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齐白石艺术新论[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小火焰 点击 :

齐白石艺术新论 | 美术文摘

齐白石的艺术是在古今之交、中西之汇的时空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齐白石的艺术属于古代又属于现当代。齐白石首先是传统的继承者,他学习以及从事绘画职业的方式发生在清末,他的诗书画印的艺术修为模式属于传统文人画范畴,而且他的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确是在延续传统,他的人物画里有一大批儒道仙佛,花鸟画里也有一批梅兰竹菊,这些都证明齐白石首先是一位传统的承继者。但是对于传统的继承并不是齐白石艺术的全部甚至重心,而且传统对于齐白石并没有成为消极的东西,他掌握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以及艺术精神,使之成为抒写怀抱的工具,之后他就转向现实生活,使传统技巧与现实生活相遇,这样齐白石就开拓了中国画的新面貌,所以传统为齐白石提供了超越的基础,他为中国画的现当代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中国传统绘画引领进入现当代。

齐白石紧紧抓住了艺术是生存体验的真实记录这一本质,用艺术抒写他的生活,完成了对中国画题材的开拓和现代审美意境的转换,使传统绘画走进了现代人的审美视野,并且这种创新也影响了其后一大批艺术家,他昭示了中国画发展的新方向,对于中国画的现当代转型起到了导向性作用。概言之,齐白石对于中国画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他在新的艺术观念指导下开掘了一大批全新的绘画题材,描绘出了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其次他用艺术抒写的真情实感,例如对于诗意栖居的体味,对于农耕文明的自得自足,对于故土的思念怀恋,乃至对于和平世道的祈祷,这些都是彻底的世俗精神,从而转换了作品的意境与情趣;还有就是齐白石对于“写”在绘画基本技法中的凸显以及水墨表现力的开掘,他塑造出来一系列经典的艺术形象大大深化了中国画对于生命质感表现,这无疑丰富了中国画艺术的内蕴。

一、取像于我的生活世界

齐白石的绘画人物、山水、花鸟皆能,首先在他的人物画之中,固然早年因为生计需要他画了一些神仙佛道人物,但是真正代表他的艺术水准的,还是那些描绘放牧上学、挂书牛角生活的作品,洋溢着真情实感,这些其实就是他童年生活的经历。齐白石的山水画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借山图》等,取材都是他五出五归远游所见,是根据写生稿整理创作的,他画中的山峰形象被称为“馒头山”,具有广西桂林地区山峰地貌特征,这也与他在广西的生活经历有关。齐白石的花鸟画更是如此,游虾小鱼、棕榈枯荷、草虫鹌鹑,这些都是他的家乡湖南乡村习见的风物。另外还有就是齐白石的工虫与杂物画,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的农器家什、庄稼果蔬、苍蝇蚊子等事物,据不完全统计,白石老人描绘过的草虫约有30余种,把这些题材汇聚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什么可以画什么不可以画,这是一个绘画观念问题,中国画发展到了清代末年已经处在一个流弊四出的窘况中,山水画在四王的余风里面兜圈子,人物画集中在文人仕女上面,花鸟画被赋予的特殊寓意和道德品格所束缚,中国画在取材与形式上面都趋于凝固化、程式化,这是中国画发展到一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往往就是中断了与生活本身的联系,失去了源头活水。齐白石的艺术对于中国画的首要贡献就是他突破了这种束缚,接续了生活这个源头活水。

齐白石艺术新论 | 美术文摘

齐白石借山图卷之二30×48cm约1902年

齐白石所画的这些题材既不在文人画的范畴之内,也没有世俗的寓意,传统中国画家是不敢轻易拿这类事物单独作为一类题材的,但是齐白石却敢于选取入画,自成一格、自为一体,这是需要艺术胆魄的。另外齐白石在他的画中题到:“余日来所画皆少时亲手所为、亲目所见之物。”这更证明齐白石就是在用中国画的材料自觉地来表现他自己的整个生活世界,雅的俗的、只要能触发情感就可以入画,齐白石是用艺术来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厚的生活积淀使齐白石的绘画超越了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梅兰竹菊题材,也超越了民俗寓意的限制,他把自己的取材范围延伸到了传统之外,开拓了中国画的题材范围。齐白石摆正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他敢于画前人所未画之物。

