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汤圆 点击 :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 | 艺术常识图片资料

近年来,“新水墨”的称谓常见于各种展览中。从2005年开始,“上海新水墨大展”已经连续举办七年,该展览对“新水墨”概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新水墨的内涵,有人曾这样论述过:“选用‘新水墨画’这一名称,是由于水墨画在本质上仍延续着一个脉络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并与西画中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画种相区分,形成与西画对话之势,进而推进水墨画的变革意愿,完成水墨画在现代转型。冠之以‘新’更清楚地指明其特性,不仅是时间的现代性和当下性,而且是发展形态的一种,既表明纵向的与传统的传承本质,更强调横向的当代性,突出发展中的最具创新意味的多元并存、异彩纷呈的现象。”

连“实验水墨”的主要推动人之一、艺术家张羽都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说:“融合,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是新水墨能否成大气的契机,更是新水墨能否体现水墨精神的关键,也是能否在今日世界再度创造东方文化辉煌的机遇。”看来“新水墨”的诱惑力的确足够强大。而且在种种叙述中,“新水墨”也包含了“实验水墨”。

这样看来,“新水墨”的提法不是一种简单的概念炒作,它已经进入到一种观念层面中,可以这样说,“新水墨”概念的彰显,一是狂飙突进的“现代水墨”、“实验水墨”宣布告一段落,起码“新水墨”是处于疲惫状态下的现代水墨的替代名称;二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与国际艺术文化对接、对话甚至试图引导潮流的一种官方与民间的力量的合力,导致了“水墨”日益开始成为中国自觉选择的重要国家文化形象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这被解释为“水墨时代”的到来。

“新水墨”的提法,不由得使我想起2000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画”大展,那次展览提出了“新中国画”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覆盖的作品范围极其相似。当时主持人对此概念的解释是:“在我用‘中国画’这一名称时,概念的陷阱还是无法绕过,什么是中国画?……由于它混沌、笼统以及限定上的难度,越是企图将它解释清楚就越是乱上添乱,最后成为一堆杂乱无章的言词的堆砌。我采用的是投机取巧的办法,把中国画当做约定俗成的系统,我言说它的众多方面,但是放弃对概念的解释。”

2000年的“新中国画”大展后,学术界并没有延续使用和讨论过这个概念。

其实,“新中国画”并非此次展览上首次被提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国家文艺政策的指导下出现了“新国画”的提法和实践,当时许多中国画创作就是“写生”的提倡和“反映真实生活”的政治和美学要求的产物。那场“师造化”的“新国画”的运动远远比50年后所提的“新中国画”有深远得多的影响。

更早的“新中国画”还可以追溯到1947年的北平艺专的“新国画”之论争。徐悲鸿主持下的教学体系实行注重素描和写生的方法来进行中国画教学。当时有三位教授与之抗争,邱石冥曾就此与徐悲鸿进行过争论。

可见冠之为“新”的名头,对于饱经风雨的中国水墨绘画来说,并不是一件令人耳目一新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透过“新”的提法本身,分析其所代表的艺术是否能够形成一个潮流或者一种风格样式,进而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动因。

以“新”来命名一种绘画的样式或风格,并不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方式。这个命名有几种情况:有时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定性称谓而姑且称之;有时是因操作方便先起了名字再逐步理论阐释,如“新文人画”属于后者,而2000年“新中国画”则属于前者。

同2000年“新中国画”参展画家结构相比,“新水墨”所包括的画家范围十分接近,而且作品时间跨度大体相当。有一点不同的是,“新水墨”的理论阐释要比“新中国画”的阐释和作品展示充分得多。这样看来,“新水墨”是“新中国画”的变体提出是明显的事实。

“新水墨”甚至与“新文人画”相比都有实质的不同:新文人画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潮美术的潮起潮落,前后不过几年。),中国文人绘画心态与图式的一种延续;而“新水墨”却是对自林风眠、刘国松、吴冠中以来一直到今天各种水墨绘画(从四十年代算起到今天已经七十几年)的笼统描述,这种描述缺乏对对象性质的定性。如果说有共同点的话,那也仅仅是都放弃了传统文人绘画的题材、图式以及对笔墨的酷爱。

如果说“新文人画”还勉强与风格沾边的话,那么“新水墨”既不是风格、也不是运动,更不是思潮。那么它是什么呢?

