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辉辉 点击 :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南部SouthDowns乡村(文章图片为本网配图)

中国人看英国乡村,可能注重的只是“田园风情”,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在英国,则刚好相反,大都市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地或定期会晤所……

整个英国虽然早以城市为主体,但在英国人的脑海深处,他们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并不适合自己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甚至仍然觉得自己就是个乡下人,他们的灵魂只有在乡村能找到归宿。英国前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爵士曾说:“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这是他最重要的名言之一,也说出了英国人的内心。

除了一些重要的大都市和工业中心之外,整个英国始终保持着一派田园景象,一如那些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作家们所咏唱的模样,对乡村的热爱和描述几乎成为文学的主题。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真意切,他们最理想的生活场所就是村庄。在英国文学里,乡村情怀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莎士比亚在自己的戏剧和诗歌中从未停止过对乡村伊甸园里花草树木的赞美;简·奥斯汀笔下的乡村生活恬静悠然;以华兹华斯为首的诗人的作品里对于乡村的热爱尤其明显,在他的笔下,英国人就是山水的一部分。

不要以为英国的乡村文化只是文人笔下夸大的想象,其实它距离伦敦并不远,而奥运会包括公路自行车赛等比赛,就是在伦敦的乡间举行。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几百年来,自然和人工融为了一体。

历史变革后的文化需求

英国的乡村文化,在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曾经遭受过重大的破坏。工业革命之初,厂矿以及为了方便运输而修建的运河、桥梁、公路和铁路曾被英国人看做是进步和财富的象征。然而,当工业革命不可阻挡地改变着英伦三岛,英国的乡村变得千疮百孔,整个国家开始苏醒了,抗议之声此起彼伏。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令:住房法、健康法、公共卫生法、减少烟灰污染法、工业废物处理法等。尽管这些法令最终执行下去了,但英国田园般的乡村已经难以恢复原貌。

一战颠覆了欧洲传统的农业和经济模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城市不断涌现。人口的激增使城市不断蚕食乡村,最终造成乡村景色的剧烈变化。而英国,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英国人开始重新思考和珍视英国乡村存在的意义,人们在乡间地头寻找英国的文化身份。

时至今日,英国王储查尔斯也十分热衷于保护英国乡村的传统。他身体力行,在多塞特郡庞德布瑞镇和格洛斯特郡海格洛夫村,20多年来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推广有机农业、保护乡村风貌的实验。如今,经历历史巨变的英国人早已意识到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嚣,乡村的安宁与稳定。如今,充满了田野气息的乡村风光再次遍布英国各地,狄更斯笔下沉闷、肮脏的雾都早已不复存在,伦敦不再是乡村的对立面。这在一个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又曾饱受环境污染之害的国度,实在算是一个奇迹。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片

金色的水仙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诗歌里的一幕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被倾情演绎,奥斯卡最佳导演丹尼·博伊斯把乡村色彩作为英国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调独具匠心。对于这样一个似乎是自娱自乐式的表演,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些人认为简单的乡村景色是北京奥运会豪华开幕式之后英国人的无奈之举;更有人指出乡村在今天早已过时。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事实上,英国方面选定“农家乐”作为开幕式的主旋律可谓是煞费苦心。除了财力原因,伦敦无法复制雅典和北京,营造田园风格正是为了呈现英国的本质,也是英国人的灵魂——乡村文化。丹尼·博伊斯认为,乡村文化是英国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的变化,他们将会更加执着于这种乡村情结,因为他们几乎失去过,才更珍惜。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教堂里的夏季音乐会Hawkshead村

“第三次农业产业革命”

400多年前,资本主义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出现在英国。可时间总爱开些玩笑,400年后的英国,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在这个时候大不列颠人又重新拾起乡村的快乐。

