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双城双年展小圈子现象被质疑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团团 点击 :

2013年第五届深港双城双年展已进入筹备阶段。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第五届双年展组委会召集业界学术界专家进行了“头脑风暴”。作为深港城市文化品牌营销的最重要的一张牌,作为每两年就砸进去上千万资金的大项目,与会者对于当下双城双年展出现的诸多问题,例如,组织机制问题、精英圈子化问题、深港办展机制及深度合作问题、每届展览的断层及课题的不持续性、出版研究滞后等等直言不讳。

究竟深港双城双年展该如何定位?如何让香港和深圳对话?如何在保证学术定位,呈现态度和立场的同时,面对公众,让公众参与讨论?这三大核心问题成为横亘在与会专家学者面前的共同问题。此外,正在筹备的2013双城双年展而言,它的主题又将如何确定?在一连串的质疑与探讨中,或许能让展览的定位与前行的方向愈发清晰。

双年展可否持续关注珠三角话题,看似狭隘实则很国际化

从张永和策划的“城市开门”,马清运的“城市再生”、欧宁的欢乐的全民动员式的双年展,再到泰伦斯带来的国际化专业化的双年展,经过四届的积累,深港双城双年展已经被看作是深港城市文化品牌营销的重要环节之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建筑设计处副处长周红玫认为,这应该是深圳这个年轻城市里面最成功、最具前瞻性的一件作品,而且在短短的四届,就迅速在众多双年展里面找到了自己,这是它非常独特的价值。

不过,即便是已经举办了四届的双年展至今依然受到定位的困惑。双年展组委会秘书处执行主任黄伟文说:“深港双年展如果当成一个展览来定位,如果我们去威尼斯推荐,该如何描述这个展览?而且我们希望这种描述是可以区别于越来越多的设计双年展。”

在香港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刘珩看来,现在双年展需要一定的积累,需要一个比较持续的,或者有一定的逻辑性、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积累,需要稳定和更深入的研究。“深港双年展置身于全世界这么多的双年展里面,位置是什么样的?威尼斯双年展是100多年的双年展,有永久场馆,有主题展馆,有每一年的权威性,有全世界的建筑师去定方向。”刘珩认为,在当下的历史阶段,需要有一个共同话题与目标,“应该有一个针对珠三角的专题、关于珠三角的理解,由每一届的策展人针对珠三角制定不同的主题,这种主题可以是一个国际的视野,也可以代表自己的视野。”

对此,深圳都市实践总建筑师刘晓都很是赞同,“实际上我们要做的很大一部分是吸引外界对深港、珠三角区域的兴趣。每一届都沉淀珠三角这个话题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看上去好像很狭窄,实际上却很国际。同时带来一个好处,我们在讨论珠三角话题时,也会引发当地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统一名称、组建共同学术委员会,深港双城告别“精神出轨”

“我认为双年展最大的优点是双城,最大的问题却也是双城,两个城市如何真正地联动起来,发展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双城双年展?”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朱涛说。

正如他所言,深港双城双年展自2007年起由深、港两地采取“同一主题,两地举行”的方式共同举办。2007年,香港策展团队以“再织城市”作为主题,与马清运策展的深圳主题“城市再生”互相呼应。2009年,作为对深圳展览主题“城市动员”的回应,香港展览主题为“城市动员自备双年展”。不过,到了上一届,深圳主题为“城市创造”,而香港则为“三相城市:时间·空间·人间”。一时间,迎来颇多质疑———截然不同的主题与风格,深港双城双年亦双展?

在此次“头脑风暴”上,朱涛认为,双城双年展不是如何展示个性的问题,而是两个活动分得越来越远,变为两个城市单独的双年展。而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林光祺则相反。他认为,两地展览有些不同,实际上也是好事情。就目前的情况看,感觉是相互欣赏。

不过梁黄顾建筑师(香港)事务所董事符展成对目前这种“相互欣赏”的状态有些担心,“这样一种相互尊重的状态延续下去的话,差异和矛盾会更多更突出。”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则希望深圳和香港弥补差异,“我个人觉得应该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主题,甚至有共同的学术委员会。当然,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进行不同的运作,这样才能在建筑、规划、城市方面,给两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变化。”而孙振华的这个愿景即将实现。对于深港两地体制不同、运作机制不同造成的“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与会专家已经达成共识∶深港双方共用同一名称,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在的双年展Logo进行优化或者再设计,希望能在中英文的表述上取得更好的平衡。此外,深港双方各自组建学术委员会/督导委员会,邀请对方代表加入,并通过组建共同的学术委员会讨论各种共识性主题。

双年展小圈子现象被质疑,若不及时打破或影响展览开放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朱荣远在“头脑风暴”一开始,就抛出一个严厉尖锐的问题———每一届双年展都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小圈子,“这个如果不被突破的话,策展人如果不去打破小圈子的话,以后可能每一年都是那些人,每一年都是以小圈子的人为主,如果每年都这样做,是否会越做越小?”

