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永玉:我是不会丢掉自己的[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小年糕 点击 : 1540 次

黄永玉:我是不会丢掉自己的 | 艺术美文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常德,湘西凤凰人,土家族。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诗书画文诸艺皆能。出版有《永玉六记》、《比我老的老头》等。

本报实习记者梁毅

如果要我说的话,我是青辣椒炒红辣椒。为什么?就是辣。

我从不做梦,我干活干得很认真,晚上一觉睡到天亮。

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

再过几天,黄永玉就要90岁了。比他老的那些老头大多活得比他要短:郑可81岁、张乐平82岁、李可染82岁、聂绀弩83岁、张伯驹84岁、沈从文86岁、钱钟书88岁……

7月28日下午,《黄永玉全集》首发式的现场。一位身着黄衬衣,袖管半卷,胸前系浅蓝色领带的老头,步履轻快地现身,像是一块轰然落地的磁石,立马将各路媒体吸引到他的身边。

主角登场。北京贵宾楼饭店花园大厅中央,这个来自湘西“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迎接他的是文艺界诸多名人、各家媒体和艺术爱好者,以及静静摆在长桌上的装帧豪华、体量庞大的《黄永玉全集》。黄永玉曾说过:“农民种地出米,文人笔耕出字,自来是受到尊敬的。”如今,这套堪称目前最全面展示其艺术成果的全集,收获的不光是各路豪杰的尊敬,还有时间老人的垂青。

“你想黄先生他敢把世界放到一个天平的一头,把自己放在天平的这一头,用他特殊的翅膀和不断的艺术锤炼努力,让自己一点、一点地和世界取得一种平衡。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没有吃的,所以我们就没有这样的一种奢望想和世界做较量。但是我们身边就有一个黄永玉,这样一个比我老的老头,他是一个现成的榜样,我能和这个老头玩玩跷跷板就很不错,但是不要指望把他翘起来。”中央美院教授、全集版画卷主编广军先生说得干脆。

我一辈子肯干活是真的

一生爱书的黄永玉,写了不少书,但出全集这样的事情,他表示一直不大愿意,一是觉得自己的作品还不够,二是认为出全集太麻烦。“我这个画不成熟,你们搞个全集,我不太好意思,犯不上这么搞,我这是真话。我这一辈子干这点事不是很精彩,我一辈子肯干活是真的。”态度还不错的成果,便是这14卷的《黄永玉全集》。

全集分两编,一为美术编8卷,分为版画、彩墨风景、彩墨花鸟、彩墨人物、油画雕塑、小品插画、书法及设计,收录作品图片共计2630幅,最早的一幅作品是6岁的黄永玉在家乡白羊岭“古椿书屋”的木板墙上写的两行字:“我们在家里,大家有事做。”这两行“童体字”收录在全集书法卷图版的第一幅;一为文学编6卷,分为诗歌、人物、自述、杂文游记、文与画、杂集(书信),收录文学作品共计1200篇。这近4000件作品,滴下的是黄老一生的血汗,写就的是湘西老汉的传奇人生。

一辈子肯干活的黄老,说到自己这套书,也有些许的惊诧:“写文章是‘文革’以后情绪好一点,平常也是东说西说、东想西想,就这么写出来的,不是什么成大气的东西。把它集起来没有想到有这么多……”

说到干活,自己也没想到“弄出这么多玩意来”的黄老先生,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劳动不等于艺术,就像母鸡下蛋,那只是劳动,没有心得,更谈不上艺术。而他“唯一的妙处就是从来突破那点框框,文学上也好,画画也好,但是我的胆子小,我一边画,一边突破框框”,由湘西而厦门,从福建到江西,接着是上海、香港、台湾、北京,远至巴黎、佛罗伦萨,兜兜转转,一路下来,跨过的门槛,趟过的激流,他生命的起承转合、艺术的纷繁脚迹,从他的文章和画里,都能寻到脉络。

