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
在近些年的艺术市场上,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画作的市场价格,与早已跻身亿元俱乐部的齐白石、张大千画作相比,并不算耀眼,更不符合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三者在绘画艺术上又有着怎样差异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他对于三人的绘画艺术有着自己的看法。
齐白石比吴昌硕更“接地气”
吴昌硕作为上个世纪四位中国画大师之一,在绘画艺术史上具有继往开来、开宗立派的重要地位。在艺术水平上,至今都难有人能够望其项背。可是,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上,吴昌硕作品和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相比,价格却相对有些偏低。在张俊东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恰恰说明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上,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和其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的行情,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市场是市场,艺术水平是艺术水平,两者之间很难做到完全成正比。所以,张俊东认为吴昌硕作品在市场上的行情,并没有与其艺术水平、艺术影响相匹配。
那么,为什么齐白石、张大千的画作要比吴昌硕的画作卖得贵呢?首先来看齐白石,张俊东记得曾经看过一份统计数据,有人在广州做过一个调查,看看现当代这些书画大师们,谁在老百姓当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高。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徐悲鸿,排在第二位的是齐白石。像吴昌硕这样的艺术家,老百姓知道的很少,从这一点能够看出什么呢?张俊东指出,齐白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绘画大师,是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齐白石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什么叫雅俗共赏?就是在专业圈子里,专业人士都认为齐白石画的好;老百姓一看,也觉得齐白石画的好,这就做到了雅俗共赏。吴昌硕画作只做到了让专业人士认可,老百姓的认可程度却没有齐白石画作那么高。而这也正是齐白石画作的价格能够在市场上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吴昌硕比齐白石更朴拙天然、随心所欲
从取法上来看,齐白石受了陈师曾的引导和劝说,衰年变法时学习的正是吴昌硕。尽管齐白石从未见过吴昌硕,但齐白石对吴昌硕的崇拜和研究是非常深入的。这在齐白石自己的诗文、画款题跋以及陈半丁、启功、谢稚柳等人的文章中都可以找到出处。齐白石是吴昌硕大写意花鸟真正意义上的继承者、提纯者。而要说到吴昌硕和齐白石究竟谁高谁低,张大千曾言,齐白石做人太小气,他不喜欢,但齐白石的画画得好,超过了吴昌硕。当代评论家陈传席也曾比较说,齐白石清,吴昌硕浊。甚至说吴昌硕的画有点脏。这和吴昌硕的设色法有关。吴昌硕和齐白石设色都比较浓丽。但齐白石采用的是“单色法”,也就是直接用足够厚重的颜色一笔画成。而吴昌硕采用的是“复色法”,就是一笔下去之后,如果觉得颜色还不够厚重,那就再添上去一笔。这就使得吴昌硕的画有时候让人觉得不是很干净。
但是,在张俊东看来,吴昌硕与齐白石相比,其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金石气息要比齐白石更厚重,气息更为雄强、朴拙。而齐白石更多的是一种雅致和清新。还有一个区别就是,两人在创作心态上也不大相同。也许是性格使然,或地位使然,当时吴昌硕是海上画坛第一把交椅,整个中国画坛的擎大旗者。而齐白石刚到北京时,一开始他的画没人认,后来有人认了,画价高了又被讥为“野狐禅”,一直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与之相匹配,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齐白石才被完全认可,有了自己的地位,但是他的年龄也大了,画风已然形成很难改变。所以,吴昌硕的画里总能有一种大气淋漓、唯我独尊的感觉。而齐白石的画里总有一种小媳妇讨好婆婆的感觉,要考虑市场和买家的喜好。齐白石总想把画画得尽善尽美,画得漂亮;而吴昌硕总是随心所欲,自然而然的呈现自己,甚至有的画像是没有完全画完,直抒胸臆后就直接放在那了,这是何等的大气和真实。
那么吴昌硕和齐白石,究竟谁高谁低?张俊东表示,只能看审美偏好,真的难分伯仲。
张大千比吴昌硕多了些“脂粉气”
再来看张大千。中国近现代画坛还有一位大家叫李可染,他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大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张大千来到北京,想去拜访齐白石,于是就让李可染帮忙给引荐一下。齐白石知道后回答说:“吾当奴视之。”他认为张大千这个人,一生只是浪得虚名,在绘画上没有什么创造,只不过是画奴而已,后来也就没有见他。从这个事情中,就可以看出齐白石其实是有些看不起张大千的。
陈子庄是现当代四川的一位颇具影响的画家,他也曾多次在他的绘画评论里头提到同是川籍画家的张大千。他认为就张大千的绘画风格而言,走的是青绿山水的路子,画的很淡雅,多多少少脂粉气过浓了一些。张俊东也同样认为张大千画作的脂粉气太浓,与吴昌硕那种雄强浑厚、具有金石味道的作品比起来,张大千画得就稍微有一点“薄”,不够厚重,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甚至曾被人讥讽为画有点儿女人味。
所以,综上所述,张俊东认为,吴昌硕画作的价格应该在未来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张俊东,1973年出生于黑龙江林甸,北京大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作品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展,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首届青年展,第二届中国书法艺术节百家精品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第三届楹联书法展获奖提名。论文《书法艺术审美标准建立的心理描摹》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研讨会。出版《王羲之笔法及其流变研究》、《拒绝光滑——张俊东谈艺录》等多部著作。并有百万字书画理论、评论文章发表。近年致力于中国画研究和创作,尤其在花鸟画创作上主张深挖传统、回归笔墨内美,取得一定突破,被业内专家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