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专:当代艺术的尊严只能靠研究获得[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灵灵 点击 :

黄专:当代艺术的尊严只能靠研究获得 | 艺术杂谈图片资料

编者按:2012年10月13日《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前,策展人黄专与艺术家王广义、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一同接受了媒体的群访,就展览的策划筹备、艺术家个案研究方法、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等问题加以阐述。99编辑特将黄专老师的解答整理成文以供读者更好的了解这一里程碑式的展览。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王广义是最有标志性的艺术家

《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整个展览筹备了一年多,今日美术馆投入了最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其实他们对我们并没有什么期待和目标。这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和王广义以及十位中外学者讨论“给中国或者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当代艺术或者什么样的一个代表性的艺术家”,所以我们在这个展览当中想的更多的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三十年,王广义是这三十年中具有标志性的艺术家之一,如何呈现他的创作历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甚至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而是整个全球文化或者全球当代艺术到底什么方向的问题。

我们一开始就从这个高度上策划展览,当然这个展览从性质上是一个研究性的展览,从风格上讲我称之为是“博物馆性质的展览”。展览从艺术史的角度对艺术家进行回顾,我将它做了四个阶段的分期,这四个分期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走向当代艺术的一个完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中王广义不光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贯穿了他自己的艺术逻辑。我们把他作为一个历史研究的对象,除了要给他分期以外还要找到贯穿他艺术创作始终的逻辑,如果我们不进行梳理,逻辑就没有办法呈现。这个展览中呈现的逻辑就是他的艺术中始终存在着“超验世界”和“世俗世界”的一个矛盾,这个冲突构成他艺术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也正好是我们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角度。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或者国际上的当代艺术已经背离了艺术追求超越世界基本的本能,而陷入到一种世俗世界的漩涡里边?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只知道关注政治、军事、商业、资本、娱乐,艺术应该探讨的最基本问题被遗忘。所以这个展览就是希望找到这么一个点,通过王广义的个案来探讨“我们的艺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该往哪里走”。

展览澄清了附着在王广义身上的很多的误读

同时展览也澄清了一些附着在王广义身上的很多的误读,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提供的就是正读,我们也可能在制造一种新的误读。我们的解读是建立在对他的艺术所进行的历史性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并且这个研究不是我个人的研究,而是包括我在内的十位中外学者的成果。学者们的观点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写作方法也不一样,但是呈现了一种新的解读当代艺术或者是研究当代艺术家的一个新型的文本。所以对我而言,这一文本跟展览至少是同样重要,或者说是更重要,因为在书里边不光是呈现十位的研究文章,还有大量文献,里边任何一张图都不是随意放置的。因为王广义从艺三十年的文献太多了,我们花费了很多工夫去甄别、选择、寻找与我们的研究相关的文献。

这个展览的名称叫回顾展,但也包含了王广义的新作品。实际上我们在整理展览作品清单的时候,并不是简简单单把他的所有重要作品汇集在一起,一个是没必要,另一个是没可能。整个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前边三个单元可以说算作回顾展,我们倾尽全力将他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作品从世界各地找到了,所有现在展出的作品属于从学术研究角度必须有的作品。关于第四单元《自在之物》我与王广义讨论过很久,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用两件全新的作品构成了这一个单元,这在他的艺术中是有转折意义的。

中国的研究者和大众还没有习惯用历史的方式来看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对象研究不光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课题。在中国要想把当代艺术作为历史研究对象其实最大的困难是我们还没有一种历史感或者历史意识。虽然我们也有很多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著作,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用历史的方法或者历史的价值去判断他们。我们在研究中也很少把王广义的所有作品看成是一个线索,有一个记者跟我说,他知道王广义还会画那样的画后很惊讶,因为从前他以为王广义只会画《大批判》。从一般的社会反映来说艺术家已经被片面或者简单化到这个程度,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很多对王广义的研究也限于他所有成名的作品。这就是由于中国的研究者和大众还没有习惯用历史的方式来看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第二,我们在当代史中缺乏很多基本的历史学的方法,比如说文献的整理。很多批评家不需要整理文献,拿到现成图片就可以谈论起来了。比如王广义的文献在八十年代以书信和文章为主,九十年代以后这些书信和文章就消失了,变成大量的访谈。这样一种文献材料的变化决定了研究方向的变化,这就是一个史学问题。如何甄别这些文献资料又是一个技术问题,王广义创作的毛泽东打格的作品是一个转折性的作品,关于打格的技法我在他各个时期的文章、谈话中找出了四种说法,这四种说法哪个更真实,或者哪个更符合历史文献研究的性质,这些讨论都是非常技术的。

