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从马奈画中走出的裸女[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呱呱 点击 :

从马奈画中走出的裸女 | 美术教学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

《化名奥林匹亚: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美]尤妮斯·利普顿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8月版,16元

维多琳·默兰,作为印象派画家马奈及其同时代画家的模特,也许是19世纪最著名的面孔和身体。在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中,默兰或裸身躺在床上,或裸身坐在两个男人之间,目光坚毅、淡定还夹杂着些许傲慢,俨然不是被看者,而是一个以反维纳斯的姿态注视着观看者的色情故事的女主角。1862~1874年间,马奈至少有九幅画以默兰为模特,但即使在《女人与鹦鹉》和《铁路》这样的非裸体画作中,默兰依然以惊人的坦率的目光凝望着世界。

《奥林匹亚》完成于1863年,1865年5月在沙龙(官方展览会)首次展出,但立刻遭到媒体挑衅的批评,乃至于被封杀,而马奈也被迫逃往西班牙——尽管这之前很多人都画过裸女。不难理解,封杀的理由就是因为默兰被看为看的注视表情颠倒了人们的性别政治。

默兰在不当模特后也尝试绘画,甚至跟马奈在同一沙龙展上展览过画作。1903年,她还成了法国艺术家协会的一员。不过这个生活淫乱的下层妇女,后来沦为酒鬼,她在绘画上似乎没能取得大的成就,其全部艺术工作也不见于同时代人的文字记录。默兰,湮灭在历史的幽暗部位。

美国艺术史学者、女性主义者琳达·诺克林曾经发问: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为什么艺术史上未能出现足以和米开朗琪罗、伦勃朗、塞尚、毕加索、马蒂斯等相提并论的女性?受此启发,另一个美国艺术史学者、女性主义者尤妮斯·利普顿决定以默兰为研究对象,企图从马奈等画家的作品中解读出历史事件,揭示出默兰这个女同性恋画家被世人蔑视的凄凉一生。这真是“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

女人可以当模特,像一个女奴、女神那样呈现美,但她作为艺术家的欲望冲动历史总是视而不见。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利普顿前往巴黎追寻默兰。反正在马奈自传、档案和其他艺术家的文字记忆中,均未见有对默兰的记述。后来,利普顿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找到了默兰简略的卷宗,内有她参加过沙龙展的单子。默兰开始复活了。不过仅仅是开始。利普顿继续展开对默兰生命的多方侦探,穿行在巴黎各种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市政厅之间……

默兰的形象逐步浮现出来了。她并非职业模特,她的脸部表情惯于瞠视世界,这也正是吸引马奈的地方。她边做模特边上绘画课,开始为杂志画插图,然后尝试架上绘画,并于1876年把自己的自画像“年轻女子的半身像”送沙龙展出,签名是“维多琳·默兰,马奈的学生兼模特儿,曾为《奥林匹亚》的模特儿”。原来,奥林匹亚并不是她的真名,而这次她需要以真名示人,并通过马奈获得身份认同。这张画曾于1930年拍卖。据调查,默兰经常出入艺术家聚居的蒙马特区酒吧,跳舞、酗酒,人们称她为“诱惑者”,但她却是个同性恋者。1879年,她完成“16世纪纽伦堡的布尔乔亚”巨幅画作。就是这张画与马奈的画同时参与了当年的沙龙展。

有关默兰的蛛丝马迹进一步揭开。上世纪30年代,有人发表《奥林匹亚的悲惨结局》,文中写的正是默兰如何作为模特涉足绘画,并酗酒且性关系混乱。该文还附带了一张1890年的默兰画像:她跌坐在桌旁的一张椅子上,身穿宽袍,一只手握住酒瓶颈子,另一只手捉着吉他狭窄的那一端,身旁还有一只小丑打扮的猴子,它代替了马奈《奥林匹亚》中那只挑逗春情的猫,而默兰的表情全然失却了当年在马奈画作中的意志力,俨然一个被世人遗弃的老女人。这幅画有一个可恶的名字:“女人与猴子”。这之后,默兰以为别的画家卖画为生,后来又在戏院找了一份领座员的工作,直到默默的死去。

