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朱绍正:央美毕业生北美巡展为何全是当代艺术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西瓜 点击 :

最近,我与李行简、郭绍纲等人到温哥华著名学府卑诗大学的亚洲中心参观画展。我们是不速之客,不请自到,只冲着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收藏展——“千里之行”北美巡回展而来的。我们原想一定是一次书画精品的展示,在西方展现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这一定要到场以示支持的。谁料到场一看,参加开幕式的人仅三五十人,展出的二十多幅作品,全是当代艺术、装置艺术之类,没有看到一幅传统的中国书画作品。同行前往参观的画家都说:真不相信这些是中国最顶尖的美术学院骄骄学子的代表作。或许是策展人、选画者的审美偏向出了问题吧。

你如果在西方社会生活十年后,就会慢慢知道,从道德上、艺术上细论,东方人的品质、内涵绝不比西方人差。而很多西方人在乐意接受东方文化观念后,也学会欣赏中国书画作品。只是因为他们见到的中国画太少了,需要有个了解过程,需要我们更多更好地展现精美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以弘扬中国艺术精神。其实真不要以为西方美术才是艺术,而更不应该投其所好,以浅薄的一知半解人云亦云,跟在西方的屁股后面走,胡扯一通而标榜跟世界潮流。所谓前卫艺术,实是自欺欺人!当你醉心于西方文化时,小心不自觉地陷入了苦恼而不能自拔。

有些人往往觉得本民族科技落后、个性压抑而个人“意欲”不能得到根本的满足时,没有“返身而诚”向内修为。生命问题、精神问题远比向外追求“功利主义”重要得多。我们的传统的无为、自在、仁心、中庸等核心文化价值,恰恰是西方文化中所缺失的。

在国内、外国都曾有国人在画布画纸上涂些墨团和线段纠缠作图,称为东西合璧的新抽象主义。说实在,中国的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大多数都是在模仿或抄袭西方风潮作品。美国艺术批评家杰德·珀尔(JedPerl)尖锐指出:“这些艺术家不但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人生。”中国社会现阶段显然没有跳出以西方文化为坐标的窠臼。

我们如果对中国文化观念、艺术精神了解不深或误解,当需亮出自己的文化面貌的时候,常常不敢堂堂正正面对,总是躲在西方文化的屋檐下,哆嗦着找不到容身之地。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已出现有宗炳、王微等山水画,比西方大约要早1200年,这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应引为自豪。中国画以其笔墨情趣来表现人生意境,从线条墨象中传达心中的意绪情思,具有鲜明特色而独立于世界美术之林!文化是什么?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式罢了,生活样式不同,铸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西方火炮战车向外扩张,东方静修冥想内省至和。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也应有自己的艺术,中国画从来都呈现高尚的情操。

特别是以老庄玄学为基底的山水画,玄远淡泊,散发山林逸趣。即使在当今高度工业化、商业化的社会,看似相抵触对立,实质上是静观世道、静思人生的高层次、高境界,有助社会融洽平和。今天,这种反省性的艺术之作,如服清心降火的草本凉茶,令人消气安神,缓解现今社会的浮夸烦燥与过度紧张的心绪。

科技可以搞中西结合,唯中国画不可以和稀泥;生物植物可以远缘杂交而出优良品种,中西艺术之强硬焊接,注定无生命活力。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就是例子:因没有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缺少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即使是高度逼真地去画中国山水、花鸟、人物,充其量也只是能品。

事实证明,中国画西化不是出路!我们可以暂时放下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些对垒与硬碰,需重新振作而无须妄自菲薄。中国画可以借鉴参照西画的现代元素,需要一个批判性的思维,应以我为主,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应有充分的自信心。

相关文章

  •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李如作品画面尺寸2米*2米,创作于2008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具有独特气质和特殊意义的油画,画的题目是《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作者是历史画家李如。画面中出现的两位马克思,一位身着中山装,脚上穿着中国人当年崇尚的三接头式皮鞋,就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中马”);另一位则身着西装,手中端着一杯红酒,代表着原来的马克思(“...

    138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朱新建(1953—2014.2.10)生于南京,著名新文人画家齐白石是一个非常好的画家。其实他是和湖南的小画家学画画,和小文人学写诗,但都比他的老师们好得太多了。他用的是吴昌硕开拓的所谓大写意的方式,同样的方法在吴昌硕手里俗不可耐,就是讨好读者,讨好观众,卖弄技巧,什么毛病都出现了;到了齐白石手里,腐朽变为神奇。就像一个破烂花棉袄穿在吴昌硕身上,一副穷酸相,穿在齐白石身上,太好看了...

    136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刘巨德先生谈论艺术的时候那种投入,那种忘我,让人感觉到他不仅是一个亲和的长者,更是一个有着绵厚思想,对艺术十分虔诚的人。刘巨德先生满头银发,像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的智者,访谈期间,他略带嘶哑的缓慢的叙说,将时间的影子停顿在思维的记忆里,思虑心移,悠长的溯往,时又回眸抚今,似乎瞬间阅尽世间酸甜苦辣。刘先生的笔下是一个丰盈的世界,他画故乡的小草,校园的荷塘,积雪前的白鹭,阳光下的猫,身边的学生等,所画之物...

    142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裹挟在商业利益之下的青年艺术家[图文]
    裹挟在商业利益之下的青年艺术家[图文]

    “HIHEY中国未来——新兴艺术家计划”随着前一阶段国内大规模青年艺术家群展的纷纷落幕,“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品低端市场前景”、“艺术品消费产业化”等成为业内讨论的话题。那么,大型“汇展”、集中推广的模式,能否真正做到扶持青年艺术家?能否为沉闷、...