第三,我们缺乏在一种特别语境中谈论艺术家,谈论一个现象的习惯。大众和批评家通常把王广义等同于“政治波普”或者“F4”,这一话语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又是为什么附着在他的身上,这些构成了我们把他作为历史人物研究的基本前提。

从这三点来讲,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历史研究对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真的要获得荣誉和尊严,只有靠研究,没有别的办法,您不能靠政治上所谓反抗性,也不能靠所谓作品的价位,你也不能靠所谓时尚的知名度。我们的尊严只能靠我们像法国人研究杜尚、研究塞尚那样,像德国人研究博伊斯那样研究我们的艺术家。这些年我们总是将艺术家抬得很高,比较他们的作品价位,比较他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但所有的做法都不能让我们赢得尊严和荣誉。我想对我们来讲艺术史研究不光是一个学科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能不能真的赢得尊重的问题,我是在这个角度来考虑把王广义作为研究对象的。至于以后会不会影响一个研究模式,这个我没有办法回答,只能说尽了我的最大能力。

最后我想说一点,今日美术馆给了王广义和我这次机会,他们能够不计成本并且没有任何干预地让我们独立做这件事情是十分可贵的。我希望这个展览没有辜负张子康馆长希望此展览成为今日美术馆“里程碑展览”的期许,如果是能够让这些投入有所值,我想我就完成了我的任务。

相关文章

  • 关于艺术模仿与抄袭的思考[图文]
    关于艺术模仿与抄袭的思考[图文]

    仿照伦敦水晶宫而建造,被称为缩小版的马德里“水晶宫”的外景兰翔钟媚摄以钢铁为骨架的玻璃建筑,阳光下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暖房程国政文新闻背景话题缘起:模仿还是抄袭,这是个问题。近年来,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的抄袭问题一直是缠绕在中国创意产业领域上空的乌云,有媒体称朗香教堂本是法国孚日山区的一座教堂,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被郑州抄袭,后被拆;北京望京的&...

    170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政协委员张改琴倡议确定汉族标准服饰
    政协委员张改琴倡议确定汉族标准服饰

    “2002年我出国考察时,看到日本人、韩国人穿着民族服装,一眼就能认出来,而我们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改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依然觉得“很难受”。“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规范性很强的服饰体系,反映着当时文化特征和审美倾向。”张改琴说,这种传统和做法一直延续到孙中山先...

    40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叔同和西画东来[图文]
    李叔同和西画东来[图文]

    留日时期的李岸(李叔同)中华美育会在1920年4月20日发行的《美育》第一期上刊登了“《女》(油画上海专科师范学校藏)李叔同先生笔”(右上),这一史料成为证明《半裸女像》为李叔同作品的重要证据。2012年中央美院在库房中发现了《半裸女像》(左,修复前),并加以修复(右下,修复后)。考察中国最早油画留学生的历史,可以清末留学日本的李叔同为代表。然而李叔同油画命运多舛,存...

    12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专访刘小东:活生生的生命是怎么滚过来的[图文]
    专访刘小东:活生生的生命是怎么滚过来的[图文]

    1993年,刘小东、喻红结婚,倪军拍摄刘小东的30年影像展是从夫人喻红开始的。1984年,他们都准备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刘小东用25元钱从同学手里买了一架苏联产的小相机。他们在北戴河拍了一些照片,要么对焦不准、要么过曝、要么漏光,但对刘小东来说是强烈的记忆—那时候他已经喜欢喻红很久,搞不清两人算不算是在谈恋爱。后来他购置了一台海鸥单反,用了很多年,再后来,数码时代来临时他也抛弃了胶片...

    103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图文]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图文]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的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年近古稀仍笔耕不辍。他6岁习书法、20岁起专攻楷书,几十年如一日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历经岁月沧桑却矢志不渝。他习汉临魏,追唐研宋,汲古而不泥古,博众家之长,舍传统之短,终成一派。他那被称为“折钗股”的书法艺术线条,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他的“张氏”楷书,大...

    2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圆明园里的文物:它们现在何处[图文]
    圆明园里的文物:它们现在何处[图文]

    主讲人刘阳,1981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昔日的夏宫》、《三山五园旧影》、《谁收藏了圆明园》近日,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资助挪威博物馆160万美元换回7根圆明园石柱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圆明园的那些珍贵文物都收藏在哪儿,又一次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告诉我们,仅法国最大的王宫(博客,微博)之一枫丹白露宫收藏的来自中国圆明园的金银...

