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大师泛滥乱象背后[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阿静 点击 :

大师泛滥乱象背后 | 艺术美文“大师”泛滥乱象背后

当前“非遗大师”成为一个出镜率较高的词语,但严格来说,在现今的市场中并没有任何机构评选过“非遗大师”,这个原本不存在的称号已然成为工艺品作者抬高产品身价的方式,大师评选标准的缺失也给人可乘之机,与市场层出不穷的“大师”相对应的,却是“大师”名号含金量的逐渐衰退。

泛滥成灾的“大师”

几年前提到大师,在很多人看来会是一个充满赞誉的称呼。但在如今,提到“大师”一词,无论是业界还是观众都逐渐在认知上有了新的变化。截至今年10月17日,我国举办的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共评选出443位国家级大师。但是,除此之外,无论从一些活动或是媒体报道中,都出现了一个“无从考证”的“非遗大师”。

记者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了解到,非物质遗产保护部门对这些项目的认定评选是指认定代表传承人,共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个级别。所谓“非遗大师”不是评选出来的固定称号,只是在宣传、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词语,有业界专家认为可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大师”两个称号的合并简称。

因为非遗传承人有着严格的认证程序,所以很多人都瞄准“大师”称号的评定。但从大师层面来说,目前能被称为大师的,只能是工艺美术大师。“现在大师称号可以说是泛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许春静形容大师称号现状时这样说道。资料显示,除了已经举办六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现在被官方认可的“大师”来源还有不少途径,仅从网络搜索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信息,就有不少评选机构,大部分机构都宣称自己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支持下进行的。

提起大师数量越来越多的问题,“现在人人都可以是大师”也成为业界无奈的一句抱怨。现在几乎满大街都是大师,究竟是不是大师大众并不知道,验证也没有一定的标准。

在许春静看来,大师泛滥的直接原因就是大师乱评选。现在有一些机构和协会在没有经过正规国家机构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和认定,颁发荣誉证书,甚至有些非专业机构进行跨类别、超规格的评选认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就说道:“有一些协会和机构,没有政府的授权就进行评选,比如北京市玩具协会、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包括外地的一些文联组织等,他们认为自己是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协会和组织,评选出来的大师也应该是权威的,但其实这些机构都没有认证的资格,评出来的大师也是立不住的。”

评选机构的混乱也直接造成工艺美术工作者的无奈,京城百工坊一位工艺美术工作者向记者透露,自己虽然并不想参与太多名分的争夺,但在现今社会不参与一些评选,在宣传自己作品的时候就没有能引起观众感兴趣的噱头。曾经一家“工艺美术协会”游说过这位工艺工作者参与评选,并被告知只要交钱就行,但奇怪的是最后钱交了也没有被选上,后来这位工作者才知道评选里面还有其他很多不能说的秘密。

这位工作者表示,经历这次事件之后,其对于评选和参与活动都非常谨慎,受邀参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之前都会根据主办方进行一个挑选。这件事的阴影也让他形成了只要交钱的活动就不参加的习惯。“本来这些活动是为了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间不可避免地会有商业利益的掺和,我们也都能接受,毕竟技艺也是需要市场才能活。但太过功利化和商业化,减少了研究做深技艺的时间,还降低了技艺的身份。”这位工作者无奈地表示。

争议不止的评选

从2006年国家恢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开始,大师评选的争议就不断出现,特别是2006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关于国家政府部门主导评选工作,给协会的权力太小的问题,就有不少协会工作人员抱怨。有消息称,此次评选掺杂了更多的“人情关系”,甚至传言“一些是上面领导特别关照过的”。因此,和前四届相比,“有些应该选上的没有选上,有些不应该选上的却进入名单”。最后无奈地下结论说,只有业内明眼人才能一眼看出这第五届所评选出的161位国家级大师中到底哪些是真正具有含金量的。

此外,院校教师参与评选,也是第五届评选过程中争议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入选的161位国家级大师,其中有三四位来自院校。有人认为,院校教授走的是教育体系的技术职称序列,本来应该是一个高于“大师”的等级,他们在行业内具有理论指导、教育开发等职能,是应该对“大师”加以引导,而不是将自己“降级”和手工艺人争一个“大师”头衔。也有人认为,大学院校参加评选,除了主管部门定位偏差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利益的挂钩,“一个大学教授做的一件工艺品,可能没有人知道,但是如果拥有一个大师名头,放在市场中就会增值”。