它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的描述。

为什么冠之以“新”而实际上只是对历史现象总结的称呼能够被今天人们乐于采用呢?任何观念的产生都不是随意的,特别是在被多数人所容忍或者接受的情况下。

与“水墨画”相比,“新水墨”的时间划分更清晰,而且基本上割断了“笔墨中心”的纠缠,这样会在评判标准上网开一面。

“新水墨”甚至连“学院写实水墨”也可以包容,连同已经包括进来的“实验水墨”,“新水墨”就成了除“传统水墨”外中国水墨绘画的集大成者。

集大成意味着外延的无节制扩大,从逻辑学角度说,外延的扩大意味着内涵的缩小。

希望“新水墨”的提出不是一种权宜之计,更希望这个概念的提出不是一种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的文化自信的简单的产物,也希望真实的学术不是为了响应“文化产业”号召的匆匆过客。毕竟学术有自身的规范和规定。

现在仍不是水墨画狂欢之时,更不是水墨画在国际艺坛上独树一帜之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

相关文章

  •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图文]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图文]

    如果,不,我们还是使用“假如”这个字眼好。因为这与“假设”更直接些。假如一个人没学过怎样使用毛笔,自然他就更不会国画实际操作的技法了。但如果他买来国画的有关技法书籍来大看一番或十番百番的,请问,这时他再将他满脑子的玄的观念使用在国画创作中,能行吗?结果这就不用我来说了。此时不行的原因是因为他根本没法实际去操作!因为使用毛笔不单是在理论上明白,实际操作...

    154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90岁黄永玉:人生才写到11岁[图文]
    90岁黄永玉:人生才写到11岁[图文]

    3月20日,2013年“你好,公民”癸巳·潇湘风尚大典颁奖晚会现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潇湘晨报社社长龚曙光(右)将“年度致敬”大奖授予黄永玉,他的侄子黄立(左)代其领奖。图/记者华剑辜鹏博李坤谢长贵年度致敬:黄永玉颁奖词:一生都活在风景里。那座小小的边城,在沈从文是士兵回到故乡,在他,就是归梦绕...

    10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吴学谦:无尽风光在晓峰[图文]
    吴学谦:无尽风光在晓峰[图文]

    王晓峰无尽江山画图中局部2012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华夏墨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上,王晓峰一幅高2.33米、长21.92米的巨大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引起了众多名家的赞许,轰动了整个展事,这幅历经数月的倾心之作,与其同展的20幅精美山水画,成为整个展览的重头戏,毫无夸张地说,这算得上王晓峰山水画的一个颠峰所在,杠鼎之作。全部展品悉数为宝龙集团收藏。意...

    24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后现代崇高与中国当代水墨
    后现代崇高与中国当代水墨

    谷文达《远古的遐想》纸本水墨68×137cm1985.jpg在纽曼的艺术及其艺术理论中,崇高被当成了艺术的唯一存在价值,纽曼打破了以往艺术中所谓康德意义上的崇高与优美的对立统一关系,将崇高当成了当代艺术的唯一属性,这种崇高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崇高,它是利奥塔所说的后现代意义上的崇高。利奥塔哲学是深受纽曼艺术影响的,利奥塔提出的“后现代崇高”概念,便...

    187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文]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文]

    在卡罗尔·沃格尔(CarolVogel)在《纽约时报》最近的报道中,宣布了高古轩将对10件威廉·德·库宁(WillemdeKooning)的作品进行展览——及未来的销售——策展人为JohnElderfield。报道中指出高古轩的这个展览有潜力对DeKoonings的晚期作品市场充电,方式类似于现代主义杰作在...

    158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诗歌评论家:海子当年如果没死,一定没现在这么耀眼[图文]
    诗歌评论家:海子当年如果没死,一定没现在这么耀眼[图文]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何晶实习生李虹霖王笑近日,“品嚼诗意·留传经典”——2013中国当代诗歌精读系列活动在佛山举行,此次活动由佛山电视台主办,程光炜、唐晓渡、张清华、欧阳江河、王家新、臧棣等多位诗人、诗评家齐聚一堂,共同点评和解读当代优秀诗歌文本。期间,海子的诗歌引起热议。中国新诗发展到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海子的诗歌地位...

    6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图文]
    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图文]

    初中海白云在山68×68cm编者按:初中海,黄宾虹艺术的隔代知音。不仅仅在于他的焦墨山水直接发轫于黄宾虹晚年的焦墨绘画,由黄宾虹这个历史“坐标”逆流而上追溯中国绘画的千年传统,传承而有创新,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更在于他孜孜不倦,对黄宾虹艺术的探讨与研究,《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即是他目前为止对黄宾...

