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难以“独立”的独立策展人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荣荣 点击 :

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制约艺术策展人的独立性,干扰其发展的最大力量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屏蔽;那么到了2005年之后,资本力量和商业屏蔽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更强大的壁垒,它们使得艺术的自觉性和独立意志根本不可能完全体现。

策展人,这个如今听来并不陌生且似乎十分容易介入的字眼,英文中原为“curator”,意为“馆长、管理者”,在今年10月即将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邱志杰的记忆中,该词最早由知名台湾女策展人、动漫美学创始人陆蓉之翻译为中文“策展人”,这三个字在中国当代艺术群体中沿用至今,接下来在产生长期震荡效应的中国89现代艺术大展上,高名潞第一次挂出了“策划人”的名称,栗宪庭名字前面的头衔是“展厅策划”,由此,在国内相对于体制之外的当代艺术领域中,确立了一个组织者、甚至是批评者的角色——策展人。

曾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等国际艺术大展的重要策划人侯瀚如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给出定义,“策展人是为艺术家,也是为观众服务的,一个对于艺术在社会里面的角色的研究者,然后接下来是翻译者、批评者。你没有在批评、判断的话,你就不需要开始做这个工作。然后,策展人更多的也是帮助艺术家实现他们的作品,强化他们的意义,创造一种空间上的语境。”

把一群不被发现的艺术家聚在一起,让他们被注视到,或者,组织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一个成名的艺术家,用展览本身来促成艺术家转型,这是策展人所能起到的最大的作用。

独立策展人,因为多了“独立”这两个字眼,从而显得更有立场,不受官方、资本左右,随之而来的也许是对于艺术家作品更学术、更公正的选择。对国内的情况而言,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制约策展人的独立性,干扰其发展的最大力量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屏蔽;那么到了2005年之后,资本力量和商业屏蔽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更强大的壁垒,它们,使得艺术的自觉性和独立意志没有办法完全体现。

独立策展人

先于机构策展人诞生

在西方,博物馆和美术馆建立之后,相对于依附于这些艺术机构策展人之外的策展人,被认为是“独立策展人”。是先产生了“非独立策展人”之后,才有了“独立策展人”。而在中国,国营美术馆基本不设策展部,只设有学术部,在日本,与“学术部”具有相同作用的部门名为“学艺科”,美术馆里办什么展览基本由馆长说了算。因此,国内的“独立策展人”是先于机构策展人自发形成的群体和概念,“先有了独立策展人,才诞生了相对于独立策展人之外的机构策展人”。邱志杰首先厘清了这样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顺序。

在邱志杰看来,中国的“独立策展人”于1996年前后开始流行,当时,上海有独立策展人朱其在刘海粟美术馆策划的“以艺术的名义”装置录像展,北京有岛子策划的“新影像——观念摄影展”,这些“半地下”的当代艺术展堪称先锋,无法在当时公开的大众媒体上做任何宣传被公众知晓,却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圈中留下了口口相传的涟漪效果。仰仗着1980年代精神高地的延续,展览在资金筹措上的艰苦,以及为了与当时严苛的官方意识形态作斗争,策展人和艺术家们之间建立起亲密无间的战友关系,这些,让后起的独立策展人在听闻之间望尘莫及。如此效果在1998年、1999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之后,冷林策划的“是我!——90年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冯博一在2000年策划的“不合作方式”,推动独立策展人的地位到达了一个历史高峰。中国的策展人体系发展得非常蓬勃,成了美术圈的一个核心力量。

另一个推动独立策展人发展到高峰的原因,即独立策展人与艺术家的交情,这些交情在无数次的彻夜长谈、喝酒,甚至一起泡妞中建立,衍生出了独立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共生关系,而当年一张桌上喝酒泡妞的艺术家现在基本都已成为当代艺术圈内的大腕级人物。