就是一盘青辣椒炒红辣椒

黄永玉是湘西人。沈从文是他表叔。钱钟书有次和黄老谈起这个性格如水的表叔:“从文这个人,你不要以为他总是温文尔雅,骨子里很硬。不想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比起这个表叔,黄永玉倒是不光硬,而且辣。

发布会现场,当一个“90后”记者问他,哪一道湖南菜可以形容他自个儿,老头就一句:“如果要我说的话,我是青辣椒炒红辣椒。为什么?就是辣。”

有人问黄老有什么梦想,他说:“我从不做梦,我干活干得很认真,晚上一觉睡到天亮。”这回答也够辣。

这个辣劲,在《永玉六记》中可是俯首皆是,这几册小书,就像一串串红辣椒绿辣椒,不妨摘几条尝尝:“不敢骂风,只好骂草”“漫长的演讲和放屁,都是在空气中拉屎”“别以为坏人一死历史就会翻新。想想母蝎子死了之后,破裂的背上爬出的许多小蝎子”,真是句句出新,辣得够劲。黄老笔下,句子就像红辣椒,配的图则如绿辣椒,锅里一炒,上盘一端,不光看着色彩斑斓,吃起来那也是爽辣无比。

对于黄永玉的个性,上世纪50年代就和黄老相识的姜德明回忆:“认识他以后,他写了一组到东北林区去打猎的散文,还有木刻,那是独一无二的在北京的作家、画家里边拿枪去打猎的。到了他家里看到有俩猴,更是很奇怪,所以我觉得这位作家从始至终保持他独特的风格和爱好,生活里边他也是这样的,非常随便,非常不一般。”而在中央美院的老同事杨先让先生眼里,他是最真实的一个人,特别难得的是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性情,“比如他的水墨是‘文革’后才发现的,他的小说、诗歌也是‘文革’以后才张扬出来的,所以我感觉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对知识分子,尤其是对艺术家好好认识研究的个案。”

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

大家都知道他如今正在撰写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当有人问他这部大作进展如何时,他说:“我的小说在家乡的12年写完了,最近在出第一部大概60万字,第二部正在写。这个东西要写到死为止,都不容易写得完。”

要说写,那还得先说吃。吃,一直是他对待世界的态度,也是他生活从艺的主题。作为弟子的广军这样解读他的吃:“黄先生的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饿,因为一种实实在在的饿,所以凡是可以解馋的东西他都来吃,大家今天看到这是吃出来的结果,因为他会吃、能吃,所以他就有一个很好的胃、肚量很大,在艺术上他就有很大的包容心。”要吃得好,先得有好牙口,其次还得有好胃口。

多年来,黄老一直景仰雕塑家布德尔,凡是他能见到的布德尔的作品,悉数入藏家中。他说:“在他作品面前,从艺者如果是个有心人的话,会认真地‘吮吸’,而不是肤浅地感动,会战栗,会心酸。”所谓“吮吸”,那是你得有吮吸的能耐。艺术的汁液,需要能吸纳这昂贵汁液的肠胃。除了吮吸,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更像是个核桃,黄老在《暮鼓晨钟八十年》中说徐渭、八大、梵·高这些艺术巨匠,“因为他们深刻,他们坚硬,一口咬不下,十口嚼不烂;必须有好牙口、好眼力、好胃口才够招架并且很费时间。”

黄永玉这辈子可是没少吃东西。他识字很早,两三岁背诵古诗,继而背诵四书五经,六岁起,就喜欢看漫画杂志,初中时酷爱看课外书籍。“一头扎进图书馆去,懂的也看,不懂的也看”(黄永玉《示朴琐记》)。他看书范围之广杂,可见胃口之好,“从达尔文的日记到《庄子》,从《浮生六记》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薄伽丘的《十日谈》,古今中外,像个馋汉,海味山珍、咸菜青鱼进入了他的胃,一经消化,便成为他的艺术营养”(《我们应该知道的黄永玉》)。他告诉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

