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岳敏君:生活依旧荒诞 我仍一笑置之[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鹏鹏 点击 :

岳敏君:生活依旧荒诞 我仍一笑置之 | 艺术常识

2012年作品《现代兵马俑》,185x90x60cm,玻璃钢丙烯。

“笑脸人”符号让岳敏君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一路走来,对岳敏君来说却是荣耀和争议同在。曾经凭借“笑脸人”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扶摇直上,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崩盘说”、“重新洗牌说”一度甚嚣尘上。以股票形式分析艺术家未来行情,看涨、看跌声一片的,岳敏君是第一个;当代艺术F4已经瓦解,岳敏君作品流拍就被视为例证。当然,纵使外界争得热闹,当事人岳敏君却似乎还想用一“笑”置之。先是去年底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展示“岳敏君:偶像制造”,又于近期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岳敏君个展“大脸画”。“再肖像”“笑面人”“无人的风景”“迷宫”“琐碎”“重叠”,岳敏君工作室内创作的多个系列同时呈现。岳敏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确定要创作多个系列让自己的艺术复杂起来,然而对于“笑脸人”的创作依然会是贯穿其创作的一条主线。但他不愿选择用坚持一词,在他看来,“用坚持这个词好像艺术家很有被动感。”而自己是按照自由的状态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将“笑脸人”进行到底。

采写/新京报记者李健亚所有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岳敏君:生活依旧荒诞 我仍一笑置之 | 艺术常识

2013年作品《蓝天白云2》,200x240cm,布面油画。

岳敏君

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85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7年,还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求学的他和四个同学一起受到“85新潮”的影响举办了第一次展览。

1991年春节他就住进了圆明园,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艺术家生涯。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画后来成为标志符号的“笑面人”,第一张作品叫《大狂喜》。从2000年上拍以来,岳敏君的作品在拍卖中一直处于几万到几十万元的区间价位。从2004年开始,价格持续攀升。2007年,纽约苏富比拍出的《金鱼》成交额为1081万元,佳士得香港拍出的《画家和他的朋友们》成交额为2048万元,岳敏君跻身千万元俱乐部,也与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并称为当代艺术F4。

岳敏君:生活依旧荒诞 我仍一笑置之 | 艺术常识

2012年作品《再肖像系列——栗宪庭》,140x170cm,布上油画。

石油工上大学

18岁时,靠着家人在油田系统的关系被天津海洋石油聘为电工。在那段需要在油船上呆上近一个月才能上岸的日子里,岳敏君画了一些大井架子和大海以及变幻的天空之类的画。

但创作于他还是一件业余的事儿,加上由于单位精简被分配至采油工这个对他来说一窍不通的岗位。岳敏君决心报考大学。当时,浙江美院和北京电影学院都是他的心仪目标,此外,他还报考了河北师范大学。没想到最先寄来录取通知书的是后者,“我记得这三所学校填的通讯地址都是北京,但浙江美院和北影都寄到我原来工作的地方。”

河北师大对当时血气方刚的岳敏君来说,是个不错的地方。岳敏君向记者回忆,“在河北师大考试时,我觉得这个学校不错。因为旁边是河北艺校,有很多美女,我就觉得这个学校挺好的,比我以往看到的美女还多。而且河北师大中美术系和音乐系是挨着的,我觉得也不错”。

作为1989年的毕业生,他再次顺从命运到天津教书。依旧感觉到束缚、控制。岳敏君又一次想挣扎。他说,从上学到教书,“整个经历给我的印象是束缚,这很容易扼杀掉对事物的追求,自由是最可贵的。”

住进圆明园创作“笑脸人”

1991年春节,到圆明园附近的医院探望病人,岳敏君偶然发现居住在圆明园的自由画家,由于对创作自由的向往,他决定搬到圆明园,“那时我想找个落脚的地方,进行自己的创作。如果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画画、思考问题就可以了。”于是岳敏君与刘炜等四人一起租了一个院子。

此时,岳敏君开始探索“笑脸人”符号,最初只是让人物笑起来。岳敏君记得第一幅“笑脸人”,前景画的是穿了泳装的女人似乎在笑,后面也有一两人在笑。在此基础上,岳敏君不断提炼、改变,一两年后才开始画面中所有形象都是自己,每个人物都是张大嘴巴没心没肺地大笑,却又紧闭双眼;动作夸张,却又充满自信。

“到现在可能笑的嘴越来越大,笑得越来越疯狂,”岳敏君称,画“笑脸人”完全是有感于生活荒诞的气氛。彼时,很多艺术家都画了类似气氛的东西,不过在岳敏君看来,日后将玩世泼皮的标签贴在其身后,也许是因为当时一些艺术家可能觉得这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艺术价值,“而我则将很多感受的东西不断完善、放大。”

