌苓毅然申请到前线的包扎所工作。战争...

    16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最近,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本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石渠宝笈三编本”为张择端原作。但近年来在对画作的宣传中,因为“石渠宝笈三...

    13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钱青霞:让艺术与灵感同行[图文]
    钱青霞:让艺术与灵感同行[图文]

    钱青霞:让艺术与灵感同行钱青霞是一位颇有气场的画家,从谈吐、穿着再到作品,都让人感到她就是艺术圈里的人,无需更多言语上的描绘。认识钱青霞很偶然,也很有机缘。她是山东人,与记者是同乡。她曾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后来为了画画,去法国一段时间。尽管在外多时,但依然没有完全改变她那家乡的口音,听起来让人倍感亲切。钱青霞很年轻,也很有艺术家的“范儿”,但不像很多画家那样趾高气扬。...

    68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贵君:中国写实绘画的特殊性[图文]
    李贵君:中国写实绘画的特殊性[图文]

    写实绘画不是靠图式或符号诠释理念,写实绘画要做的,是让画面真正具有光彩和生命。这是要在一个有着无数高人做过的事情上仍然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一席之地。这要求艺术家既要有高超的技巧和能力又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质。要达到这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象那个挖井的故事,有些人到处刨坑,写实画家是要把一个坑刨得特别深,才能出现我们期待的清泉。Hi艺术=Hi李贵君=李庞大的群体催生高水平写实画家Hi:你最感兴...

    199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乔晓光:人生剪纸三十年[图文]
    乔晓光:人生剪纸三十年[图文]

    2003年,乔晓光在贵州苗族拍摄民间剪纸申遗时的工作照。王倩乔晓光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2011年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颁发的“民间文化守望者&r...

    179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