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源初: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观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圆圆 点击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当代艺术能否体现出这种文化上国际形象呢?用何种文化的形象来屹立于世界呢?新潮美术运动借用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语言形式,来破除长期笼罩在中国艺术界的以服务政治意识形态为己任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提倡思想解放和自由精神,因而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和自由个性的主张。在1980年代的后期,艺术界出现了纯化艺术语言的呼声,其起因是为了纠正新潮美术中部分作品的粗糙画风。语言的纯化是指绘画语言的技法层面,而语言对象的纯化则是包含了题材图式,而且这种带有明暗空间造型关系和标识性的图式在当代艺术中比技法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这就像语言学将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那样,没有单一的语言形式能指的纯化,任何对语言本身的纯化都同时包含了对所指的纯化。多年来中国艺术经历至今,传统的水墨书法篆刻不可能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形态,只有油画、雕塑、摄影,包括一些新近的艺术媒介可以和西方进行交流,这是在今天世界范围内当代艺术普遍使用的艺术媒介与语言形态。

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形象问题,从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发展历史看,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和艺术界就开始出现了关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讨论,当时的讨论,早已大量涉及到身份认同的问题,价值认同的问题,以及中国艺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自己的形象,等等。身份认同的背后就是价值归属的问题。所以说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问题,在十几年前,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讨论中间就已经包含了很多理论上的思考和争论,这些从西方传来的本身是僵死和静止不变的艺术媒介,艺术家们借鉴这些艺术语言形态。像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借鉴、引资以促进和转化自己的研究开发一样,当代艺术也一直在和西方碰撞、交流,寻求自我发展。中国艺术家们希望通过学习、借鉴和交流,寻找到再造中国当代艺术新形象的有效路径,希望中国自己的艺术能够经过当代文化的转换,形成一种当代艺术形态,能够立于世界当代文化之林。将中国当代艺术简单地看成是西方波普艺术的中国版本,显然无法说明为什么如此众多的艺术家能够在整个1990年代始终坚持这些热烈的理想和主张,套用了许多西方视觉经验的表现手法,艺术的生存环境即中国社会结构秩序的变化使这些表现手法成就了今天的艺术界基本形成共识。

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有其产生的特殊社会背景和价值观,价值观不仅与世界观和人生观紧密联系又各不相同,而且在现实的情境中,还与不同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文化利益而言,就是价值观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任何时代的艺术也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没有无原无故的艺术现象,也没有无原无故的艺术特征,尤其是当这种现象和特征作为一股风潮,弥漫和播散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时候。什么样的文化对于特定地域群落中的人最具有价值。比如,中国山水画表现出的高远的自然风貌和空灵的人生境界,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人们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中国画的审美趣味产生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英语随着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的兴起,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交流语言。这不是一种霸权或话语权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就像中国现在用汉语而不是蒙古语或满洲与一样。语言本身是用来交流思想,是用来分享思想成果的,世界上的人们为什么在现阶段普遍使用这种语言而不使用那种语言,是因为语言背后所体现的一系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发现了知识谱系中这种公共性的图像资源所蕴涵的巨大观念性,现赋予新的意义和文化针对性。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民经历过各种严峻的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反右运动”、“四清”运动,对“武训传”“桃花扇”“舞台姐妹”“早春二月”的批判、清算“胡风反党集团”、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等。中国的文化艺术自1949年后就像其他任何领域一样,完全由国家控制,成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也就是为政治服务,为党服务。艺术由文化部主管,同时又有中宣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管辖。一个是政府机构,一个是党的机构。国外政府机构最大,任何党不得干预,中国党大于一切。另有新闻出版总署等机构参与,都属平级关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管,是官办的“民间组织”,文革时全面停止活动。文革后,中国美术家协会恢复了活动。尽管这个机构被定性为“群众组织”,就像很多其他“群众组织”或者“民主党派”一样,必须接受党(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地,党决定着一切群众组织的政治方向与工作标准。1989年6月之后,中国在意识形态的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概念冲突尖锐起来,按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统原理,是不允许私有资本,市场经济,和股票期货等等资本主义因素的,而改革开放却让国外的这一切像潮水般地涌进来。

1991年12月25日,伟大的苏联人民在伟大的苏联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近八十年艰苦奋斗后由于政治经济全面崩溃瘫痪,终于放弃了以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为指导思想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光明目标和美好理想,正式建立了以西方为模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随着苏联解体,原在苏联强权下的加盟共和国都相续独立,没有一个保留社会主义制度,全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历史性的事件对整个中国民众带来巨大震撼。苏联是中国革命的模范,中国共产党的整个模式是学习苏联而来,中国究竟应该走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道路?意识形态的方面的争执白热化,直到1992年,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再次终止了意识形态上的争论。设计师英明地指导党和人民,发展经济是主要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是黑猫与白猫的问题。60年代就熟悉这个意识形态难题并受到毛泽东批评的邓小平干脆告诫党内,不要再纠缠姓“资”姓“社”的问题。这样,市场经济反而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市场所引发的人口、资源与资本的流动很快就反映在艺术领域。圆明园艺术村一方面是艺术家对“波西米亚”生活方式的模仿与爱好,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已经开始提示某种可能,尽管在很长的一个时间里,是西方人(大使馆人员、旅游者与商人)支持着中国年轻人自由创作和销售的梦想,但是社会生活已经为艺术家进一步提供了自由的选择,艺术的创作和销售形式正在产生微妙的变化。

