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亲亲 点击 :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 | 美术理论

高居翰

美国著名艺术史学者高居翰(JamesGahill)于美国时间2月14日在加州家中去世,享年87岁。他在《隔江山色》、《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等系列著述中所构建的对于元明清绘画的独特叙事分析模式,被评价为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高峰。

最后的著述

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顶级博物馆之一。该馆前中国艺术部主任、现任斯坦福大学坎特艺术中心亚洲艺术主任杨晓能回忆,他1993年入纳尔逊工作,到2007年离开,其间因为学术关系和高居翰先生时有书信沟通,也亲见了这位前辈学者晚年在博物馆的一段研究。

“1999年,我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做了一个展览——‘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高先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来往就多一点。他也专程到纳尔逊来看东西。过去,研究中国艺术史的美国学者多看重传统文人画,对实用和装饰的世俗绘画比较轻视,但高先生似乎没有这种偏见,晚年他一直在做关于这类绘画的研究。纳尔逊的馆藏中有一件《清宫珍宝皕美图》,没有确切出版年代和出版信息,应是民国珂罗版,另外馆里还收藏了较为珍贵的17世纪的《金瓶梅》册页,高先生为此特意过来研看原作。对这些藏品的研究成果,他都发表在生前最后出版的那本书中。”杨晓能在电话采访中告诉本刊。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 | 美术理论

三联书店出版的高居翰作品系列

他提到的这本书,英文名为《PicturesforUseandPleasure:VernacularPaintinginHighQingChina》,是高居翰最后一本著述,其中文译本《致用与娱情的图像: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年内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另一本将在大陆新出中译本的高居翰作品,是写于1960年的《中国绘画》(ChinesePainting),这也是他最早的成名作。杨晓能说,这本通史意义的小书文字漂亮,以浅显生动的方式引领西方艺术爱好者了解中国绘画。“如果以在美国的再版数来衡量,它比后来《气势撼人》、《江岸送别》等绘画史系列的影响面更大,只是国内读者知之不多。”

对高居翰的这本《中国绘画》,著名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也有很深的印象。他告诉本刊:“1984年,我在中央美院读绘画史和古书画鉴定的研究生时,读到了台湾李渝女士翻译的高居翰的《中国绘画》。两年前,我有学生还在台北‘故宫’买到过,好像重印了很多版。当时觉得这本类似概论的书写法很不一样。我们过去的美术史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晚清民国以来的画学传统,比较重文献而轻作品,像俞剑华、郑午昌撰写的中国美术史都属于文献派,包括傅抱石、潘天寿的著述也有这个特点,因为他们是画家出身,欣赏画作自然不成问题,在写作中就较为忽略。摘录画史、画论、缺少绘画作品分析传统,这成为晚清以来写作的主流。另外一种美术史就是我们当时使用的教材,还属于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来写的,重视阶级分析。后来高居翰较早到中国来,和中央美院有很多交流,也带来了一些国外的书籍资料。”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 | 美术理论

张宏画作《越中十景册》之一(奈良大和文化馆藏)

尹吉男说,同时期他们读到的还有另一位美国艺术史家李铸晋关于赵孟頫的研究,不算完整一本书,只是当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印的一本小册子。“还有一些海外学者的东西被翻译过来,比如方闻的《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画为心印’,他以此讲述中国绘画观。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院刊和一些港台学术期刊上,我们也能读到高居翰、班宗华、苏立文发表的文章。”