孙振华非常同意朱荣远所说的圈子化的问题,“很多人在每次双年展上都会出现,我不知道对双年展是好还是讽刺。如果仅仅在内部循环,我觉得双年展是有问题的,开放性会受到质疑。”

事实上,开放性问题还涉及到专业或公众的两难抉择。一方面,对于历届双年展,不少公众的评价是看不懂,而不少专业人士的指责是,过于迎合公众,不专业。究竟是居于金字塔的庙堂之高,还是彻底放低身价承担起普及的任务?上一届双年展中,最后一天才去看了一眼的刘晓都说:“如果专业达不到就白做了;如果没老百姓看,肯定又会挨骂,实际上是两端。真正专业的人觉得程度不够,可即便是这种不够专业的程度,老百姓还是看不懂。”刘晓都认为,一两个很专业的项目做大了,剩下做一批大家高高兴兴看得懂的项目,很重要。

并不是与会的每一个专家都认为,让公众读懂专业是展览的义务。台湾评论家黄茜芳则以文献展为例,“这个当代艺术里面最难懂的展览在德国小镇卡塞尔举行。镇上会说英文的人也很少,他们对这个展览没有感觉。但全世界当代艺术的人,不管你是谁,都会要去这个地方朝圣。”

对此,刘珩认为,应该把双年展跟城市、双城的关系看成一种系统工程,“也许可以是小圈子,但跟其他的展览,或者其他各种层面的展览形成一种系统,能够对整个城市的文化有不同层次的补充,以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人,这样的话更符合一个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

相关文章

  • 迟子建:提着文学这盏灯,你就不怕一个人走夜路[图文]
    迟子建:提着文学这盏灯,你就不怕一个人走夜路[图文]

    (资料照片)春婆婆刚靠近车门,售票员发现了她手里攥着的免费乘车证,大嚷:“老太太,这路车承包了,免费乘车证不好使”,“哗啦——”一声闭上车门,那路车又开始了野马一般的狂奔。站台的小伙子很气愤,对春婆婆说:“联运车为了赚钱,开疯了!您有免费乘车证,他们拒载是不对的,我帮您投诉他们!”春婆婆摆摆手,对小...

    137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请再多来点性[图文]
    艺术:请再多来点性[图文]

    毕加索描绘的阿维尼翁妓院作者:JonathanJones编译:怀心在当今的艺术里,性占有的份量太少了。回首现代主义和20世纪的艺术,解放肉体一直是一个重点,在文学这一领域,我们有DH劳伦斯,从禁欲土壤里诞生出的放纵之爱,有JamesJoyce,这位维多利亚时代最后幸存者,不羁的描述着对LeopoldBloom的内衣有关的幻想。这两个人交相辉映,带头冲破了被固守多年的“肉体禁锢&r...

    47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现场传统中国建筑曾有着完整的体系、鲜明的特征。而今天之所以讨论“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是因为我国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历经了一个严重的文化断层以致失范。如今的中国,能够找到任何国家的建筑风格,却鲜有中国自己的风格。那么,范式重建的意义何在?如何重建?新共同体是否已初现端倪?姜岑整理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当...

    18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我眼中的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图文]
    我眼中的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图文]

    艺术家ElisabettaBenassi在意大利馆的作品马琳图国家馆的设置,是威尼斯双年展区别于其他众多双年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创立以来,各个国家指派艺术家入驻代表国家的场馆这一传统就一直沿袭了下来。在威尼斯双年展创办的头50年,参与国家不足20个,而在1950年之后,参与国家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自2011年的休整翻新之后,军械库扩大了它的容纳空间,因而能够为国家馆提供更...

    38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赵夜白《文心雕龙》“知音篇”有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句话或许最能传递夜白年纪轻轻便跻身最具潜力青年书画家之列的原因罢。其实,对于夜白的画,出于专业不同使然,我并不能给出太多到位的评价。我心中的夜白印象,并非浮于己之脑际中,亦非溢于其之笔墨间。盖因我通常所能触及的,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体,一份活生生的生命进程,一个真实的夜白。...

    19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记天津著名花鸟画家靳吉顺[图文]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记天津著名花鸟画家靳吉顺[图文]

    花鸟画家靳吉顺认识靳吉顺先生已经有十多年,靳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儒雅,如他的画一样考究工整。他的画都是从自然生活中拈来的小景,梅兰竹菊、牡丹、荷花,这些简单一枝一叶的花草树木在他的笔下升华了。难怪他的老师——当代花鸟大师霍春阳推崇他的这位高足,给他的画题字:淡妆。出淤泥而不染,细细品着他的画,你就像嗅到一股淡淡的荷花香,柔美清丽给人予美感。他的画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被摆上...