齐白石是一位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艺术家,他首先有着丰富的生活积淀和勤勉的艺术求索精神,在逐步走上艺术道路以后他又完善丰富自身文化素养,所以他能够走出传统文人画家身份的束缚,也能够超越民间画匠沿袭粉本、不事创造的惰性,把艺术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画材,把艺术与自己的人生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中国画过于雅化与僵化的境况。齐白石艺术创新的基本路子就在于生活,他所以能成为一位艺术大师的过人之处也正在于此,不为既成的艺术技法和艺术观念所囿,而是以现实生活情感表现为根本,所以他没有迷失、也没有因循,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和画是一回事儿”。

二、抒写万般凡尘俗思

齐白石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理论观念相互激荡、相互融汇。因为齐白石的生活饱经了离乱和恐慌,再加上他遭际的复杂性以及情感的细腻性,诸多关于人生的感慨都在齐白石的身上得到了体现,也在他的画里得到映现,这些也成为齐白石艺术主题的渊源。齐白石对于生活的感受是多样的,综观齐白石的全部艺术,可以把他的主题归结为几个基本类型:既有对于世俗生活自得自足的体验、对于生命浪漫诗意的体味,也有对于田园故里的思念,还不乏对生存之道的沧桑感慨以及对于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的祝愿。

首先是对于世俗生活的诗意体味,农民出身的齐白石对于我们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有着强烈的诗意体验。齐白石作品在总体上洋溢着一种安乐的世俗情怀,他所画的大都是农家庭院里的园中花,如牵牛花、鸡冠花、向日葵,他笔下的花卉鲜活艳丽,富于生命力,或以盆栽、或用篱圈,这些花不骄不贵也不雅,富于生命力,有土壤得阳光有水分就能生活,落地生根、质朴绚烂,没什么特别的寓意,却有生命之美张扬于其中。在《莲叶双鸭》、《鸡与菊花》、《白梅双鹊》等一批作品中,荷下游双鸭,菊旁聚雏鸡,梅上落双鹊,画中动物情态自在自得,其间透露出的是一种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因为这是白石老人“眼中、胸中之花”,透过这些或以盆栽或用架扶的村野之花,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位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花后之人;一处宁静祥和、亲切自然的农家田园;一派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存境界。

在梅兰竹菊这些传统文人画题材里面我们更能感受到白石老人的创造,即使这些高雅题材也被齐白石赋予了浓重世俗的意趣,他笔下的梅枝婉转柔韧,造型平实;兰花肥厚粗壮,竞相生长;菊花迎风向阳,冲出樊篱挣扎开放,不娇贵不孤傲,富于生命活力,有一种原始的生命野性。在《题菊花》中齐白石写到“黄菊也知篱外好,著苗穿过这边开”,透出强烈的生命意识。齐白石的梅兰竹菊形象没有半点酸腐气,也没有一丝玄虚味,得之于生活,发之于肺腑,给人的感觉亲近而平易。它们都被赋予了世俗意趣,齐白石画中的事物属于人化的自然,他转变了传统文人画寄寓的孤傲落寞感受,同传统文人所画的无根之兰、空谷幽花中寄寓的孤傲闲雅、超然物外的寂寞感受划开了界限,完全是不同境界,属于两个时代。所以说齐白石把文人画意境转变了,从超脱志趣转向了世俗情趣。

另外还有一个体现齐白石艺术世俗精神的基本主题那就是乡情乡思。1917年,家乡的匪乱打破了齐白石安宁的故乡幽居生活,兵匪抄家使他寝食难安,他一度到亲戚家避乱,后来无奈才听从友人的劝告移居京华另谋生路,结果在京华名声大噪,成为一代大家。但是功名成就无法抚慰齐白石内心浓厚的思乡情结,作为心理映现,齐白石所画大多是其家乡风物,他以此来回忆故乡、回忆童年。在《菊花鹌鹑》中齐白石题道:“也曾亲种倚危墙,白石山前九月霜。最是十指犹自慰,挥毫写得故园黄。画成此幅时,忽动离乡之感。”“寄萍堂”是齐白石后来一直沿用的斋号,这里面寄寓着齐白石特别的乡土情结,因为自感流落异乡似无根漂萍,所以他自号“寄萍老人”,刻印“寄萍吟屋”,在很多画上题跋“作于寄萍堂”,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无尽乡土情思。一个“南腔北调人”总在思量“故里山花此时开也”,想建功立业就要奔走四方,功成名就却又难舍故土情结,身与心总为仇,齐白石的一首题画诗写到:“年少何曾欲远行,开门无物不关情。身闲心静全无事,七月枯荷秋气清。”这首诗是题写在一幅枯荷画作上的,七月枯荷是齐白石的故乡湖南乡村门前的常见的景致风物,客居京华的齐白石总是在画里诗里回味吟咏着故乡的枯荷、故乡的游虾,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晨晨昏昏。