尹吉男认为,高居翰有10年以上的博物馆工作经历,这点非常重要。“我在美院是学古书画鉴定的,所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机会跟随当时国家书画鉴定小组的六大专家直接学习,在上海和东北看了大量实物。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鉴定专家和美术史家的治学方法是有区别的,鉴定家比较重视绘画的基本风格、样式、笔法、师承,因为他们遇到的是最实在的真伪问题。我后来读到高居翰他们的文章,也会从鉴定的角度来读。我认为在西方美术史家里面,高居翰的知识总量非常惊人,堪称博学。有些学者可以和人敞开了聊各种问题,而有些是把能说的都写进书里了,没有更多富余东西,所以会惧怕朴素的聊天。但高居翰就可以跟他聊任何题目。我认识他算比较早——1988年我发表硕士论文讨论江苏淮安王镇墓出土的25张书画,高居翰引用过其中资料,所以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就找我吃饭。他中文说得不好,需要翻译,但仍聊了很多。当时我偶然提到明前期在福建地区文人有学米芾的传统,其中有个叫高棅的诗人,也会画,所取字号‘漫士’就和景仰米芾有关系,米芾有个号叫‘襄阳漫士’。美术史界几乎没人会关注到这个人,但高居翰马上说,他在日本看到过此人一幅画,画的是米氏云山,印章就是‘廷礼’两个字。所以我觉得高先生不但博学、敏锐,而且记忆力惊人。”

《江岸送别》及第一次学术争论

西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发端于西方各大公私博物馆及个人的收藏和鉴赏。早期收藏中国古代绘画的机构主要有波士顿美术馆和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两家,其后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和克里夫兰美术馆。纳尔逊的首任馆长史克门(LaurenceSickman)是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先驱,帮助该馆收藏了李成的《晴峦萧寺图轴》、马远的《西园雅集图》等珍贵绘画。克里夫兰美术馆由李雪曼(ShermanLee)主持中国绘画的收藏和研究,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作为海外拥有中国艺术品数量最大的收藏机构,到20世纪50年代构建了宋元绘画的收藏和研究体系。

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到20世纪中后期已近于一门显学。50年代后,中国艺术史研究开始逐步进入西方各大学、科研机构等学术群体。和高居翰同时期的学者,任教于名校如普林斯顿的方闻(WenC.Fong,后来担任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斯坦福的苏立文(MichaelSullivan)、堪萨斯的李铸晋(Chu-tsingLi)、耶鲁的班宗华(RichardBanhart)、密歇根的爱华兹(RichardEdwards),博物馆界如李雪曼、何惠鉴,都在学术界声名鹊起。

高居翰1926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了东方语言学士后,他到密执安大学继续修读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师从著名艺术史学者罗樾(MaxLoehr)。1954~1955年,富布赖特奖学金让高居翰得到了前去日本京都大学的机会,跟从“京都派”汉学大家岛田修二郎学习;两年后,在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协助著名汉学家喜龙仁编写七卷本《中国绘画:大师与法则》的经历,继续帮他夯实了学术的较高起点。1956年回到美国后,高居翰担任了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顾问,并从1965年开始长期执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艺术史系,直至1994年荣休。

高居翰的两本重要著作:《气势撼人:中国十七世纪绘画的自然与风格》和《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和工作》,出版时间相隔12年,分别是他受邀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座”(ChalesEliotNorton)和哥伦比亚大学“班普顿讲座”(Bampton)演讲的结集。世界名校大都有自己的学术纪念讲座,哈佛“诺顿讲座”取名自该校历史上的伟大学者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1874年,受其表兄弟、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埃利奥特的邀请,诺顿在哈佛开设了名为“建筑与设计艺术史及其与文学的关系”课程,这被视为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开始,“唤醒了人们对于美术作为人文教育至关重要部分的热爱,而不仅仅将之视为一个培养专家的领域”。为了纪念他,哈佛自1925年起开设“诺顿诗歌教授”,2006年改名为“诺顿讲座”。杨晓能介绍,这一讲座的主题是“诗歌”,包括语言、音乐、美术和建筑中的“所有诗性表达”,也就是最广义的“诗”。每位受邀人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做六场演讲,整理出版后大都成为其代表作品,如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诗学六讲》、哲学家安伯托·艾柯的《悠游小说林》、小说家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都来自他们于不同年代在这一著名讲座的演讲。1979年,当时任教伯克利的高居翰获得“诺顿讲座”邀请,将他研究17世纪晚明清初中国绘画的学术成果公开发布并结集,《气势撼人》于是也成为他确立自己为中国艺术史界巨头之一的重量作品,被全美艺术学院联会选为1982年度最佳艺术史著作。至于哥伦比亚“班普顿讲座”,其演讲主题选择更为宽广,除社会人文领域学者外,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曾在邀请之列。1991年,高居翰在那里讲演了自己对于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和工作的研究,他将艺术史置放于社会史的框架中,再次向学界彰显了“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的学术方法。

