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气韵生动”是画之首要[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小博 点击 :

“气韵生动”是画之首要 | 美术观点

涂勇玉兰花开中国画

南齐画家谢赫在绘画的“六法”中,首先提出“气韵生动”。“气韵”犹如人之精神,是一幅画的灵魂,也是一幅画的生命。因此“气韵生动”成为绘制、鉴赏、评判画作的最高标准。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核心命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气聚集而成。气虽然是一种“虚无状态”,却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庄子·知北游》中讲“人之生,气之聚也”。绘画就是画家之气与物象之气融合贯通,体现画家和物象的内在精神。而“韵”则来源于音乐,“同声相应谓之韵”。是指音乐的律动、节奏的旋律。就绘画而言,笔笔相应,富有节奏,体现物象的韵致、趣味。有韵方有情致,才有值得一品的味道。它是无形之气的细微呈现形式。气生韵,韵贯气。谢赫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在艺术上,由重外形刻画,转向重内心表达。谢赫是人物画家,因此他认为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才能有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由于受老庄哲学的影响,物有阳刚和阴柔之差别,画家的主观性格也有刚柔之分,注入到作品中,就有刚柔之差异。谢赫所说的“气”,指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如评卫协、顾恺之等人的画时,用“壮气”,“气力”等词来形容。他讲的“韵”,指的是作品中的阴柔之美。“气”、“韵”代表着绘画中的两种美的极致,与孔子主张“中庸”相承,刚柔相济,中和统一,“生动”所致也。

“气韵”是形而上、超象外的精神、品格的表现。中国画的“写意”的“意”,就是物象之外的精神、品格。如何实现这种物象之外,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品格呢?谢赫总结提练出用“气”、“韵”来实现。“气韵生动”是谢赫六法论的第一法,是其他五法的灵魂。“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和“传移摸写”,这五法是实现“气韵生动”的手段。唐代张彦远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期间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气韵”与绘画方法的关系。

“气韵”是贯穿于绘画全过程的。画家在动笔作画之前,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要深思熟虑,有明晰的深刻立意和激情,把对物象的丰富感受同画家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正如郑板桥所云:“其实胸中之竹,已不是眼中之竹也。”也就是在物象之外已形成了既朦胧又具体,被画家情绪、精神改造过的“物象”,“似与非似”之间的“物象”。随之就是“经营位置”,思考布局构图,以便有效体现“气”的连贯、生动,“韵”的节奏、柔美。

中国的绘画工具是毛笔,画家常用“写”来表示绘画的行为动作,“写”更是一种心理状态。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中云:“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这种“玄妙”的心理状态,聚于笔端,意到笔随,笔笔连贯,轻重缓急,刚柔肥瘦,曲直偏正,加之毛笔的秉性,浓淡干湿,变化万千。“气韵”主要是靠笔墨表现和留存于画中的,笔墨是实现“气韵”的手段。用笔的快慢、轻重、曲直、长短等变化,只有在“气韵”的统领下,才能实现生动。“气韵”不同于“墨晕”,“墨晕”是笔、墨与纸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造型技法,是实现“气韵生动”的重要手法,要在“气韵”的统领下,恰当适中,才显生动、妙灵。

绘画过程是“书写”的过程,留在纸上的是“线”,而“线”是由画家的情感、意念所驱使的笔实现。中国绘画中“笔不到而意到”,这“笔不到而意到”的地方是什么?是“虚”。黄宾虹先生讲:绘画创作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笔力是气,墨彩是韵。没有‘虚‘,便没有韵了。”绘画是用来表现美的,是要观者去欣赏的。把物象的所有细节都尽可能事无巨细地表现,并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要求,相反却会不必要地分散了续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从主体感受性看,“空”、“虚”之处,似与非似之间,呈现出一种潜在和可能的状态,给予以想象的余地,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体现绘画的艺术价值。