默兰在她生活的时代(1844—1928)及其死后,都是流言的主角。她的艺术家欲望和生活方式皆不见容于她所处的时代。实际上,时代安排她的角色定位就只能是马奈等艺术家的模特。正如著名女性主义者诺克林所回答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错不出在我们的星座、我们的荷尔蒙、我们的生理周期或我们空虚的内在;错在我们的机制和教育……”这样的回答自然不能让人震惊,倒是利普顿在追寻默兰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展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视角。以追寻的过程为主线,作者将她本人的境遇和默兰的身世在叙述中平行穿插,这无疑加深了作者对默兰命运的关切感。更为有趣的是,默兰的身世是通过对悬疑情节抽丝剥茧的方式揭示出来的,而主体部分又模拟了默兰自己的独白予以浮现。整个叙述简直成了一场追寻的历险。

《化名奥林匹亚》揭开了默兰的身世秘密,但它讲述的分明又是有关女性主义的两个生命故事。它是一部艺术史学著作,却又分明采用了悬疑小说的侦探笔法。如此这般,“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就被完美地演绎成一个有关女性本体的乡愁的寓言。

相关文章

  • 开疆拓土一大家——齐辛民的现代大写意[图文]
    开疆拓土一大家——齐辛民的现代大写意[图文]

    《天苍苍野茫茫》100x210cm2011年去年春节期间,我去北京宋庄艺术区的“齐辛民艺术馆”看望齐辛民先生和夫人秋萍。熟悉齐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每隔几年便有令人振奋的新面貌示人,此行自然也是充满期待。艺术馆当时陈列的一批齐先生近作,的确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笔墨酣畅淋漓,色彩厚重古艳,形式别具匠心,峥嵘气象扑面而来,犹如铿锵激越的彩墨交响,让...

    126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何镜堂近照。资料照片连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多个场合呼吁人们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应当以人为核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充分重视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与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两大错误倾向“当前社会上存在两种错误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倾向,大部分城市都有这种毛病。”何...

    182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悼念艺术家忻东旺[图文]
    悼念艺术家忻东旺[图文]

    忻东旺著名油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忻东旺2014年1月11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50岁。忻东旺,1963年生于河北康保,先后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忻东旺的作品一直延续着艺术家深切的社会意识与关怀。近些年来,他在融合油画媒介与中国人物画写意传统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油画...

    75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邓秋婷(中)和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左)、大陆漫画家本杰明(右)。近年来,随着数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在贵阳的顺利举行,贵州本土动漫的创作实力正在慢慢崛起,并逐渐为外人所知。不少贵阳动漫人都拿起画笔,用自己的作品打开了通往全国平台的道路。而笔名叫“豚宝藤井樱”的80后贵阳漫画家邓秋婷,就是其中一个。彩色的自我2011年,邓秋婷连载于国内动漫杂...

    177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芮德群:找寻心灵的居所[图文]

    《观园春色》68cm×68cm芮德群的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其山水画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出“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此外,芮德群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其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与山水画相得益彰。《大...

    15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
    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

    初中海凉声一壑秋72×74cm编者按:初中海,黄宾虹艺术的隔代知音。不仅仅在于他的焦墨山水直接发轫于黄宾虹晚年的焦墨绘画,由黄宾虹这个历史“坐标”逆流而上追溯中国绘画的千年传统,传承而有创新,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更在于他孜孜不倦,对黄宾虹艺术的探讨与研究,《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即是他目前为止对...

    62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雕塑家潘鹤:真善美是我一生的创作动力[图文]
    雕塑家潘鹤:真善美是我一生的创作动力[图文]

    潘鹤在创作中潘鹤金句我希望现在的青年雕塑家要用真情实感做雕塑,因为虚假的感情体现在雕塑上将没有生命力。如果为了钱,那就不如改行做生意。艺术是充满感情的,是代表真善美的,怎么能成为牟利工具?人们说现在这样的状况是因为艺术推向了市场,那爱情能推向市场吗?钱让艺术家成了嫖客!雕塑大师潘鹤今年整整90岁,依然耳聪目明、腿脚灵活。近日,在美院的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头发花白、个性直爽的老人在在言...

    199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张卫近影新文人画曾在上世纪90年代热闹过一阵子。当时画坛有关新文人画是“新的”文人画还是“新文人”的画的论争焦点,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是新文人画在后85美术思潮生成的核心问题。新文人画无疑是在水墨画经历西方写实主义改良和现代主义洗礼之后,对于传统文人画的一次巡礼与回归。在经历过“文革”与“85美术新潮运动&rd...

