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的疗效[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谷儿 点击 :

艺术的疗效 | 艺术科普

康斯太勃尔斯陶尔河旁的费来福磨坊

布面油彩1811年24.8×29.8cm

“疗效”是一个关于治疗效果的医学术语,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对某些痴迷于此的人来说,也无异于是一剂良药。艺术创作(欣赏),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活动。鉴于精神的东西总是隐匿的和抽象的,其价值的认识自然也是模糊的,因此,艺术的作用自然也不容易凸显出来被人们发现,但它无疑是潜在的或下意识的。

人是希望性的动物,不管是对外部世界的物欲之要求,还是对内心世界的幸福之期盼,这种“希望”都比任何一种物种更为强烈、更为主动。而艺术就是人怀着心灵慰藉的希望到处寻找家园。在世界上,人总是不安地存活着——这种“不安”是本质的——它源于生命的不安全感、生活物质的匮乏以及精神世界的空虚,等等。文化让人从根本上思考着这种“不安”,人亦总是希望能通过各种手段来消除或减弱这些“不安”,而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归家”的存在样式始终成为人之精神世界诉求的首选。

说到底,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为了获得一种心理补偿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这里要注意“创造性”一词,它使艺术和进行一般游戏所获得的快感区别开来。如果艺术家只是为了某种实用的目的——比如展览、比赛或出售等而创作一幅作品的话,这类创作活动不在我所谓的“艺术的疗效”的范围之内。因为这类作品有可能只是画匠的手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康斯太勃尔是一个懂得怎样用智慧保存自己的绘画的创造性,同时也能迎合时代的审美趣味的伟大的画家。他把一些比较大尺幅的作品画成二幅同等大小的作品:一幅是“草图”,一幅是用于展出的。然而,相对看来,在这些作品中,“草图”才是真正的杰作,而用于参展的另一幅作品不过是熟练的画匠的作品罢了。因为前者才是艺术家本能的创造性的真情流露。换句话说,“草图”灌注了艺术家特定时空下饱满的情绪和独一无二的思想,这种情绪和思想还未被时代的或流行的功利主义所异化,从而避免导致作品的世俗化。

事实上,对于艺术体验来说,创作的过程要比实际的成果更能令人激动。艺术家如果能从他的创作活动中得到满足的话,那么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了(或者说艺术创作的意义已经呈现了),如果这样的作品能够让欣赏者也得到同样的满足的话,很难说作品不是成功的。这似乎应该成为艺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目标。如果艺术创作只是类似于日常生活中按部就班的工作或者某种竞争,那么,客观上它就已经偏离了艺术的本质。

我们必须确信,任何把艺术当成是一门技术的科学纳入教育层次的企图都是荒唐可笑的。因为艺术的创造性一旦被“规范化”,艺术便失去了它固有的生命。这一点从心理学上来理解要科学得多。艺术创作本质上是一个从意识到无意识的过程。一开始,艺术家常常有备而来,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一旦进入状态乃至作品完成,他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干了些什么。就像大诗人勃朗宁回答一位粉丝提问时说的一样:“在我写这一行诗的时候,上帝和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现在只有上帝才知道了。”尽管勃朗宁的回答充满幽默和风趣,但亦说明了一个事实——一个最根本的事实——艺术家在进入创作状态后,是完全被无意识牵引着的,这种“内在地不受控制的自发性”正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它犹如一位美丽的女巫,指引着想象之船驶向那美妙的、神奇的、充满希望的海岛。

艺术,不管是哪种形式、哪种风格、哪种流派的艺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或抒写艺术家的情绪和意志——我们可以从那些优秀的作品中读到这些个性化的信息。优秀的艺术作品与其说是以情节或技巧打动读者,毋宁说是作品所传达出的艺术家内在的情绪和思想感染读者并令他们激动。在唱盘与现场演奏(唱)会之间、在图片与原作尤其现场挥毫之间,哪种欣赏方式更受人青睐?毫无疑问,如果条件允许,人们更乐意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

