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詹建俊:艺术家应具有社会担当[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陶陶 点击 :

詹建俊:艺术家应具有社会担当 | 美术知识

油画家詹建俊

詹建俊,满族,1931生于沈阳,自幼随父移居北京。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绘画系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俄罗斯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作为中国油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学派”的力行者、中国油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詹建俊于2013年1月荣获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颁发的“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詹建俊先生颇具绅士风度,虽然已有82岁高龄,但精神状态却十分年轻。因为1.89米的身高,所以他被绘画界同仁及好友亲切地称为“詹大”——这个关于身高的昵称恰恰和他在艺术界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成正比的。詹建俊的夫人王樯女士,早年是著名的舞蹈家,端庄贤惠,对前来采访与求学的年轻后辈亦是照顾有加。詹先生家里摆设清雅简洁,墙面上挂着几幅画作,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针对记者的诸多问题,先生认真地一一耐心解答,显示出一代油画大家为人师表的风范。

从艺70余年来,詹建俊的油画创作经历了从象征写实到抒情表现的探索历程,是为数不多的兼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于一身的艺术家。其不仅是当代油画艺术大家,更成为认识和研究20世纪下半叶至当代中国“油画文化”的重要代表。“我这辈子最大的满足和最幸福的事是选择了绘画作为职业,这既是自己的爱好,又是社会所需要,同时绘画还不受年龄限制,这是我最理想的工作。身处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艺术家被重视、被需要,让我深感幸福。”詹建俊说。

艺术家应具有社会担当

詹建俊曾创作了《狼牙山五壮士》、《好得很》、《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绘画。他的很多主题性绘画都是为了配合国家需要所作,如《狼牙山五壮士》即是为了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而创作的。在詹建俊看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对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

“重大历史题材是美术创作很重要的一个门类和传统,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在美术史上产生影响的经典作品,都属于历史题材范畴,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题材本身所承载的历史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家应该去追寻和承担能对社会产生更广泛影响和更具历史价值的题材。”詹建俊说,“在任何历史时期,重大历史题材都会受到艺术家的关注并成为艺术家追求的一个方面。当然,不同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可能会有所侧重,不同的艺术家对不同的题材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兴趣。”

詹建俊说,老一辈艺术家曾经历过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这种大的文化环境、社会风气、艺术思潮,以及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追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艺术也要反映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人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方方面面都是艺术家创作的母体,不同的画家有自己不同的侧重面。“对于画家来说,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题材都很重要,两者意义不同、作用不同,但又相辅相成。”

艺术家要有生活体验

詹建俊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包括听音乐、看歌剧、读诗歌等。在他看来,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都是艺术家表达对生活认识和感触的方式。詹建俊尤为喜爱音乐,“音乐更能触发画家的创作激情,音乐中的韵律感和饱和度更能激发绘画创作上的共鸣,激发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詹建俊26岁时的成名作《起家》颇受关注,詹建俊介绍,在创作《起家》时曾反复倾听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从乐曲里,特别是第三乐章的奏鸣回旋曲式中汲取炽热豪迈的青春激情。

回忆起曾经的采风经历,詹建俊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年跟随叶浅予先生去西北写生,在黄河上听西北汉子坐在羊皮筏子上一路高歌,高昂的歌声伴随我们顺流直下,那种歌声是原生态的,不夹杂任何杂质的;在草原上,藏民或蒙古人会很自然地唱歌,这是他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抒发,这些都是我们在城市里听不到的。不同的生活经历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和启迪,但是这些经历和感受都会成为艺术创作的营养价值。”

结合当下的创作状况,詹建俊更是对年轻人寄予厚望。“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越丰富越好。青年人要深入农村、工厂等各个行业去体验生活,接触大自然,这样作品才会更丰满、更感人。”詹建俊说,“现在的有些年轻人很‘宅’,视野很狭窄,更需要拓宽眼界和创作题材,不能仅仅局限在个人表现之中。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更敏锐,有更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这样才能创作出更为厚重的艺术作品。”

“油画民族化”重中国精神

油画自西方引进中国开始,就接触到“油画民族化”问题。对这一问题,詹建俊认为,“油画民族化”的实质是本土文化在油画领域的反映,是在东方精神和观念的指导下,用油画材料来体现本土文化精神,体现中国文化的风格和气质,体现民族特色和精神,而不是简单化的中国符号。“中国油画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色,这其中包括每个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在艺术追求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的某种状态。”