而在“诺顿讲座”之前,他已经完成了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中的前两册:《隔江山色》和《江岸送别》。第一册《隔江山色》讨论了元代绘画,主题包括画坛大家的风格更新,职业画家之外的文人绘画运动的出现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对于绘画的影响等。在1978年出版的《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中,他则开始强调风格与外部环境,也即画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画风之间的联系。高居翰在这本书中谈道,文人画的引领者大都承袭了董源-巨然传统,而职业画家们则偏向于李唐、马远以及其他宋代院派画家的风格。他认为,业余文人画家倾向于取悦自己,而职业画家则较多取悦品位保守的官绅阶层,这在后来引申为吴派和浙派绘画的分界——他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来自西方艺术史界对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和赞助人关系的研究模式,具有其独特角度和叙事分析,也让李成、戴进等从前较被忽视的画家重新进入绘画史的视野。

以高居翰自己写在中文序言中的一段话来看,《江岸送别》确是他学术生涯的重大转变。他写道:“虽然多年来,我一直在开拓各种研究方法,想要让各种‘外因’——诸如理论、历史遗迹等中国文化中的其他面向——跟中国绘画的作品产生联系,但在当时,我毕竟还是罗樾指导下的学生,所以在研究的方法上,仍以画家的生平结合其画作题材,并考虑其风格作为根基。至于风格的研究,则是探讨画家个人的风格,以及从较大的层面,来探讨各种风格传统或宗派的发展脉络,乃至于各个时代的风格断代等等,及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撰写《江岸送别》时,已经变得比较专注于其他问题,而不再像从前一样,只局限于上述那些问题而已……”

但是,这本书也在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界引起了第一次大争论。以方闻的学生班宗华为代表,包括苏立文等学者,都对高居翰将赞助人研究放入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公开质疑和批评,尤其以班宗华较为严厉。

尹吉男向本刊介绍说:“在美国,中国艺术史领域的大家基本都是研究绘画史的,严格讲是晋唐以来、偏重宋以后的绘画。中国文人画在世界上是比较奇特的景观,它这种超越现实、抒发个人性灵并不以写实为维度的价值观,和中国哲学特别是禅宗联系紧密,所以在西方成为一时的显学,形成很多不同的学派。高居翰的著述《江岸送别》出版后,苏立文、班宗华等学者都出来写了书评,对他书中的观点提出异议。后来,高居翰征得班宗华及另一位应邀参与辩论的学者罗浩(HowardRogers)同意,将三人来往的14封书信共同出版。这些书评,让原来不同的学术声音浮出水面,变成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界公开的、系统的方法争论,其中两个较大的学派,可以说高居翰是一个代表性人物,方闻是另一个。”

尹吉男认为,方闻等学者仍注重艺术品自身分析,比如通过题材、空间、手法、色彩关系、形式语言等来一层层分析其特质,寻找个性化的部分。而高居翰,注重社会、政治和经济对艺术的影响,并不完全属于风格分析了。“早期他们确实都受到德国学派风格分析的熏陶和影响,往上可以追到巴尔霍夫、沃尔夫林,形成了北欧的一套传统,重视方法论。但到高居翰这里,我认为他后来发生了变化,不单纯是风格分析。他在写《画家生涯》的时候,更是特别强调市场、经济和画家的特殊关系。”尹吉男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比较重要的美术史家,有好几位都是苏格兰裔,比如高居翰、柯律格,年轻一点的如研究石涛的乔迅,他们都比较重视社会环境对艺术产生的影响。“乔迅在谈论石涛的时候,就讨论到早期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所以我个人觉得,在德国传统之外,他们几个和苏格兰的学术传统可能也有一定关系:苏格兰的一个传统是重视历史,另一个是重视哲学。”