2001年7月初,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无形中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波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圈形成了一个极大的转折。邱志杰坦言,当时自己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历史的新一页已经翻开,“国家需要打造一个自由、民主的包装,对一张文化名片的需求刻不容缓”。国与国之间的武力竞争,开始让位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竞争。柏林汉堡火车站美术馆开幕的中国当代艺术展“生活在此时”是中国文化部首次出资在欧洲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策展人即是2000年上海双年展策展人之一的侯瀚如,还有时任中央美院副院长的范迪安。次年2月的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上王功新的录像装置《红色大门》,在四周墙上打上中国特有的门的影像;直到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政府在事隔多年以后,再次以国家馆的形式参展,虽然由于非典等的因素,当年的威尼斯之旅并未成行,但这给两年之后的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打下了基础。

中国美院新媒体艺术中心的启动,北京798艺术区的建立,之后是艺术市场的勃兴,艺术区开始商业化画廊化,天价拍卖做局的开始,大量独立策展人都下海,成为画廊老板,归根溯源,都可以从奥运会申办成功那天开始找到源头。“2001年,吴山专在北京798艺术区做的《今天下午停水》展览——以中国在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句式,没有解释、没有抱歉,暴力地告知一个你必须接受的结果。展览首次出现政府派警察保护展览的现象。”邱志杰回想起十年前的“盛况”不免有些感慨万千。

现在的策展人

基本“卖给画廊”

哥伦比亚大学一项调查指出:中国艺术家所能动用的资源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下到上万个农民工,上到政府领导,背后还有大笔的资本和众多的媒体,这样的机遇也只有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遇到过。

2005年,资本开始大量进入艺术行业,市场成为引领艺术发展的主要力量,策展中心制也开始靠边站,拍卖行跑到前线成为整个艺术领域的中坚力量,而由其主导的策划和行政营运模式,也主要体现了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化思路,并引导艺术走向利益化的机制。在这种状况下策展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利益集团的附庸。在这里独立策展人的独立性受到了巨大的伤害,“独立策展人”中的很大一部分运用手中的资源成功地转型变成了商人、老板,比如皮力、冷林、顾振清等,真正保持独立立场不挂靠任何机构、资本,没有开画廊挣钱的“独立策展人”反而少见。邱志杰说:“商业模式以另一种方式建立了另一种体制。”艺术策展的专业性,一直被商业化的考虑粗暴地干预着。

朱其认为,现在已经没有“独立策展人”可言,只有自己贴钱做画册、借钱办展览的策展人才堪称“独立策展人”,而现在的策展人基本“卖给画廊”,已经没什么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区别了,内外都一样。“独立策展人,只有一代人就结束了。”当下更多的展览,从策划初衷到最后的展览呈现往往大相径庭,这种修改既体现了资本的强权意志,同时资本力量和金钱意志其实并不太讲究文化方面的贡献性和创新性。

近年来各类大型有影响的艺术展览而在民营美术馆中成为一面资本与艺术结合的旗帜的民生美术馆,因为背靠民生银行的雄厚资本可以调动的资金,其首席策展人郭晓彦成为众多独立策展人眼中的“豪门策展人”,“豪门策展人可以把参展作品买下来!”邱志杰不无艳羡地说:“为了成为‘豪门策展人’,放弃独立策展人的身份也愿意。”

郭晓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我的心目中,一个真正独立的策展人,他必须有一定的学术立场的。就是他可能不会服务于每一个被定位好的系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独立策展人应该是非常少的。”

其实策展人的工作,就是构思、组织和完成一个关于艺术的计划、艺术的展览。美术馆的策展人,会根据每个美术馆的方向、美术馆自己的定位的不同,来组织、完成这个展览。所谓的独立策展人就中国的语境来说,第一个是没有在公立的美术馆系统里面工作的这些策展人。或者说是很多不在任何机构供职的策展人,但他会去策划一些展览,这些展览可能是为美术馆策划,也可能是为画廊去策划展览的策展人。另外一个是在美术馆任职的策展人,可能因为每个美术馆的定位各不一样,有的是当代馆,有的是传统馆,那么在美术馆里供职的策展人,他更多的工作就是组织自己的展览。就中国的环境下,很多美术馆的策展人起的作用就是组织完成这个展览。

