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Olivia 点击 :

法国影人马修·德米首次带电影处女作《美国》来中国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 | 美术科普

《美国》剧照。上图为德米与饰演母亲老友一角的杰拉丁·卓别林,下图为他和饰演曾与母亲相熟一角的萨尔玛·海耶克。

在前不久落幕的南昌学苑影展上,到访的国外影人中有一位法国人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长片到中国内地放映。电影名字看上去一点也不“法国”,叫《Americano》(《美国》)。这个法国人是马修·德米,在人群中略显羞涩,交谈时优雅谦和。他说对中国电影比较陌生,唯一的了解可能是儿时看的一部讲猴子王的动画片,他很喜欢(注:经确认应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 | 美术科普

整个影展中,德米都十分低调,很少有人认出他是谁,事实上,他的父亲雅克·德米、母亲阿涅斯·瓦尔达在法国电影史乃至整个世界电影史上都是极为闪耀的名字。他的母亲今年刚刚来到中国,并带来了她多才多艺的艺术展,去年,他已故父亲的电影回顾展也在上海圆满举行。从小浸淫在电影文化中长大的德米,在8岁时就已经出演了母亲的纪录片作品《Documenteur》(1981),成年后更是以一部短片获法国多项影展的观众人气奖,被欧洲电影展选为最佳新人代表。199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其他电影公司”,制作了短片《天花板》(2000)、《失策》(2005)。去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Americano》。

出道就“背负盛名”,德米却和许多出身电影世家的导演不同,他一点也不避讳谈及父母。甚至在第一部处女作里,他就直面了身份寻根的困境,追溯了童年以及母亲留下的电影印记。他在电影里使用了母亲瓦尔达和儿时的他共同完成的纪录片片段,在电影的角色设定上也巧妙地向父亲雅克·德米致敬。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演员阵容星光熠熠,除了萨尔玛·海耶克(《Frida》女主角)和德米自己之外,还邀请到了意大利著名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安尼的女儿恰拉·马斯楚安尼和美国演员卓别林的女儿杰拉丁·卓别林参加了演出。

半自传半虚构的作品

东方早报:你的这部《美国》主题上结合了很多内容,文化差异、个人的身份认同与放逐、母亲、童年回忆……有多少是你个人经历的成分?

马修·德米:我认为一部电影总会混合很多不同的元素,关于《美国》的创作,最初的想法是拍关于“哀悼”的电影,因为我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另外我想拍一个公路片,这是我拍摄时最感兴趣的主题。而且我认为公路片是关于“忧伤”、“身份追寻”最合适的一种类型表达。慢慢,各种其他元素开始加入,比如我决定加入一些我母亲在我还是孩子时在洛杉矶拍的纪录片片段(《Documenteur》)。另外,因为我自己也是演员出身,一开始就决定由我来扮演男主角,所以,确实有一些个人的东西在电影里,但我不想把它拍成一部自传式电影,而是通过虚构的方式来讲述个人的感受,所以,我愿意称它是一部半自传半虚构的作品。

东方早报:电影里主人公去美国寻找母亲,后来又去墨西哥寻找母亲生前的友人,为什么要挑选墨西哥这么一个有异域风情的地方?

马修·德米:因为我母亲的那部纪录片是在洛杉矶拍摄的,所以我希望我电影的主人公迷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于是我想到了蒂华纳(墨西哥西北部城市),去那边勘了几次景。蒂华纳的夜晚是很疯狂的,是这个故事最完美的场景选地,它构成了“迷失”的一部分。整个环境的纷乱嘈杂对于观众理解主人公正在经历的种种很有帮助。而且,蒂华纳的夜生活拍出来非常美丽,那种氤氲的灯光看来混沌,但很有电影美感。

东方早报:《美国》里由萨尔玛·海耶克扮演的酒店女郎用了一个假名叫Lola,Lola在故事里也是男主角去世母亲的生前好友的名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因为你父亲的第一部故事长片就叫《Lola》(1960),女主角也是一个酒店女郎。

马修·德米:哈哈,你说的没错。这不是巧合。这部电影里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关于家庭关系、关于继承。所以,我把和父亲之间的这种(文化)的血缘关系放到电影中,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我母亲的作品也放到这部电影里。在她的那部纪录片里,我还是一个小孩,那是我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我的童年与现在的我,我真实的人生和这部虚构的电影之间,都建立了联系。同样的,《美国》里的Lola也是酒吧歌者,抚养着一个小孩,这和我父亲片子里的人物设置很类似,所以我也给海耶克的角色取了Lola的名字,这就像一个游戏。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因为《美国》里男主角寻找的Lola其实是不存在的,就好像一个年轻导演在追寻一个不复存在的神话一样,这和我的父辈在法国新浪潮时的所作所为是一样的。