海外做展价位攀升

事实上,这种玩世不恭和泼皮的笑脸确实也成为那个年代最通俗的写照。艺术资本很快便嗅到了其价值。1992年底,香港藏家张颂仁以每张1500美元的价格买走岳敏君两幅作品。在海外展览中,西方媒体和评论界开始从这些画面中揣度中国社会变迁和政治风景,“笑脸人”开始走向国际,并让岳敏君享用了在学术和市场上的礼遇。2007年纽约苏富比春拍,岳敏君的《金鱼》以折合人民币1081万元价格成交。此后作品价位不断攀升,2008年,岳敏君绘于1993年的旧作《轰轰》在香港佳士得拍出了5408万港元。

岳敏君为中国当代艺术画坛上制造了一个“笑脸人”偶像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偶像的神坛。当然,位于神坛自然要受到更多的挑战。事实上,对艺术家重复自我、艺术生产的质疑早已有之,但直到今天岳敏君仍将笑脸人坚持到底,尽管另一方面他又在不断地创造其他系列,包括“无人的风景”“迷宫”“琐碎”“重叠”等。

重复

反而感觉其真正价值

新京报:从去年底在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再到近期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你让外界看到除了“笑脸人”以外的多个系列创作。

岳敏君:除了“笑脸人”以外,我1996年便开始创作不同的类型,类似“场景”“处理”系列,当时是三个系列并行。此后又从绘画本身逻辑发展出“迷宫”“表皮”“重叠”。但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没怎么展过,全放在工作室里。

去年澳门艺术博物馆邀请我做展览,我就表示如果仅仅展“笑脸人”,不能将我这么多年的东西展示出来。策展人冯博一来我工作室看了几次,觉得用单一线索不好呈现,于是将工作室创作不同系列的现状同时呈现出来。这次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也依据这样的线索。

新京报:你是很早便意识到要创作“笑脸人”以外的其他系列吗?

岳敏君: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便对自身艺术创作有一个判断:不应该用线性的方式来思考。以往我们都是受线性和逻辑这些东西的影响,但这往往会造成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单一线索。但现在的艺术家有能力、有时间、有可能让自己矛盾和复杂起来。

新京报:但你也一直沿用“笑脸人”的符号。

岳敏君:我其实是从反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当我画“笑脸人”得到别人表扬时,我的感觉其实并没有那么敏锐。我的创作都是从批评、谩骂的角度。别人说我老是重复这个符号,但对我来说这也让我能感受到“笑脸人”这个符号的力量。换句话说,越强调笑脸这东西的负面,反而让我感觉到这个符号有真正的价值。

新京报:2009年接受我们专访时你提到会一直坚持“笑脸人”这个符号,现在这个决定依然如旧?

岳敏君:是还会坚持创作笑脸人。不过我觉得用“坚持”这个词好像艺术家很有被动感。类似说一个艺术家坚持、突变、创新,其实都带有被动感,不是按照自由的状态去创作。这些说法都让你有压力,让你看不到有其他的东西。其实对艺术家来说,最好的就是保持一种你认为正确的方式。

新京报:你坚持“笑脸人”的符号创作,其中有没有商业的考虑?

岳敏君: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都是被商业化的状态。我们都不用想商业的问题,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把你变成商品。这个谁也逃脱不了。如果你想反对商业的话,你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只有在这种商业逻辑中质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尽量规避这个状态。

市场

相对金钱,我更关注社会

新京报:近两年有关你作品的市场行情不断地被争论。此前有关于对你市场行情看涨、看跌的讨论,又有你作品流标被视为当代艺术正在重新洗牌的讨论。以股票形式来看待艺术家市场行情,你是第一个。对于这些争论,你此前了解吗?

岳敏君:知道。发这些文章的杂志会寄到我工作室来。我觉得这些都是新鲜事物,他们借用了商业的东西来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道理仅仅在于某一类作品、某些形式的作品是适用的。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其实这些争论对我也是普及。大家有争论,对大众普及当代艺术也挺好。

新京报:这些看跌的争论对你的创作会产生影响吗?

岳敏君:对我没有影响。可能偏商业的艺术家更关注金钱,偏社会的艺术家更关注社会。就我个人而言,社会的波动对我的影响更大。

新京报:媒体将你与张晓刚、方力钧他们并称为当代艺术F4,2009年英国“艺术战略”调查公司对当代艺术市场进行调查,指出“F4”成员已跌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前10位信心指数之外。而近几年从拍场情况来看,更是有声音认为当代艺术F4群体已经瓦解,而走入了明星艺术家的个人品牌时代,类似张晓刚、曾梵志。

岳敏君:之前我就说过,这也是正常的。应该接受生老病死的状况。你要是不“死”的话,没有新的人来。其实所谓的当代艺术F4什么的都是社会赋予的一个标签。无论F4也好、个人品牌也好,一些人看艺术时总是想找到最简便的方法。他并不是让这个社会丰富,而是变得狭隘。

成功

有时间、有条件做喜欢的事

新京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环境和现在的商业环境下,你对于艺术家成功的衡量标准有没有不同?

