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宫❖图片
斋宫匾额
诚肃殿
斋宫❖简介
斋宫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斋戒均在宫外进行。康熙后期,诸王子储位之争激烈,最终皇四子胤禛取得了皇位,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政敌。胤禛即位后,宫廷内部的斗争仍十分激烈,雍正帝为确保平安,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紫禁城内兴建斋宫,将祭祀天地前的斋戒仪式改在宫中进行。
斋宫系前朝后寝两进的长方形院落。前殿斋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抱厦3间,明间、两次间开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殿内正中上悬乾隆御笔“敬天”匾。室内浑金 龙纹 天花,正中为八角形浑金蟠龙藻井。东暖阁为书屋,西暖阁为佛堂。东西各有配殿3间。正殿左右转角廊与配殿前廊相连,形成三合院带转角的格局。后寝宫初名孚颙殿,后改为诚肃殿,面阔7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各设游廊11间,与前殿相接。
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 大祀前,皇帝致斋于此。遇皇帝宿斋宫,恭设斋戒牌、铜人于斋宫丹陛左侧。斋戒日,皇帝与陪祀大臣佩戴斋戒牌,各宫悬斋戒木牌于帘额。斋戒期间,不作乐,不饮酒,忌辛辣。
相关知识科普
斋宫
明制。建于天坛内西侧,东向,为皇帝致斋专用之宫。百官在各自衙署内致斋。斋戒中要求:“不饮酒,不食葱韭薤蒜,不问病,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不与妻妾同处。”清朝雍正年间宫内建有斋宫,祭天时,皇帝于大内斋宫致斋二日,坛内致斋一日。百官皆斋于公署。其制辞是:“凡陪祀致斋各官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问疾吊丧,不饮酒茹荤,不祭神,不扫墓,有疾有服(守孝)者皆弗与,其有故违不到者,察治之。”
毓庆宫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为太子所建的太子宫,后为诸皇子读书之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永琰被乾隆帝立为皇太子后再度住进此宫。
斋戒
古人于祭祀之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作乐,不吃荤,整洁心身,以示敬诚,称为斋戒。
面阔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歇山顶
歇山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亦称九脊殿。又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较单檐尊贵。
抱厦
亦称龟头屋,是从正殿接出的小屋,与正殿用两个屋顶连接。
明间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
浑金
在器物周身贴金箔的做法。“浑”为浑然一体之意。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天花
亦称顶棚。建筑物内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的构件,一般可分为硬天花、软天花。硬天花以木条纵横相交成若干格,也称为井口开花,每格上覆盖木板,称天花板,天花板圆光中心常绘龙、龙凤、吉祥花卉等图案。软天花又称海漫天花,以木格蓖为骨架,满糊麻布和纸,上绘彩画或用编织物,为等级较低的天花。
藻井
建筑物室内天花如穹隆状的装饰。由方井、八方井、园井层叠垒而成。正中多雕成蟠龙状,口衔宝珠。藻井一般用于较重要的殿宇。
暖阁
暖阁即以槅扇门、隔断板、天花板等在殿堂内建的小屋。
配殿
隆恩门内有东、西配殿各一座,黄琉璃瓦悬山顶,每座均面阔5间,进深2间,前附走廊。东配殿放置祝板,祝板是一块一尺二见方的木板,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祭奠死者的祝文。西朝房是帝、后忌辰时喇嘛念经的场所。
祈谷
古代祀天祈求丰收的典礼。
常雩
古代求雨之祭祀。清制,每年孟夏择日行常雩礼于圜丘。
大祀
据《乾隆会典》载,大祀包括圜丘(天坛)、方泽、祈谷、雩祭、太庙、社稷等等祭祀,多为皇帝亲祭。乾隆时,改常雩为大祀。皇帝亲祭时于大祀前斋戒三日,斋戒前一日沐浴,斋戒日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听乐、不入内寝、不饮酒、不茹荤、不祭神、不扫墓。每祭用牛、羊、猪等大批祭物并伴有乐舞,仪节隆重而繁琐。
斋戒牌
斋戒时用的祭器。《清会典》载:“斋戒牌木制,饰以黄纸,以清汉文书斋戒日期。”皇帝在宫中斋戒时,设于斋宫丹陛左侧。斋戒之日,皇帝与王公大臣也必须佩戴斋戒牌。这种斋戒牌“广一寸,长二寸,书清汉斋戒字,佩著心胸之间。”形制质地也各有不同,有方形,也有圆形;有玉质、木质,也有象牙质的。
铜人
皇帝斋戒时用的器物。《清会典》载:“铜人立形,手执斋戒铜牌。”皇帝在宫中斋戒时将其设于斋宫丹陛左,在天坛斋戒时,铜人设于无梁殿前月台上铜人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