平静也好,内敛也好,速度也好,激情也好,艺术作品的意义不过情绪和思想——这是艺术意志的全部。这样的情绪和思想的表现,对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是一种慰藉、补偿和提升,对读者亦如是,同时其也是作为艺术的认识和教化功能的抽象化表达。

相关文章

  • 水墨精神山川韵味从五代到宋元[图文]
    水墨精神山川韵味从五代到宋元[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北宋山水画的布局代表了社会次序。高山堂堂,主山巍峨,象征着强有力的皇权。但到了南宋,却逐渐向“边角之境”发展,画风变得清淡]“五代、宋元是中国绘画确立典范风格、达到鼎盛的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风格基本上源于这个时代。”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而中国山水画也是在这400多年时间里,渐渐独立为一门画科,...

    110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诚信的力量——当下展览断想[图文]
    诚信的力量——当下展览断想[图文]

    有这样的一个寓言,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7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梢...

    93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孙立新:靠写生积累画《广场欢歌》[图文]
    孙立新:靠写生积累画《广场欢歌》[图文]

    孙立新正在创作《广场欢歌》。本报记者李洋直达天花板的大铁架子上,整整齐齐排着许多40厘米×60厘米的油画写生作品,孙立新有些不好意思地把布帘子拉上说,这只是很少一部分——他原来的一间办公室已经被这些写生作品堆满了。孙立新是著名油画家、中国军事博物馆[微博]美术创作室主任。写生,是他自打学习绘画就养成的习惯。一开始,他并没觉得这有什么特别。从21岁由部队转...

    118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新昌:画聊斋先得接地气[图文]
    朱新昌:画聊斋先得接地气[图文]

    朱新昌作品《劳山道士》知名人物画家朱新昌历时两年潜心为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造像”终于告竣,120幅画作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聊斋绘本》,传神地勾勒出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魅世界。这些画作近期将先后于上海中国画院和蒲松龄家乡山东淄博博物馆亮相。这也是国内画家首次系统地将《聊斋志异》的故事以中国画方式呈现。近日,朱新昌就这一题材的创作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进行...

    186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反思[图文]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反思[图文]

    吕澎新绘画问题的提出想象一下数千年前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站在河畔,看见宁静的流水而发出感叹:生命如逝水,一刻也不停留。孔子要说的,不仅是生命,当然也包括历史、艺术和一切存在之物。从线性的时间特征来看,逝去的就是旧的,未来的则是新的。如果仅仅如此,新与旧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明了了。不过,事实远非如此,当新与旧同人类复杂多变的艺术生活纠结在一起时,则成了一道烟云迷乱的风景,时间的尺度在此...

    12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张卫近影新文人画曾在上世纪90年代热闹过一阵子。当时画坛有关新文人画是“新的”文人画还是“新文人”的画的论争焦点,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是新文人画在后85美术思潮生成的核心问题。新文人画无疑是在水墨画经历西方写实主义改良和现代主义洗礼之后,对于传统文人画的一次巡礼与回归。在经历过“文革”与“85美术新潮运动&rd...

    25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宋庄的生态艺术与艺术生态的焦虑[图文]
    宋庄的生态艺术与艺术生态的焦虑[图文]

    张海涛近照学术主持:张海涛前几天晓东约我主持策划一期《美术文献》杂志的“宋庄”主题。她问我什么特征能代表宋庄艺术。我想了又想,认为任何艺术样式与形态的局部特征都代表不了宋庄特点,而宋庄目前在中国相对完整的群落生态现象和宋庄生态艺术的关系,却可以成为宋庄可以探讨的话题。我们游走于国内其他几个重要的艺术城市,如广州、成都、上海、杭州,发现在这些城市的艺术机构都叹息自己的城...

