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浮碧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时间 : 06-10 投稿人 : 茹競华 点击 :

浮碧亭❖图片

浮碧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浮碧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浮碧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浮碧亭

浮碧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浮碧亭匾额

浮碧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浮碧亭百花天花

浮碧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浮碧亭下石桥莲花

浮碧亭❖简介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的东北,亭北正对倚园北墙而建的摛藻堂,正南是万春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m,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蔴叶 斗栱,檐枋下安华板,方柱。亭东西两侧为石雕栏板,同时也是桥的栏板,南北两面在石栏板中间设两步台阶为亭的出入口。方亭内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周围为百花图案天花,檐下苏式彩画。抱厦三面开敞。

亭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檐抱厦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

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为御花园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相关知识科普


浮碧亭

御花园

摛藻堂

面阔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抱厦

亦称龟头屋,是从正殿接出的小屋,与正殿用两个屋顶连接。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剪边

屋面做法的一种。即在屋脊和檐口部分使用色彩、种类与屋面不同的瓦件,明显突出屋面的边际线。

攒尖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各戗脊的木构架向中心上方逐渐收缩聚集于屋顶雷公柱上,类似锥形,木脊榑上盖琉璃瓦,雷公柱上安装宝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其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为园林建筑中亭、阁最普遍的屋顶形式。

宝顶

一为建筑构件,用于封护攒尖顶雷公柱使不受雨水等浸蚀,所用材料多为金属或琉璃,形状有圆形、束腰圆形或宝塔形。具有丰富的装饰性。 皇家陵寝主人的坟墓高高隆起的土丘称宝顶,底下是地宫。宝顶用白灰、沙土、黄土掺和成“三合土”,一层一层夯实,又用糯米汤浇筑,同时加用铁钉,所以十分坚固。

一斗二升交蔴叶

斗栱形式的一种。在正心栱上用三个槽升子托着正心枋,中间升子地方出蔴叶头,不出跴。

斗栱

承托建筑物檐宇部分的构件。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每一组合称一攒。按安装部位分科,位于柱头上的称柱头科,位于屋角柱上的称角科,分布于柱间部位的称平身科。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展至清代,被作为建筑模数使用,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斗口为单位,长度同于最下坐斗的开口大小。

天花

亦称顶棚。建筑物内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的构件,一般可分为硬天花、软天花。硬天花以木条纵横相交成若干格,也称为井口开花,每格上覆盖木板,称天花板,天花板圆光中心常绘龙、龙凤、吉祥花卉等图案。软天花又称海漫天花,以木格蓖为骨架,满糊麻布和纸,上绘彩画或用编织物,为等级较低的天花。

藻井

建筑物室内天花如穹隆状的装饰。由方井、八方井、园井层叠垒而成。正中多雕成蟠龙状,口衔宝珠。藻井一般用于较重要的殿宇。

苏式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一种。源于江南苏州地区,故名。画法灵活、生动,题材广泛,多为祥兽花鸟、山水风景、人物故事。故宫花园及内廷建筑多饰以苏式彩画。苏式彩画从明代起即传入宫廷,经几百年的变化,与江南原有彩画不同,尤其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因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之为“官式苏画”。

苏式

明清时期我国家具的四个主要产地之一。四地为苏式、广式、京式、晋式(又称苏作、广作、京作、晋作)。

护城河

相关文章

  •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始建于明代,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1567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整座院落南北长80m,东西宽约60m ,占地5000㎡左右。分为南北两进院,南院中部辟山门,门后为宽敞的庭院。第二进院门为英华门,正北即英华殿,门、殿之间有一碑亭,。殿后宫墙西北隅辟门,北出可至...

    1759 英华殿 内廷 神武门 面阔 琉璃 庑殿顶 明间 三交六椀菱花
  • 耸秀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耸秀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耸秀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进院落,院内堆叠高耸的假山,山顶高耸一亭,名耸秀亭。耸秀亭平面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0117』绿色琉璃瓦。檐下饰倒挂楣子,下设坐凳栏杆。亭下悬崖峭壁,洞谷幽深。登临亭内,可俯瞰园内外景致,是良好的观景点。同时,由于该亭高耸于石山之上,位置显要,加之形式简洁,外观玲珑剔透,又是园内的重要景观。...

    421 耸秀亭 宁寿宫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 琉璃 倒挂楣子 坐凳栏杆
  • 苍震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苍震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苍震门为内廷东六宫东大墙的琉璃随墙门,东向。明初建,初曰宫东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曰苍震门。其为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西与昭华门相对,东出为东筒子长街,与蹈和门斜对,是内廷东六宫出入的重要门户。此门不常开,惟遇扫雪或修建工程则开。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世祖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皇后)不豫,帝在苍震门内设帷幄以居。雍正元年(1723年)奉安...

    1057 苍震门 内廷 琉璃 东筒子 梓宫 宁寿宫 屏门 影壁
  • 漱芳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漱芳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漱芳斋,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皇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漱芳斋为工字形殿,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前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安风门,余皆为槛窗。室内明间与次间以落地罩分隔,东次室额曰“静憩轩”,为乾隆七年(174...