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争议曾一度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推到了风口浪尖,第五届的风波刚刚停息不久,今年的第六届评选各地又曝出黑幕。今年10月左右,河南省汝瓷研究领域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马聚魁向国家有关部委和媒体实名举报,认为河南省工信厅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推荐委员会存在暗箱操作。网络上也曾出现帖子,点名称山东第六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推荐委员会出现黑幕。甚至有消息称中国商报一位了解第六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过程的记者披露了大师评审过程中权钱交易的内幕。

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44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随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数的增加,让人可喜的是工艺美术专家级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社会上被称为大师的人远远超过了政府部门组织、评选、认定的数量。大师光环的诱惑造成大师泛滥,随意冠用“大师”称号的虚假现象也给“大师”二字抹上了不好的色彩。

曾有网友发表评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进行大师评比,本来是对艺术的挖掘和救赎,但如今大师评比也变成了名利场,变成艺术家咸鱼翻身的战场。报评大师不仅要考艺术家的艺术水平,更要考大师的心理素质、文笔写作、社交能力、经济基础,一个都不能少。当大师黄袍加身,订单如潮水涌来,整天需要面对各级领导看望,多路记者采访,参加国际大赛云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提到,十几年前,提起大师人们总会从心底产生崇敬之情。许春静也表示,大师应该是一个很崇高的称号,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称呼的,之前的一些文人、大家被人称之为大师的时候,还都非常谦虚地说“不敢承受”。

500元可以买个“大师”

造成大师漫天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师”与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称谓越高,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协会的工作人员梁先生介绍,有些机构评选工艺美术大师,事实上是为取悦自己的成员,吸引成员加入,然后进行自身的相关宣传、盈利活动。大部分不具备条件进行评选认定的机构和组织,都是为了扩大宣传,意图在卖相关人员作品时提价,获取利润。

梁先生表示,“一个紫砂工艺师处在省级大师的地位时,他的一把壶可能卖2万,但是获得国家级大师的时候立刻就能卖到4万甚至6万”。

在利益的驱动下,市场对大师的称谓越来越追捧,模糊概念的“紫砂大师”、“陶瓷大师”、“非遗大师”等称号层出不穷,企图抬高价格。究竟其是不是大师,是国家、省级还是市级的大师,都需要买家仔细推敲。

记者了解发现,在大师评选系统中还出现为谋求经济利益进行评选的非法经营行为。有一些机构对于大师评选明码标价,参选者只需要交多少钱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师”的称号。

“有的机构要价2000元,有的要1000元,还有的标价500元。人们都觉得有了一个大师称号,卖产品的时候就可以提价,就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所以就会有人交钱买称号。但是现在这个行业里边竞争也多了,都打价格战,这方面也不好做了。”记者打电话给一家公布具有评选资格的工艺美术协会,其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大师光环带来的利益让无数人眼红,管理系统的混乱又让这些人有空子可钻。

许春静说,大师乱评选,大师称号泛滥,不仅仅对“大师”二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荣誉价值造成了损害,让大师变得庸俗化,给一些真正的大师带来困扰,更让一些人打擦边球,从中谋取经济利益。“前些年国家也曾下发了一些文件,要求减少、不能乱评比,国家还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引起重视,真正地规范起来。”

除了评选造成的大师混乱,社会上也不乏个人借用大师的名号虚假宣传,企图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十几年之前,大师给人的感觉还是高高在上的。对比曾经对大师的崇敬,如今人们提起大师时明显多了些水分和铜臭味。

许春静认为,国家鼓励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一些人员进行评选、认定,授予一定的称号,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真正的大师应该从两个渠道出现,一个是政府管理部门,另一个则是经授权的权威机构,经过严格权威的程序评选出来的大师。

梁先生和许春静都表示,国家有望在今后几年中进行相关的规范工作。

亟待规范的评定体系

之所以出现大师乱评选的现象,跟社会上各行各业大肆流行的评选风气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评选系统自身混乱,管理不规范。

所谓大师,是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等。意思不难理解,让人琢磨不透的却是大师称号的认定和含金量。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师”称号在工艺美术中泛滥,又是什么原因让大师的崇高、深厚内涵遭到质疑。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不少工艺美术项目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工艺美术行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权威的界定是不同的。工艺美术行业认定的称号是“工艺美术大师”,主要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认定的传承人,主要由文化部管理。“非遗大师”不是固定的称号,目前也没有冠名为“非遗大师”的评选。