同时齐白石的一生又是充满坎坷的,作为一位以卖画为生计的画家,在与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接触中,齐白石也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所以他有许多作品表达了生存的沧桑感,像《草间偷活》中对于弱小者辛苦经营、唯求一饱的怜悯:“多难多忧尚惜生,草间一粥苦经营。”他用浓重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草虫,赞美这些微末如草芥的生命艰辛却顽强,在平凡中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这是齐白石的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是他对于生命的尊重,也是他的自我写照,是对于浊世逆境的委婉控诉。新中国成立以后,齐白石有幸步入了太平世道,他受到了新中国政府的优厚礼遇,从一个旧社会的民间画师成为新中国的人民艺术家,他再不必为衣食着忙,所以出山担任社会公职,广泛参与社会活动。这个时期齐白石的艺术主题也发生了转变,他用绘画祝福祖国万岁、祈祷世界和平,晚年又绘制和平鸽向世界和平理事会献礼,这成为他晚期绘画的重要主题。他把个人的喜与悲转化为对于国家乃至世界芸芸众生的关爱,把个人衣食小圈子的自得与感伤转化为对于祖国与世界的关注,饱经了旧社会离乱的齐白石用自己的画笔为天下人祈求和平与安宁,他的艺术主题又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无论是自在自得还是乡情乡思,齐白石艺术基本主题都是充满着世俗精神的,是入世襟怀与凡尘俗思,这一洗传统文人或真或假的超凡与清高,齐白石的艺术把中国画的根又伸向了民间与世俗,抓住了现实生活与真情实感这两个基点。

齐白石艺术新论 | 美术文摘

齐白石荔枝筐68×34.5cm无年款

三、开掘笔墨的物性特质

中国写意花鸟画自明末开始的变革传统在齐白石这里完成了一次总结与升华。中国画有一套完整的语汇体系,用中国的绘画材料来描绘物象需要一个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因为中国画是用自身的语言来表现现有题材,要想开掘新题材、创造新风格,就要对整个语汇体系进行变革,其实题材的开拓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笔墨技巧的创造和对于固有手段的解构重组。齐白石作为一位艺术实践者,技法以及表现形式方面探索是他的艺术成就取得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事实上齐白石在艺术形式上面同样对于中国画作出了许多重要的革新。

首先就是齐白石对于“写”的绘画技法在形象塑造中基本作用的强调。传统中国画尽管自元代就兴起了写意之风,但是用线条勾勒还占有重要地位,是基本的表现手法。齐白石则把“写”的造型方法更加发扬开掘,把用线条双勾转变为用单个的墨线墨块“写形”,使“写”成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他开掘的许多全新的题材都是运用毛笔写出来,比如他的鱼虾形象,苍鹰、和平鸽等等,这里面就要对许多笔墨表现进行深刻的探索。齐白石不满意毕加索画的和平鸽,他研究鸽子的形体结构,然后用笔墨写出来,所以他创作的鸽子形象充实饱满,把中国画的笔墨与形体结构、体感态势以及神采气韵的表现都结合起来了,把物象表现与中国画的笔墨意味相结合,把物象分解为笔墨元素,然后拼接组合塑造。这种转化与创造把形象用坚实的笔堆累出来,写的意味更加突出,作品笔墨充实,形象饱满,传神有味,这样就强化了形象的体感,更加洗练概括,所以他画的螃蟹游虾、青蛙小鱼这些形象都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突出了神韵。总之,齐白石使“写”转变成为基本造型手段,这就转换了中国画表现语汇的基本格局,这就增强了花鸟画的写意性。把宇宙大化以寥寥数笔挥写出来,这种概括的表现手法正是中国画的根本精神。

