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时间 : 06-10 投稿人 : 朱庆征 点击 :

长春宫❖图片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从体元殿戏台望长春宫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前陈设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前的鎏金小铜狮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红楼梦壁画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游廊彩画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明间宝座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西次间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东梢间

长春宫❖简介

长春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

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歇山式顶,前出廊,明间开门,隔扇风门,竹纹裙板,次、梢间均为槛窗,步步锦支窗。明间设地屏 宝座,上悬“敬修内则”匾。左右有帘帐与次间相隔,梢间靠北设落地罩炕,为寝室。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廊内壁上绘有18幅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巨幅壁画,属清晚期作品。长春宫南面,即体元殿的后抱厦,为长春宫院内的戏台。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

后殿曰怡情书史,与长春宫同期建成,面阔5间,东西各有耳房3间。东配殿曰益寿斋,西配殿曰乐志轩,各3间。后院东南有井亭1座。

此宫明代为妃嫔所居,天启年间李成妃曾居此宫。清代为后妃所居,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曾居住长春宫,死后在此停放灵棺。同治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一直在此宫居住。


相关知识科普


长春宫

内廷

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

启祥宫

即今太极殿。

穿堂

工字殿前后殿之间的连接部分,又称柱廊。

体元殿

面阔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歇山式顶

歇山式顶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一种,外观似硬山顶与庑殿顶的结合。上部如硬山顶,两山面垂直,与前后坡构成三角形立面,下部出坡至檐部。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俗称九脊殿。

明间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

风门

古建筑门的一种。即在居住建筑的外门做出双层门,靠外的一层门即称风门。风门既可做在单扇房门外边,也可做在隔扇门外边。高宽尺寸随槅扇的边框尺寸而定。风门一般朝外开,常与帘架配合使用,用以遮蔽风尘。

步步锦

古建筑门窗常用的棂条组合形式。其做法是用棂条拼成一个个长方形,上下左右对称排列。棂条交接处做成尖榫,用胶粘牢。

地屏

屏风的一种,直接在室内地上陈设。

宝座

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落地罩

古建筑内檐装修木雕花罩的一种。凡从地上一直到梁(或枋)的花罩都可称为落地罩。其形式主要有3种:①沿两侧木柱和梁(枋)形成的不同方向的三条边上均有装饰,两侧的木雕一般都坐落在木雕须弥座上。②两侧木柱上安装隔扇、隔扇间,梁枋下安装单边罩,这种形式又叫“隔扇罩”。③在柱梁间满饰木雕或用木棂条组成图案,中间部位留出几何形洞口,这类落地罩常按洞口的形状定名,如圆形洞口的称“圆光罩”。

配殿

隆恩门内有东、西配殿各一座,黄琉璃瓦悬山顶,每座均面阔5间,进深2间,前附走廊。东配殿放置祝板,祝板是一块一尺二见方的木板,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祭奠死者的祝文。西朝房是帝、后忌辰时喇嘛念经的场所。

《红楼梦》

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经考证是由与曹同时代的高鄂所续。乾隆年间程伟元将前80回与后40回合在一起排印成书。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揭露出封建贵族集团内部的荒淫腐败,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纯真的爱情。全书结构严谨,人物众多,情节紧凑,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绝唱。

抱厦

亦称龟头屋,是从正殿接出的小屋,与正殿用两个屋顶连接。

屏门

由4扇或更多可开启的门组成的屏壁。一般用于室内明间后金柱间,因起屏风作用,故称屏门。

井亭

井亭多为四柱盝顶式,亭顶中间有一洞口与井口垂直,井盖为空心圆柱形。亭顶和井盖均为空心是为了让阳光由此射入井中,过去人们认为井中之水经过阳光照射后才能食用。同时中空也便于用长竿淘井。

李成

李成(?—967年),字咸熙。其先人为唐宗室,后周时避居山东营丘。幼喜诗赋及琴棋书画,尤以画山水寒林著称于时,对后世山水画影响极大。

相关文章

  • 护城河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护城河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环绕紫禁城外围的护城河,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河宽52m,条石垒砌驳岸,坚固陡直,亦称筒子河。河水自西北流入,向东南流出至御河。清代河中栽莲藕,岁收供宫中使用,余者卖出,得银存奉宸苑备用。护城河至今已有580年的历史。1999年,对护城河进行治理工程,驳岸修整一新,河底全部铺砌方砖,河道更加坚固。...

    1467 护城河 奉宸苑
  • 东华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东华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

    997 东华门 西华门 下马碑 内金水河 三座门 文华殿 銮仪卫 须弥座
  • 坤宁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坤宁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坤宁宫是内廷 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

    689 坤宁宫 内廷 后三宫 盛京 乾清宫 面阔 进深 琉璃
  • 云光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云光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云光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的西南隅,楼内匾额曰“养和精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形制仿自建福宫花园的“玉壶冰”。云光楼平面呈曲尺形,西倚宫墙,自北向南又折而向东。上下两层,上顶北侧为歇山顶,东侧则为硬山顶。前檐出廊,上层北侧以石桥与院内假山相通,东侧外接上下两层游廊与萃赏楼相接。楼前有假山蜿蜒横过,主峰建一亭名碧螺亭,平面为五瓣梅花形,形式独...

