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小天沐 点击 :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 | 美术观点

贝索烈

画家描绘的显然是发生在富贵之家后花园的一幕,画面充满禁忌的趣味:嶙峋的假山石旁,玉兰花开得正好,一对男女坐在假山石上,斜倚树木展露亲昵之态。他们的体态与假山石在构图上形成呼应。人物的背后是一丛丛肥硕的牡丹。透过玉兰花枝,能隐约看到亭台中桌上摆放的酒瓶,应是推杯换盏之后尚未收起。

这满园春色的景象,就出现在一幅17世纪晚期的绢本画作上。而另一幅19世纪早期的绢本画,则描绘了一名女子出浴后的景象,她的容貌美丽而娴静,身边则是一盆幽兰、一座烛台,吸引着观画人进入这一片安宁幽静。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 | 美术观点

贝索烈:我的确受到高罗佩的启发

近日,这两幅画作连同其他98件中国古代情色艺术品汇集在一起,在香港苏富比艺术中心展出,此次名为“愉悦满园贝氏中国古代情色艺术珍藏”的展览,呈现的是荷兰收藏家贝索烈(FerdinandM.Bertholet)的部分藏品,展品的时代自汉代起绵延至清代,包括了绢本画、陶瓷人偶、青铜镜以及阳具器物等林林总总的门类。

30年前,还是一名画家的贝索烈在香港荷里活道一家古董店内,觅得首套中国情色艺术画册,为其艳丽构图深深吸引,作品装饰华美、用色细致、画面调和,这些画作对他的个人创作带来直接影响。

“中国情色艺术作品如同纪录片,是让我更好地认识古代中国面貌的最佳媒介。”贝索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在他看来,“性”一直是讨论中国古代文化时不常涉及的领域,春宫画也是被主流社会所忽略的一个画种。

贝索烈的收藏为讨论和解读这一被忽视的领域提供了全面的证据。春宫画作者用颇具美感的手法表述性这一主题,反映了传统世俗文化中诙谐而俏皮的一面,也从另一个角度映射了中国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两性关系、家庭伦理的态度。

贝索烈在过去多年来一直购藏不同时代的画作、书卷及珍玩,当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卢芹斋旧藏的一组八幅、作于康熙时期的画作。贝索烈受卢芹斋藏画启发,出版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当中包括:《春梦遗叶》(DreamsofSpring;1997年)、《愉悦满园》(GardensofPleasure;2003年)及《嫔妃与妓女》(ConcubinesandCourtesans;2010年)。

“之所以为这些艺术品所吸引,并非仅仅因为它们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情色场面,更因为它们包含着很多人们无法在其他传统文化记录中找到的元素。画家对一丛竹子的描绘无法让我们确切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而那些仕女画也是出于画家的想象,事实上,这样的人物从来没有在现实中出现过。”贝索烈在《春梦遗叶》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春宫画常常是描绘一个故事,告诉人们当时流行的发型、服饰和当时的男女社会地位以及室内装潢、花园构造等等。”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

十几年来,贝索烈的收藏曾在一些知名的博物馆展出,如苏黎世瑞特堡博物馆(RietbergMuseum;2002年)、巴黎赛努奇博物馆(CernuschiMuseum;2006年)、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TheBarbicanArtGallery;2007年)、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AsianArts;2011年)、大英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2014年)及柏克莱艺术博物馆(BerkeleyArtMuseum;2014年)。

第一财经日报:在这些艺术品中,除了获得艺术带来的美感,你如何从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与家庭关系出发梳理相关研究?

贝索烈:中国情色艺术作品是让我更好地认识古代中国各种面貌的最佳媒介。传统中国艺术,如水墨、山水画作,一般是为学者阶层专有,偏重于高深的抽象概念,引发学者的思考,是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鲜有描写日常生活的情况。

而中国情色艺术却为观者带来更多不同的资料,除了性爱场面,更重要的是,春宫图描绘古时人们的生活情况,如人们的社会地位、各朝代人们的发型衣饰,可以从中探知当时人的造型和潮流。中国情色艺术的叙述性很强,当中蕴含的故事非常丰富,更具有浓厚的道家观念影响,认为性本是人类自然而有的,是健康与快乐的表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阴与阳的调合、男与女的平等尊重,两者均享受欢愉。

日报: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也是在情色艺术方面以及对中国性史研究精深的专家,你在收藏与研究方面有没有受到他的影响?

贝索烈:我的收藏与研究的确受到高罗佩的启发。他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学者,擅于建立创新学说和主张,精通中国语言及文化,让我受益很深。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的时候,我是全凭双眼观察来欣赏作品,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多。后来,当我展开中国情色艺术收藏,开始想要深入了解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就要多认识中国历史及文化,而高罗佩的著作必定是最佳读本,如其出版于1961年的《中国古代房内考》,是史上探讨中国古代性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在编纂我的书籍时,我也以高罗佩的著作作为参考。

日报:你在收藏的同时,也有《春梦遗叶》这样虽然仅在海外出版,却在中国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书籍。此书出版之前,你是如何考量编纂体系的?