吃得多,自然写得也不少。只说三联书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了十几种他的书,这次经过《黄永玉全集》文学编主编李辉的搜集和整理全部收入全集。凡杂文、散文、诗歌、小说数种,集束成册,蔚为壮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说,黄永玉先生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文章家,看了他的文章,对他的小说、散文、诗歌过目难忘。他的美文、写作精神,对当下的作家也有某种启发。

说起那些已经远行的老人,黄老语速低缓:我自己的感觉,年轻的时候很多老人家对我好,等到我们成长了以后这个老人家就不在了,我们当时在一个不太正常的时代,我们想去找那些老人家都没有机会去找,老人家想见我们也不敢见,我们想见他们也怕耽误他们,这样的情况下错过了很多老人家。

即将90岁的黄老,看过的风景,大多已然湮灭,见到的风光,我们亦难共享。在他的全集里,留着一代人风貌和印记的画和文,把我们带到他的世界。而他的世界,却是一个个老人离去和归来的世界,离去的是肉体,归来是因为想念。

相关文章

  • 王端廷: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王端廷: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王端廷:1961年生,湖北蕲春人,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先后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研究院(1997—1998年)、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2002—2003年)。掌握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研...

    93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花溪白云里7月7日,“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209进50评选结果产生,50强尘埃落定。自美术新青年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美术青年的积极响应,这入围的50幅作品,先是从2681幅作品中突破重围,更是经过层层筛选,在精挑细选的209幅作品中脱颖而出。为什么是这些作品得到专家们的青睐?作为前50名,美术新青年的“新”,又体现在...

    3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在这个后现代传播的时代里,绝对会印证马克斯韦尔的那句名言:让人们谈论到你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东施效颦的古训看来要被重新定义了。新近落成的合肥美术馆,就在文化建筑这个公共领域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当代版本的“东施喜剧”,看看它的样子吧,这个所谓的美术馆(由合肥当代创新展示馆更名而来)自命为鸟巢,我倒认为那是对鸟巢或是鸡窝的一种不敬,也是对仿生学建筑的一种戏弄,...

    3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怀念人民艺术家力群及其剪纸艺术[图文]
    怀念人民艺术家力群及其剪纸艺术[图文]

    力群剪纸作品王璞山2月10日是人民艺术家力群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看着力群先生给我的题词、打开他送我的《力群木刻作品》明信片、欣赏他答应让我复制的几幅剪纸作品,怀念之情油然而生,我总想提起笔写点什么……力群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浮现,他那版味十足的国画墨竹又也重现于我眼前。力群老的一生是为艺术奋斗的一生———他热爱生活、深入生...

    12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孔祥东:艺术品的时誉[图文]
    孔祥东:艺术品的时誉[图文]

    胡公寿·老树又着花孔祥东(南京)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文/孔祥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就是时誉,任何时代都会产生时誉的人和物。问题是当今投资为主体的艺术品市场,追捧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目的是传之后世,指望升值。试论海上画派早期领袖胡公寿(1823-1886),现在没有一定美术史素养的人肯定不知其名,而同治光绪时的上海...

    13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油画作品按照目前某些定义来说,只要是新鲜的,稀奇的,另类的,怪异的,看不明白的,看不懂的,或者传统遗留下来的一切,更或者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得与艺术牵扯上关系的假大空了,这实在是这帮浑人又污又垢的产物了。他们从未理清过自己的思维,仅仅或者过分理性,或者过分感性的顺从着自己的情绪,犹如是靓女骂街,或者泼妇静坐,或者妓女站街的各显神通了,而且还名曰顺其自然的不可一世。当前社会运行的急躁,人们颠簸得晕...

    90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东方观众需求度低 儿童博物馆发展缓慢[图文]
    东方观众需求度低 儿童博物馆发展缓慢[图文]

    空荡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体验厅“‘六一’儿童节要到了,馆里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吗?”“全国儿童剪纸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如是回答。然而,记者到访该馆的当日上午,也许因为是非周末时间,馆里看不见一个小观众。目前,国内公立儿童博物馆仅有北京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上海宋庆龄儿童博物馆。一些公立博物馆有儿童展厅,如中国科...

