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郑云云瓷画艺术:元明清瓷画废墟外的新审美点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小狮子 点击 :

第一次走进郑云云的瓷艺工作室,我就“遭受”了一次摧枯拉朽的视觉冲击,那里陈列的系列瓷画作品,每一件都充斥着生机勃勃的艺术元气与文化张力——杂乱无章的线条随意勾勒出失却平衡的抽象,亭亭玉立的青花小景间放任宋人窑变釉的斑斓洪流,浓烈到令人头晕目眩的色块“炫”出世间万物的膨胀、挤迫与漂移……

2011年,在接受央视《人物》栏目采访时,我曾这样评价郑云云:“她对景德镇的贡献在于用强烈的后现代绘画意识,用自己独创的艺术表现形式,成功地实现了瓷画创作与当代艺术的同步对接,让人们在元明清瓷画的废墟之外找到了新的审美兴奋点!”

郑云云瓷画的文化属性

此前,有人将郑云云的瓷画归类于“文人画”或“新文人画”,大概是归功于她显赫的文化出身吧。当今中国画界,同时头顶“著名作家”、“才女画家”、“首席记者”三项桂冠的画人甚为罕见,在瓷画界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更何况其人出身于文人世家,自幼从师中国国画大师梁邦楚,这“文人画”冠名的外部条件自然是超级符合。但研读郑云云的瓷画作品后,除开她的文化人身份之外,我们很难从她的作品中找到其它与“文人画”相近的文化品质。特别是在题材开掘和主题表述这两大标志性的文化元素中,郑云云成功地超越了新老“文人画派”一脉相承的自恋情结和偏激的个人感受,立于普世人本的高度去观照生活的基调和本色,无论画人画物,也无论是抽象或具象,她笔下所呈现出来的主题越来越远离自我,趋向皈依没有任何仪式感的人间宗教。

以曾于2009年获“中国陶瓷艺术创新金奖”的高温色釉瓷板画《牧羊女》为例:画面背景用青花淡彩勾勒出银装素裹的青藏高原、一群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的绵羊。主体则用色彩浓烈的窑变釉凸显两个身着藏袍的牧羊女。整幅画面没有雄伟的布达拉宫,没有庄严神圣的殿堂,没有心灵沉重、面容消瘦的喇嘛,也看不见高大威猛的佛像,听不到穿心透骨到令人窒息的长喇叭声,但画家却别具匠心地用雪域高原的纯净、空灵与肃穆,营造出一个显宗教之外的人间仙境,用主人翁独立的浓烈色块勾勒出潜存于藏人内心的宗教热情。

我看过不少描述藏人生活的绘画作品,多半画面阴暗、主题沉重,主体不外乎佛坛佛器、佛陀与僧众,画家们个个出手千钧、灾难深重,仿佛在代人受过。很明显,作为当代散文大家的郑云云不愿意将这种偏执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当事人,在她的瓷画创作中,追求的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美学语境和平等心,即自然界众生如我、苦乐自知,这是一种入世大悲悯,瓷画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正是基于画家内心对众生物相的平视与尊重。

要明确地为郑云云的瓷画艺术寻找一个文化坐标似乎很难,不是她的瓷画缺少文化含量,而是其中传递的文化信息太多、太新,在现今的瓷画艺术领域,找不到可以容纳她的旗帜。也许有一天人们会突然发现,原来从一开始,她的瓷画艺术就属于她自己。

郑云云瓷画的艺术语境

外表像青花瓷般宁静的郑云云,内心恰似一桶高温颜色釉,奔放着叛逆的激情,无论在文学或绘画创作上都追求“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境界。

分析郑云云的瓷画作品,有三段非常明晰的艺术语境。前期的作品虽然也力图跳出传统瓷画的藩篱,但仅限于艺术手法上的翻新,多以青花写意与色釉写意的结合为看点,再结合康熙朝开创的青花“五色分水法”,来表现作品的水墨画风格。虽然这样的作品在庸俗的市场上也显得超凡脱俗,但却缺少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和领军感召力;第二阶段,画家开始将自己的绘画语境进一步从传统文人画中剥离出来,建构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之上。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批作品:变形的“情绪人”、失去生理支撑的动物、印象山水……此类作品看起来热热闹闹,也受到评论界的喝彩,并被归类于“新文人画派”,而且也有很好的市场效应,但郑云云清楚地知道:走到这一步,远远还未及自己所要探索的高度。