    109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以法写心,质实空灵——简论张德林的书法世界[图文]
    以法写心,质实空灵——简论张德林的书法世界[图文]

    张德林书法“书法”之道,一是写心畅意,二是明理法趣。技术过关,文心弥漫,重在修行。来自滁州“醉翁亭”畔的张德林先生清涤尘滓,参禅悟道,看淡尘俗羁绊,沉练笔墨春秋几十载,终得佳境,他的心性伴随着线条的“喜感”从纸上彰显开来。“书道”之功,甚为抽象,玄妙莫解而又真实存在。张德林业已打破诸般书体的成法与规...

    2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杜尚已死 谁来推翻他[图文]
    杜尚已死 谁来推翻他[图文]

    马塞尔·杜尚杜尚曾努力将艺术拉下神坛,讽刺的是,如今却被供奉在艺术的神坛之上。他的言论和创作毫无疑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杜尚已死,谁来推翻他?又或许,当代艺术已不需要古典式的推翻,只需要坐享其成的衍生。绘画已经死亡了年轻时代的杜尚总是毫不犹豫地表现自己渴望成名的欲望,他的画技是严谨的,性格却是暴躁又犹豫的,因此在绘画时他会露出疯狂的样子。这幅《下楼梯的裸女》花了杜尚大约一...

    90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城市涂鸦:街头艺术还是墙面垃圾[图文]
    城市涂鸦:街头艺术还是墙面垃圾[图文]

    图片资料“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的顽皮之举,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不过,您别误会,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涂鸦”并非上述的“乱涂乱画”,而是舶来品。城市涂鸦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布朗克斯区,这是纽约最穷的街区,当时这个区域的年轻人喜欢在墙上涂画各自帮派的...

    6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文]

    许江我出身的家庭可以称是教师之家。我父母一生都在教室岗位上辗转,虽生涯波折,颠沛流离,却始终诲人不倦。大约三岁的时候,我已经会背唐诗百首。那时有客人来,常拉我当场测试。幼年的强记与模仿,总是父母脸上的光彩。但和许多少年一样,我对这类读书并无多少兴趣,唐诗百首很快忘却,读书的习惯也未养成。直至我11岁那年,正值“文革”大批斗时期。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正被红卫兵查抄。...

    86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近代美术史——作为标本的北平艺专[图文]
    中国近代美术史——作为标本的北平艺专[图文]

    宗其香《嘉陵江上》1947年纸本设色。继去年底“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之“西画部分”结束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再次展出“国画部分”,试图完成一次完整的叙事,以一所美术院校为单位,对中国近代美术史进行重探。“西画部分”展出了两件李叔同的作品,十分罕见,据说是目前仅有的发现。给文化界带来惊喜之余...

    73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汪国真:创作优秀作品是改变诗歌边缘化的重要方式[图文]
    汪国真:创作优秀作品是改变诗歌边缘化的重要方式[图文]

    汪国真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柯小军摄中新网清远11月3日电(奚婉婷程景伟承孟华)著名诗人汪国真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诗歌有点被边缘化,而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创作更多优秀的诗歌,他还寄语年轻诗歌创作者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由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中国美林湖主办的首届诗歌文化节2日至3日在广东清远举行。汪国真作为论坛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他戴着金属框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言语间...

    178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玉来:丰子恺载道文人画小议[图文]
    刘玉来:丰子恺载道文人画小议[图文]

    我们把丰子恺先生的小品画摆在眼前,一种敬畏之心自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文人画。丰子恺先生的画一般不大,但幅幅无论从构图到内涵都充实,绝没有空洞,也没有无病呻吟,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油滑。所表达的内容也一目了然。丰子恺先生的画一般被称为小品画或漫画。其实那只是针对画幅和过去认知的一种称谓。我们分析他的作品,画幅确实不大,但表达的思想内容却很充实,这一点往往是那些大幅巨制...

    144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袁进华消失的天空谁想把画画坏?我想,每个画家都想把画画好。时常看到画家工作室中废纸堆里有一些半成品,有的翻出来看看还不错,但画家却觉得实在不行,可见,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不达标准的,就是真的把画给画坏了,也绝不想示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不同的场合与背景下,可以阐释为不同的理解。以“坏”字而论,“坏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更多的...

    9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春辰:困境中的威尼斯中国馆策展人[图文]
    王春辰:困境中的威尼斯中国馆策展人[图文]

    很难给王春辰贴上一个确切的标签,在成为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之前,他在学校当老师、写文章、翻译书,也策划过学术性的展览,但似乎不是热门人物。但当“变位”为主题的中国馆由王春辰担任策展人后,对他率领出征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队”就已经议论声四起了。王春辰现在的身份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多年在学院氛围中的浸泡令他身上学者的气质远盖过了...

    5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