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画家与官员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品浩 点击 :

外国的画家与官员打交道的不多,至少不普遍,而中国的画家似乎注定要与官员打交道。所谓打交道,一方面指热衷于认识官员,联系官员,巴结和讨好官员,另一方面干脆自己去当官。总之,中国的画家总喜欢与官员打交道。

先谈与官员的联系。官员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在民选官员的国家里,官员是服务民众的,他要当官,得讨好民众,而民众则不必去讨好巴结官员。在那些国家里,大艺术家们都比官员神气。在官员当官由上级安排与民众无关的国家里,官员比民众神气,民众总要去巴结官员,艺术家也不例外。巴结的官员地位愈高,得到保护与好处的可能性就愈大,而自己的地位似乎也就愈高。在中国,名画家几乎都与高层官员打交道。在贪腐较流行而画又能换钱的今天,不送钱而送画开始成时尚。送画既风雅又安全。这与炒股票洗钱异曲同工。此事之另一面,好多画家发大财画价极高,也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这当然也得与官员打交道。现在政府要发展文化,对于作为文化人的艺术家又是机会,其中亦大有商机,这也得与官员打交道。与此相关之另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画家办展览,几无例外地都得请官员参加开幕式,而且,来的官员级别愈高,展览似乎就愈成功。在职的领导政务忙,不好请,退下来的官员就承担了这种符号与标志的作用。尽管此时之官阶报出来大多有“前”的限辞,但那级别却是在的,有级别就行。有一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展览亲见一事。画家去请了个老将军站台。画家致辞时自吹得忘了时间忘了形,老将军站得手脚都发抖,画家无休无止的致辞硬被老将军身边的秘书当场喝令打住!这么多年,只有极少数另类画家能免俗,如黄永玉办画展开幕式请花工剪彩,香港来的万青力在中央美院办画展干脆没开幕式。其实领导来不来与画画得好不好根本就没半点关系。但在我们这个连出世的和尚都得有级别的官本位国家,整个社会都迷信级别,你说怎么办?所以画家与官员关系老是纠缠在一起。

另一种是画而优则仕,或画不优也仕。即画家干脆自己当官。

中国画家当官,偏偏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传统。早至汉代的蔡邕,东晋的顾恺之,再到唐代的王维,宋代的苏轼,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王原祁……古代画家当官数量多得数不过来。当然,这与古代官员都是文人分不开。而古代的文人又必须琴棋书画门门懂,所以古代与其说是画家当官,不如说是当官的大多能画而已。他们的“行万里路”都称作“宦游”,文人与官员的关系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大批当大官的文人画家大多只能算票友,这种把票友当画家就源于著名的“文人画”风气。风气至今,国画界的画家乃至名画家者,属票友水平者亦不少!所谓“一心不可二用”。既当官又当成功画家的不多。当皇帝又具专业画家水平的宋徽宗,最后干脆把国都玩亡了,皇帝当完了,专业画家最终也没当成。毛泽东做诗词之心胸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看他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那气魄多大!可惜他也用艺术家气魄去治国,搞的那“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就没人敢恭维。在画史上,官不小而画很好的不多,专业画家水平的仅赵孟頫、董其昌、王原祁等少数人。反之,官没当成没当好,反倒成就其大画家地位的却多而又多:如王维、“元四家”、沈周、文徵明、徐渭、金农、李鱓、郑板桥、吴昌硕一大批。其中特别是“元四家”中的王蒙,元代没当官时在他的黄鹤山隐居读书作画,悠游自在,画画得多好!入明后汉人当权机会来了,王蒙想方设法去当了官,可刚一当官就当成囚徒,死在牢里!可不自找罪受!齐白石年轻时曾被人推荐去皇宫里给慈禧代笔,或去江西当县官,齐都断然拒绝,他只想当画家。真去了,今天的我们能知道齐白石么?郑板桥被人诬陷,潍县的县官没当成也郁闷了好久,后来去扬州卖画,收入比当官多多了!日子也过得自在。画史上也才多了个郑板桥。否则,谁记得乾隆年间潍县谁当过县官?但今天的画家偏偏都喜欢当官。因为一成高级别的官员,就俨然等同于高级别的画家。今天的绘画市场,买卖画者大多并不懂画,他只看谁的官阶大。照此类人的逻辑,画得好官才当得大,反过来,官愈大画就愈好。他们买画就冲着大官画家去的。一毫无绘画才气而级别不低的官员画家办展览,捧场者门庭若市,张张画都被贴了红条定购一空。但退休以后此前官员画家则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是画没画好后才被退休不当官了么?还是没了官的画家画也不好了?虽说官员画家画得好也是可能的,今天当官的画家,的确有相当比例是因为画得好获了奖有了地位才给封的官,但这是画而优则仕,属正道。例如当年功成名就的齐白石、林风眠、徐悲鸿、潘天寿们的当主席当院长。但中国当官不仅这一条路,路子多的是,从另一些路上去的官员画家,画就不一定好了。此为画不优也仕。再者,就算是曾经画得好的画家,官愈当愈大,政务愈来愈忙,哪有时间去画画。画画可是个需要静,需要动手的事,而当官则不可能静。张大千自称“小人”,即“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三天不摸手艺生”,官愈大画愈差,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即使此人本来是画画天才。中国要奖励谁,就让他当官。西方那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全是些做学问的专才,肯定不是专业稍好一些马上奖励个官去做者。这差不多该算是“具中国特色”的摧残人才方式。但话又说回来,在当官才有好处有地位有保障有一切的官本位的中国,又有几个人才抵御得住当官的诱惑!这又可算是“具中国特色”自废武功的自残。中国老是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奖者一类学者或罗丹、毕加索一类大艺术家,院士、学者、艺术家老与官员纠缠不清,肯定也是一个原因。