其次是齐白石画中水墨的表现力的加强,他把墨分的层次大大丰富,他运用墨的不同明度深浅来结合塑造形象,作品的体感与厚度韵味更足了,大大深化了对于生命质感的表现,例如他对于虾子的躯体透明感,雏鸡毛茸茸的蓬松感,蝴蝶翅膀粉扑扑的感觉的表现,都大大凸显了水墨的表现力,大大深化了作品的艺术内涵。这样一个方向就把中国画通过线条表现形体的重心进行了迁移,转向了对于形象体感、质感的深度表现,从而增强了形象的情境意蕴、作品的深度与内涵,厚重了形象,浓化了氛围。还有就是齐白石来自民间,他不拒绝民间的审美趣味,大胆使用艳色,使花卉形象更加绚丽多彩。他笔下肥厚的芭蕉的润泽、海棠的浓艳、牡丹花瓣的香软,形象生动鲜活。齐白石在《自传》中曾以“红花墨叶”来概括自己花鸟画的特点,他用墨色来代替和概括许多固有色,纯化了艺术语汇,把透明的墨色与浓艳的红色巧妙搭配,符合广大中国民众的审美趣味,也使齐白石的花卉成为最雅俗共赏的艺术。

齐白石在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影响还是多个方面的,他的红花墨叶风格成为中国画最经典的概括方法,也成为一种全新的样式,影响了现当代的花鸟画艺术;他的绘画取材观念使其后的艺术家们都把目光转向了现实生活,所以20世纪的中国画又拓展了全新的题材领域,尤其是他的果蔬农器绘画,为新中国时期中国花鸟画的变革提供了启示;还有就是他的从艺心态、他的平民画师观念,包括他的寂寞之道,也为在20世纪的艺术家们树立了一个圭臬,无论是官方的亦或是社会的艺术家,都能从齐白石这里找到一个个性人格依据。

相关文章

  •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2012年4月,艺术家徐冰在“地书”上海展览现场。身处当代艺术系统之中,徐冰却对当代艺术持批判的态度:“我要是不参与这个系统,我也不能够批判。西方也在自我反省这个系统。”谈当代艺术徐冰:当代艺术里有假大空的成分他曾经创作出一部“无人能懂”的《天书》,而今,他带着“人人能懂”的《地书》来到上海。...

    3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方绮画虎:神中取韵[图文]
    方绮画虎:神中取韵[图文]

    赏读方绮笔下的虎,犹如走进一个充满磁力的场中,人的心神被控制、被拽住,而这种震惊,却又不同于生理上的胆怯、恐惧,它是磁力在场中的作用,是艺术张力的扩展。此时,那些线条,仿佛构成了一种生命的弹跳与伸缩的韧性,它们在力量的收放中,释放出一种幽游浮动的气息,让你逮不住、抓不着,但你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劲道和力度的存在……方绮笔下的虎,有着浑厚的气韵,这是写意上的功夫。当下有不少...

    9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李小山:直言当下艺术界[图文]
    李小山:直言当下艺术界[图文]

    李小山前不久,老友来访,不免谈论一些艺术方面的事,不料老友有心将我们的随意谈话录了音,并整理成文,我看了一遍,虽然了无新意,多是些老生常谈,但有的问题还是具有针对性。正好《当代美术家》杂志约稿,于是我征求了老友的意见,把我们的谈话加以修改和节选,发表出来,以供读者参考和批评。友:我注意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批评家大多变成了活动家,变成了被人诟病的“赶场子&rdquo...

    13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蔡国强的精神气质是农民式的,其精神资源大量来自故乡。说蔡国强像农民或者干脆就是个农民,并非对他的污名化。蔡国强是最能理解中国农民、最愿为之代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去年3月,他在中国寻访了9位农民发明家,收购了他们的飞碟、飞机和潜水艇,将其搬进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开幕首展上。都说,城里人往上数三代,都可能是农民。不过,我听过的为农民做的最有力辩护来自艺术家蔡国强,他说:“80年代末我出国时...

    142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在2013年8月开幕前夕又遭到有关部门的阻止,无法如期举行。从前年到今年,电影基金每年的影展都会有此遭遇,在这样困难重重的处境下,创始人栗宪庭始终在坚持,对电影基金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2006年栗宪庭成立电影基金,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栗要这么做?栗宪庭告诉记者,在他内心有一个一致的东西、一直在强调&mdash...

    140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图文]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图文]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用一块小小的石头,刻出一份永久保存的美好。曾安听正在试图将一门从传统石雕中演变而来的现代创新石刻艺术发扬光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块经过数十万次敲击而成的石刻艺术品,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收藏之一。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令人惊奇的石刻艺术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一家并不算大的门店外,摆放出的展品吸引着几乎每一个过往人们的视线。这些展品由一块块造型精致的石头为载体,刻...