《溪岸图》的争论

1999年对大都市藏画《溪岸图》的争论,在高居翰晚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事件,几乎将美国的中国艺术史大家全都卷入。

据事后各种报道和当事人撰文,争论发生的经过并不复杂:1997年5月,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华裔董事唐骝千将从美籍华裔收藏家王季迁(1907~2002)处购藏的《溪岸图》捐给该馆新的中国馆。《溪岸图》传为五代董源画作,递传经过被描述如下: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在桂林购藏,1938年被张大千带回四川,后张大千以自己收藏的金农《风雨归舟图》与徐悲鸿交换。50年代,已经移居海外的张大千将这幅画转让与王季迁。由于大都会当时是以巨资购藏,十分轰动,《纽约时报》在头版报道中将《溪岸图》称为“中国的蒙娜丽莎”。但在同年8月,《纽约客》刊载了专栏作家卡尔·纳金(CarlNagin)的文章,标题为《大都会博物馆刚刚获得中国的“蒙娜丽莎”,它是真迹吗?》。纳金并非艺术史专家,其文中引述的主要是高居翰的观点:《溪岸图》不是10世纪古画,而是现代画家张大千伪作。这一看法,高居翰曾在1991年的一个关于张大千的讨论会上就公开提出过,1997年9月又为美国媒体撰文重申。《纽约客》的文章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激烈反应,为此两年以后的1999年12月,大都会博物馆在纽约召开了一次“中国书画鉴定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包括中国内地专家启功等名家在内的各路专家学者都到会,当然也包括美国的艺术史学者,以“中国艺术的真实性”为题对《溪岸图》真伪展开讨论。

在会上,高居翰从风格分析、文献、钤印等方面提出了“十四项指控”。支持高居翰说法的重要学者,当时有日本的古原宏伸,还有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的李雪曼。持对立观点的以大都会亚洲部主任方闻为代表,包括何慕文(MaxwellHearn)、傅申、石守谦、丁羲元等学者。争论到最后,没有资料可以证明任何一方的观点确凿无误,《溪岸图》也就成为“悬案”。

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艺术中心亚洲艺术主任杨晓能告诉本刊:高居翰后来曾表达这样的意思,他只是想引起一个学术争论,并无攻击或诋毁任何人的想法。“高居翰和方闻,一个在东海岸,一个在西海岸,学术观点虽然一直相对,但据我所知,他们从来没有反目成仇过,还是可贵的学术态度。现在来看《溪岸图》,有学者认为,答案很可能不属于原来预设的两个论点,而在两者之间,或可以视为宋画。”

2008年转入斯坦福工作后,杨晓能和高居翰仍通书信。在2009年3月的一封信中,高居翰跟杨晓能提起,早几年在台北的学术会上看到他一篇论文,谈论北宋绘画起源的考古观点,他对此非常有兴趣。“高先生在信中告诉我,他其实一直对北宋山水很感兴趣,认为它在世界艺术史上和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宗教绘画一样具有重要价值,广泛关涉到文学和历史。他的系列写作计划中本来也包含此题,但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他感觉无力实现了,只能尽量通过视频讲座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所知所想留存下来。高先生在信中还提到,他近年还有另一倾注了很多精力的研究方向:日本南画。南画是日本人对中国明代文人画的模仿,所以,实际上这一研究仍是他对中国绘画研究的补充。”