相关文章

  •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中国的竹刻艺术有多种流派,比如嘉定派、金陵派等,各流派风格不同,各有其妙。扬州的竹刻同样有自己的特点。竹刻中,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书法韵味,扬州的竹刻艺人最擅长的是刻字。郑小西,就是扬州优秀竹刻艺人中的佼佼者。郑小西(1899—1950),字绍琴,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人。其父郑逸琴,名桐,...

    2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晓:从文物中寻找中国教育脉络[图文]
    刘晓:从文物中寻找中国教育脉络[图文]

    这些年,刘晓弘扬和传播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责任感愈加强烈。1917年任命傅增湘为教育总长的任命状。1903年京师大学堂的招生布告。刻着朱子家训的古代门窗,古代状元考试的试卷,绘着古代学生向先生行礼情景的瓷器,古代官学、私学使用的学规、戒尺、课本,学生的作业、课外教辅,古代的学生装,刻有朱夫子白鹿洞书院规条的牌匾……当这些教育文物邂逅曲阜状元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晓,犹如千...

    119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鉴湖三杰(雕塑)曾成钢曾成钢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调到北京来的。我在杭州中国美院任院长时,他是雕塑系主任,我因此对他是很熟悉的。曾成钢的特点是人很率直,很坦荡,也很真诚,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性格。曾成钢对艺术充满了热情,为推动雕塑事业发展孜孜不倦。他到北京后在中国雕塑学会工作,随后又担任学会负责人,工作非常努力,成效显著。他对于中国雕塑事业在当代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很有贡献。在雕塑创...

    8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
    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

    初中海凉声一壑秋72×74cm编者按:初中海,黄宾虹艺术的隔代知音。不仅仅在于他的焦墨山水直接发轫于黄宾虹晚年的焦墨绘画,由黄宾虹这个历史“坐标”逆流而上追溯中国绘画的千年传统,传承而有创新,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更在于他孜孜不倦,对黄宾虹艺术的探讨与研究,《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即是他目前为止对...

    62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书圣"王羲之成名史:历史上曾出现三次学王高潮[图文]
    "书圣"王羲之成名史:历史上曾出现三次学王高潮[图文]

    汉字书写作为文人之必备,作为一种高尚艺术行为,发展到东晋时代,已经是诸体皆备,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流向和气质。王羲之时代的中国书坛文化可谓百花齐放、星光灿烂、人才辈出,繁花似锦。此时,若论书法技艺和成就,可以说,王羲之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甚至最初处于劣势,书法“不胜庾翼、郗愔”。直到身后百年,才声名鹊起,成为“书圣”。那么,王羲之是怎样成为千...

    17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玉来:传统国画骨法用笔与骨气说[图文]
    刘玉来:传统国画骨法用笔与骨气说[图文]

    漓江春雨在传统国画中对于光影的处理向来没有准定的规律,我们观摩明清时代的作品,基本没有明显使用光影效果技法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就说那时的国画家对于光影缺少认识。古来的“石分三面”“阴阳向背”就是对光影进行具体表现的操作技法理论;所谓的各种皴法、染法就是对光影表现的技法手段。外来光影技法在国画发展的最初不久就已经被个别画家运用,如南朝梁绘画成就最大...