一个夏季的雨后黄昏,郑云云在山野里写生,忽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慑——斜阳复出,道道金光瀑布般地从山脊上飞泻直下,刹那间,山林光影闪烁、异彩纷呈、瞬息万变,任她如何捕捉,写生画板上只留下几页斑驳僵死的色块和毫无动感的雨林……

回家后,郑云云一连数月陷入思维困顿,吃不好,睡不香,终日把自己关在画室里着了魔似地折腾起来:画纸撕了一张又一张,瓷坯毁了一个又一个。那个雨后黄昏的刹那间迷幻,让她得以领略到人工无法复制的大自然之美,她对自己的绘画能力、艺术感觉、艺术信念发生动摇,甚至失去了在瓷画创新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心。直至有一天,她信手往瓷板上涂鸦了几组简单的线条,然后即兴填上几种颜色釉送进窑炉。

瓷板出炉后,眼前呈现出来的画面让郑云云欣喜若狂,用她自己的话说,“简直获得一种重生的感觉”!此前涂抹在瓷坯上的简单线条和单调的矿物颜料经过48小时的烈火焚烧,变化成一幅色彩诡异、奇趣天成的“油画”——蓝白调的下玄月、浮萍浪影,蓝灰调的荷塘,在两组大色块之上,一对美丽的丹顶鹤悠然自得地独享良宵月夜……整幅画面色彩浓烈、粗犷、厚重,如西画风格的油彩堆积。通过窑变形成的晕散渐变,各个色块的边缘地带出现许多在调色板上无法复制的奇彩妙色,主体物象摇曳、背景光影婆娑,充满动态的朦胧美。

郑云云说,这是她与自然之力共同完成的一幅作品,是她多年来呕心沥血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她只是完成基本构图和色料配制,最后的画面成色完全由铜、铁、钴、锰、钛、铬等矿物色釉在1300°以上高温下产生的分子运动相互碰撞、融合、渗透而自然形成。

郑云云成功了,由于一次偶然的灵感,她巧借天工,将自己的瓷画创作推上了历代中国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天人合一”的高度。2010年,这幅名为《荷塘》的瓷画参展鄱阳湖国际文化艺术节,受到中外艺术家的广泛关注与热评;2011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对郑云云在瓷画艺术领域的创新成就进行了长篇专题报道。

相关文章

  •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图文]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图文]

    卢雪艺术剪纸馆在济南开馆,参观者欣赏剪纸作品。(新华社记者朱峥摄)每个作者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哲学观念、性格特征、审美观、思维方式甚至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了艺术内在本质的不一样,剪纸作品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无疑会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围绕各种剪纸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始终没有结果,谁也不能说服谁。根据国内剪纸界的现状...

    83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确定为真迹——疑点多多[图文]
    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确定为真迹——疑点多多[图文]

    中央美院举办的“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珍品研究展”,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是一件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个例。特别是把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的自画像进行展出,第一次让人们目睹了大师的真迹。另外还有一幅自称(中央美院)是李叔同油画的真迹《半裸女像》,也同时展出,这幅画是否为真迹?在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就自下定论,是否欠妥?最起码是不严...

    17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图文]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图文]

    彭贵军《行草贡性之诗》作品尺寸:46cm×74cm“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意味着在积累了很多经验之后,做任何事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时,也要合乎规矩(不逾矩)。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也有相似的观点,他的美学理论建立在其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综合康德对艺术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艺术是天才凭借创造性想象力建构审美意象或审美理念的一种&ld...

    45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图文]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图文]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时下关于青年艺术的推广项目甚多,扎堆出现。每年一次的“青年艺术100”号称以选拔和推介青年艺术为己任,力求发掘青年艺术家们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2014年度“青年艺术100”于8月15-18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和798艺术区举行。笔者发现,青年艺术奖除了让人审美疲劳之外,是否存在重复创作、模仿之作过多的情况...

    9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图文]
    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图文]

    黄永玉。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黄永玉九十大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作为黄永玉十年一次的大型个展,此次展览历时一个月,将在9月16日闭幕。8月26日,黄永玉在国博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品没有好坏之分,而对于他来说,没有代表作之说。京华时报记者顾博实习记者黄嘉仪■记者手记《吹口弦》套色木刻休息方式是画小画一身素色棉麻衣裳,衣服袖子整齐卷起,再加一块大...

    100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想到败笔就难受[图文]
    想到败笔就难受[图文]

    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摄5月10日,“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之后将于9月14日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从2007年至今,苏新平一直在做艺术语言的转换,至今已经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近日,苏新平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好的艺术作品要让观众自己解读。《风景》1300×1600cm布面油画20...