    828 漱芳斋 乾西五所 重华宫 配殿 面阔 进深 琉璃 歇山顶
  • 倦勤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倦勤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倦勤斋位于宁寿宫花园最北端,符望阁后,北倚宫墙。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倦勤斋坐北朝南,面阔9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前出廊,檐下绘苏式彩画。东5间与符望阁相对,东西各接游廊,分别与符望阁东西廊相接,房廊相对,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自然形成东5间、西4间的格局。东5间,明间开门,余为步步锦支摘窗。明间檐下悬“倦...

    616 面阔 卷棚硬山顶 硬山顶 琉璃 剪边 苏式彩画 明间 支摘窗
  • 交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交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廷 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

    346 内廷 后三宫 乾清宫 坤宁宫 交泰殿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 宝顶
  • 宁寿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宁寿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宁寿宫位于皇极殿后,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为宁寿宫后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将前殿建为皇极殿,原匾额移至后殿,遂改称后殿为“宁寿宫”。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台与皇极殿相接,四周以黄绿琉璃砖围砌透风灯笼矮墙。宫面阔7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顶。檐廊柱枋间为镂空云龙套环,枋下云龙雀替,皆饰浑金,堂皇富丽。内外檐装修...

    1654 宁寿宫 皇极殿 琉璃 面阔 进深 歇山式顶 镂空 雀替
  • 珍妃井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珍妃井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珍妃井位于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中普通水井。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銮驾回京,珍妃被追封为贵妃,其家人获准将...

    1900 珍妃 宁寿宫 井口石 井口 景祺阁 颐和轩 清西陵 崇陵妃园寝
  • 云光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云光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云光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的西南隅,楼内匾额曰“养和精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形制仿自建福宫花园的“玉壶冰”。云光楼平面呈曲尺形,西倚宫墙,自北向南又折而向东。上下两层,上顶北侧为歇山顶,东侧则为硬山顶。前檐出廊,上层北侧以石桥与院内假山相通,东侧外接上下两层游廊与萃赏楼相接。楼前有假山蜿蜒横过,主峰建一亭名碧螺亭,平面为五瓣梅花形,形式独...

    872 云光楼 宁寿宫 建福宫 曲尺形 歇山顶 硬山顶 萃赏楼 碧螺亭
  • 乐寿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乐寿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乐寿堂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养性殿,其北有颐和轩。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年)修葺,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

    1984 乐寿堂 宁寿宫 养性殿 颐和轩 淳化轩 敬胜斋帖 敬胜斋 暖阁
  • 寻沿书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寻沿书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寻沿书屋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后部东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属庆寿堂建筑组群。乾隆御制寻沿书屋诗首句“寻绎黄家语,沿迴学海澜”,开宗明义地道出了书屋命名之因。书屋面阔5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绿琉璃瓦黄剪边 卷棚 硬山顶。明间安步步锦 槅扇门,余为槛墙支摘窗。前有垂花门1座,既是院门,亦为整个庆寿堂建筑群的主入口。东西配殿各3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

    1132 寻沿书屋 内廷 宁寿宫 庆寿堂 乾隆御制寻沿书屋诗 面阔 进深 琉璃
  • 弘义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义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义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西侧,面东,与体仁阁相对而立。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武楼,嘉靖时称武成阁,清初改称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仍交该库收存。弘义阁与体仁阁作为太和殿的陪衬建筑左右对称,建筑形式完全相同,乾隆时体仁阁被火烧毁,就是仿照弘义阁重建的。由于二阁是...

    1855 弘义阁 太和殿 体仁阁 内务府 平座 庑殿顶
  • 禊赏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禊赏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禊赏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西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亭座西面东,坐落于须弥座平台上,面阔3间,进深3间,前出抱厦,平面呈凸形,三面出歇山式顶,中间为四角攒尖琉璃 宝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下饰以苏式彩画。明间后设黑漆云龙屏门,挡住了亭后的高墙,有延伸花园西进之感。北侧有游廊接旭辉庭。禊赏亭抱厦内地面凿石为渠,渠长27m,曲廻盘折,取“曲水流觞...

    1592 禊赏亭 宁寿宫 须弥座 面阔 进深 抱厦 歇山式顶 琉璃
  • 内阁大库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库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库是内阁收贮文书、档案的库房,位于紫禁城东南隅、内阁大堂之东。库为砖石结构,墙面辟窗,窗中有铁柱,外有铁板窗。其存放红本、典籍、关防等件之库房,称之为红本库;存放书籍与三节表文、表匣及外藩表文之所称实录库;同时亦存贮满本堂之实录、史书、录疏、起居注及前代帝王功臣之画像等物。今建筑完好。...

    1803 内阁 关防 实录 满本堂
  • 钟粹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钟粹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钟粹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后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多次修葺。...

    578 钟粹宫 内廷 垂花门 面阔 琉璃 歇山式顶 走兽 苏式彩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