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为什么独立策展人的展览巡回率特别高?自然也都是与其背后的经济原因脱不开干系。“策划一个展览巡回很多地方,展览画册早在首展的时候就做好了,参展艺术作品都是现成的,有美术馆邀请去做展览,卖给一个美术馆又挣一笔策展费。做一次活,可以卖很多遍,工作量和挣到手的钱之间的关系使这样策展人的工作性价比稍稍提高一些。”邱志杰说。经济的推手让某个国际著名策展人在其最多的一年,策划了8个展览,靠策展费养活老婆、孩子,供孩子念美国的贵族学校。

某些时候,“独立”二字的甘苦,使得“坚持”未必是自愿的,也许是被迫的,或者是一种被迫的、暂时的姿态。

“国际上独立策展人与机构策展人之间的泾渭不是太分明,有没有想法最重要,不独立的未必比独立的差。”邱志杰说。

“独立”原本

是制度性的建设

顾振清曾经就“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国际策展人”的问题而请教侯瀚如,侯瀚如给出的答案是:“等到你往墙上挂画的时候,自己去钉一个钉子,这根钉子能够顺利地钉进墙体去,然后被你又顺利地拔出来,而且拔出来时仍旧是笔直的——这时候,离优秀策展人就不远了。”

确实,在中国,作为一名体制之外的独立策展人,“从挂画、搬运艺术品、同艺术家打交道、写文章、骗钱即筹措资金,必须学会通吃。”邱志杰坦承,当然这样,也未必见得不好,这样的复杂环境学会使尽浑身解数应付各类问题,更容易产生“全才”和“歪才”,在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定型的规范运作的系统里,策展人就“选选艺术家”,就发挥自身个人的创造性而言,便成为展览系统中一个循规蹈矩运作的机器。“条件欠缺未必导致效果降低。”

是遵循丛林生存法则,还是遵循进步社会的游戏规则,同样始终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策展人的功能更是如此,身兼艺术家和策展人双重身份,并以艺术家身份“养活”另一个“策展人”身份的邱志杰未尝没有无奈。“策展人挺难的,因为性价比很低,如果你有介入历史的欲望,或者说历史责任感,比如录像展应该有人做,却没人做,并想实现某些方面的创造力,才想去当策展人。我花那么多时间来包装比我差的艺术家,会很郁闷,折腾半天获得的创造快感不多,性价比不高。”邱志杰说。

很多策展人不得不开始给画廊打工、给一些商业品牌打工,并心甘情愿地成为盈利机制的一部分。而当策展人与商业机构形成了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之后,利益的绑定与合作机制所呈现出的展览形态大都是商业意志的视觉表现。比如,特殊时期造就的“特殊策展人”吕澎,其商业回报和策展,是一体和挂钩的,商业回报的目的远远高于艺术追求。

沪上独立策展人王南溟认为,独立策展人原意是制度性的建设,需要有一个美术馆艺术中心做展览,不是由美术馆馆长和学术中心主任说了算的机制,这样的机制容易受到行政长官意志的左右。“策展人的确立其实是学术上的三权分立:美术馆馆长不负责学术,只负责管理,找钱,受到权力的制约;美术馆的展览如何做,观众的反响是不是热烈,展览的学术和新意是否具备,策展人受到展览效果的制约;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之间,利益集团之间的比例,维权机制的制约。三权分立,各方面都独立,也受到制约。”打比方来说,美术馆一年十个项目,没有策展人就是直接美术馆的人自己做。从制度上的保证,完全按照策展人意愿来做,方案就有可选择性,可以构成学术上的竞争关系,最大的学术力量来做。

为了保持策展人的独立性,在国外,独立策展人就尽量避免和商业机构有来往。“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艺术领域中每个人都有很多重身份,并不是有利于人的发展,只是对全方位实践有益。一直在说,我们的艺术评论太商业,如果有制度保证,那么就不会有评论的商业化。”王南溟说。仅仅依靠思维方式来策划展览,这是理想状态,而不是制度角度的保障。

