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冯骥才:城市地标要有生命和灵魂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小猫咪 点击 :

为提升知名度,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都在热衷打造城市地标,这些地标,或气势恢弘,或外形夺目。但在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看来,城市地标,既不是那些漂亮的“形象工程”,也不是那些绚丽的人造景观,而是能够记录时代,反映城市个性,留存于人们记忆中,有生命、灵魂的独特历史建筑。

“点击率高的景观未必做得了城市地标”

在冯骥才眼中,一个城市的地标一定要有“严肃的”人文特征,首先是文化内涵,能够赋予一座城市特别的意义;其次,要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第三,要记录时代的特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他举例说,比如北京,城市地标可以是天安门,是人民大会堂,因为它们是历史建筑,有文化内涵,并且有象征全国政治中心的意义,记录了中国政治的改革和变迁。而现在,“鸟巢”又可以是新的城市地标,它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地,是一个大国走向自信、自强的见证,它给亿万中国人带来骄傲,并且会永远地记忆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冯骥才说,一个城市的文化是自然积淀形成的。而地标,作为反映一个城市文化的建筑,也是要“经过历史积累,自然形成。”在他看来,城市文化不能被打造,地标也不可以被刻意打造出来。

“城市地标和景观是两回事。网上点击率高的景观未必就能做地标。”冯骥才认为,一个城市的地标也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它应该像历史人物一样,经过时代考验,有精神内涵,能永久存留在人的心里。

对于网络上有些人将建在海河永乐桥上的摩天轮(天津之眼)评为天津地标的做法,冯骥才很不赞同,“娱乐性的景观不能作为地标。”

“谁是地标要由老百姓做评判”

“谁是地标要听老百姓的,由他们自由地来选择,不能受官方左右和影响。”冯骥才认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做不了地标,因为这种“刻意为之”,往往功利且短视。城市的地标取决于老百姓的印象和评价,他们认为哪座建筑最有代表性,哪座建筑就应该称得上地标。“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一个地标得到最终认可是需要时间的,可能开始的时候会存有争论,但这是现代审美与传统审美不一致的结果。经过时间推移,当“现代”的也变成“传统”的时候,地标就被大众接受了。

冯骥才说,当年埃菲尔铁塔建成初始,也饱受争议,被认为是破坏了巴黎的城市风格。但是现在,一提起巴黎的地标,很多人都会说是埃菲尔铁塔。因为它符合了现代的审美标准,它是当年法国国际博览会上最夺目的展品,是法国工业文明的象征,也是现代巴黎的象征。

愿意把城市比作生命的冯骥才,曾在自己书中写到过,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而承载城市记忆的物质性遗产就是一座座建筑物。”

因此,他认为,一个城市也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志性建筑,它们记录了城市在历史发展中的个性和身份,以及城市里历代人的经历与创造,“所以每一座地标也是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冯骥才说,“关键还要等待后人们去认识和发现。”

“我们要爱惜地标,在地标上做足文章”

说到天津的地标,冯骥才个人认为是解放桥和渤海大楼,前者见证了天津的解放,后者见证了天津的繁华。然而这两个让他引以为豪的地方,对今天的很多年轻人和外地人来说,却并不熟悉。

“它们应该被爱惜,就像法国人爱惜埃菲尔铁塔一样。”冯骥才表示,要想保护地标,就应该把它们放在城市突出的位置上,并且在上面“做足文章”,“把‘地标’当作‘地标’对待”,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标的历史,让人们重视地标的意义。”

“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冯骥才强调说。

回忆起当年自己为保护天津历史建筑,奔走呼喊的经历,冯骥才感叹这其中有收获,“近代百年看天津”,天津有在全国都少见的历史建筑保护街区,这是难得的。

但是,也有遗憾。冯骥才忧虑地说:“由于无知和短视,很多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拆除了,包括一些有特点的城市地标。这些城市也因此丧失了个性和独特魅力,长的都是同一副面孔,可谓‘千城一面’。”

他表示,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对待那些独特的历史风貌建筑,包括已经成为或将来有可能成为地标的独特历史建筑在内,作为城市管理者和经营者,要有文化眼光和文化责任,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珍视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重视他们,保护他们,善待他们,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留存下来的城市记忆也才会更加深刻。