詹建俊在其作品《潮》、《马》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性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表现主义,他说,“我在创作过程中十分欣赏表现主义那种精神性的传达,我本人是一个用感性去思考问题的人,通过这种精神性的表达把内心的体验和情感抒发出来。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更鲜明、更强烈、更主观,这与中国的写意画是相通的,都是传情达意,而非临摹再现,我通过这种主观感情的传达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詹建俊曾写过一篇文章《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再次聊起这个观点,詹建俊说:“所谓‘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与我们当今所提倡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相通的,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诉求下,绘画创作更要体现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

“但是当下‘民族化’这个说法本身也受到质疑,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也不能一概而论,画家也并非只有这条路可走,并不是所有画家都要去追求地域化、民族化。”詹建俊说,“中西方画家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在绘画创作上自然会有所差别。中国的绘画传统是比较平面化、具有装饰风的,看待人和自然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总体上来说油画在中国还处在一个学习和自主创造的过程。”

从艺已70余载,詹建俊取得了众多的成就,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他仍然觉得还没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创作状态。“我总是感觉问题还在,时代的局限性还在。”詹建俊说,“虽然我80多岁了,但是我感觉自己的艺术道路才刚刚开始,我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之上,好像有一个理想在前方召唤我,吸引着我,让我感觉不满足,还得继续往前走。”(高素娜)

相关文章

  • 四川版画:中国美术史的明珠[图文]
    四川版画:中国美术史的明珠[图文]

    《巫峡》林军近日,“四川版画精品展”和“印象派版画真迹展”在重庆同时举行。有意思的是,尽管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画家创造了不同的作品,但是在黑白线条的世界里,观众却感到某种微妙的联系。无论是来自国内雄浑的《巫峡》,还是源于国外硝烟过后的《街垒》,他们都在传递着画家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敬畏,一种穿越时空的人文关怀。是的,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

    7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毛焰:没有比独立更让人愉快的事情[图文]
    毛焰:没有比独立更让人愉快的事情[图文]

    小花(油画)110×75厘米2012年毛焰李盈天人物名片毛焰,196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作品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的大型展览,其中包括2002年法国巴黎皮尔卡丹博物馆的“巴黎:北京”、200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BEIVUE美术馆的“今日中国”、2008...

    25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杜小荃:艺术家要左手文化右手责任[图文]
    杜小荃:艺术家要左手文化右手责任[图文]

    杜小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艺术家们谈钱似乎还是件庸俗的事。那个时候的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谈文学、谈艺术、谈理想,都没有问题,而且很时尚。每个人都有一副浓浓的文艺范儿。进入新世纪,加入WTO,人们的眼界一下子扩大了。在市场经济里,商业洪流奔腾而下,向“钱”看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文艺范儿早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再没有人孤芳自赏了。尤其到了今天,你可能会发现,艺术家们可能...

    102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吴为山:城市雕塑要给后人留足空间[图文]
    吴为山:城市雕塑要给后人留足空间[图文]

    城市雕塑《珠海渔女》CFP几根柱子撑起一只球,名曰“开发区大有希望”;几束浪花托起一只球,名曰“长江明珠”;几只手支起一只球,名曰“托起明天的太阳”……简单的商业功利和抽象概念催生了大量不锈钢球“升”向天空。“近三十年来,全国有近20万只球升起来了,这种滑稽...

    64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韩啸:不以貌取人的身体艺术是不可救药的[图文]
    韩啸:不以貌取人的身体艺术是不可救药的[图文]

    形.容——身体的风景艺术展”策展人韩啸(右一)与嘉宾互动2014年7月5日下午4点,由若空间画廊、现代青年杂志社主办,著名跨界艺术家韩啸和女艺术家奉家丽联合策划的“形。容——身体的风景艺术展”在北京韩啸医疗美容院若空间画廊成功举办。该展览由雁西担任学术主持。参展艺术家有储婷、陈琴、崔治中、董婷秀、奉家丽、韩啸、胡...

    3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水墨的坚守与开拓[图文]
    当代水墨的坚守与开拓[图文]

    彭薇秋郊牧马麻纸水墨、绘画装置30宽x22深x53高2008今天看来,自80年代初才在中国艺术界初始的当代化思潮,对今天乃至未来的视觉艺术走向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不可回避的。这不仅表现在油画、雕塑领域的变革,在传统的中国画领域,也同样兴起了对水墨当代化的探索思潮,并且呈现了后继有序的局面。中国当代艺术在80年代短暂地进入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之后迅速转入地下,又在90年代商业化的不断冲撞和发...

    60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图文]
    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图文]

    诗意的孤独林风眠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发轫于“85新潮美术运动”,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成熟于21世纪。20多年来,大量水墨艺术家从水墨本体语言的拓展和艺术创作主题的创新两个方面展开了各种试验和探索,与此同时,一批艺术批评家也通过理论写作、策划展览和学术研讨等形式提出了“新水墨”“试验水墨”和“都市水墨&rdquo...