商业符号做直接的画面对接和并置来实现艺术家新的意义和文化针对性,搬用文革美术的图式视为后波普作品,赋予的新意义和文化针对性的基本线索,即毛泽东时代的群众文化模式与西方传来的商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模式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在于前者来自集体主义和阶级化的意识形态要求,而后者来自市场经济资本最大化的驱动力和个人自由主义的要求。可以理解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作为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概念,被一些人提出来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焦急迫切心情,包括塑造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形象的策略需要每一个艺术家都生活在这样的现实社会环境之中,这样的思考实际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和进行着,因此提出这样的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土壤。艺术价值观的内涵面对一个无限放大的无边无际的当代艺术,艺术家们意识到上述八五时期流行的理想和主张缺乏准确的艺术针对性。提出了清理人文热情”的主张。消解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中属于本质主义的所谓“永恒问题,以往文化事实为经验材料的具有逻辑实证性质的语言背景,不是指绘画的技法,而是指绘画作为一种视觉题材图式的知识谱系,艺术家的工作在今天不是创造艺术语言,不是纯化艺术语言,而是纯化语言对象,即寻找和甑别文化史中各种语言风格。发现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为当代艺术家遗留下许多的问题,每个个体艺术家都可以选择和发现某些问题来作为自己工作的逻辑起点。把语言纯化视为艺术的主要问题,但语言问题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在当代艺术中创造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赋予这些语言以新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刚烈的唐寅[图文]
    刚烈的唐寅[图文]

    唐伯虎画像在如今的许多人眼里,唐寅是一个风流放纵的人,甚至以为古来的写字画画的人都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样子。其实这是错看了唐寅。清人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三十四就说:“《明史·文苑传》:吴中自祝允明、唐寅辈,才情轻艳,倾动流辈,每出名教外。今按诸书所载,寅幕华虹山学士家婢,诡身为仆得娶之。后事露,学士反具资奁,缔为姻好。”但是赵翼在...

    86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袁进华消失的天空谁想把画画坏?我想,每个画家都想把画画好。时常看到画家工作室中废纸堆里有一些半成品,有的翻出来看看还不错,但画家却觉得实在不行,可见,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不达标准的,就是真的把画给画坏了,也绝不想示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不同的场合与背景下,可以阐释为不同的理解。以“坏”字而论,“坏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更多的...

    98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诗情荷意 两栖情缘——野荷王老庄其人其画[图文]
    诗情荷意 两栖情缘——野荷王老庄其人其画[图文]

    老庄认识老庄的作品是三年前的事了。一次去好友杨伯序先生处拜访,品茗间谈起了国画写意,他向我推荐了老庄的荷花写意。当他爱不释手的拿出老庄的作品时,我眼前为之一亮,即刻被诗一般的写意荷花而濡染了:只有一片荷叶,虚掩着粉嫩的荷,一只母鸭领着一只小鸭在湖水中尽情的嬉戏,湖波微微荡漾里,圣洁的荷花,在叶间若隐若现......让一颗在城市里喧嚣的心,寻到了静谧的圣境。美且不妖,洁而涤化灵魂。说心里话,我品...

    176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图片资料一,媒体策划展览是否是后台运营向前台操作的转换?在发布会上,艺术家汪建伟(微博)提及:“以前参加展览时,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都是认识的,这次听到一些关于此次展览的介绍,我突然有种感觉:这是一个由媒体发起,来策划的展览(此次展览由上海美术馆(微博)、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频道、新闻晨报主办)。当然一种调侃的方式说的话就是,媒体以前是作为一种类似‘后台&rsq...

    2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赵无极在中国美院做教学示范赵无极先生是当代著名华裔法籍画家,是当今世界画坛很有影响的一位大师。他以中国人的胸怀,吸收民族传统之神韵,博采欧美绘画流派之精华,融汇东西方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世界艺坛的推崇和颂扬。1985年5月,赵无极先生应我们的邀请,来到他的母校——浙江美术学院。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有来自全国8所美术院校的教师和浙美部分师生27人...

    3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图文]
    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图文]

    诗意的孤独林风眠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发轫于“85新潮美术运动”,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成熟于21世纪。20多年来,大量水墨艺术家从水墨本体语言的拓展和艺术创作主题的创新两个方面展开了各种试验和探索,与此同时,一批艺术批评家也通过理论写作、策划展览和学术研讨等形式提出了“新水墨”“试验水墨”和“都市水墨&rdquo...