奥运会开幕式上重点展示的乡村风光正契合了时下英国的流行趋势:很多市民从市内迁往乡村,在乡村重新拓展生活空间。有趣的是,英国目前成为欧洲唯一一个人口从城市到农村“逆向流动”的国家,每年下乡的人数远远高于进城的人数。

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英格兰人口的28.5%生活在农村地区。在过去20年间,农村人口增长了13.7%。该机构估计,每年约有11.5万英国人从城市搬迁到农村。2000年至今,英格兰乡村地区的迁入人口比迁出人口多35.2万人以上,其中半数的迁入者年龄在25到44岁之间的工作年龄段。对此现象,部分英国历史学家将这一流行趋势命名为“第三次农业产业革命”。

37岁的布朗是伍德福特郡的一家餐馆老板,他目前正在考虑去乡下生活。“清晨挤羊奶、吃自家制的黑莓果酱,那太棒了,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事实上,布朗认为,他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经济不景气,金融动荡这些因素,让我回到乡下生活的想法更加坚定,时机成熟,我会回去的。”

有意思的是,因为要下乡的人太多,而下乡后要学会一些饲养、耕作和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培训机构和网站应运而生,布朗就在一家网站注册后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他介绍说网站的名字叫“新地主培训”,网站建设者叫做史密斯,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搬到农村居住,过起自给自足的生活,在闲暇时间他开办了这个网站,专门传授经营小农场的技巧。

“第三次农业产业革命”不仅仅让城里人感受到田园生活,更重要的是农村人也受益匪浅。尽管英国城市房地产不景气,但因为下乡者日渐增多,农村地价却在不断上涨。布朗介绍,有些乡村地区地价已经飙升了50%。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湖区中的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小湖

一个经典旅游推广案例

除了文化本身,英格兰的乡村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被重点展示,导演以这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永恒的文化,这也被外界视为英国一次非常经典的旅游推广案例。

记者在QQ上与一位常年做旅行业务的朋友聊天时,他如此评价伦敦奥运开幕式:英国如今已经是典型的旅游国家,借助奥运会,他们有意识借英镑贬值之机发起旅游攻略,这次主打的就是乡村牌,我预计世界各国对于伦敦开幕式乡村文化的大肆报道一定会提升英国乡村的旅游热,在奥运之后乡村游一定会迎来一个高峰。而且他这次推广将主打欧洲、亚太市场,中国也将是重点宣传国家。

对于英国借助奥运期间重点推广旅游,记者也深有体会。奥运前,大英旅游局专门在中国注册微博推广本国旅游,而在奥运期间,大英旅游局也设置了专门的服务平台进行火热推广。

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乡村风情进行重点展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经典案例,成本低,效果好,这也是一步妙招。本版文/图本报特派记者马贤贤(来源:半岛都市报)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纪念品商店的商品陈设很可爱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青山绿水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用古法砌制的石桥-SlatersBridge,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板岩-和中国的小桥流水一样。古今中外的相通之处真不少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英国相对其他国家阵雨频繁,带来足够的水汽,滋润了土地,四季常青。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教堂对岸的咖啡馆,风景独佳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兰卡斯特运河。老人经常来喂野鸭。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在海滩上排队的野鸭。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海滩边的民宅,原先有人常住。现在是度假房。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 美术文摘

高悬于墙壁门口的花篮是夏天欧洲的标志之一。

相关文章

  •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校园涂鸦近日涂鸦艺术在各大校园创新、漫延,甚至向世人发出一种声音:涂鸦也是一种艺术!据说各大校园涂鸦的起因是,因为两位同学在校园合影,其背景是三得利沁柠水部分海报。第二天他走过拍照的地方,发现海报上被涂成复仇者联盟的形象。于是他拿来自己前一晚的合影VS涂鸦海报,并传到社交网站上。没多久又有大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发现了,被涂鸦成柠檬家族并带有会话的三得利沁柠水海报。一下子各大校园以及社区出现了涂...