东方早报:事实上,你的这部电影还让我想起另外一部公路片,文德斯的《德州巴黎》。

马修·德米:是的,那部电影给了我很多的灵感,加州的风景,关于身份的追问,童年时期的记忆等,《德州巴黎》是最好的公路电影之一,我很喜欢。

用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

东方早报:你有给你母亲看过这部电影吗,她有什么评价?拍摄时她给过你什么建议?

马修·德米:她很支持我拍电影。因为这部电影里有她的部分片段,我必须经过她同意,但她也认为我有权使用这些段落,因为我的童年构成了这部作品,我们共同拥有这段回忆。

东方早报:你似乎并不避讳谈及你的父亲母亲,你不介意别人说你是阿涅斯·瓦尔达的儿子,说你是雅克·德米的儿子吗?

马修·德米:是啊,我不是很在乎,这是我第一部故事片,所以有一些问题不可避免,我必须要面对它,我不能熟视无睹而对大家说:嘿,我拍了部电影……我知道大家都会讨论这个话题,所以我想,干脆深入这个话题背后,去探讨什么是“继承”,我关于电影的血缘、记忆究竟来自于哪里,而在这样的继承中我又该如何自处。这是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的。

东方早报:在电影方面,你觉得你从你父母那里继承了什么呢?

马修·德米:我从很小就看了很多电影,这当然影响了我现在对电影的喜好。我父亲以前给我看很多美国电影,西部片,比如约翰·福特的电影。但我喜欢的电影和导演太多了,没有特别局限于一种类型或者某一个人。

东方早报:你觉得自己有真正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吗?

马修·德米:我想每一个法国导演都不会忘记“新浪潮”,那是法国电影的黄金岁月。但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新浪潮”开始走下坡路,拍的电影不再那么有趣,也不再那么自由,任何方面都不如从前。我想现在每一个青年导演都很怀念那段光辉岁月,法国电影的任何方面都不复当年的激情和创造力,那是一段史诗般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怀念它。“新浪潮”对我来说已经不是“影响”与否的问题了,它已经成为法国文化的一部分了。

新浪潮是一场运动,新浪潮的每一部电影并不都是优秀之作。但作为一场运动来说,它是成功的。当时的那些导演打破了旧有的规则,自由创作。比较今天的法国电影,我想我们也要有一些新的东西出来,做一些新的尝试,这并不容易。

想写一部公路喜剧

东方早报:这部片子色彩很饱和,尤其是墨西哥的戏,巴黎的戏调子却很冷,但颗粒感也很足,有种怀旧感。

马修·德米:这部片子用的是超16毫米拍摄的,颗粒感有部分是数码压缩导致的。整部电影设定的就是主人公从巴黎到美国的一段旅程,美术指导希望巴黎(的生活)是没有什么颜色的,灰暗的,只有冷色调。然而在旅途进行中,色调越来越饱和,越来越躁动,这离主人公的内心和情感更近,因为当他得知母亲的故事和自己的成长背景时,内心是激动又不安的。

我父亲的电影虽然颜色上很亮丽,其实内核很“黑暗”,或者说很忧伤,比如《瑟堡的雨伞》(1964),讲的都是悲伤的故事。他用一种亮丽的色调表达一种哀愁,这种冲突性使得电影很有趣。电影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喜剧中把握戏剧的严肃性,我想一个作品的美术指导和它的叙事方式会帮助导演回答这个问题。我很喜欢那些悲喜都能掌控的导演,好像伍迪·艾伦、阿莫多瓦、南尼·莫瑞蒂等。有些人天生很擅长拍喜剧,喜剧就好像我们的人生,人生是很有趣的,人生也很悲伤。

我最近正在为下一部电影编剧,想写一部公路喜剧,但是写着写着就很“黑暗”了(笑)。

东方早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真正进入电影业?在中国,会有一些电影圈的父母避免让下一代进入这个行业,你的父母有干涉你么?