    15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的食草动物,起源于5千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早期北美大陆的热带丛林,最早的始马只有狐狸那么大,背部拱起,前肢4趾、后肢3趾着地,牙齿简单,以树叶、浆果为食。此后的2千万年变化不大,直至中新世,气候变干燥,大陆草原化,在选择压力下,始马的体型结构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千5百万年前中新世出现的草原古马,身材变大,四肢变长,前后肢都只有3趾,但仅中趾趾尖着地,侧趾退化。...

    135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春辰:什么是好的艺术[图文]
    王春辰:什么是好的艺术[图文]

    王春辰要想在今天回答这个问题可谓是难上加难。不是说我们不能给出答案,而是当我们给出一个回答的时候,另一个答复又迅速出现,肆虐地反对着前一个。首先,“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已经被颠覆,迄今无法获得共同理解的“艺术”定义,那么在回答“什么是好的艺术”的时候就必然是歧义横生、百辩难清。但是,另一方面,被称作&ldqu...

    94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东南亚当代艺术的个性[图文]
    东南亚当代艺术的个性[图文]

    东南亚当代艺术东南亚版块的艺术拍卖近几年来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东南亚的当代艺术在去年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从今年香港苏富比来看,当代东南亚版块的拍卖会再次推出了老一辈以及新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东南亚当代艺术这股国际艺术圈的新兴力量正在逐渐为拍卖市场注入越来越多的活力与新鲜感。对于亚洲的艺术品,藏家对东南亚艺术品较之中国和日韩相对比较陌生。而作为亚洲艺术品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多...

    147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一个人 一所学校 一座城市[图文]
    一个人 一所学校 一座城市[图文]

    上海美专的创始人刘海粟(左三)和张弦(左一)及傅雷(右一)拜访巴黎美术学院自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至今一百年,尽管在50年代初以独立名义的存在宣告结束,但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在上一世纪初,科举的废除和以人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促使写实主义成为对城市文化和人的现代形象新的表达方式。现代美术学院不仅引入了西方的艺术语言及其训练方式,尤为重要的是,规模化的学院训练产生的艺术人口...

    169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图文]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图文]

    【人物档案】康良河,本科学历,祖籍山东菏泽,参加工作30余年,先后下过乡、任知青组长;当过兵,任文书、营部书记、干事,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战功;从事过人事、教育、宣传等项工作。后从事电视工作,在中视频道国际传媒、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旅游频道《精彩中国》栏目组、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名扬中国》栏目组、中国网络电视台环保频道《和谐中国行》栏目组历任策划、导演、主任等职务。康良河副会长为鼎诚阁古...

    46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被扔掉的当代艺术品。劳动节假日的最后一天,这场“物质内外的当代艺术开放展”在时尚天河商业城如此喧哗的展场开幕。开展日期和展场都可以用“热闹”二字来形容。这样的展示形式与展览策划的本意正好相得益彰,丰富的物质世界在开展时刻呈现出另一种能量,从而更加反衬出对精神世界的反思诉求。在展览中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据策展人世宾透露:27日下午布展,约3点多钟...

    183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新北派山水”师恩钊作品展学术研讨会记录[图文]
    “新北派山水”师恩钊作品展学术研讨会记录[图文]

    师恩钊秋色180x982002年时间:2013年12月30上午地点:中国美术馆七层会议室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协办:海南恒成实业有限公司重庆臻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源典文化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尚辉: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上午好!师恩钊作品展今天下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在开幕之际,今天上午我们在七层学术报告厅举办新北派山水画师恩钊作品展览学...

    23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马兴文访谈:从“心”开始[图文]
    马兴文访谈:从“心”开始[图文]

    马兴文马兴文(SimonMa),华裔设计师,2012年7月SimonMa个展“龙马情”在上海世博馆意大利中心开幕,这场跨界的艺术展览,让马兴文以“艺术家”的身份走入公众的视野。2013年,受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组委会之邀,“中国马兴文特邀展馆”即将登陆水城一座拥有三百年历史的教堂,届时,马兴文将秉承一贯的跨界之...

    52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