所谓的制度,即艺术基金会制度,保障和鼓励不在任何岗位上的人做展览。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宗旨是通过无偿资助,促进公益性事业的发展,不用回报。在国外,基金会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在美国有十万余家基金会,其中有1/4是艺术基金会,每一个艺术家在需要资金帮助时,都会去寻找自己对口的艺术基金会来资助。第一个把中国当代艺术引入威尼斯双年展的已故国际著名策展人哈罗德·泽曼,不在任何机构中担任职务,这已经变成西方的一项传统,可以保障不在机构工作的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思维和方案通过项目费、策展费生活,做展览的人成为自由职业者。独立策展人在西方,严格意义上是这个人群,靠基金会支柱做展览的人群。

“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很难成为独立策展人的生存空间,没有项目基金会制度,策展人都在找民间资本,这与基金会制度是两个概念。”王南溟说。

相关文章

  •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这可能是全美规模最庞大的摄影亚文化。它不属于艺术市场,也听不懂艺术圈那些饶舌头的黑话。它处在画廊和博物馆的势力范围之外,整体受制于某种机构。监狱肖像摄影,在纽约被称为「咔嚓咔嚓」,是全美几乎所有监狱都在举办的活动。囚犯站在让人开心的手绘背景照相,背景是一些象征着无拘无束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小木屋、灯塔、城市天际线和海滩。照片而后会送给外面的亲友。在纽约钟楼画廊目前正在举办的展览中,戴夫&middo...

    7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人民日报:“傍名”出版伤了谁?[图文]
    人民日报:“傍名”出版伤了谁?[图文]

    漫画徐鹏飞不久前,媒体曝光的湖北某书局为了从国家采购《新华字典》专款中截利,匆忙出版了320万册《学生新华字典》,结果因粗制滥造被查处召回的事件,可以看作是近些年出版市场上“傍书名”的典型一例。书名作为图书的重要载体,既要求与书的内容和风格相贴切,又必须便于读者接受与市场营销,在有限的字数内,尽可能准确、凝炼、吸引人。《红楼梦》书名虽只有三个字,却给人无尽的联想与回...

    34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图文]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图文]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做一名职业画家是有特定条件的,这要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你的机会和运气。地利:是指你所在的地方是否有作为自由职业画家的客观条件。人和:那就看你的人脉和能力了。有了上述的条件,才会有成为一个职业画家的可能。也就是说你得有生存的条件,靠卖画能维持你生活和绘画所需的费用,这样你才有生存的可能和空间。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怎么去画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据我所知,只有一个画...

    130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李洪涛《谧》系列之四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并蒂呈祥陈大羽(中国美术馆藏)近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在“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重庆”的活动中直言,近年来以“新”作为中国画的价值判断,其实是一种浅见,阻碍了全面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的中国画,大体呈现三种形态:一种是传统出新,一种是中西融合,两者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离开具象;第三种是实验水墨,基本是...

    198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后现代艺术多元化判断中的悖论[图文]
    后现代艺术多元化判断中的悖论[图文]

    图片资料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与艺术立足于现代文明的实景下,所展开的文化反思。它已影响到当今世界思想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存在物质主义的限制但没有文化发展的约定,由于社会资讯的发达,后现代主义并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现实社会全面的冲击已显而易见。本文式从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物化”,反省后现代理论的极端行为,支持艺术形而上—&mdash...

    102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玉石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实验[图文]
    玉石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实验[图文]

    玉雕《凤宫》朱其玉与当代艺术似乎是无法融合的两个领域。玉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地位一向被归入“工艺美术”,它不被看作一种讨论社会和哲学议题的纯艺术。王俊懿以玉为材料的环保主题的装置艺术无疑打破了这一界限。作为中国早期的文明形式,玉的出现比青铜器更早。在中国上古时期,玉最早是作为一种祭祀的礼器而出现的。它具有镇邪和祝福的功能。中国早期大量有关人的品格的词语也来自玉。宋代以...