岳敏君:最好不要想成功与否,要是去想,你就累了。如果你喜欢艺术,就从喜欢角度来考虑,为所谓的艺术进行创造、探索。我觉得有时间、条件允许你去做你喜欢的事,那就是成功了。如果你将成功定义成用金钱、权力去衡量,那你肯定会很累。

上世纪90年代没想过自己成名。当然艺术家都希望你的艺术对社会有影响,即得到社会的承认。

新京报:你好像说过自己是伟大的二流艺术家。

岳敏君:有人问我现在是否伟大艺术家了?我的回答是,就目前而言,中国只能产生伟大的二流艺术家。

我始终认为伟大艺术家只会产生在伟大的国家,不会产生在二流国家、三流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伟大的国家一定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比较靠谱,它对这个世界是有贡献的,能基本引领这个世界的潮流,给很多民族以启示。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伟大的艺术家。

认可

官方还没做好文化的准备

新京报:近两年,官方机构成立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中心,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得到官方更多的认可?

岳敏君:当代艺术就是要发现问题、创造一种新的事物,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行为和方式,但官方还没有做好文化的准备。他们仅仅是种无奈的感觉,认为必须要认识到这种状况。我觉得谈一个社会是否能接受各种创造的东西,或以这种创作为责任,其实质是指在文化状态中必须是我们有责任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但官方没有这种感觉。这跟现在的收藏家一样,他不是带有要创造新文化的责任去收藏艺术创作。

新京报:近几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也越来越多,那你觉得带有责任的收藏家在国内的比例是不是也在增长?

岳敏君:很少很少。比较成熟的收藏家是促进新文化产生的支助者,或者通过艺术来产生一种新的文化。

新京报:今年春拍,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开始出手自己的藏品。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岳敏君:很多人收藏都面临经济问题。他们想通过自己多年收藏来解决经济问题,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要看藏家对艺术有多么坚强的认识。

相关文章

  •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这可能是全美规模最庞大的摄影亚文化。它不属于艺术市场,也听不懂艺术圈那些饶舌头的黑话。它处在画廊和博物馆的势力范围之外,整体受制于某种机构。监狱肖像摄影,在纽约被称为「咔嚓咔嚓」,是全美几乎所有监狱都在举办的活动。囚犯站在让人开心的手绘背景照相,背景是一些象征着无拘无束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小木屋、灯塔、城市天际线和海滩。照片而后会送给外面的亲友。在纽约钟楼画廊目前正在举办的展览中,戴夫&middo...

    70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1945年,新婚的苏立文夫妇在成都。世纪之末,正当西方艺术似乎被成功地吸收、传统艺术再生的时候,从西方舶来了一个关于艺术自身性质的全新问题……这将导致对自1900年以来的全部舶来品的质疑。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以致无法谈论这些艺术本质和目的的新观念将植根中国有多深,或者会多持久,但它们肯定将变成一种不稳定的力量。苏立文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间,西方...

    1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靳尚谊:画家要慢下来静下心做学问
    靳尚谊:画家要慢下来静下心做学问

    上周五,“墨彩情致—两地情中国画、油画大展”在澳门威尼斯人度假酒店开幕,画展由中国画学会和中国油画学会共同主办,是两大协会在澳门的首次聚首,包括刘大为、郭怡孮、张道兴、杜滋龄、靳尚谊、许江、全山石等内地名家的120幅作品集体亮相澳门,掀起一股中国艺术风。翻开中国美术史,澳门曾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首站。16世纪下半叶,西方传教士在澳门将油画传入中国...

    188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江舟专访:解读“生命”与“墨语”[图文]
    张江舟专访:解读“生命”与“墨语”[图文]

    《殇·戊子记忆之五》180×192cm2009年4月17日是“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北京巡展的最后一天,上午10时,张江周老师来到中国美术馆,在展厅现场为观众深入介绍了他的作品。关于展览主题“殇”张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展览的主题,他说,“生命&m...

    81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在[图文]
    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在[图文]

    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在凝视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过去与现存,也是几经波折后在向着更多元的思考方向延续。同时也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美术史当中的景象,这也是艺术一直脱离不了的一种创作方式。从一种社会公共性的集体行为到一种个人的情感表达,中间势必经历了社会与时代意识形态的洗礼,反馈给当下社会人群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状态的思考,这对于艺术的表达也必然会经历转变。站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样一个分水岭式的...