    9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履生:拿下卢浮宫让雷诺阿成为核心[图文]
    陈履生:拿下卢浮宫让雷诺阿成为核心[图文]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谈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4月12日到6月1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北京对《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表示,展品名录由法方裁定,但在策展主题的确定、展厅的布置上,国博体现了自己的立场。事实上,近...

    168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文]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文]

    万米书画长卷集成者--著名策划收藏家田太华我曾在上海博物馆看到过苏轼的真迹,想到这些作品穿越千年的时空展现在眼前,不禁感叹艺术的永恒。我也曾在世博园中国馆参观过中国书画展,那些水墨山水意境空灵,书法或遒劲或飘逸,想想眼下虽然已是电子信息化的社会,多少古文明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但中国的书画艺术却一直延续至今,不禁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的瑰宝不仅需要有人来传承,更需要有人将其发扬广大,推向世界。毫...

    196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政协委员张改琴倡议确定汉族标准服饰
    政协委员张改琴倡议确定汉族标准服饰

    “2002年我出国考察时,看到日本人、韩国人穿着民族服装,一眼就能认出来,而我们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改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依然觉得“很难受”。“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规范性很强的服饰体系,反映着当时文化特征和审美倾向。”张改琴说,这种传统和做法一直延续到孙中山先...

    40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文人画能长兴于世,绝非偶然。首先,文人画者当为文人所做。其次,作品必蕴含文人气息,笔墨间能直抒胸臆,有所寄托,令观者与之产生心灵共鸣者方为上品。如若胸无点墨,临人摹古所得作品,虽多有形同之态,若得文人作品之深邃妙处,亦是痴人说梦。正所谓: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矣!日前,有好友来电,嘱为画家杨玉良草拟感想之短文。好友之托,怠慢不得。憾搜尽网络亦不见其真容,资料寥寥矣。好在有友人所发杨先生作品...

    175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丹青解读毕加索创作:要了解他的朋友和敌人[图文]
    陈丹青解读毕加索创作:要了解他的朋友和敌人[图文]

    陈丹青讲解毕加索艺术胡晓芒摄“毕加索的画很经典,毕加索的画看不懂。”这两种矛盾的感受令很多普通参观者困惑。昨天下午,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做客《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对中国的策展人提出希望,希望他们为艺术普及多出力。陈丹青的演讲题目是《机会与困境——兼谈毕加索》,他以绘画艺术家的身份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毕加索的创作和价值,为听众上了一堂精彩...

    2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让“蟹派”挺起学术的脊梁[图文]
    让“蟹派”挺起学术的脊梁[图文]

    “蟹派”就是横行不霸道理念下的艺术创造。横行不霸道是人生和艺术的至高修为,理解和践行需要有形而上的禅思。任何流派都有源头,就创立而言,一个人完全可以开创一个流派。“蟹派”坚持学术立派,立在思想性、原创性、体系性。甲午马年春节之前,中国书店出版社结集出版了严学章的《蟹派文化艺术丛书》六卷套,其中,包括2本大八开的《书法卷》和《生肖卷》,4本大十...

    85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启功先生为何难称书画大家[图文]
    启功先生为何难称书画大家[图文]

    设若蚌镜自照、犀角独喻,则我斗胆以为,无论书法还是绘画,启先生都将“雅人深致”做到了30年来第一人,这点后世自有公论,不必当面打嘴仗。有人诟病“启体”直白寡味,那只好怪自己完全不懂欣赏。自点画之间涌溢而出、酌焉不竭的学问书卷之气,并世无两。斯般气息,在而今艺坛,贵如高原雪莲,不可能再有养蕴发挥的土壤。然而,恰恰是总以“学问”...

    99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水墨: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唯一稻草”[图文]
    水墨: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唯一稻草”[图文]

    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救星”:水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对于本土艺术未来发展方向的追问一直没有停滞,如何在世界文化加速融合的当下为“中国艺术”定位?对于当下水墨的发展,虽然前进的道路仍未明晰,但人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共识:中国艺术的发展,终究还得回到自己文化传统如何演变这一线索上来,而水墨正是我们自己成长的基因。当代水墨画主要特点:有别与中国传统画法表现...

    77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