    137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劳申伯格:从杜尚“马仔”到“波普大叔”[图文]
    劳申伯格:从杜尚“马仔”到“波普大叔”[图文]

    劳申伯格与“二战”后伤痕累累的欧洲截然不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纽约,时代精神体验着峰回路转的变迁。1955年,艾伦·金斯堡出版了长诗《嚎叫》,被批评家称为“美国梦天启般的哀歌”。两年后,杰克·凯鲁亚克推出《在路上》。二人都曾于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但他们很少有共同点,唯一的相似或许就是“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日常生...

    3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章长青:真艺者直入灵府[图文]
    章长青:真艺者直入灵府[图文]

    章长青作品章长青教授我是熟知和仰慕的山水名家,虽同饮汉江美水,相隔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而我们却没曾谋过面,直到2012年的夏末秋初,我专程前往拜访,在“章长青艺术工作室”——学院以个人命名成立的画室里,才与他第一次面对面的“谝广子”。那天的太阳当头照,尽管时令已立秋,但汉江盆地却依然炙热如流火。品茶、抽烟、赏画,聆听他论&...

    92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最近看了太多形式各异的画展,浮华喧嚣后猛然发现,许多原本画得不错的当代画家们均沾染了一些时下拜金、浮夸社会的不良习气,纷纷在“多年媳妇熬成婆”有了点名气以后变得一夜之间都不会画画了。似乎都在啃着残存的一点点可怜的老本不断消费着自己,这一艺术现状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看到那千万张大同小异的画面构图、一模一样的绘画题材,仿佛山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些水,没有零星半点儿...

    82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钟飙: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图文]
    钟飙: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图文]

    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钟飙一直试图在创作中探索各种纷乱事物背后的关联。在他多视角透视的画面中,各种时代的人物、动物、事件甚至天体都被并置在了他所设定好的空间维度中,每个画面都像是一个漩涡,把人类文明中的一切重新带入到混沌之中。在他看来,自己的许多作品都是从这种充满混沌状态中孕育而出的,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无所不可,且充满可能性,也是所有图像诞生之前的源头。钟飙钟飙1968年生于重庆1991年毕...

    41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郭庆祥:谈吴大羽的绘画创新精神[图文]
    郭庆祥:谈吴大羽的绘画创新精神[图文]

    吴大羽作品采韵布面油画尺寸53x38cm艺术家吴大羽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他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留法回国后成为了当时国立杭州艺专的学术旗帜、中国现代派绘画的一代宗师。董希文、王式廓、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赵春翔等等这些如雷贯耳的绘画大家,虽然他们在美术史上各自走上不同艺术道路,但是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吴大羽的学生,都曾经接受过吴大羽艺术思想的培育和灌溉。因此,吴大羽是一位为中国现代...

    17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一代画人潘君诺草虫虽微细,《诗经》比兴,亦加寓意。自兹以降,历代画界多有名流。有趣的是,潘先生竟能模声虫语,作虫语交通,比前人更胜。逗蟋蟀不用丝草,而引之以声。晚年的潘先生画虫时,也常有不期之声,弟子闻虫鸣便四处张望寻找,他却一脸无状地说:“声音是我嘴里发出来的。”逗得弟子大笑。先生在画上题及“余儿时喜蓄蟋蟀,爱其鸣声而不使斗也。”草虫技法芦苇蝗...

    106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文字从童年的伤口倾泻而出” [图文]
    “文字从童年的伤口倾泻而出” [图文]

    ■“以色列电影第一夫人”阿尔玛戈小说《艾维娅的夏天》出中文版《艾维娅的夏天》中文版书封《艾维娅的夏天》1951年,10岁的女孩艾维娅与她的单亲妈妈亨雅在以色列的一个小村庄里相依为命。亨雅是纳粹集中营的一个幸存者,她被过去的记忆困扰,情绪不稳定,政府也无法帮助她和女儿改善处境。艾维娅一心想找到她的父亲,总觉得刚搬到村中的那个男人就是他父亲,而亨雅知道艾维娅的父亲为什么没有...

    16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图文]
    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图文]

    中国绘画从古以来逐渐形成山水、花鸟、人物三种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的风景、静物、人体,一向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和审美追求。但是到了近百年来,由于西方艺术思潮不断袭来,直接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100年前,在山水画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四王”派山水(指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代表的画派。四王派山水崇尚临摹,讲究古法古意,在山水画领域备受推崇,临、摹、仿、拟古人,技法功...

    40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图文]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图文]

    蒋喜和田玉籽料龙凤对牌中国传统玉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玉雕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结合,创造出有文化内涵的玉雕作品,蒋喜大师走出了一条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玉雕之路。蒋喜大师是当代苏州玉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古奥之风解读演绎、融入作品,“拟古”而不“泥古”,他解读古玉中所承载...

    50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