谢赫之后,论“气韵”者颇多,如何实现“气韵生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共同的认识是:绘画中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并非易事,要求一幅作品的方方面面都不能马虎草率。谢赫提出的其他五法,其后更多的新生表现手法,用笔用墨,用彩用水,诗书画印,都应在追求“气韵生动”的要旨下,相应相合。“气韵生动”用现代语句,就是指画中具有“艺术生命力”。在绘画过程中,客观物象之上、之外的品质、品格,是画家的情思、情绪与物象互感、交融的产物。画家是通过绘画作品抒情达意的,在这个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修养在起作用。因此画家还必须熟知绘画之“格法”。我认为“格法”在这里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是熟知所画物象的生长、存在规律;其二是熟知所用工具、材料的属性、作用特点,主要是笔性、墨性、水性、彩性、纸性,并能通过学习和研练,掌握这些工具和材料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极其玄妙的关系。其三是熟知运用工具和材料的技巧、法度,这方面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和苦练,驾驭使用,随心所欲而不越规,并求有所新的发现。气韵既包含着所描绘物象的内在精神,又体现了画家在笔墨挥洒之间的情感才识。实现“气韵生动”的关键,在于画家主观精神的修炼、技法技巧的掌握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相关文章

  • 资深人士:中国摄影水平进步已无法忽视[图文]
    资深人士:中国摄影水平进步已无法忽视[图文]

    黄松辉作品《河边的早晨》,荣获本届影展电子影像组(艺术类)金奖沈雷作品《惊魂一刻》,荣获本届影展纪实类照片组金奖徐佳和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所有奖项昨天揭晓,三大组类共14个金奖全被中国摄影师摘得,该影展举办至今首次出现如此情况,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认为,这虽不代表中国摄影的水平已经位列世界的前沿,但至少说明中国摄影水平的进步无法忽视。本届摄影展优秀作品将于10月11日至17日在上海展览...

    30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艾敬:去纽约寻找艺术梦[图文]
    艾敬:去纽约寻找艺术梦[图文]

    艾敬撰文/有泉摄影/晨曦艾敬的艺术足迹20世纪90年代的艾敬曾经作为歌手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是中国内地民谣的领军人物之一。代表作《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追月》等。1999年,艾敬师从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后定居纽约,逐渐淡出乐坛。开始一心从事绘画创作,将绘画从爱好提升为自己的事业。从2007年开始,艾敬以视觉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到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中来,曾经在北京、上海和纽约举办过3...

    50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郭庆祥:谈吴大羽的绘画创新精神[图文]
    郭庆祥:谈吴大羽的绘画创新精神[图文]

    吴大羽作品采韵布面油画尺寸53x38cm艺术家吴大羽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他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留法回国后成为了当时国立杭州艺专的学术旗帜、中国现代派绘画的一代宗师。董希文、王式廓、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赵春翔等等这些如雷贯耳的绘画大家,虽然他们在美术史上各自走上不同艺术道路,但是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吴大羽的学生,都曾经接受过吴大羽艺术思想的培育和灌溉。因此,吴大羽是一位为中国现代...

    174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一音禅师指画欣赏——当代著名书画僧的艺术禅[图文]
    一音禅师指画欣赏——当代著名书画僧的艺术禅[图文]

    一音禅师作品一音禅师二十多年前以篆刻出道,其书法多有金石味,今观其指画,亦充溢金石之气,却不浮不燥,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画中渗透了禅的空灵与宁静。其指画梅花尤见神韵,复观其指画山水,古意盎然,似从八大山人与石涛上人处脱出,有大家气象也。“画到无我时,我已在其中。指尖梅花放,虚空现真容。”此乃一音禅师作指画梅花时源自心灵的感悟。一音禅师,法号演音,字一音、石头陀、明锲...

    9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姜云宗:绘画艺术的传道士[图文]
    姜云宗:绘画艺术的传道士[图文]

    《原始的呼唤》作为当代中国海洋题材绘画的代表人物,姜云宗少年时代就痴迷绘画,最近20多年来,他以格调刚健、笔墨淋漓、意境高远的创作风格受到画坛瞩目。10月16日,“海魂墨境——2013姜云宗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140余幅国画作品亮相。姜云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想借助笔下的大海,表达一种生命回归...

    41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翁笑雨:谈艺术创新观念构架与角色[图文]
    翁笑雨:谈艺术创新观念构架与角色[图文]

    麦克·海泽(MichaelHeizer)在展览期间摧毁了伯尔尼美术馆门前的通道,1969年。图片版权:BalthasarBurkhard摄影,Bern(ArchivHaraldSzeemann),摘自汉斯-乔吉姆·姆勒(Hans-JoachimMuller),《哈罗德·泽曼:做展览的人》(HaraldSzeemann–ExhibitionMak...