    17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绪成用浓墨重彩画国画 改编国画不画光传统[图文]
    赵绪成用浓墨重彩画国画 改编国画不画光传统[图文]

    书法作品《飞》9月22日,“七十·从心如梦——赵绪成书画艺术展”在798赵绪成艺术馆开幕,除了其早年反映现实生活之作,也有“飞天”系列、“都市”系列,以及书法作品。赵绪成曾是江苏省国画院继傅抱石、钱松岩之后的第三任院长,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的作品就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包括《巧裁缝》《...

    128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继承传统,走向现代——青年画家张鸿武[图文]
    继承传统,走向现代——青年画家张鸿武[图文]

    张鸿武,男,1986年生于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201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市怀柔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于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二中学任教。与张鸿武老师交谈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他都表现出一种宽容与理性的智者风度,正如他个人对于国画的态度:传统与现代兼顾。张鸿武老师并不一味的批判传统,也不彻底的否认现代,而是理性地对待两者,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在继承...

    130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许鸿飞:雕塑要从殿堂走向民间[图文]
    许鸿飞:雕塑要从殿堂走向民间[图文]

    许鸿飞“平民史诗”许鸿飞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据了解,这是迄今广东雕塑家首次进入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带着他的56件“肥女”雕塑进入中国美术馆,除了四号厅外,中国美术馆还特意专门把馆外广场、草坪留给了许鸿飞。许鸿飞希望借中国美术馆的广场,表达他的艺术主张:雕塑应该从艺术殿堂走入民间。多年来,许鸿飞坚持以“肥女&r...

    16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文物刻字背后的文明暗疮[图文]
    文物刻字背后的文明暗疮[图文]

    文物刻字背后的文明暗疮埃及神庙刻字事件又勾起了国人“到此一游”素质的讨论,而且很多景点都可以看到这些刻字,大煞风景,在文物上刻写更是破坏了文物的价值。网民对埃及刻字事件反应强烈,在警示所有人要自觉保护文物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禁反思埃及刻字事件网络舆论声讨背后的“文明暗疮”。中国人为何偏好用这样的方式四处留痕?对此,你怎么看?@闾丘露薇:一、不管是...

    8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名副其实的画派打造[图文]
    名副其实的画派打造[图文]

    2012年10月冰雪画派在燕山写生当前美术界对画派打造的讨论声音颇高,褒贬不一。本想抱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让历史来做最后结论的心态不参与争辩,但因前不久看到在《美术》杂志上刊登的《名不副实的“画派”制造》一文,开门见山地提出“近10多年来,中国画坛掀起了‘画派’打造热”,大有‘占山为王’、&lsqu...

    24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摄影师肖全:用相机记录一个时代[图文]
    摄影师肖全:用相机记录一个时代[图文]

    摄影师肖全图片资料图片资料20年前,肖全的名字,因为拍摄“这一代”响遍那一代。此后,他再没把镜头聚焦于曾满腔激情拍过的“我们这一代”。2011年11月,诗人赵野结婚,老友四面八方而至。身为早年“第三代诗人”代表,当日所请宾客英雄四海、卧虎藏龙。肖全藏身其中,默声打量:简直就是我当年拍的我们那一代啊!耳边不停朗笑、寒暄、拍...

    16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现代纤维艺术的维度[图文]
    现代纤维艺术的维度[图文]

    施慧《本草纲目》2009年现代纤维艺术作为编织艺术的延伸,是一种备受国内外艺术界、建筑界关注的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现代纤维艺术在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探索上具有独特的方式和特点。其丰富的艺术语言,多样的展示形式是其他艺术样式所无法替代的,具有特殊的意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古老的擀毡工艺、地毯、挂毯的编织艺术、缂丝技艺的基因中,我们都能体察出现代纤维艺术的组成因子。纤维材料构成的平...