    198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黄永玉:我是不会丢掉自己的[图文]
    黄永玉:我是不会丢掉自己的[图文]

    黄永玉黄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常德,湘西凤凰人,土家族。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诗书画文诸艺皆能。出版有《永玉六记》、《比我老的老头》等。本报实习记者梁毅如果要我说的话,我是青辣椒炒红辣椒。为什么?就是辣。我从不做梦,我干活干得很认真,晚上一觉睡到天亮。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再过几天,黄永玉就要90岁了。比他老的那些老头大多活得...

    153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呈现岭南画派创新精神
    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呈现岭南画派创新精神

    黎雄才《秋江放筏》为弘扬岭南画派,推动当代岭南艺术的发展,由文化部主办、广州艺术博物院承办的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将于2012年9月6日-11月6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陈伟安院长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除了“二高一陈”、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外,还有黎葛民、高剑父胞弟高剑僧、黄少强、方人定、何漆园、叶少秉等20多位二高一陈弟子们的佳作。题材上包容山...

    24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满涛的画里充满了各种梦境与回忆,艺术家将内心的敏感、恍惚用淡淡的彩墨或是铅笔表露无遗。亦如满涛喜欢独自窝在安静之处,独自描绘流淌在现实之外的美好与自由。满涛■个人简历满涛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①《微醉的画师》109cm×110cm纸上铅笔2012年■展览2008年“满涛个展”光州无等画廊韩国“春...

    67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且读且画[图文]
    且读且画[图文]

    杨秉辉,1938年8月15日生于江苏镇江。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职务。多年从事肝癌临床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业余从事医学科普,喜爱钢笔写生,曾出版数十册医学专著、科普读物、游记及写生画集等。杨秉辉教授的书房里,到处是画。进门处就悬了两幅上海硬笔画研...

    15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让每个字都有生命力[图文]
    让每个字都有生命力[图文]

    王向东书法不断有人向我说起王向东先生,说起他的为人,他的字。说他人好字也好。我见到他是在一个夏末秋初的时节。经朋友介绍,一个敦厚、和善、面堆笑容的中年人站到了我面前。他先拿出一本他著作的钢笔字速成教材和一本他的书法作品集,然后从一个蓝色布兜里掏出一叠楷书、行书新作。顿时,我的室内散发出一阵淡淡的墨香。观向东先生的字,对我来说可谓是美的享受。他的字横看顺心竖瞅顺眼,该有的全有,不扭捏,不做作...

    155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未知博物馆遭遇2011展览“一个(非)美术馆”开幕的时候,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历史还不足一年。数月前,第一次来到由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设计的展览空间时,还在不禁担心这样一座空间对于展览呈现提出的挑战。这座由时代地产集团投资的美术馆地处广州黄边村这样一个城中村中,一条还未完全规整的大路横在门前,时而扬起的尘土是美术馆外最忠实的观众。在19楼...

    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画家贺成探索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图文]
    画家贺成探索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图文]

    贺成《贵妃醉酒》任愚颖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贺成一直在古代人物和仕女画方面做着刻苦的努力和执着的探索。他以唐诗宋词为内容,创作出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人物画作品。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贺成的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面貌,线条酣畅,墨飞色舞,美而不媚,艳而不俗,如《唐人马球图》《剪春图》《共剪西窗》《晨曲》《晓妆》《贵妃醉酒》等等。他的老师,远在天津大学的王学仲,看了他的这些画...

    45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爱和欲望的影像空间[图文]
    爱和欲望的影像空间[图文]

    梦幻(REVERIES)关于爱情、色情、友谊,我们都有自己的理解观念,也会根据不同的地域因人而异,于是也希望影像的阅读和心目中的理解一致。但是也许我们会认同一些基础点,比如爱情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在情感上所带来的巨大的冲击,爱欲的力量也许是无人可以抵御的。但是爱情究竟有没有一种外在的形态,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人类的欲望也许是无穷尽的,但是只能通过想象的空间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通...

    129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文化汇:当代艺术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徐钢:当然是越来越近。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我表达,当然越是个人化的表达,与受众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敏感的、受过训练的受众也还是会有共鸣感,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因为古代艺术就是美的,没有个人的触动。文化汇:那受众其实还是很少的。徐钢:这是一个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培养的过程。没有接触过艺术的人,看到罗斯...

    13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爱德华·蒙克生命之舞油画奥斯陆国家画廊自绘画诞生以来,大量美术作品呈现的是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传达的是纯静、美好与和谐,如《蒙娜丽莎》的典雅,《睡莲》的宁静,具有东方艺术韵味、视觉清新的水墨画《小龙湫下一角》,等等。可见,人类创造的这一艺术形式展示的是那些使人视觉上愉悦、精神上充实的形态美感。同时,它拒绝画面上有骚动发泄的另一类与此相反的语言表达。但当我们把目光关注到一位...

    32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著名油画家张万东[图文]
    著名油画家张万东[图文]

    著名油画家张万东即使不是反色彩的,也应该是单色或者朴素的描绘才可称之为素描。但是,迄今为止,所有关于素描的定义只能定义画家张万东的外在形象。也就是说,在万紫千红的世界里,张万东已经朴素到了只能称之为“素描”的境地——他随便一站就是一张很不错的素描作品。然而,这只是表象——生活的表象、自然的表象。一旦我们触及视阈、灵魂以及生...

    63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