工艺美术大师分为多级,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这些都被称之为工艺美术大师。每一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又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记者了解发现,除了国家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还有不少被冠以“工艺美术大师”或者“工艺美术师”的荣誉称号,比如某些机构推出的“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

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链条,有些地方在推荐参选国家级别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时,要求的条件必须是工艺美术大师或者高级工艺美术师。

“工艺美术大师原本是一个类似于工程师、教授之类的技术职称,后来被人们作为一种荣誉称号进行授予,这种应该被称为‘荣誉大师’,跟真正的大师是有区别的。”许春静说道。

到目前为止,包括国家级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机构都不固定。1979年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由当时的中国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以及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三部分组成。之后每四年一次,共举行了四届。到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定,国家机构变更,评审工作由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民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和国资委九大部委组成的评审领导小组进行。

今年,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八个部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两个行业组织联合进行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工作。

大师称号和大师评比活动越来越多,消费者已经从中闻到了很明显的商业炒作气息。评上大师成了一个快速谋取利益的手段,当大师在消费者眼中已经不成为选择工艺品的标准时,大师也就沦为了快餐消费的一个牺牲品。

商报记者贺陈慧/文韩玮/漫画

相关文章

  • 徐冰阿什莫尔博物馆新展访谈[图文]
    徐冰阿什莫尔博物馆新展访谈[图文]

    2008年“读风景”系列作品之一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全名牛津大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AshmoleanMuseum,MuseumofArtandArchaeology,UniversityofOxford)是英国最晚接受当代艺术的博物馆,在2013年之前从未举办过当代艺术展览。2013年2月28日在修葺一新的博物馆中正式开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个展“风景读风...

    20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铁志:年轻的力量正在崛起[图文]
    张铁志:年轻的力量正在崛起[图文]

    “年轻人拍纪录片、办杂志,新的音乐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可以自由交流。‘文艺复兴基金会’希望在此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推动这种以年轻人为主的文化。文化的核心是更多的独立的创作和思考。”——张铁志台湾文化人、《号外》杂志主编张铁志是“文艺复兴基金会”的召集人之一,在上周六“文艺复兴基金会&r...

    5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艺术:一荣俱荣只是一厢情愿[图文]
    当代艺术:一荣俱荣只是一厢情愿[图文]

    常玉作品《聚瑞盈馨》徐佳和4月初,香港的拍卖场上此起彼伏的槌声热闹非凡,除老牌的香港苏富比之外,香港佳士得首场“ASIA+专场拍卖”于4月5日落幕,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也于春拍相继推出当代艺术专场。但是,经历了2004年到2007年的狂飙式增长,以及接下来数年的调整,资本似乎厌倦了冷漠面孔的一家三口、咧嘴大笑的光头、戴着红领巾的惨白面孔等当代艺术中标志性的作品&mdas...

    33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钱君匋篆印结合日前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的“艺兼四绝——钱君匋书画篆刻装帧展”,上海市文史馆、笔墨博物馆等组织书画界人士及钱君匋亲属、学生等就其艺术与生平等进行了研讨。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是一位融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陈辉(钱君匋学生,展览策展人)在...

    16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物私生子亟待合法化[图文]
    文物私生子亟待合法化[图文]

    文物“家底”仍是糊涂账对于藏家来说,要合法“收养”文物的成本不菲,途径也很少,而相反,文物“私生子”则很容易获得,价格也便宜,而法律惩治力度却很弱。恶性循环之下,藏家收藏“私生子”越来越多,盗墓、盗捞、盗窃猖獗。曾向全国两会倡导创办“中国文物产权交易所”的彭中天博士告诉羊城...

    107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资料图片在艺术史发展逻辑中,当代艺术通常是指正在实践中的新艺术形式,又曾被称为“后现代艺术”,指称那些对现代主义信条进行反叛的艺术方向。但在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却是含混与庞杂的。它在艺术形式、创作理念、文化态度或材料上没有严格的标准,它的提出更多针对的是官方艺术。官方艺术主要指那些为政府意识形态服务的艺术,在高度强制的时期,它曾经是中国唯一的...

    13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他,一个艺术奇葩,烙铁做笔,可以在木板上画出各种名山秀水、动物、花卉、生物;他,一个绘画奇才,通过烙铁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烙出具有丰富层次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他,用烙画的形式所创作的《春牧》、《湍》、《张伯苓》、《钟馗》等作品被天津市国礼委员会选定为外交礼物;他,为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著名作家冯骥才、著名香港影视演员洪金宝绘制的肖像画,受到高度的赞誉,尤其他最近为香港著名...