马修·德米:我很理解这些父母的选择,这个行业很艰辛,每个月收不到固定薪金,是一个很冒险的工作,所以不用责怪这些父母。我很小开始出演电影的时候就明白,电影不是一场“游戏”,虽然当你演戏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好玩。我从20岁就决定做电影,当时我还是个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应该是关于探索的,而不是每天从事重复的工作。于是我开始成为导演助理,当我在现场看到摄像机拍摄时,便告诉自己,这就是我要的人生,又有趣、又私人,可以抵达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当年我对电影充满了抱负,一直到现在。

东方早报:你真的从来没担忧过父母的光环会带给你困扰?

马修·德米:从来没有,我敬重他们的作品。他们关于艺术和世界有截然不同的视野,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父亲的电影比较正规,是逃离现实的,和现实拆分的,母亲的作品比较实验,她的东西是通过现实片段的糅合建立起来的。我欣赏这两种电影的表达形式,我想如果我刻意要和他们去比个高低是很愚蠢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我有我自己的语言和故事要表达。

◎相关新闻

《美国》剧情简介

马丁(马修·德米饰)和女友(恰拉·马斯楚安尼饰)住在巴黎。当马丁住在加州的母亲过世,他必须回到幼年曾居住的地方办理母亲的后事。在洛杉矶,马丁遇见了母亲的老友琳达(杰拉丁·卓别林饰)。她带着他到母亲住过的公寓,马丁脑海里开始浮现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他逐渐发现自己无法接受母亲的死亡,遂启程前往蒂华纳,寻找一名曾与母亲相熟的女人罗拉(萨尔玛·海耶克饰)。为了得到真正的安宁,马丁必须正视他的过去……

相关文章

  • 索勒克夫:当艺术成为通向相对主义的道路[图文]
    索勒克夫:当艺术成为通向相对主义的道路[图文]

    “事物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柏拉图《泰阿泰德篇》)内德科·索勒克夫肖像后现代艺术家从微观(个人的)和宏观(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于抵制普遍性、现成的朋党派系以及宏大的叙事怀着真正的热情,如果他们因此而广为人知,那么内德科·索勒克夫(NedkoSolakov)就不仅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

    110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11月22日,忠县,范远万老人独自坐在自己的朽木虫雕作品前沉思。本组图片由记者吴珊摄传承之惑——走近“非遗”的守护者开栏语:近日,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公布了我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78个市级项目,1852个区县级项目,441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4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台湾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和行为艺术。陆蓉之(参加研讨会的)没有一个人,比我更老,从事行为艺术的历史更久。我在1972年就将行为艺术作为我的主体表现手段。我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可能跟你们很不一样。请原谅,因为我生在台湾,20岁就到了欧洲,当时嬉皮刚刚结束,我1970年代初到了美国,美国开始搞行为艺术,在推动女性主义运动。我没有什么感觉,我就是跟着潮流...

    100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白胖子新疆和田,艺术家刘小东以现场写生的方式,追问当地人的生存状态钱梦妮“沙尘很大,画布上有沙,颜料像在沙纸上调和,运笔不畅。”艺术家刘小东在工作笔记上歪歪扭扭地写道。这是个需要与环境不断抗争才能画画的地方,新疆和田,2012年6月至8月,刘小东与其团队在这里展开现场绘画计划“刘小东在和田”。通过田野走访,刘小东找到采玉工人,以玉龙喀什河的...

    16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装帧艺术家朱赢椿:为什么书籍设计要“再少一点”[图文]
    装帧艺术家朱赢椿:为什么书籍设计要“再少一点”[图文]

    今天讲座的题目叫“再少一点,书籍设计的克制与约束”。创意的事情这么有意思,为什么我们要克制自己,要约束呢?做了十几年以后,我发现对于书籍设计来讲,这个问题有点严重。我们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现在正处在国内设计专业、设计展览、设计活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来卡到这个创意呢?创意是不是越多就越好呢?“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分秒必争,图书设计要顺应时代潮流。&rdq...

    145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熊晋:以狂草传承中华文化[图文]
    熊晋:以狂草传承中华文化[图文]

    香港《大公报》9月20日为熊晋推出专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个负有民族正义精神的传承者,他用自己的书法书写着感情、心境、和谐、生命与人生。他以艺术为生,却强调先做人再做事,进而才做艺术。他用笔流走纸间,用爱写意人生。这就是著名的山西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熊晋,在狂草中寻找自己,传承中华文化。描南绘北写意传统熊晋从小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对艺术有特别的感悟与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了书法特长。...