贝索烈:我35年来累积了不少喜爱的收藏品,希望借助书籍与人们分享。《春梦遗叶》是其中一本介绍我所拥有藏品的书籍,然而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因为这本书不是由我主导编辑,很多图片配置、页面设计都不是我满意的。因此,我希望加入更多自己的意见,后来我编写了《愉悦满园》(GardensofPleasure)及《嫔妃与妓女》(ConcubinesandCourtesans)两本书籍。前者主要介绍我的藏品中春宫画作的文化历史,后者亦涵盖画作及器具的介绍,更讲述有关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

日报:对于这些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你有没有做过考察?

贝索烈:中国情色艺术不像其他的中国艺术品,高品质、稀有的那些并不是在拍卖场上唾手可得。例如在这次展览展出的一套8幅卢芹斋藏画,其品质极佳,可谓千金难求;而由明代学者王声所绘的作品,是当时唯一保存完整且品质优秀的画作,纵使不是拍场上价格极高的拍品,但是真正了解中国情色艺术的收藏家定必为之倾倒,因此难以用价钱衡量其市场价值。

日报:你会不会将部分收藏交由拍卖行进行拍卖?

贝索烈:我想这个可能性不大。收藏之所以更显珍贵,在于其完整性。如果我把藏品带入拍卖场,最后可能会支离破碎,失去了收藏的整体效果。

相关文章

  • 关于章草学习的对话
    关于章草学习的对话

    李舟2012年参加盘山笔会2013年9月26日晚上20:33:48,忽然在我的邮箱中收到一份陌生邮件,阅后,我才想起那是大约在2007年前后,时在北京市丰台区程庄解放军总后某部供职的书友倪进祥带我去拜访的一个当年已八十高龄的老书家李舟先生。因没有收到李老快递给我的资料,故没有及时回复。9月29日我终于收到李老快递的一份由解放军总后勤部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的内部资料《书画研究通讯》2013年第2期...

    33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美女人体画混搭名画引质疑[图文]

    魏光庆《红墙系列》之一(布面油画)最近,某油画家的一批美女人体画混搭中国古典名画的作品,特别是其中一张裸体美女嫁接宋徽宗《瑞鹤图》,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吐槽:有人说不伦不类,是对宋徽宗作品的肆意糟蹋;有人说是哗众取宠,有炒作嫌疑;有人甚至大喊“罪过”……其实,这种混搭现象近年来在美术界已屡见不鲜。理性分析,这种“画不惊人誓不休&rd...

    190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后现代崇高与中国当代水墨
    后现代崇高与中国当代水墨

    谷文达《远古的遐想》纸本水墨68×137cm1985.jpg在纽曼的艺术及其艺术理论中,崇高被当成了艺术的唯一存在价值,纽曼打破了以往艺术中所谓康德意义上的崇高与优美的对立统一关系,将崇高当成了当代艺术的唯一属性,这种崇高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崇高,它是利奥塔所说的后现代意义上的崇高。利奥塔哲学是深受纽曼艺术影响的,利奥塔提出的“后现代崇高”概念,便...

    18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名家班”实乃“名利班”[图文]
    “名家班”实乃“名利班”[图文]

    有一种史学观认为,我们的历史仍处于“近代”,社会还处于“前现代”。这种观点当然是以西方的历史发展史实为对照导论出来的,因为西方近、现代历史发展分期是跟现代宪政制度的探索、建立、发展和完成紧密关联的,并且较其古代和中世纪有本质区别。而我们从近代以来一直就在进行社会制度的现代化探索,但一直延续封建社会的诸多惰性,确实说不上哪个具体时间节点是制度现代化、...

    63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溯源法古 独树一帜开新篇——记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创始人宋草人[图文]
    溯源法古 独树一帜开新篇——记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创始人宋草人[图文]

    草人先生现场创作尽管这是一个中国书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但像宋草人这样能够独创一种画风和流派,并得到书画创作界和学术界高度认同的书画艺术家却是屈指可数的。草人先生,字惠草,1954年生于闽南漳州,长于扬州,自幼习书作画,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即被启功先生誉为“扬州九怪”。草人先生书画研习百家,师古出新,独创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受到书画创作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

    8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于希宁诞辰一百周年艺术研讨会发言纪要(节选)[图文]
    于希宁诞辰一百周年艺术研讨会发言纪要(节选)[图文]

    范迪安:刚刚开幕的于希宁先生百年诞辰大型展览,引起了从领导到美术界、到普通观众的极高的评价,尤其是感动。我们对于希宁先生的艺术创造与贡献,特别是在20世纪中国画的传承开拓创新上作出的努力都是有一定认识的。但是我经常想一次大型的展览特别是一次经过学术梳理论证筹备的一个综合型的展览,能够对一位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特别是在艺术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特征给予新的评价和新的认识。这也是我们今天在一个新的文...