    25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文]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文]

    初学书法只为写对联1967年出生的曹善华8岁左右便开始接触书法,至今已经临池30多年,而他当初练毛笔字的原因竟是为了春节写对联不求人。“小时候村子里能写毛笔字的人不多,每到春节父亲都得求人写春联,我为了这个原因开始学写毛笔字,和同学的舅舅学习临帖。后来练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不仅给自己家里写对联,还能给其他人家写。上小学时,我看了一本名叫《青少年书法》的杂志,里面有一页内容是中、日、韩...

    122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弗朗索瓦斯-吉洛特与毕加索[图文]
    弗朗索瓦斯-吉洛特与毕加索[图文]

    1995年,吉洛特在她的纽约工作室内在毕加索的妻子和情人们痴缠、发疯、自杀的故事堆里,吉洛特幸存了下来。在离开毕加索的60年里,吉洛特不怕回忆,但不愿过多回忆,也不只有回忆,而是活出自己,活在当下。吉洛特活在当下,从来都活在当下一个人,如果有幸(或者不幸)活上90岁,会在干吗?回忆,枯坐,枯萎?不,不,不,至少弗朗索瓦斯·吉洛特(FrancoiseGilot)不是这样,已过91岁...

    18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林鸿福: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图文]
    林鸿福: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图文]

    林鸿福林鸿福陶瓷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特点,伴随着息息相关的生活,形成了艺术,也创造了陶瓷文化。而其艺术和质地的不朽性,更成就了价值的文物属性,陶瓷与美的不可分割。而德化白瓷驰名世界,其发展秉承文化的传承,其靓丽的质地是非常富于装饰性的,从以型写白,到以素饰增色,都体现了德化白瓷的姣好本性,是非常雅致的表现形式。为此,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是基于当代白瓷的特点,也是德化现代陶瓷艺术家...

    135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探究未来艺术走向[图文]

    油画作品按照目前某些定义来说,只要是新鲜的,稀奇的,另类的,怪异的,看不明白的,看不懂的,或者传统遗留下来的一切,更或者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得与艺术牵扯上关系的假大空了,这实在是这帮浑人又污又垢的产物了。他们从未理清过自己的思维,仅仅或者过分理性,或者过分感性的顺从着自己的情绪,犹如是靓女骂街,或者泼妇静坐,或者妓女站街的各显神通了,而且还名曰顺其自然的不可一世。当前社会运行的急躁,人们颠簸得晕...

    90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子康:美术馆应是文化价值体系建造的场所[图文]
    张子康:美术馆应是文化价值体系建造的场所[图文]

    张子康文/陈彦翀原来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的他,为了扩充出版资源,2004年兼任了今日美术馆馆长。当时的民营美术馆正处于倒闭风潮,他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发现了赞助是一条民营美术馆的生存之道,在任期间他带领团队将今日打造成为符合国际规范并成功生存与发展的一流民营美术馆,因此被公认为“民营美术馆第一人”。以8年运营美术馆的经验,以及作为文化艺术出版社社...

    59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是娱乐养子
    艺术是娱乐养子

    当代艺术想要在中国的艺术界发现趣事并不容易,因为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并没有时刻关注的瘾头,85后罕见创新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心生厌倦,而时下不少新生代艺术家们动辄将性和政治引入话题,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频繁,结果是如果你还愿意看点艺术八卦,页面设计得有猫扑影子的嘿社会这类媒体倒可以帮你找点乐子。艺术在中国很无趣,尽管这说法既狭隘又偏激。在这个让人有些撑不下去的冬季,艺评人朱其最近的发言让一些人找到了...

    5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令人着迷的敷座而乐——朱永灵书法艺术[图文]
    令人着迷的敷座而乐——朱永灵书法艺术[图文]

    朱永灵书瓷《百缘经》说佛陀率诸比丘去鹦鹉林,“各敷座具,在于树下,坐禅思惟。”——题记9月26日,济南微霾,朱永灵书法艺术展“敷座而乐”于山东省博物馆——这次朱永灵书法艺术展览与他以往各次个展略有不同,除了他的一些书法新作之外,还包括有家具、瓷器、紫砂壶、屏对、笔筒、笔洗、折扇、秘阁、压尺等等传统...

    17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