    134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曹恩祥:六法当从传写入[图文]
    曹恩祥:六法当从传写入[图文]

    曹恩祥“六法”当从“传写”入曹恩祥的学艺历程中多有名师指点,又是娄东画派的传人。或许正因如此,谈起对书画一道的发展现状,他的观点也始终中正平和,但在包容中也不乏忧虑:“人贵立品,画贵立气。人的品质对画的气质是有影响的。现在我也去看一些画展,常常是满怀希望而去,灰心失落地回来,画的基础不牢、品格不高、缺乏正气…&helli...

    11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是20世纪最传奇的画家。他是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也是天下第一造假高手;他是中国画家中作品最多的,在“亿元”时代不断创造市场奇迹。张大千曾论画:“画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大千世界&mdas...

    28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老舍出点子齐白石只画蝌蚪不见蛙[图文]
    老舍出点子齐白石只画蝌蚪不见蛙[图文]

    齐白石晚年代表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日前,“老舍、胡絜青珍藏字画捐赠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20幅书画作品中有8幅系齐白石所作,其中包括齐白石晚期代表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老舍之子舒乙表示,之所以将画作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因为这些作品是由文学家老舍给画家齐白石的“命题作画”。老舍夫人胡絜青在齐白石93岁寿宴上致词。老舍夫人曾拜齐白石为师老...

    73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曹晖:以传统语言创作当代雕塑[图文]
    曹晖:以传统语言创作当代雕塑[图文]

    图片资料曹晖是“2012景像——中国新艺术”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他的雕塑给观众的第一感觉是血腥,从羊、猪、马等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到人身体的局部,再到具有“肉质”躯体的日常物品,在他的作品中都被非常态地呈现:去掉毛发、撕开皮肤,露出血色的肌肉组织与骨骼。由于尺寸很大,作品对人的感官有着很大的冲击,会产生在观看活体解剖...

    189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今天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实践行为的特定称谓,也不仅仅意味着相关实践的具体产物,在当今社会它也早已不仅仅限于“一门实用型的专业”这样的称谓,作为一个系统科学视野中最具典型性和历史感的内容,设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与其相伴,并对于自身进行着不间断的改造——一个设计词汇逐渐从“想”到“做&rd...

    56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履生:当代艺术不都是晦涩难懂[图文]
    陈履生:当代艺术不都是晦涩难懂[图文]

    艾敬个展现场一排排流淌着民谣的音乐CD碟片,一幅幅以“爱”为主题的油画,和一件件展现乡情的装置艺术,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同一个空间里。今起,“ILOVE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亮相国家博物馆南二、南三展厅,从歌手跨界为视觉艺术家的艾敬,交出了她在10年里创作的近200件当代艺术作品。展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本次展览也是国博自...

    81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熊晋:以狂草传承中华文化[图文]
    熊晋:以狂草传承中华文化[图文]

    香港《大公报》9月20日为熊晋推出专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个负有民族正义精神的传承者,他用自己的书法书写着感情、心境、和谐、生命与人生。他以艺术为生,却强调先做人再做事,进而才做艺术。他用笔流走纸间,用爱写意人生。这就是著名的山西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熊晋,在狂草中寻找自己,传承中华文化。描南绘北写意传统熊晋从小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对艺术有特别的感悟与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了书法特长。...

    181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姚一鸣:红楼旧画影[图文]
    姚一鸣:红楼旧画影[图文]

    《旅行杂志》所刊《红楼梦》名画之一“憨湘云醉卧芍药裀”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续作者高鹗。自成书以来,《红楼梦》成为真实反映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等的文学杰作。《红楼梦》相关的插图和图画集也层出不穷,其中以绣像居多,也有工笔精绘,以清至民国早期的最为有名。相关《红楼梦》的插图和图画...

    155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作为巴黎最负盛名的时装买手,玛莉娅·路易莎曾发掘出许多位天才设计师,她的同名精品店MariaLuisa一度是时装爱好者前往巴黎朝圣的第一站。如今,时尚品牌在世界各地竞相开店,绝大多数的设计师时装在网上就能买到,玛莉娅也顺势把她的店搬进百货公司,开到网上,甚至带到了中国。不论时代潮流和零售业态怎么改变,玛莉娅总是目光如炬,“我对自己忠诚,对真正的才华忠诚,我并没有因为要在...

    172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