    880 云光楼 宁寿宫 建福宫 曲尺形 歇山顶 硬山顶 萃赏楼 碧螺亭
  • 天穹宝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天穹宝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天穹宝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东小长街北段钦昊门内,东临东筒子路,西邻景阳宫。始建于明代,初名玄穹宝殿。清顺治朝改建,后避康熙皇帝讳更名为天穹宝殿。天穹宝殿的院落为长方形,南墙正中开琉璃门1座,名天穹门。门外有横巷,东抵东筒子西侧宫墙,西端为钦昊门。院中正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悬乾隆皇帝御笔楹联“无言妙化资元始,不已神功运穆清”。东西配殿各...

    599 天穹宝殿 内廷 东小长街 钦昊门 东筒子 景阳宫 琉璃 中正殿
  • 宁寿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宁寿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宁寿门在皇极门北,是宁寿宫区建筑的第二道宫门。这一区域原为明代一号殿旧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为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时,门制依乾清门制度改建,门名仍沿旧称。宁寿门为屋宇式建筑,黄琉璃瓦歇山式顶,面阔5间,进深3间。前檐正中3间建为敞厅,两梢间下砌槛墙,上置三交六椀菱花槛窗各4扇,中安方格风窗。两侧山墙...

    1321 宁寿门 皇极门 宁寿宫 乾清门 琉璃 歇山式顶 面阔 进深
  • 慈宁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慈宁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

    1663 慈宁宫 内廷 隆宗门 永康左门 永康右门 长信门 慈宁门 廊庑
  • 乾清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乾清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m,单檐歇山屋顶,坐落在高1.5m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为八字...

    1402 乾清门 内廷 面阔 进深 须弥座 御路石 鎏金 三踩斗栱
  • 斋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斋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斋宫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斋戒均在宫外进行。康熙后期,诸王子储位之争激烈,最终皇四子胤禛取得了皇位,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政敌。胤禛即位后,宫廷内部的斗争仍十分激烈,雍正帝为确保平安,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紫禁城内兴建斋宫,将祭祀天地前的斋戒仪式改在宫中进行。斋宫系前朝后寝两进的长方形院...

    1279 斋宫 毓庆宫 斋戒 面阔 琉璃 歇山顶 抱厦 明间
  • 昭仁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昭仁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昭仁殿始建于明代,为乾清宫东侧小殿。昭仁殿南向,单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面阔3间,正中明间辟门,两次间槛窗。殿前接抱厦3间。明时,殿前有斜廊通乾清宫及东庑,清代改廊为砖墙,自成一院,有小门以通内外。殿后接室3间,均为藏书之处。殿之东设龙光门,明代已有,是正宫通向东路的安全出口。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出禁城自缢前在此砍杀其女昭仁...

    312 昭仁殿 乾清宫 歇山顶 琉璃 面阔 明间 抱厦 李自成
  • 弘义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义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义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西侧,面东,与体仁阁相对而立。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武楼,嘉靖时称武成阁,清初改称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仍交该库收存。弘义阁与体仁阁作为太和殿的陪衬建筑左右对称,建筑形式完全相同,乾隆时体仁阁被火烧毁,就是仿照弘义阁重建的。由于二阁是...

    1863 弘义阁 太和殿 体仁阁 内务府 平座 庑殿顶
  • 矩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矩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矩亭位于外东路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抑斋西侧,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为方形,座西朝东,四角攒尖绿剪边黄琉璃瓦宝顶。檐下饰以苏式彩画。亭内西面为游廊槛窗,上悬乾隆御笔“矩亭”匾,顶部是编织纹天花,为宫内仅有。矩亭南、北、东三面接游廊,向南可通衍祺门,向北可达露台,向东可到抑斋。...

    1101 矩亭 宁寿宫 抑斋 剪边 琉璃 宝顶 苏式彩画 苏式
  • 吉云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吉云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吉云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内咸若馆西侧,坐西面东,面阔7间,东与宝相楼相对。明代原为咸若馆西配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为二层楼阁,三十六年(1771年)悬满汉文“吉云楼”匾。楼上下室内正中均供有大尊佛像。佛像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底座及多层台阶的金字塔式供台,供台顶部是一道长墙式的千佛龛。供台上层层摆放五彩 描金 擦擦佛母像。四壁、屋梁各处满做千佛龛,内供相...

    1884 吉云楼 慈宁宫 慈宁宫花园 咸若馆 面阔 宝相楼 配殿 千佛
  • 玉翠亭和凝香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玉翠亭和凝香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玉翠亭、凝香亭原名毓翠亭和金香亭。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后重建。位于御花园的东北、西北隅。周围修竹作衬和园墙相邻。两亭形制、构造基本相同。方形攒尖顶,四柱,柱间设坐凳栏杆,天花板绘五彩百花。玉翠亭曾增设门窗。比较别致处是两亭的瓦是黄、蓝、绿三色琉璃瓦相间,如棋盘格,显得十分活泼,为宫中所仅有。...

    565 御花园 攒尖顶 坐凳栏杆 天花 天花板 五彩 琉璃
  • 竹香馆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竹香馆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竹香馆位于宁寿宫花园符望阁的西北,西倚宫墙,面东而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碧琳馆而建。竹香馆上下两层,主楼三间,两侧耳楼各一间。耳楼两端又连斜廊,北通倦勤斋,南接玉粹轩。主楼为歇山卷棚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0117』绿色琉璃瓦。竹香馆外侧遍堆石山,下层窗口掩映在山石缝隙之中,珠联璧合,犹如天造地设。竹香馆前建有弓形墙垣,正中开...

    1940 竹香馆 宁寿宫 符望阁 建福宫 碧琳馆 耳楼 倦勤斋 玉粹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