    7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为啥没出现优秀的男性裸体画像?(图)
    中国为啥没出现优秀的男性裸体画像?(图)

    达芬奇《施洗者圣约翰》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的裸体比现实复杂得多。画家通过裸体造型,不仅表现出人物的胴体,而且还传达出画家本人对裸体的感觉和心境。纵观世界美术史,引人注目的男性裸体画,必然是激情与画技的完美结合。看起来,创造优秀男性裸体画的重任落到了女性画家的身上。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样的女画家并没有出现,反而男性裸体画的杰作都是出自男性画家之手。...

    62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艺术是人类的最高使命 是真正的形而上学活动[图文]
    艺术是人类的最高使命 是真正的形而上学活动[图文]

    对破坏、变化和生成的追求可能是一种孕育着未来的过剩力量之表现,现存的一切都激发他的仇恨,所以他渴望破坏,必须破坏。图为朱迪·芝加哥作品《晚餐》。(原标题:没有内容的人:艺术是人类的最高使命,是真正的形而上学活动)原作者:文/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an)译/杜可柯本文发表在《艺术时代》杂志第36期引言:尼采认为艺术是根源性的形而上学力量,从这个意义...

    193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
    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

    无故发烧了一天一夜,喝水喝果汁,也有时间看看同行推荐给我的一些推广、售卖年轻艺术家的网站。2014年一开年,我至少担任了4个以上推荐年轻艺术家的活动和奖项,说句心理话,自己从事美术馆工作后,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越来越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筹款和项目的执行,有时连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都没有认真地看一遍,更不用说花时间和他们沟通并拜访工作室。也许就是只有在安静,并微微忧伤的时候,才能回到更加感性的欣赏...

    199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周有光: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图文]
    周有光: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图文]

    这位出生于清末的百岁老人,历经世纪沧桑,近些年反复提倡要有世界观,扩大世界观,强调“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他说,“你只要看看世界,只要把眼光放大,眼光一放大,许多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中国今天的问题是很多人没有看到世界。”能活过百岁的人不多,而过了百岁还能保持思考和写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今年虚岁108岁的周有光先生是其中一位。周有...

    120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书法口决[图文]
    中国书法口决[图文]

    李德哲作品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五古直质)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喜吾娄安)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倘要平或下,反倒...

    3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郭健濂:画画是我的生活方式[图文]
    郭健濂:画画是我的生活方式[图文]

    在浙江,挖掘具有潜质的中青年艺术家当然绕不开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美院,那就得说说这位曾经是该院最年轻的一位油画博士——郭健濂。从本科、硕士、博士这么一路下来,可以说他是标准的“学院派”,极其令人称羡,但郭健濂自己却显得非常谦虚:“我并没有把读书、考研、考博当作一座座要攻下的城池,只是到了那个点,有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既然有需要就好好去做...

    10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崔如琢:75岁要超毕加索[图文]
    崔如琢:75岁要超毕加索[图文]

    崔如琢(右图)《大写神州》艺术展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因为参观人数众多,展览将延期至7月底。7月2日,崔如琢在位于东五环的家中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采访。作为现在作品市场价格已经过亿的艺术家,他说,今年68岁的他要在75岁时超过毕加索的市场价格。>>绘画另辟蹊径寄情指墨山水《大写神州》展览在国博占据了三个展厅,分为早年作品、中西交融和指墨情怀三个部分。指墨是近年来崔如...

    100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图文]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图文]

    卢雪艺术剪纸馆在济南开馆,参观者欣赏剪纸作品。(新华社记者朱峥摄)每个作者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哲学观念、性格特征、审美观、思维方式甚至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了艺术内在本质的不一样,剪纸作品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无疑会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围绕各种剪纸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始终没有结果,谁也不能说服谁。根据国内剪纸界的现状...

    83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