    76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当代艺术二十年本报记者张黎姣6年前,做批发油画布生意的老颜离开老家哈尔滨来到北京扎根,他将自己的“北方画布行”开在一个镇上。想不到,这里的竞争激烈得很,为此,他只得努力干活,常常整天都在裁画布,手指上磨出厚厚的茧子,但画布仍供不应求。老颜笑说:“我就是在给画家打工。”老颜住的镇子,离河北省燕郊7公里,离北京天安门24公里,它就是宋庄。自1...

    51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图文]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图文]

    赵无极世界抽象派艺术大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将在天堂中继续其东西方绘画的创想。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其瑞士沃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2岁。而昨日,赵无极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杭州艺专)在举行的85周年校庆馆藏展中,为赵无极的画作献上了鲜花,以进行特殊的纪念活动。与此同时,记者从中国美院前院长肖峰处了解到,赵无极遗愿之一是希望在杭州建立一座纪念馆。赵无极的身后事,包括遗产等问题将...

    2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吴为山:城市文化要懂得人[图文]
    吴为山:城市文化要懂得人[图文]

    吴为山在进行创作近日,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的混搭风雕像“大背头”又传出要改为“九龙宝瓶”,再次引发公众的热议。另类雕塑争议不断,也给我们的城市发展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题——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我们该怎样打造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文化要懂得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的话,一语中...

    84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明镜》周刊拍的莫言照片■《蛙》在德国出版■接受德国媒体专访回应西方质疑“我是一个作家,不是演员。当我创作那些场景时,我没有想到要去打破什么禁忌。”莫言这样回应西方媒体对他不表达政治立场的批评。莫言说自己和君特·格拉斯这样一位和政府对着干的作家不同,也比不上他,“我敬佩他和其他有表述能力的作家投身公共辩论,但我没有这种能力。坦率地说,我害怕...

    122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马奈与印象画派的难解情缘 色彩革命的先锋[图文]
    马奈与印象画派的难解情缘 色彩革命的先锋[图文]

    实际上,马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画派,尽管他与印象派年轻的画家们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同他们一起外出写生,他却始终拒绝参加印象派组织的画展。然而,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可以说,他创作风格与艺术理念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爱德华·马奈马奈与印象画派爱德华·马奈(douardManet,1832.01.23-1883.04....

    116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是时候“回看”传统了[图文]
    是时候“回看”传统了[图文]

    ■四人谈:于“当代”中的“山水、花鸟与人物”姜建忠作品《书童》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身建立该怎样行进,这是个大命题。关于中国画、中国文化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当代性,中国如何从传统中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如何摆脱西方的话语模式等问题,策展人李晓峰与三位艺术家进行了对话。孙良作品《闲趣》编者按:黄阿忠、孙良、姜建忠三位都是油画家,然而前不久三人却联袂展出了各自...

    57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画家李小可:颠覆传统国画 “以满求空”不留白[图文]
    画家李小可:颠覆传统国画 “以满求空”不留白[图文]

    《夏》李小可:1944年生于四川重庆,2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1962年应征入伍,1968-1977年复员分配至北京内燃机总厂锻工车间,其间坚持美术宣传创作。李小可自1973年开始随父李可染学习山水。代表作有《藏迹》系列、《水墨家园》系列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羊城晚报记者何晶“水墨家园——...

    183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韩国·KimJungHee作品《SPACE2013-Dalhangari》。南都讯记者陈晓勤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艺术博览会上,重头戏“2013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吸引不少市民的关注。这个堪称迄今亚洲最大雕塑展的年度盛会,22年来首次落户中国大陆,集结了153位活跃在亚洲雕塑界的艺术家的作品,百花齐放。因为首次落户中国,自然让人思考中国雕塑与其...

    16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写意精神”——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审美标尺
    “写意精神”——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审美标尺

    面对世界地球村的现状,如何形成“和而不同”的多元格局,并在多元化格局中时刻保持本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先进性,一个核心思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此种论点,不独在国家科技发展中极为重视,就是在文化发展中,同样要以此为根本要义。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68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限量版画是双刃剑[图文]
    限量版画是双刃剑[图文]

    谢楚余作品《素池》6月29日在广州花园酒店举办的一场慈善拍卖会上,一张谢楚余的限量版画《素池》拍出了17万元的高价。而在今年年初广州华艺国际的拍卖会上,一批赵无极、朱德群、杨培江的限量版画也全部成交。限量版画,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原作的复制品。因其有艺术家授权、监督质量,并且限量,因而不同于印刷品,被归入艺术投资收藏品的范畴。在欧美地区,限量版画的收藏价值早已得到普遍认可,已经成为艺术品收藏人...

    111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