    137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油画作品在艺术样式与语言多样化的今天,对于艺术家来说重要得是如何营造与创建自我的艺术语系,并将其有效地揭示出来……采访者:刘媛受访人:庞茂琨刘媛:如果没有“不动声色的凝视”这样的主题性提示,似乎很难发觉您所投射在作品中的犀利的注视一种代表了主观情怀的视觉定向,而不断纠结在您对于古典艺术气质的迷恋与追溯的落脚点上。对于古典油画技法的...

    4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劳申伯格:从杜尚“马仔”到“波普大叔”[图文]
    劳申伯格:从杜尚“马仔”到“波普大叔”[图文]

    劳申伯格与“二战”后伤痕累累的欧洲截然不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纽约,时代精神体验着峰回路转的变迁。1955年,艾伦·金斯堡出版了长诗《嚎叫》,被批评家称为“美国梦天启般的哀歌”。两年后,杰克·凯鲁亚克推出《在路上》。二人都曾于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但他们很少有共同点,唯一的相似或许就是“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日常生...

    3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傅雷:中国美术史需要重新写[图文]
    傅雷:中国美术史需要重新写[图文]

    张瑞田1963年生于吉林,作家、书法家。・书画畅游・那些无名作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活生生的,朝气蓬勃,观感和儿童一样天真朴实“霉宿”一词,是傅雷的发明。从字面看,与“没落”、“腐朽”同意。在他看来,具有“霉宿”的艺术作品,“偏于烦琐、拘谨、工整,没有蓬蓬勃勃的生气了”,自...

    83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晓刚大邱美术馆个展深度解析[图文]
    张晓刚大邱美术馆个展深度解析[图文]

    张晓刚大邱美术馆个展海报2014年6月14日至9月10日,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张晓刚将于韩国大邱美术馆举办艺术家本人在亚洲首个大型回顾+新作展览。建筑面积达8,800平米的这座大型公共艺术机构将以其最大展厅UmiHall和全部4间展示空间来对这位以创造性和真诚来述说并演绎了一代人的遭际与情感、历史与记忆的艺术大师致敬。张晓刚的好友兼画廊主冷林曾经这样评论他的艺术:张晓刚的绘画从一开始就以...

    171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郭味蕖:家学修养与厚积薄发[图文]
    郭味蕖:家学修养与厚积薄发[图文]

    郭味蕖(1908~1971年)郭味蕖(1908~1971年),山东潍坊人。出身于书香世家。1951年受徐悲鸿之聘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后相继在民族美术研究所、徐悲鸿纪念馆从事理论研究。1960年任中央美院中国画讲师,196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在“文革”中受迫害,1970年,以“战备疏散”为由被迁返潍坊,翌年在家乡潍坊逝世。站...

    81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高鸿:张海如此创造力还是莫张扬的好[图文]
    高鸿:张海如此创造力还是莫张扬的好[图文]

    张海书法“退一步想留几分心”2011年10月31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发表了白言先生的《不必理他们,让他们随便玩》一文,应该是对我的《张海的书法价格,体现在“书艺”还是“职务”?》(2011年10月17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一文的“回音”,并希望“高鸿先...

    81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兀自绽放[图文]
    兀自绽放[图文]

    孙海艳早安太阳油画当我走进孙海艳的画室,满墙的油画向日葵映入我眼帘时,这是反映在我脑海里的第一个词汇。那一株株沉甸甸的向日葵,那么绚丽,那么灿烂,那么自信地存在着。不管风吹云动,不管日月更迭,就那样静观时变,兀自绽放……从景物到绘画语言,要通过画者内心世界这座熔炉,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语言不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它首先是艺术家内心生活的自画像。于喧嚣的都市一隅,突然看到她...

    18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真水无香——品赏王少杰的诗词与书艺[图文]
    真水无香——品赏王少杰的诗词与书艺[图文]

    王少杰自作诗文书法(一)周末的午后,我在依山面湖的书房里翻阅王少杰先生的新作《云顶诗文书法集》与《行楷唐宋八大家游记二十篇》,新书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品赏之余,心中生发出无尽的感慨。自从少年时代起,少杰先生就倾心于诗歌艺术,沉迷于汉魏唐宋诗歌佳作的吟诵欣赏之中,尤其对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那些质朴蕴藉、充满田园意趣与隐士情怀的诗作喜爱有加。中学时期,少杰开始了诗歌创作之旅。年方十七,就发表了处女诗...

    116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