相关文章

  • 水墨动画面临无以为继的尴尬[图文]
    水墨动画面临无以为继的尴尬[图文]

    《小蝌蚪找妈妈》剧照今年“十一”,中国先哲孔子的水墨动画形象出现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户外大屏幕上,传递着来自东方的君子之风。水墨动画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虚虚实实的意境,轻灵优雅的画面,让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突破。“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

    117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弗朗索瓦斯-吉洛特与毕加索[图文]
    弗朗索瓦斯-吉洛特与毕加索[图文]

    1995年,吉洛特在她的纽约工作室内在毕加索的妻子和情人们痴缠、发疯、自杀的故事堆里,吉洛特幸存了下来。在离开毕加索的60年里,吉洛特不怕回忆,但不愿过多回忆,也不只有回忆,而是活出自己,活在当下。吉洛特活在当下,从来都活在当下一个人,如果有幸(或者不幸)活上90岁,会在干吗?回忆,枯坐,枯萎?不,不,不,至少弗朗索瓦斯·吉洛特(FrancoiseGilot)不是这样,已过91岁...

    18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端廷:中国伪抽象绘画已到尽头[图文]
    王端廷:中国伪抽象绘画已到尽头[图文]

    近年来我国画坛空前繁荣,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观念具象、艳俗和卡通等各种画风应有尽有,其中抽象绘画更是无比兴旺。恰如雨后的蘑菇,中国画坛一夜之间冒出了一大批的抽象画家。从中国美术馆到798艺术区,抽象绘画展览大量举办,令人应接不暇。除了实体空间中的展示,有人还在互联网上举办抽象绘画群展。最近笔者更得知抽象艺术家联盟和抽象艺术基金即将建立。中国抽象绘画呈现如此大好局面,我们本应欢欣鼓舞,...

    46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Dior精神展览导语:奢侈品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充满了俗世拜金的味道;而艺术品却被常认为神圣且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随着艺术自身形态与疆域的转变,观念先锋们开始打破时尚与艺术的界限。奢侈品牌也逐渐意识到艺术为商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二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2013年9月13日,“迪奥精神”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序幕,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去年成立以来...

    3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一种停滞时间的方式[图文]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一种停滞时间的方式[图文]

    安塞姆·基弗作品是什么吸引你从德国迁入法国生活?不同的景色,还有不同的语言。事实上我在孩提时代便对法国十分熟悉。我在莱茵河畔长大,法国就在河的那一边。作为一个孩子,我看到河水就像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你休想穿过,这便使我神往。当你来到这屏障跟前,你可向左或向右,但除非在想像中,你绝无法向前。为什么水的主题总是频频出现在你的作品中,比如《多瑙河之泉》系列?泉是一种深邃而神秘的东...

    18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浅谈麦罗武先生的艺术[图文]
    浅谈麦罗武先生的艺术[图文]

    麦罗武玉立72×72cm《千荷竞奏》是香港著名画家王无邪先生对麦罗武先生多采多姿的荷花作品的一个概括描述。如今,在香港画坛,只要提及麦罗武的名字,大家立即会联想到他那构图新颖、风姿卓绝而充满灵气的荷花作品。早在多年前,我就认识了麦罗武先生,当时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香港企业家,他凭着聪明才智、坚毅勤奋和诚信,白手兴家,打造出自己的事业王国,其奋斗史实属又一个典型的香港传奇;同时我亦知...

    8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与其作品著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于4月9日因病辞世,享年92岁。出生于江苏南通书香世家的赵无极师从林风眠,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此后蜚声国际,被誉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法国巴黎五月赵无极先后成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并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在即将5月出版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

    96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痴迷是一种乐趣 执著是一种追求[图文]

    金耀耿作品(一)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的兴趣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我们这一代人,那时并不认为兴趣也是文化,也并没有太大的抱负,纯粹是喜欢,是爱好。金耀耿作品(二)就拿写字来说,小的时候,就觉得当个学生首先是把字写好,写得漂亮些,于是就开始有意识地习字,写着写着就发生了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练得乐此不疲。金耀耿作品(三)书画相通。有了写字的基础,就开始学画画。最初的画画是从小人书画起,画那些电影战斗...