    68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寻源求索——陈求之当代书法略论[图文]
    寻源求索——陈求之当代书法略论[图文]

    陈求之经过20世纪东西方诸多艺术思潮的不断交锋融汇之后,中国当代书法创作呈现出繁荣而多元的面貌。作为最具有群众基础、影响最为广泛的书法艺术,一方面由于历代书体的演变和名家碑帖的广泛流传所形成的审美观念已经深深渗透到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进而影响到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另一方面,传统汉字的书写在当下如何发展演变,也由于这份过于博大深厚的传统而显得举步维艰,可以说,当代书家所进行的种种创新尝试,或者很...

    125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朱江书法作品书者的世界,总是德与道并存,笔与墨共醉。书风的疏密有致,笔墨的酣畅淋漓,总能给观者一饱眼福的视觉享受,朱江老师驰骋在笔墨纸砚之间,其给人一种纵横历史,畅读古书之感。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皆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而书道之意,更多是讲书者身心合一,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含义。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因其是一壮举。而书法的创立是在文字这一特殊文化符号基础之上,加之历史产生的...

    7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官员落马后墨宝去留引发尴尬[图文]
    官员落马后墨宝去留引发尴尬[图文]

    中国石油大学官员题字据新华社电“大老虎”现形,怎么处理他留下的“墨宝”似乎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就因此陷入舆论漩涡:先是刻意用火箭模型遮挡住了落马“著名校友”的题词署名,后又将学校新闻网上与其有关的报道悉数删除。近年来,因落马官员“墨宝”去留而引发的尴尬并不鲜见。正因为个别官员对题词...

    145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仇海波:裸体画裸的是什么[图文]
    仇海波:裸体画裸的是什么[图文]

    对于"裸体"、"裸体画"、"裸体镜头"等词汇,中国人向来讳莫如深,抱有一种警惕之心。记得去年的时候,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桃李英华——何家英师生美术作品展》,这个展览原本是何家英师生和圈内同行、观众之间一次重要的交流展。意外的是,此次展讯上的裸体画却引起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有些媒体更是在头版头条上对此事进行报道,一时之间争议不断。早在20世纪初,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刘海粟...

    38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杨柳青年画中的生态美[图文]
    杨柳青年画中的生态美[图文]

    桃花坞年画图为日前杨柳青年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年画制作的关键工序——彩绘。编者按杨柳青,是京杭大运河天津段沿岸多水环境中孕育出的北国江南。它以出产年画而享誉海内外。杨柳青年画,这种起源于农耕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是如何反映自然生态美景,与人民的传统生活密切相连的呢?杨柳青,一个水美、人美的胜景佳地。古代大清河东流入海,在此交汇,故此地史称...

    5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历史与情感[图文]
    历史与情感[图文]

    翁乃强《回访一》1966年摄,44英寸,彩色放大,签名,证书,限量10+6(两个尺寸),华辰影像拍卖成交价30万元。在中国艺术品收藏领域,红色收藏作为一门特殊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收藏门类,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热点。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及共和国悠长历程的回溯与传承,还包含着一代中国人对往昔偶像形象与个人岁月烙印的缅怀与祭奠,汇集着历史价值与集体情怀的交融。红色影像作为红色收藏重要分支,自影像收藏发端以来...

    6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马家辉张家瑜夫妇:时间形成轨道 我们按轨道运行[图文]
    马家辉张家瑜夫妇:时间形成轨道 我们按轨道运行[图文]

    她生于美丽的台湾花莲,他则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仔;她沉静内敛不喜说话,他却热爱滔滔不绝;她的文字冷静克制,他的文风幽默刻薄。不过,她和他,都喜欢张爱玲。温婉的张家瑜本名林美枝,文如其人,散文写得淡雅清丽,但大陆读者对她并不熟悉。人们感兴趣的或许是她的另一个身份,马家辉的太太。马家辉在大陆有着众多粉丝,但梁文道的评价是,张家瑜写得比马家辉好,尽管夫妻俩都分别表明态度:“风格不同,难以判断。...

    190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蔡武: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 还要继续深化
    蔡武: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 还要继续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不会停顿——访文化部部长蔡武记者张贺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的基本完成,各地各相关单位对接下来是否继续推进改革,以及改革的走向等问题非常关注,相关政策措施也有待明确。为此,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文化部部长蔡武,请他对有关问题作出解答。——编者记者:在今年的两会上,文化体制改革也是代...

    116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