    12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盛葳:与胡斌的对话[图文]
    盛葳:与胡斌的对话[图文]

    图片资料胡斌: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媒介研究”的问题呢?你觉得现阶段,艺术家关于媒介研究方面有什么新的变化吗?盛葳:提出“媒介研究”是因为我之前一直在做媒体,做了大概有十年的媒体,这是来自于自己日常工作的一个实践性的概念,同时,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收集一些资料,都是关于艺术创作和媒介关系方面的。当代传媒对日常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影响与侵入是难以估量的。...

    70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文]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文]

    建筑师陈暄第一眼看到陈暄,你很难将眼前这位身材娇小,长发披肩的柔弱女生与建筑师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接下来,当你翻阅她的履历时,还会有一连串的吃惊等着你。陈暄于2004年建立十上建筑设计工作室,她主持过的项目大到公共场馆建筑如阿联酋大使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咖啡厅,小到隋建国工作室、UCCA艺术商店、空白空间画廊以及愚公移山音乐表演场地等空间设计。纵观这些地标性建筑或艺术空间,你会发现为陈暄的作品...

    108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徐冰:有问题就有艺术[图文]
    徐冰:有问题就有艺术[图文]

    徐冰的“木林森计划:台湾”,图为在屏东县三地门乡的教课活动。2008年回到母校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重新又回到中国。在徐冰眼中,中国是现今最具实验性、是有可能找到新的文化方式的地方。为此他开始更深入地探讨传统中国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凤凰项目的出炉便是一大印证。当然更重要的或许还在于,当今中国当代艺术与经济、资本也发生了更多的关系。为此,此时的艺术家面临的挑战或诱惑更多...

    32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理论家)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张中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18日表示,从中国现实来看,公众对美术馆的认知和兴趣还是比较少的。通过免费开放的方式鼓励大家走进美术馆,是一种重要的措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美术馆需要具有知识生产的能力,提供好的展览和活动,否则有可能会误导公众。据介绍,王璜生日前推出新书《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该书是《王璜生:美术馆的台...

    2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艺术家海外回来怎么说[图文]
    中国艺术家海外回来怎么说[图文]

    艺术作品永远是艺术家虚拟的他认可的那个世界,是完全自我的创新的境界。但如何更好地表现东方写实、写意与西方抽象艺术的关系,如何在当代新一代东方艺术与当代西方艺术中再次找到新的契合点,并在其民族性中更能体现出当代艺术的国际性,主动积极并大度地寻求当代世界艺术共同的自觉意识,在和而不同之中,让世界当代的艺术成为一种新的可能,当是从海外归来的中国艺术家应深入探讨的问题与方向。近些年来,我越发感受到新水墨...

    197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何镜堂近照。资料照片连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多个场合呼吁人们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应当以人为核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充分重视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与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两大错误倾向“当前社会上存在两种错误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倾向,大部分城市都有这种毛病。”何...

    182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是什么成就了川美[图文]
    是什么成就了川美[图文]

    林明哲和艾轩在一起四川美院早年间出著名的“伤痕艺术”、“乡土艺术”的代表,二十多年已经去过,当初的思潮早已没有几人提及,但是这些艺术家依旧是中国当代最风生水起的一批人,细细数来,罗中立、何多苓、张晓刚、叶永青、周春芽等等都是川美出来的。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传统,年轻艺术家之中不少翘楚也是出身川美。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川美?一位藏家与一群画家的当年往事...

    190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图为著名人物画家遂岩先生近照。祖力航摄影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郝红波实习生虞政)“铺一张纸,一定不要吝啬,你一定要画透,画出劲儿来,情感和力度都体现在这张纸上。一位画家在当代文化中占什么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位真正的画家对当代文化一定要有贡献。”正在北京举办“大道无极--遂岩画展”的著名实力派画家遂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中经书画记者专访时表...

    48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大卫·林奇出生于1946年,早年他在美术学院学习,后在70年代搬去洛杉矶,在那里他以实验性的邪典片《橡皮头》(Eraserhead)开始了电影生涯。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绘画。如今,林奇迎来了他艺术家生涯的一次复兴:在2007年巴黎卡地亚基金会的展览后,他在纽约的Tilton画廊,及洛杉矶KayneGriffinCorcoran画廊的新空间作过多次展览,此外在德国和丹麦也有展出,同时还通...

    19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