    50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我们总是比较善于理解中国画家害怕线条和具象的当代心理,这是中国艺术家的基本功底留下的一长串阴影,这一长串阴影深刻影响并左右画家的初期打功底阶段、探寻发现阶段、功利阶段、升华阶段,在无法与自然接近的画笔下,无法与真实重合的线条下,不实的基本功底造成的一串长长的阴影,总是在帮助中国画家涂改并遮掩事物的真相,更遑论画出对事物的认识了。受功底影响的不仅限于形式,最深重的影响则是画的内...

    44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书圣"王羲之成名史:历史上曾出现三次学王高潮[图文]
    "书圣"王羲之成名史:历史上曾出现三次学王高潮[图文]

    汉字书写作为文人之必备,作为一种高尚艺术行为,发展到东晋时代,已经是诸体皆备,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流向和气质。王羲之时代的中国书坛文化可谓百花齐放、星光灿烂、人才辈出,繁花似锦。此时,若论书法技艺和成就,可以说,王羲之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甚至最初处于劣势,书法“不胜庾翼、郗愔”。直到身后百年,才声名鹊起,成为“书圣”。那么,王羲之是怎样成为千...

    17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李宝华《自画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我怀着憧憬,只身飞越大洋,开始了澳大利亚之旅。初到悉尼,由于职业关系,第一件事便是参观当地最大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刚进美术馆就被大厅正中央其中一幅巨幅布瑞德·怀特雷的《画室里的自画像》所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已经脱胎于他早年深受培根、霍克尼和马蒂斯画风影响的痕迹,作品比前辈们更富于流畅和音乐感,充斥着荒诞与不羁,灵魂随着色彩在画布上跳...

    11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写生自然山水间[图文]
    写生自然山水间[图文]

    沈菊隐沧浪系吾情女性绘画在明清时期就引人注意。清代汤漱玉、汪远孙夫妇的《玉台画史》、《玉台画史别录》就辑录了迄清为止历代能画女子约200多人。就苏州人来说可引以自豪的是可以在这些女性画家中检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如文徵明的玄孙女文淑,仇英之女仇珠以及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等。那些深居闺阁的女子以闲适散淡的心情去从事绘画,表达了其存在的几许价值。而现代生活中却又涌现出许多女性画家,由于历史的进步和女性...

    74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杭春晓:新水墨画有它内在的生效逻辑[图文]
    杭春晓:新水墨画有它内在的生效逻辑[图文]

    去年在中国美术馆策划了“2012新工笔文献展”的杭春晓,是年轻一辈里为数不多的在“新水墨”理论研究领域表现突出的一位。对于目前热议的“新水墨”,杭春晓不赞同对它进行简单化定义,他更愿意用“新水墨画”来对应这个词语,在他看来实验水墨、观念水墨以及新水墨画都有它们各自的生效逻辑。Hi艺术=Hi杭春晓=杭...

    100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图文]

    张德林书法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我认为中国当代的书家总是习惯于偏安一隅,或者总是习惯于以某一家的书体来为自己的书写作辩护,甚至一直驻守在某一家书体的铁屋子中,将某一家形成的点横撇捺当成杀手锏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实际上,这种偏安一隅的做法,不仅没有在最根本性的角度捍卫某一家书体的独特艺术品格,而且正是由此既丢掉了某一书派的独特性,又丧失了书法艺术特有的自由品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张德林的书写却给...

    46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芥子园画谱》到《故宫画谱》[图文]
    从《芥子园画谱》到《故宫画谱》[图文]

    学习绘画,无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师古人,办法是临摹;一是师造化,亦即向大自然学习,直接从描写对象提炼画法,方法是写生。这是绘画普遍规律,中西绘画概莫能外,所以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康斯太勃也说:“在艺术和文学上有两条道路可以使艺术家出头。一条道路是研究其他艺术家的完美作品,模仿他们,选择和重新组合他们创造的美。另一条道路是在美的原始源泉中——在自然中寻求完美。&rdq...

    127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