    182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图片资料近年来,“新水墨”的称谓常见于各种展览中。从2005年开始,“上海新水墨大展”已经连续举办七年,该展览对“新水墨”概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新水墨的内涵,有人曾这样论述过:“选用‘新水墨画’这一名称,是由于水墨画在本质上仍延续着一个脉络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并与西画中油画、...

    149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新水墨渐成热词 重要美术机构多次推大展[图文]
    中国新水墨渐成热词 重要美术机构多次推大展[图文]

    “新水墨”对传统的颠覆满足了西方人的艺术遐想■詹皓也就是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中国新水墨”突然受人待见起来,艺术收藏圈里说的人越来越多,风头隐隐有赶超中国当代艺术之势。中国新水墨到底新到什么程度,为什么从来不被西方人理解的中国水墨如今突然变得畅行起来,“中国新水墨”到底会在市场上掀起多大的浪呢?新水墨价位的不断提升也把这些...

    2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图文]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图文]

    齐白石《不倒翁》河南杜学强我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甚至略显无厘头的问题:当我们在观看古代和现代绘画作品时,你发觉在绘画对象上的一个明显区别是什么?这当然不是一个值得你绞尽脑汁的问题——虽然乍看起来可能需要你写一篇论文才能解决。答案很简单:描绘裸体的多寡之别。或者应该统称人体吧。一般以女人体居多!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对于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来说,裸体女人在...

    3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曹晖:以传统语言创作当代雕塑[图文]
    曹晖:以传统语言创作当代雕塑[图文]

    图片资料曹晖是“2012景像——中国新艺术”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他的雕塑给观众的第一感觉是血腥,从羊、猪、马等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到人身体的局部,再到具有“肉质”躯体的日常物品,在他的作品中都被非常态地呈现:去掉毛发、撕开皮肤,露出血色的肌肉组织与骨骼。由于尺寸很大,作品对人的感官有着很大的冲击,会产生在观看活体解剖...

    189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书如其人之论:一种很模糊的书法观念[图文]
    书如其人之论:一种很模糊的书法观念[图文]

    倪元璐手卷倪元璐明亡殉国,有忠烈之名。书如其人?岂可死于句下文_李勇书如其人,也常常说字如其人,是一句老话。不管学书法,还是不学书法的,谈到书法时,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上。喜欢的时候可以说,不喜欢的时候也可以说。很省事的书法评价。也有说不准的时候,几年前汪精卫的字在拍场被热捧,不少人想不通,汉奸的书法写这么好?卖国贼的字能挂在厅堂吗?前一阵李天一写的毛笔字在网上爆出来,很多人纳闷了:这么...

    84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南方壁画几无所存 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开先河[图文]
    中国南方壁画几无所存 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开先河[图文]

    林海钟(左二)和他的壁画创作团队。谈到壁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然而在隆冬的杭州,古刹灵隐寺中完工不久的济公殿壁画,则向人们展示了南方壁画的另一种美。这组壁画,共18幅,高3米、总长50多米,以济公生平故事为题材。不久前,在敦煌举行的“艺术传承与当代岩彩画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这组壁画被与会专家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南方壁画创作...

    108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南部SouthDowns乡村(文章图片为本网配图)中国人看英国乡村,可能注重的只是“田园风情”,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在英国,则刚好相反,大都市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地或定期会晤所……整个英国虽然早以城市为主体,但在英国人的脑海深处,他们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并不适合自己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甚至仍然觉...

    200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门外美谈——科学和艺术的美学比较[图文]
    门外美谈——科学和艺术的美学比较[图文]

    ◎古代的思想家把美与和谐画上等号◎二十世纪的科学与艺术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越来越大◎“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亚里斯多德说,完美的天上物质构成的天体的运动轨道,必定是完美的曲线。图为太阳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否则为什么从中学起,就有文科和理科的分班呢?可是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在中学...

    59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吕胜中:没有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图文]
    吕胜中:没有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图文]

    最近9年来吕胜中把央美实验艺术系当成了自己的作品,即便是没课的假期,他也待在学校办公室里为学生查资料、看书。桌上的线装书都是学生论文。文、图/kk正值暑假,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楼的过道里一片死寂,每间教室都打上了封条,实验艺术系的也不例外。不过细细一看就会发现,虽然挂着金色的大锁,封条已经被撕开过了。“你提问还是我自己讲?还是我自己讲吧。”吕胜中刚坐下来就笑呵呵地来了一段...

    61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