    17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津:传统是丈量新水墨的一把尺子[图文]
    李津:传统是丈量新水墨的一把尺子[图文]

    李津有点奇怪这两年新水墨为什么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了,这位新水墨的代表艺术家绝对质疑新水墨真正意义的火。他认为现在的情况有点过于乐观了,其实只能说在过去新水墨被边缘化,现在实际上是稍微回到一个平稳状态,它也有收藏群体和关注群体了,但新水墨既不是一个气侯,也不是一个在未来引导主流的东西。重要的是活在当下Hi:大家一直把你视为当代水墨的代表人物,你怎么评价自己在这个群体里的位置?李:我今天能够做...

    9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画种,发展到东晋日渐成熟,作品开始注重刻画人物神态。顾恺之用线把过去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畅。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鼎盛期,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大家,但总体上仍是水墨山水画占统治地位。直到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才迎来了大的复兴,吸收了西...

    195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麒麟送子图苏州桃花坞年画编者按: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逢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回忆里,年画是心中那份醇正的“年味”,不变的乡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墙上的风景”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住宅环境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流水线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后继乏人等因素...

    112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专访著名书画家容铁:前吴后容 数业同修[图文]
    专访著名书画家容铁:前吴后容 数业同修[图文]

    容铁编者按:从小耳濡目染,文化熏陶;长大后触类旁通,数业同修。后受教于著名书画家沙曼翁、启功、吴冠中等,得真传而后突变,独树一帜,人称“前吴后容”。他就是著名书画家--容铁。他是如何做到数业同修、兼容并蓄而大成的呢?带着疑问,文化中国网(www.culcn.cn)独家专访了这位当今画坛奇才,以下为采访实录--文化中国:欢迎您接受文化中国网的专访,请您先介绍一下,你最初...

    143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不可尽信印也不可不信印[图文]
    不可尽信印也不可不信印[图文]

    图一鉴定书画,印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内容,书画作品的印章,既包括作者的落款章、闲章,也包括收藏章。作者在自己书画作品上加盖印章,是元代开始才逐渐盛行起来;而藏家在藏品上钤印,唐宋时期已经非常普遍。因此,作为鉴定依据,两种印章都不能忽略。通过印章来帮助鉴定,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张彦远说“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他已经把辨别收藏印章作为很重要的鉴定经验在传授。当...

    73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隐藏的危机[图文]
    《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隐藏的危机[图文]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全国各地博物馆作为最主要的收藏机构,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最为完备的收藏序列和典藏精品。对于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读者都希望能够一睹风采、一探究竟。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镇馆之宝”栏目,展示全国各大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藏品,用现代人的视角,去感受“镇馆之宝”的震撼力量,探寻其历史根源和...

    29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深圳画院院长忆朱德群:是个厚重少文的人[图文]
    深圳画院院长忆朱德群:是个厚重少文的人[图文]

    ▲朱德群参展2000年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作品《水墨世界》。惊闻朱德群先生逝世,艺术界一片悼念之声,作为朱德群先生与深圳一段艺缘的见证者,深圳画院院长董小明感到尤为悲痛。“吾兄工作,我很欣赏,不失传统而有创新,正是我们中国画家应寻的道路,望兄继续努力为我国文化发展推向国际,至为所盼。”这是朱德群先生2002年9月写给董小明的一封书信中的一段内容,记者昨日在董小明...

    126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文]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文]

    曾梵志面具系列作品近日,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发布了香港当代艺术拍卖排行榜,这个涵盖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香港当代艺术十佳拍卖的榜单显示,今年风头正健的武汉籍画家曾梵志稳居第一。昨日,记者根据榜单统计,香港当代艺术十佳拍卖总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曾梵志成为最大赢家。他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江湖》(Society),以334.88万美元位居榜首,另外两件1999年创作...

    110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华裔剧作家黄哲伦:“通过写作完成自我身份认同”[图文]
    华裔剧作家黄哲伦:“通过写作完成自我身份认同”[图文]

    黄哲伦1988年,黄哲伦凭《蝴蝶君》一举夺得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籍华人。他创作了大量跨文化沟通、东西文化交流题材的作品。《铁轨之舞》、《刚下船》与《家庭挚爱》是他关于美国华人移民故事的“美华三部曲”。其中《铁轨之舞》将在5月9日至5月19日的乌镇戏剧节上首次与大陆观众见面。▲《铁轨之舞》剧照。说到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DavidHenryHwang...

    6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