    120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提香——酒神祭巴克酒庄葡萄酒品鉴会在2013北京春季艺术展上隆重举行。本次品鉴会,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收藏家、葡萄酒品鉴专家以及其他艺术爱好者前来参加。巴克酒庄通过品鉴会,使红酒与艺术完美结合,让我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共赏佳酿,这种跨越地域、跨越形式的文化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酒与艺术的愉悦盛宴。在西方,葡萄酒作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艺术的关...

    7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黄宾虹的书画鉴藏艺术[图文]
    黄宾虹的书画鉴藏艺术[图文]

    黄宾虹早年作品黄山图浙江吕友者近代艺术收藏史上,古玩艺术品最活跃的城市无非是北京和上海。特别是十里洋场的上海,素有收藏半壁江山之称,会聚了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收藏。黄宾虹就是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他的收藏有着独特之处,收藏与研究并重,是古代绅士官僚收藏向近代学者型收藏过渡的典型。湖山春霭图轴,年代1952,尺寸75cmx36厘米黄宾虹在现代是作为一名山水画大师而著称,然...

    25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文]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文]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主任、摄影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专访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主任、摄影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国内首个专注于影像领域的艺博会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Shanghai)刚刚在上海展览中心闭幕,诸多国际画廊所带来的大师作品以及成熟的商业社会所必需的规范的市场理念,激发了许多关于当代摄影的话题。尤其当镜头不再代表着一种权力,摄影作为最“民...

    2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八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八探[图文]

    当我们观赏齐白石的作品时你可能以为其中有许多重复,但是当你细细的观察时你会感到并非如此。不错,确实有“重复”的,但一般只是图案样式重复,具体到画面内容时却并非如此。他的重复并不是一张图案的复制,而是重新的创作。应该看到,这种“重复”与复制的本质区别。复制不具有再创作的构思,它只是再重复一遍;而齐白石这里只是借助了原有的图形,此后的一切笔墨都另有所出,...

    163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耿宝昌:定窑瓷是中国陶瓷名牌[图文]
    耿宝昌:定窑瓷是中国陶瓷名牌[图文]

    耿宝昌先生讲话近日,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中和之美-——定窑陶瓷艺术展”,向观众展示古代定窑瓷器191件,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定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器皿,为学术界、收藏界、文化界提供了一个参观学习的平台。本网记者就这次展览的重要意义对瓷界专家耿宝昌先生进行了专访。青黄釉碗耿宝昌先生首先介绍了这次展览的由来,故宫有一个规划,就是将五大名窑&ldqu...

    157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论紫砂陶的创新艺术[图文]
    浅论紫砂陶的创新艺术[图文]

    从紫砂陶工艺的历史长河来看,每一把紫砂名壶都是有可感知的形象语言的。历代紫砂艺人以独特的成型技法,不断创造,使其有极其丰富的造型。虽然这些艺人和使用者互相都不认识,有的更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的思想都会通过作品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双眼察看,从而溶入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去,或喜!或叹!作为我——青年一代的壶艺工作者,通过临摹前辈的一些精典作品之后,感...

    31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读一篇古文,看一遍必不如抄一遍。画也一样,临摹一过,则其峰峦渲染,树石安排,乃至一点一画,都直接地予我们以新的启示,累积这时候的失败,即是他日的把握。”痴迷石涛,取名“抱石”就是因为深爱石涛的画作1904年,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贫苦家庭。虽家境贫苦,但异常勤奋好学,后因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而被一个人赏识,这个人正是当时艺坛的大人物徐悲鸿。19...

    11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呈现岭南画派创新精神
    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呈现岭南画派创新精神

    黎雄才《秋江放筏》为弘扬岭南画派,推动当代岭南艺术的发展,由文化部主办、广州艺术博物院承办的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将于2012年9月6日-11月6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陈伟安院长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除了“二高一陈”、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外,还有黎葛民、高剑父胞弟高剑僧、黄少强、方人定、何漆园、叶少秉等20多位二高一陈弟子们的佳作。题材上包容山...

    24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岚清致力于艺术创作 提出“大众篆刻”理念
    李岚清致力于艺术创作 提出“大众篆刻”理念

    寄情墨海游心印外——专家学者研讨李岚清篆刻书法素描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魅力隽永。3月17日,李岚清篆刻书法素描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篆刻、书法、素描,诗书画印合一的独特艺术形式,为传统艺术带来了清新气息,引发了专家学者对李岚清艺术创作的特点和文化意义的深层思考——壹心在印外形存石中本次艺术展共展出李岚清近年来潜心创作的篆刻精品4...

    5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