    68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最后的晚餐》去年十月,曾梵志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上图)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1.6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世界最贵新纪录,这给了2008年后由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跌落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注射了一针莫名的兴奋剂。当代艺术的门道和玄妙让很多圈外人无法参透。是谁决定了好和坏?又是谁操纵着巨额资金的走向?芬兰导演米迦•马迪拉(MikaMattila)一直觉得这是个令他琢磨且颇为...

    9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文]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文]

    曾梵志面具系列作品近日,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发布了香港当代艺术拍卖排行榜,这个涵盖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香港当代艺术十佳拍卖的榜单显示,今年风头正健的武汉籍画家曾梵志稳居第一。昨日,记者根据榜单统计,香港当代艺术十佳拍卖总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曾梵志成为最大赢家。他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江湖》(Society),以334.88万美元位居榜首,另外两件1999年创作...

    11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他对现代建筑有推进作用[图文]
    他对现代建筑有推进作用[图文]

    2005年的时候,我们邀请伊东丰雄到上海来进行过一次演讲,当时非常轰动。2005年的时候,我们邀请伊东丰雄到上海来进行过一次演讲,当时非常轰动。但其实,这不是伊东第一次来上海。在1990年代的时候,伊东丰雄就曾经受上海市政府之邀,和诺曼·福斯特等建筑大师一起竞标陆家嘴的规划,最终却没有一个人的方案被采用。后来,伊东丰雄又参加了CCTV新大楼的竞标,他自己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但最终...

    199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蔡武: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 还要继续深化
    蔡武: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 还要继续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访文化部部长蔡武记者张贺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的基本完成,各地各相关单位对接下来是否继续推进改革,以及改革的走向等问题非常关注,相关政策措施也有待明确。为此,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文化部部长蔡武,请他对有关问题作出解答。——编者记者:在今年的两会上,文化体制改革也是代...

    116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在中国古代,艺术并不若今天之社会地位,从艺者们有被尊为“艺术家”之荣幸。在过去,从艺之人不论对书画,演戏,乐音等之掌握的技艺再高超,也只不过是伶人画工而已,并没有占据更重要的社会地位。故古人之“十年寒窗”苦读,实为“学而优则仕”,入仕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正道根本。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宁夏固原一个书香世家的王隽如老先生,本也想秉承...

    4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刘巨德先生谈论艺术的时候那种投入,那种忘我,让人感觉到他不仅是一个亲和的长者,更是一个有着绵厚思想,对艺术十分虔诚的人。刘巨德先生满头银发,像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的智者,访谈期间,他略带嘶哑的缓慢的叙说,将时间的影子停顿在思维的记忆里,思虑心移,悠长的溯往,时又回眸抚今,似乎瞬间阅尽世间酸甜苦辣。刘先生的笔下是一个丰盈的世界,他画故乡的小草,校园的荷塘,积雪前的白鹭,阳光下的猫,身边的学生等,所画之物...

    142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品读李德哲先生书画艺术[图文]
    品读李德哲先生书画艺术[图文]

    红果之歌(中国画)李德哲同李德哲先生结缘于书画,未谋其面,先见其画。数年前,观李德哲先生书画作品,印象颇深。近日得暇细品之,其画笔简墨丰,骨力洞达、气畅意雅、厚重质朴、满阳刚之气,读之使人振奋。细回味,感之良多,不揣冒昧,执笔抒怀,一吐为快。古人云,书画乃文人之轶事,观历代之画家皆与传统文脉相承。李德哲先生,号周口店醉翁,心元草堂主人,籍豫之周口,生于军人世家,天赋颖慧,勤学善悟,乃哲学博士...

    9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无极是否被人为捧得过高[图文]
    赵无极是否被人为捧得过高[图文]

    赵无极早年作品赵无极被人为捧得过高了。热捧者大多从赵无极作品价格来论证其艺术价值,而未见可信服的学术论证过程。更普遍的误区是把赵无极的印象派山水当作抽象画来误读,从而将赵定位为“抽象大师”。而赵无极的印象派山水似乎是“山寨”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保罗·克利作品“乏味的克利”自从1951年赵无极去瑞士见到克...

    30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