2010年,坎特艺术中心举办了一个介绍中国近现代四大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的大展:“汲古开新:20世纪中国水墨画大师”,高居翰到现场观看了展览。“他当时身体已不好,坐在轮椅上,由几个学生送过来。”杨晓能说,这是他和高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

相关文章

  •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列宾秋天的花束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艺术最容易跨越任何障碍(比如语言不通),自由畅神地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从事中国画艺术的我,年少时就十分痴迷俄罗斯(前苏联)绘画艺术,他们的素描、风景画、主题创作,还有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著名艺术家,如列宾、苏里柯夫、契斯加柯夫、列维坦、希什金、费申……以及那一幅幅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宏构巨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

    65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欧阳中石:练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 应以少胜多[图文]
    欧阳中石:练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 应以少胜多[图文]

    记者王苡萱摄昨天,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右图)在中国记协就“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所作学术讲座中指出,书法的学习不能偏信下苦功,应该“学得少,抱得紧,以少胜多”。在欧阳中石看来,学习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倘若领会有误,再下苦功去重复,久而久之会将毛病巩固,反而有害无益”。他主张尽可能地理解学习对象的规律,多方面地理...

    45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杭州教学。[英]迈克尔·苏立文赵无极于1921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在靠近上海的江苏南通一个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1948年到巴黎。博学的祖父的影响,加之他一位叔叔从欧洲带回来的美术明信片的收藏,都助成了他对美术的热爱。14岁时他通过了一个希腊雕像的素描考试,被杭州美专录取了,在吴大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编者注)指...

    12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资深人士:中国摄影水平进步已无法忽视[图文]
    资深人士:中国摄影水平进步已无法忽视[图文]

    黄松辉作品《河边的早晨》,荣获本届影展电子影像组(艺术类)金奖沈雷作品《惊魂一刻》,荣获本届影展纪实类照片组金奖徐佳和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所有奖项昨天揭晓,三大组类共14个金奖全被中国摄影师摘得,该影展举办至今首次出现如此情况,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认为,这虽不代表中国摄影的水平已经位列世界的前沿,但至少说明中国摄影水平的进步无法忽视。本届摄影展优秀作品将于10月11日至17日在上海展览...

    30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格林伯格:列宾的苏联油画是庸俗艺术[图文]
    格林伯格:列宾的苏联油画是庸俗艺术[图文]

    “二战”之后西方最权威的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以及其所重点推崇的美国表现主义画派成为中国艺术批评家们常常讨论的议题。“当下有很多人说中国没有评论家,评论家太弱等,那么我们向西方一些重要评论家学一点什么东西,我觉得至今为止,格林伯格依然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一位批评家。”“最近的20年文献表明,人们对格林伯格的重要性越...

    99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是在写意、传神中表现笔墨情趣并将诸多文化形态(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独特画种。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和重在写意的艺术表达,是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的根本所在。目前,在一些受西画风格影响严重的“海归”画家中,很多人都在以西画的创作理念来营造画面。比如,有的运用“焦点透视法”并效仿水粉画和水彩画的画法,有的还效仿木炭画...

    49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近访汤唯的画家父亲[图文]

    2014年4月16日,“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绘画作品展”深圳开展。次日,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凤凰资讯、光明网、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等同时刊登文章《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不求声名但求内心喜悦4月15日汤唯在京亮相电影《黄金时代》发布会引发热议。4月16日,汤唯的爸爸、画家汤余铭现身深圳,在南山福顺堂举办“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作品展”。汤家父女,...

    9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鉴湖三杰(雕塑)曾成钢曾成钢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调到北京来的。我在杭州中国美院任院长时,他是雕塑系主任,我因此对他是很熟悉的。曾成钢的特点是人很率直,很坦荡,也很真诚,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性格。曾成钢对艺术充满了热情,为推动雕塑事业发展孜孜不倦。他到北京后在中国雕塑学会工作,随后又担任学会负责人,工作非常努力,成效显著。他对于中国雕塑事业在当代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很有贡献。在雕塑创...