    195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上海大黄鸭◆林明杰记得有一次在欧洲接连周游了两、三个大型的新潮艺术盛会,然后走在马路上见到垃圾堆都觉得是装置艺术。上海街头刚刚竖起的一件用无数“小黄鸭”沾覆的大型雕塑“大鸭梨”,被路人剥得光了下半身。这样的“非礼”事件,被方翔先生看成了“行为艺术”,大概也是因为他在艺术圈呆得时间多了些造成的。...

    51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最近,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本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石渠宝笈三编本”为张择端原作。但近年来在对画作的宣传中,因为“石渠宝笈三...

    13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由冷渐热,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加温,于今已趋炙手可热之境地。当下书坛,热闹非凡:不仅学书者趋之若鹜,多如牛毛;号称“书家”者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各种书法展览更是目不暇接,层出不穷。如今书坛,多种书体竟相媲美,各展其姿,各臻其妙。比较而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包括行楷和行草)等,均不乏登...

    15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叶永青:艺术就是生活的情致[图文]
    叶永青:艺术就是生活的情致[图文]

    叶永青:艺术就是生活的情致叶永青:艺术就是生活的情致文/本报记者杨梦瑶图/本报记者蒋晓叶永青画的一只鸟卖出25万,许多人说,那样的鸟,我也能画,凭什么你就能卖出25万?一只孤零零的鸟,身体肥硕,羽毛稀疏,寥寥数笔,就连线条也不怎么流畅。倘若是自家的孩子所画,家长大概要耳提面命一番,不过当它在拍场上得到25万元的价格后,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这幅名叫《歪鸟》的质疑画作正出自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叶...

    142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鲁迅的手迹:千古文章魏晋书法[图文]
    鲁迅的手迹:千古文章魏晋书法[图文]

    《鲁迅手稿丛编》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还在小兴安岭大森林里当知青。一个书店的朋友,代为购得一册《鲁迅手稿选集三编》,线装本,定价3元6角,文物出版社1973年出版。后来,那个时代的藏书大都陆续汰除了,而这本我仅有的线装书却一直保留着,并且总是放在床头书柜里,时常拿出来,浏览,品读,鉴赏,摩挲。前年底,忽想到自己将要退休,何不在离开编辑岗位之前,做一套自己最想做,也最喜欢的...

    33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宓: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图文] 
    李宓: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图文] 

    《两支蜡烛》当别人问起我是如何看待“艺术”这种不寻常的人类行为,或者什么是影响我最深的艺术品时,我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崇拜绘画这一举动”,即使这听起来可能很做作。进入现代之后,艺术的形式早已有了无限可能,但绘画依旧是每一个艺术家和艺术史学者的启蒙。它是那样非同寻常的微妙,它是一种让最天才的艺术家似乎永远也无法精通的技能。我也深深崇拜KikiS...

    16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袁运甫:中国艺术要有中国气派[图文]
    袁运甫:中国艺术要有中国气派[图文]

    袁运甫100年前的中国,如折翼巨龙,挣扎求存。100年后的今天,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不可阻挡的复兴之势。百年前的知识分子,为图民族自强,抛头颅洒热血;百年后的知识分子,更要肩负起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出生于1933年的袁运甫,亲身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命运。将临耄耋之年的他,多年来一直主张“大美术”观念,倡导艺术工作者要以具有“中国精神&rdq...

    10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先生荣登《艺术经理人》2012年9月刊杂志封面人物艺术经理人:从您的身世得知您是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您做了如此多的行业,是什么吸引您走上艺术这条路,又是什么吸引您一走就走了20多年?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父亲总是写同样内容的春联贴在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多少年不换,我刚记事时,经常看到父亲白天被批斗,夜里用旧报纸在昏暗的灯光下练毛笔字。现在我...

    9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台湾现当代艺术中的抗争政治[图文]
    台湾现当代艺术中的抗争政治[图文]

    黄灿荣《二二八事件》,木刻版画文/李公明有多种角度和层面研究台湾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比较独特的方向是从社会转型正义的角度研究艺术在其中的表现、作用和审美价值。这种研究角度的独特性在于从威权政治走向民主政治过程中的艺术与政治关系具有前所未有的特征,转型正义中的政治成为批判性艺术成长的重要土壤与推进器,艺术从一个侧面成为政治史上的图像抗争注释与视觉经验。一所谓“...

    23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