    84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曾来德——求之有得[图文]
    曾来德——求之有得[图文]

    陈求之作品初识求之,有点戏剧性。先蒙申万胜将军推举后经梁占岩兄引荐。有如续前缘。辛卯之初,深圳之行。访求之太阳山馆。只见一座座即将废弃的民宅被求之妙施巧手变成了艺术天堂。我顿然间打开眼界。求之并非建筑专家却有如此才能而颇感异外。求之还画油画。我本不在意。而馆中四壁大量的书法作品更引起我关注。一幅幅气局宏阔。笔墨豪雄如夹风雷的现代意识书法作品似有先贤张旭怀素黄庭坚之气象。表现上的大胆妄为却又坚守...

    32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贝索烈画家描绘的显然是发生在富贵之家后花园的一幕,画面充满禁忌的趣味:嶙峋的假山石旁,玉兰花开得正好,一对男女坐在假山石上,斜倚树木展露亲昵之态。他们的体态与假山石在构图上形成呼应。人物的背后是一丛丛肥硕的牡丹。透过玉兰花枝,能隐约看到亭台中桌上摆放的酒瓶,应是推杯换盏之后尚未收起。这满园春色的景象,就出现在一幅17世纪晚期的绢本画作上。而另一幅19世纪早期的绢本画,则描绘了一名女子出浴后的...

    12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国琳艺术的“大千世界”[图文]
    张国琳艺术的“大千世界”[图文]

    张国琳是依靠黑白画练习走近现代美术的。1984年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这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研修期间他集中精力从事黑白版画艺术研究、创作,他的结业习作——65幅黑白组画《大千世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美术》月刊第6期、《人民日报》1988年10月25日版有介绍),就是他百余天近似疯狂地夜以继日创作的结晶,是他经历85美术思潮的见证。1989年,...

    185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陈文增:品种单一阻碍定瓷发展[图文]
    陈文增:品种单一阻碍定瓷发展[图文]

    “刀行形外,以线托形”的刻花效果。定窑梅花口刻花瓶(陈文增)。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称扩大生产规模迫在眉睫“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作为生于唐、盛于宋,且与汝、钧、官、哥并称为传统“五大名窑”的定窑,其烟火一经从河北曲阳烧起,就曾令南北瓷窑争相仿效,形成了以“白花美”风格行世的定瓷窑系。然而,定...

    37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辞职,原来是行为艺术[图文]
    辞职,原来是行为艺术[图文]

    我会想你们的就听到你叫我HOPAH——O——P——A一句“我不干了”,这个女孩在网络上红得一塌糊涂只有一个人除外我说的就是你!Spencer(她老板的名字)当你助手的这段日子可真是人间炼狱我忍受住了你的坏脾气你的口臭星期五,我帮你接了一通电话9我正准备挂断时……这周一,这...

    13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现代派把日常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打破,被崔西·艾敏弄得乱七八糟的一张大床经炒作也成为成名作何怀硕当代对于:“什么是艺术?”、“如何给艺术下定义?”、“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非艺术?”类似这些问题,不论是在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与批评,或者美学中都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原来固然也是困扰着多少世代的艰难问题,但当今更加困惑...

    4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石涛(1640—1718年),本姓朱,名若极,明皇室后裔。出家后,法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以其独到的画论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山水画艺术成为明末清初最具影响的大画家。石涛早期的山水画是深受新安画派影响的,此间的笔墨基本上是梅清一路,用笔恣肆放旷,用墨清新隽逸,凭借心情,或渴笔涩写、或润笔挥运、或清俊、或苍茫,各具风韵,显示出才情横溢的艺术资质。最能代表石涛山水画成就的是...

    2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的疗效[图文]
    艺术的疗效[图文]

    康斯太勃尔斯陶尔河旁的费来福磨坊布面油彩1811年24.8×29.8cm“疗效”是一个关于治疗效果的医学术语,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对某些痴迷于此的人来说,也无异于是一剂良药。艺术创作(欣赏),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活动。鉴于精神的东西总是隐匿的和抽象的,其价值的认识自然也是模糊的,因此,艺术的作用自然也不容易凸显出来被人们发现,但它无疑是潜在的或下意识的。人是希...

    17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作品比尔兹利的作品变革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很多英国人开始质疑这种快速改变的生活和日益工业化的社会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与工业化资本主义十分合拍的维多利亚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自然也受到攻击。在英国19世纪80年代后期,主流派文学艺术维护着这一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针对现状,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发起了批评和讽刺它的前卫运动。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Beardsley)...

    189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