    8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画当如何写生?[图文]
    中国画当如何写生?[图文]

    1973年,黄胄去广东军区南海舰队基层采访写生时创作的作品《海岛民兵》在北京宋庄,据说有的画家已经不只是对着摄影作品画画了,直接把电子的照片用幻灯打在白墙上;在某美术学院的写生课上,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多幅作业雷同,原来在写生的景区有专人买卖速写作品,五块一张,学界对此嗤之以鼻,然其核心均绕不开何为中国式的写生观的问题。其实,也有媒体报道,西方美术家有自己拍照记录美景的做法,说可以启发灵感,助...

    181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周明智先生为人诚实,质朴中透着睿智,不张扬,不唯上,平和之中却才气横溢。在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历来讲究画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人品不高画品也高不了,因而修养、品格、素质等有形无形的会在其作品中显现出来。周明智先生远离喧嚣的都市,隐居在京郊,用其平淡天真的心态,默默耕耘在纯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那片自留地,从不问亩产多少,却让我们品尝到新鲜别样的绿色食粮。周明智作品周明智作品先生尤擅牡丹和梅花...

    64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图喜报丰收叶问:收到这么多函电,有何感想?张答:读者对我创作和经历的兴趣这是预料之中。但是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好奇者的函电,可见《美术报》的宣传力度。凡是亲笔来信的,由我自己复函。叶问:有人要求登门拜访学画,你的意见如何?张答:我画速写,兴致一来,随时可画。我画国画,退休后习惯于晚间创作。此时夜深人静心怀开畅,酝酿构思幡然有悟,充满激情流露腕底,放笔大胆得意忘形,往往能取得意外的艺术效果。...

    18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爱华:瓷艺家潘长杰的古典与现代之美[图文]
    吴爱华:瓷艺家潘长杰的古典与现代之美[图文]

    珍珠彩瓷瓶《浅夏绿荫》——潘长杰“仕女”是我国古代美丽聪慧的女子统称,她们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恬静之美,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也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热衷创作的主题。而瓷都景德镇青年瓷艺家潘长杰创作的仕女却有别于他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潘长杰笔下的仕女有一种工艺之美他的珍珠彩工笔仕女作品,为中国釉上彩装饰开辟了一个全...

    16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评论岂可如此粗暴[图文]
    艺术评论岂可如此粗暴[图文]

    大学生裸奔事件不久前,某报刊登了题为《中国艺术的低智化倾向》的文章,作者江因风由“望京裸奔哥”事件得出“中国艺术家们非常严重的集体低智化倾向”的结论,读后令笔者油然生出一股愤慨,真是久违了的“妄言”和“无知”——艺术评论岂可如此粗暴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l...

    174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图文]

    “大背头”与它的审丑时代日前,有网友爆出河南洛阳偃师龙华欢乐园正在兴建的一座雕像,该雕像总体形象酷似“弥勒佛”,但却梳着大背头、穿着内衣。雕像图片被网友曝光后,迅速引起许多网友的争议和批评,该雕像也被网友戏称为“大背头”。然而,事件的发展出人意料,不久之后,有报道称,龙华欢乐园网站发表声明称“此肖像为我们企业...

    97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美术馆是否变成出租空间“停车场”?[图文]
    中国美术馆是否变成出租空间“停车场”?[图文]

    佛头像(关山月美术馆展览图)近日,有美术批评家称,中国的美术馆缺乏健全的策展人制度,变成了租场地的空间,“没有自己美术史描述和陈列!没能见到经典作品!没有强大的藏品体系和资金、政策、社会支持!没有美术馆专业道德和规范标准!没有公众自觉参与和文化认同感!总之中国没有美术馆文化!”一时间,这番犀利的言辞引发了公众的热议。那么,中国的美术馆真的变成出租空间的“艺术...

    52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