    108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简约“韵”长[图文]
    简约“韵”长[图文]

    霍春阳简约,是霍春阳写意画的特点。比起纷繁错落,比起浑厚邈远。简约,就是一泓清水,一眼能看透、一瞥就明白。我以为霍春阳要的,就是这个“透”和“明”的效果。万事能看透,万事能明白,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这是大智慧、大境界、大超脱。霍春阳几笔涂抹:一枝、一桠、一朵,看似随意。其实这是数十年的领悟和修为,犹如参禅者,在慢慢枯寂之中洗涤身心。有一天,倏忽间...

    173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黑成义:书法作品应易于辨识[图文]
    黑成义:书法作品应易于辨识[图文]

    近年来,一些求生、求拙、尚奇、尚怪的书法作品开始出现在各种展览之中,这类夸张变形的书法不仅让人难以辨识,更令书法的造型美、章法美、意境美统统不复存在,仅仅给人留下了满纸的“病态”。对于这种现象,津城书法家黑成义认为,书法家可以在创作中展示个性,但前提必须是写出来的字能让老百姓看得懂,既易于辨认又带有美感的书法才是好作品。好看又好认才是好书法作品广受书法界人士好评的黑成...

    119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著名油画家张万东[图文]
    著名油画家张万东[图文]

    著名油画家张万东即使不是反色彩的,也应该是单色或者朴素的描绘才可称之为素描。但是,迄今为止,所有关于素描的定义只能定义画家张万东的外在形象。也就是说,在万紫千红的世界里,张万东已经朴素到了只能称之为“素描”的境地——他随便一站就是一张很不错的素描作品。然而,这只是表象——生活的表象、自然的表象。一旦我们触及视阈、灵魂以及生...

    63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电影与文学的百年纠缠[图文]
    电影与文学的百年纠缠[图文]

    10月16日,有“英伦玫瑰”之称的凯拉·奈特莉主演的最新版《安娜·卡列尼娜》登陆内地影院,这已经是托尔斯泰出版于1877年的同名经典作品第13次被搬上大银幕。一贯热衷于文学作品改编的导演乔·怀特在谈到自己再次改编的原因时说:“尽管已经有了12个电影改编版本,但我并不觉得有任何一个版本吃透了这部作品。”而如今...

    94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标新贵有新知:熊任望的书法艺术[图文]
    标新贵有新知:熊任望的书法艺术[图文]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北京书协主席林岫为本刊题词本报记者续鸿明“什么是书法?难道仅仅是把字写得漂亮吗?难道仅仅是有一些人喜欢自己的字,不断地有人来索求吗?或者是不断地让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种展览吗?熊任望先生的作品,最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书法这一命题。那就是他生命力的洋溢,是一个书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压抑环境下的生命飞扬传递到社会,感染每一个阅读者。”河北作家阿宁在一篇文章中这...

    10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西式中国风” 的大众化
    “西式中国风” 的大众化

    前言对日本人来说,上海是最具有亲近感的海外国际都市。从历史上来看,直到中日战争时期,最多曾有10万左右的日本人居住在上海,近年,从长期居住于海外的日本人数来看,上海又位居首位,2010年已超过了5万人再从到上海旅游的游客人数来看,日本人一直是最多的。比起中国的首都北京,日本人多有偏向游访上海的倾向,而且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倾向也是非常显著的。那么,日本人为何如此偏好上海呢?本文从日本游客看待上海...

    15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批评家朱向前谈莫言:不以理性见长 思想庞杂混沌[图文]
    批评家朱向前谈莫言:不以理性见长 思想庞杂混沌[图文]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本土作家。对莫言创作最为熟悉的人之一,莫言军艺同班同学,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朱向前是最早对莫言的创作发出声音的人,一路见证莫言创作的成长,而他个人的理论批评轨迹也始于对莫言早期作品的关注与鉴赏。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朱向前就曾下过断言:莫言必...

    77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